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朗读、吟诵词作,了解词人及创作背景,知人论世;(二)过程与方法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字斟句酌中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难点】“还原”——通过对字词运用的探讨和想象,还原写景之状。 “体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挖掘和诵读,体悟苏轼之情。【教学方法】吟诵、合作、探究、启发【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课本、导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诗词传统悠久,作者灿若群星,作品浩如烟海。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优美的诗词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厚重而富有诗意。今天,我们就在这瑰丽的百花园摘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宋词,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的旷世奇才---苏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那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解题    “词”给我们的第一感官无外乎词牌名和题目。    “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题目。赤壁:地点(三国赤壁古战场。今湖北黄冈赤鼻矶,并非真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事件(明确赤壁之战是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分水岭);人物(略,词中有一个是周瑜)。怀古:追怀古昔(古迹,古人,古事)目的是抒发作者之情。通过题目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苏轼在游览赤壁的时候,触景生情,缅怀故人之作。应该是一首“咏史怀古词”。三、知人论世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经常说到“知人论世”, 我们不仅要学会赏诗,还要学会品人,要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他所生活的的时代背景。对于北宋词人苏轼,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下面找同学通过填空的方式说说你眼中的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开创了豪放的词风,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四、简介写作背景通过预习我们应该知道本词是什么背景下所写?《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仕途坎坷。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闲职,于是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作团练副史后的作品。官居闲职,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他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首则堪称其豪放词的代表作。倾情诵读,整体感知1、抽读(要求充满感情的诵读)古人曾说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哪位同学声情并茂的读一遍?注意:宋词在风格上有豪放和婉约之分,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这首词是豪放派的发轫之作,有如贝多芬交响乐的雄奇豪迈。因此我们读时要铿锵有力。结合你预习的初步理解(豪放)来读。(初步感知、比较好:字音准确,情感比较到位:豪迈)2、吟唱(注意停顿、语气、感情的把握)    古语有云:情动于心。诗以言之,歌以咏之。为了更好的深入文本,我们全班把这首词唱一遍。注意:唱时就要构思,用简单的语言概况上、下片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你唱后认为上、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上片状写赤壁之景,下片抒写人生感慨。、文本解读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之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例如,孟浩然观洞庭之澎湃,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的名篇。文人笔下的江、河、湖、海,似乎总是呈现出一派辽远开阔的气象。那么,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其长江之水有何特点?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长江之水壮阔、气势恢宏;情感基调昂扬豪迈、雄浑大气“大江”表明空间之广阔、壮观,开篇就把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流去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昂扬豪迈的感情基调。“千古”时间之悠久,人物之众多。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感受了风流人物非凡气概,并将我们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气势恢宏,笔大如椽,但苏轼挥起这如椽巨笔,只轻轻一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人道是”道出了作者对于所游的黄州赤鼻矶是否是三国周瑜破曹操的赤壁是持怀疑态度的。这句话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三国周郎赤壁”交代了什么时代?(三国)什么地点?(赤壁)什么人物?(周瑜)空间之阔大只聚焦于“赤壁”,时间之悠远只聚焦于“三国”,人物之众多只聚焦于“周郎”。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接下来,词人浓墨重笔描写赤壁的景色。【齐读】我们知道,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多炼字佳话。下面请同学们品一品,你喜欢哪几个字?结合图片来细细的咀嚼。“乱”写出了岩石山崖的奇形险怪,“穿”写出了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此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形”;“惊”(像惊马一样的波浪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写出了江水之汹涌澎湃,“拍”写出了浪涛搏击江岸之吼声有力,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声”;“卷”(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写出了浪涛翻滚力量之澎湃浩大,“雪”写出了浪花之汹涌飞溅,犹如白雪,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色”;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玑,历历在目。这三句从正面描写赤壁江山的胜景,形、声、色俱全,勾勒出赤壁景色的什么特点?