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2数上 七 分一分与除法 练习六 PPT课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2数上 七 分一分与除法 练习六 PPT课件+教案,文件包含练习六pptx、练习六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二上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练习六课题练习六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进而在乘除混编的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情境识别,直观操作,再列出相应的乘法或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要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并在除法运算中,逐步摆脱对实物操作的依赖,发展抽象思维;同时在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为进一步学习除法及乘法口诀打好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本单元是在学生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接触过分物体的情境,知道将物体分成几份的方法。教学策略1.强调对除法意义的体验。除法运算的本质就是平均分,通过练习,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并掌握“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充分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生一旦明白除法算式不过是“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符号表示,体会这是数学化的过程,也就认识到除法的意义。2.学习内容上要采取乘、除有分有合的策略,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并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弄清两者的区别,再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先分化,再贯通。3. “倍”不作为数学概念,而作为生活概念来处理,所以不下概括性的定义,而是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倍”的意义,体会“倍”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75-77页教学目标1.巩固表内乘除法的计算。2.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和倍的含义。3.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乘除法。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环节 导学案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学了根据乘法口诀计算除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1、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2、一般情况下,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3、求倍数关系的时候,记住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有几个就是几倍。求一个数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一个数×倍数=几倍数。例如:鸭子有6只,鸡的只数是鸭子的3倍,鸡有多少只?6×3=18(只)师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课件出示: 蜜蜂有4只,蜻蜓12只,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5倍,蝴蝶有多少只?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想法。生1:求一个数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4×5=20。计算的时候我是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算出来的。师:说得很有条理,而且还归纳出了某一类题目的解答思路,真棒!我们应该像这样,随时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不断地积累才能不断进步。【设计意图:在综合性的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解题技巧,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下面我们进入巩固练习哦!三、达标检测1、 2、 3、 四、课堂小结1、计算除法的时候,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除法3、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4、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 五、教学板书练 习 六倍数关系 六、教学反思任何一节课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的教学是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化,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一个点,根据这个点衍生不同的问题,相对而言学生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为了更好地达到复习课的目的,我们还应该设计针对性的题目,从而达到串联的目的。一般而言,复习课中的练习题要呈现以下几个大块:基础练习、针对性练习、提高练习。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差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