![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610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610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610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6105/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6105/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6105/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6105/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6105/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61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61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61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4数上 六 除法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 PPT课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4数上 六 除法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 PPT课件+教案,文件包含第8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1pptx、第8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1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四上第六单元《除法》 第8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1)课题路程、时间与速度(1)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 “路程、时间与速度”这部分内容属于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部分。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分为四部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探索规律。本节设计的内容在除法一章,属于数的运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什么是速度,速度与什么量有关,怎样求出速度等问题。而且在探究路程、时间及速度三者关系的过程中也向学生渗透了对应、数形结合等思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的感觉到他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教学策略 激情法。抓住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景,选用小动物运动会裁判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快的融入到课堂中。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巧妙的引入“速度”这一抽象的概念。 发现法。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比较快慢。在总结公式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探索出公式,这样学生理解更深刻。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79页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式的形成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教学难点 理解速度的意义,构建并运用速度=路程÷时间这一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环节 导学案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本届的动物运动会开始了,松鼠、猴子和小兔都参加了,这节课需要请同学们作它们的裁判来看看它们谁是最后的赢家。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师:这次的比赛项目是竞走,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比赛成绩。同学们认真观察表格当中的信息,想一想,它们谁走的最快,谁走的最慢?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生1:我先比较了松鼠和猴子的快慢。很明显松鼠快,因为它们用了相同的时间,但松鼠的走的路程长。接着我比较了猴子和小兔的快慢。小兔比猴子快。因为它们走了相同的路程,但小兔用的时间短。从中我发现猴子走的最慢。要想知道谁最快,就需要来比较松鼠和小兔的成绩了。生2:但问题是它们的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生1:小兔和松鼠所用的时间和竞走的路程都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可以计算一下,它们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谁走的路程长,谁最快。我计算了它们1分钟所走的路程:小兔:240÷3=80(米)松鼠:280÷4=70(米) ,所以小兔走的快。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棒!当我们遇到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的情况下,可以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我们不仅可以比较它们1分钟所走的路程,也可以比较2分、3分...等时间内的路程。但为了简单,我们可以选择比较它们1分钟所走的路程。我们把每分松鼠和小兔各自行的路程叫它们各自的速度。速度一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根据刚才比较小兔和松鼠走的快慢的过程,你知道速度与什么有关吗?怎样计算速度吗?生:从这个问题中可以知道速度与时间和路程有关,计算速度要用所行驶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师:对,速度=路程÷时间。接下来同学们就利用这个公式来解决一下下面的两个问题吧!(1)“神七”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了约40千米,“神七”飞船的速度约是( )。(2)小青骑自行车,2时骑了16千米,小青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生:40÷5=8(千米) 16÷2=8(千米)师:根据同学们的计算结果,“神七”飞船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是8千米,看来他们的速度一样喽?说说你有什么想法。生:是不一样的,“神七”飞船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时8千米。师:是啊,所以为了方便区分,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它们的速度,“神七”飞船的速度就是8千米/秒,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时8千米/时。也就是在原来的单位后面加上它所对应的时间单位。它们分别读作8千米每秒、8千米每时。速度单位与原来的一些单位不同,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两部分复合而成的。我们将刚才竞走的速度单位也改一下。它们分别是80米/分、70米/分。其实速度不仅在我们课堂中有,在咱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下面咱们一起了解一下生活中速度。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 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分。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 光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师:你能说说这些速度表示什么吗?生:人步行大约每小时走4千米。飞机每分钟飞行12千米。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师:看来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雷雨天时会先看到闪电再看到光。同学们,观察上述几个速度,你对速度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知道什么是速度吗?师:它们的单位都不一样,速度可以是每秒多少米,每分多少米,每时多少米...速度就是每秒、每分、每时等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现在同学们明白速度的意思了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速度的单位是路程单位/时间单位,可记作千米/时、米/秒、米/分……下面让我们一起运用本节课的所学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吧。 三、达标检测1.谁行驶得快?师:同学们,先来认真观察图中的信息,再来完成下面的问题。⑴ 怎样比较谁行驶得快?师:在这道题中,因为两种汽车所用的时间和所行驶的路程都不同,所以我们通过计算它们单位时间内的路程,也就是计算出它们各自的速度,来比较谁行驶的快。⑵ 算一算谁行驶得快。师:因为速度=路程÷时间 ,所以大车的速度列式为:180÷3=60(千米/时)小车的速度列式为:220÷4=55(千米/时),提醒大家注意速度的单位哦。通过比较60千米/时大于55千米/时,所以大车的速度快。2.你知道第一宇宙速度吗?要想使航天飞船绕着地球运动,发射飞船时的最小速度是7.9千米/秒,这个速度就叫作第一宇宙速度。如果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比一比、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发射飞船时的最小速度是7.9千米/秒。7.9千米/秒表示每秒能走7.9千米。而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4千米/时表示每时行走4千米。也就说明人步行一小时的路程还没有发射飞船1秒的路程长,可见发射飞船的速度特别快。它到底有多快呢?我们再来详细对比一下。我们来计算一下发射飞船一小时的路程,因为1时=3600秒,7.9×3600=28440(千米),所以发射飞船一小时的路程是28440千米,而人步行一小时的路程是4千米。我们用28440÷4=7110,也就是说发射宇宙飞船的速度发现是人步行速度的7110倍。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五、教学板书路程、时间与速度(1)速度就是每秒、每分、每时等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速度=路程÷时间速度的单位是路程单位/时间单位,可记作千米/时、米/秒、米/分…… 六、教学反思优点:本节课是用情境导入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先比较时间相同和路程相同的两个例子,建立起学生良好的比较观念:必须有一个量是相同的才能比较,为下面的环节作了铺垫。然后出示时间和路程都不同的,应该怎样比这个问题,引出了速度的概念,在介绍速度时,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练习中的冲突,自己理解速度的单位为什么会由时间和长度单位组合而成的。缺点: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不多,放得不够。感觉学生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学习的,一环紧扣一环,没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和学习。改进措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交流探索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索、创造并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不仅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通过交流,相互间的意见、见解得以“碰撞”和“启迪”,构建起对问题的更新、更深层次的理解。最终实现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思维在探究中升华、情感在合作中融通的目的。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