(雄奇壮阔)把我们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这种境界能暗示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环境,通过这种描写能体现三国时怎样的社会环境?用四字成语概括一下。(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群雄割据。问鼎中原。英才辈出。)从形、从色、从声上,我们能一起感受到也仿佛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写景的目的是为抒情,也是为写人,只有这样的赤壁,这样的长江才能和英雄周瑜相配,就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能写伊人一样,就像杨柳岸晓风残月只能写离情一样,这样的赤壁长江才能千呼万唤出周瑜的形象。作者通过长江写赤壁,通过写景这种描写手法,最终为人物出场作出铺垫,这种写法叫?(衬托的手法)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承上,对前面所写的景物的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刻画。我们齐读上阕,再次感受这赤壁雄奇景。5、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众所周知,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对策的诸葛亮;一身是胆的赵子龙等等,真是“一时多少豪杰”!但作者却情有独钟地认为周瑜是英雄,我请个同学读描写周瑜的句子。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词人是怎样描写周瑜这个英雄人物形象的?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制了一个表格。①“遥想公瑾当年”,“当年”指何时?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34岁,正意气风发。年龄:34    ②“小乔初嫁了”,“小乔”,是乔玄的小女,是当时有名的美人。 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周郎与江南美女小乔结婚,到赤壁之战的时候,他俩成为夫妇已经10年了。在这里,通过背景我们知道当时他的职务诗:东吴都督;重要的是把小乔和赤壁之战放在一起写衬托周瑜生活:幸福美满。“雄姿英发”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其次,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深谙兵法,八十万大军直下江南,不可一世。当时周瑜只有34岁,作为东吴的主帅,本来应一身戎装,一脸严肃,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的装束的?(羽扇纶巾),什么是羽扇纶巾?(羽扇是鸟羽所制的扇,纶巾是青丝编成的头巾。魏晋以来,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这是儒将的行头)把周瑜描写成儒将,风度翩翩:(外貌英俊儒雅④“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接下来,又写其谈笑。于是写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赤壁火光中,在刀光剑影中,周瑜这一笑,比星空还灿烂,写出了周瑜临战前的从容镇定,稳操胜券。曹操八十万大军化为灰、化为烟,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很容易挫败了敌人。表明他:稳操胜券、(际遇)功成名就。“强橹”指船桅杆,船桨,这里泛指船。借代的修辞,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在这里,词人怀着极大地热情赞颂周瑜。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我们都说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他应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难道他也有不如意吗? 接下来,我们看苏轼此时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词人形象和周瑜形象构成什么关系?(对比)我们看大屏幕,填一下表格:年龄:方才我们说过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34岁。而苏轼被贬黄州是四十七岁,可谓知天命年,关键是职务为:团练副使(虚职)这是年龄与职务的对比。外貌:周瑜外貌是雄姿英发,而词人是早生华发。生活上,可以说屡遭不幸。周瑜有倾国倾城的江南美女小乔相伴,苏轼被告贬黄州之前,便已失去了相濡以沫的爱妻王弗,她年轻貌美,知书达礼。《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就是写给他的亡妻的。重要的是事业上,周瑜34岁就是赤壁大战的指挥者,而苏轼被贬时是四十七岁,可谓报国无门、壮志未酬。在他的诗中有这样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什么意思?想我一生的功业,就是被贬到黄州之后,又被贬到更远的惠州,儋州,可谓满纸芳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通过表格看到: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最后词人,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慨,有人认为这句话含有消极成分。因为这与词作的前半部分描写赤壁景物、塑造周瑜英雄形象的豪壮情调不合。你怎么认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与愤概,这种感慨是诗人写与周瑜的对比后发出的。其实这种对比的本身,就是词人追求奋发向上的积极表现。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洒脱。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也是他的诗意人生。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在此,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让我们用微笑迎接生活的每一缕晨曦。”七、再读让我们带着诗意与洒脱,一起来把词再读一遍。八、拓展练习苏轼的诗词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他诗词中的很多名句都是我们写作时常常引用的。请你结合今天和以前所学苏轼的诗词文赋,以《苏轼,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例:苏轼,我想对您说,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楷模,我不仅要学你“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浪漫,学你“千里共婵娟”的细腻,学你“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情深,还要学你“大江东去”的豪迈,学你“一尊还酹江月”的旷达,学你“坐看云起时”的超脱。我要用你“大江东去”的激情迎接生活,要用你“一尊还酹江月”的旷达面对人生挫折。九、结语同学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诗词歌赋的探索,我们永远在路上。这节课我们暂时学到这里。下课。十、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咏史怀古赤壁之景人生感慨【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豪放派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