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
展开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河南专用)
第一模拟
(本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Mg-24 Al-27 P-31 S-32 C1 Ca-40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氮气、氦气 B.冰、干冰 C.金刚石、C60 D.氯化氢、氯化钠
5.下列说法不正确C60是( )
A.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B.乳浊液不稳定,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C.C60分子是保持C60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
6.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的是( )
A.氢氧化钠 B.大理石 C.浓硫酸 D.浓盐酸
7.氨气氧化的反应为:4NH3+5O2催化剂
△
4X+6H2O则X是( )
A.NO B.NO2 C.N2 D.N2O5
8.经过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8P)抗击新冠肺炎有显著疗效。下列关于瑞德西韦说法正确的是( )
A.瑞德西韦是氧化物
B.瑞德西韦是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
C.瑞德西韦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35
D.瑞德西韦共由77个原子构成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盐酸、硫酸等酸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使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10.下列四个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食醋区别小苏打和食盐
B.用小木条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
C.用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1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
选项
甲
乙丙丁
A
常见干燥剂
消石灰、浓硫酸、石灰石
B
常见合金
不锈钢、焊锡、黄铜
C
常见基本营养素
蛋白质、维生素、水
D
常见盐
小苏打、纯碱、亚硝酸钠
A. A B. B C. C D. D
1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甲
D.将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4.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0.2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Mg和Zn B.Al和Mg C.Fe和Zn D.Fe和Cu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空气中可作保护气且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氯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6.碳元素能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C60等,这几种碳单质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居金属元素第二位的金属单质,在O2中燃烧所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17.图中是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该元素属于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产物一般显一1价。
18.空间站里的化学.
(1)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持太空舱空气新鲜,航天员产生的二氧化碳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来,“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_操作。
(3)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水可以重新参与电解,制造氧气。
19.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时,甲、乙的溶解度______(填“相等”和“不相等”)
(2)45℃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45℃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此过程是否有晶体析出?_____(填“有”或“没有”)
20.图中所示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已知甲为常见的液体,乙和E均为黑色固体,B为气体,D为当今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物质甲由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组成);D转化为E时,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B、E转化为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的原理。
22.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部分化学性质。(提示信息:CaCl2溶液和NaCl溶液均为中性)
(1)步骤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指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3.向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并不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
(1)若所得溶液呈无色,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所得溶液呈蓝色,请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若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B装置中使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装满水的C装置收集一瓶O2,气体从b进,请把装置C补画完整。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①写出一个双球管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
③相同质量的硫、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
(2)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3)如图是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_____(填“氢氧化钾溶液”或“盐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答案】A
【解析】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答案】C
【解析】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说法错误;
B、pH>7的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说法错误;
C、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会释放出氨气,造成铵态氮肥的肥效降低,说法正确;
D、机物的特征是它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说法错误。故选:C。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氮气、氦气B.冰、干冰C.金刚石、C60D.氯化氢、氯化钠
【答案】B
【解析】A、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冰、干冰分别是固态的水、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6o是由碳60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氯化氢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
5.下列说法不正确C60是( )
A.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B.乳浊液不稳定,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C.C60分子是保持C60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
【答案】A
【解析】A.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说法错误;
B.乳浊液不稳定,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故说法正确;
C.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所以C60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故说法正确。故选:A。
6.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的是( )
A.氢氧化钠 B.大理石 C.浓硫酸 D.浓盐酸
【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故选项错误。
B、大理石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质量一般不变,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故选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故选项正确。故选:D。
7.氨气氧化的反应为:4NH3+5O2催化剂
△
4X+6H2O则X是( )
A.NO B.NO2 C.N2 D.N2O5
【答案】A
【解析】化学方程式左边有4个氮原子,12个氢原子,10个氧原子;右边有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所以4X中应有4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即X是NO。
8.经过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8P)抗击新冠肺炎有显著疗效。下列关于瑞德西韦说法正确的是( )
A. 瑞德西韦是氧化物
B.瑞德西韦是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
C.瑞德西韦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35
D.瑞德西韦共由77个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瑞德西韦中含有5种元素,不是氧化物,错误;
B、瑞德西韦是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正确;
C、瑞德西韦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x27):(1x35)≠27:35,错误;
D、瑞德西韦是由瑞德西韦分子构成,一个瑞德西韦分子是由77个原子构成,错误;故选:B。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盐酸、硫酸等酸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使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答案】D
【解析】A.氯化铵属于盐,但不含有金属元素,故错误;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物质中含有不同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电灯通电时的发光、放热就不属于燃烧,故错误;
D.石蕊溶液遇酸变红,故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故正确;故选:D。
10.下列四个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食醋区别小苏打和食盐
B.用小木条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
C.用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答案】C
【解析】A、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小苏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醋酸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但醋酸不与氯化钠反应,所以可以用食醋鉴别食盐和小苏打,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B、用木条平放在蜡烛中,片刻后取出,两端碳化程度最高,往里碳化程度依次减弱,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C、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与石灰水反应,该选项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
D、小卵石和石英砂、蓬松棉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及色素,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
选项
甲
乙丙丁
A
常见干燥剂
消石灰、浓硫酸、石灰石
B
常见合金
不锈钢、焊锡、黄铜
C
常见基本营养素
蛋白质、维生素、水
D
常见盐
小苏打、纯碱、亚硝酸钠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消石灰没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故A错误;
B、不锈钢是铁合金;焊锡是锡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故B正确;
C、六大基本营养素包含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和水;故C正确;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属于盐类;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盐类;亚硝酸钠属于盐类;故D正确;故选:A。
1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甲
D.将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D
【解析】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甲,该选项说法正确;
D、将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都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1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程中固体二氧化锰的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D。
14.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0.2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Mg和Zn B.Al和Mg C.Fe和Zn D.Fe和Cu
【答案】A
【解析】A、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24:2,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65:2,则镁、锌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够产生0.2g氢气,该选项正确。
B、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铝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54:6 = 18 :2.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24:2,则铝、镁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多于0.2g,该选项不正确。
C、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56:2,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65∶2,则铁、锌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q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少于0.2q,该选项不正确。
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56:2,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铁、铜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少于0.2g,该选项不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空气中可作保护气且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氯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答案】N2 AlCl3
【解析】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空气中可作保护气且含量较高,其化学式为N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与氯元素所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铝,铝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 -1价,其化学式为:AlCl3。
16.碳元素能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C60等,这几种碳单质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地壳中含量居金属元素第二位的金属单质,在O2中燃烧所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Fe3O4 CaO
【解析】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地壳中含量居金属元素第二位的金属单质是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两者形成的化合物是CaO
17.图中是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该元素属于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产物一般显一1价。
【答案】 1、35.45 2、非金属 3、得到或得
【解析】(1) 由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故答案为:35.45;
(2)由氯元素的汉字名称偏旁“气”可知,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
(3)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故填:得到.
18.空间站里的化学。
(1)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持太空舱空气新鲜,航天员产生的二氧化碳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来,“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_操作。
(3)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水可以重新参与电解,制造氧气。
【答案】(1)2H2O 2H2↑ + O2 ↑
催化剂
(2)过滤
(3)CO2+4H2 2H2O+CH4
【解析】
为了保持太空舱空气新鲜,航天员产生的二氧化碳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来,“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过滤操作。故答案为:过滤。
19.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时,甲、乙的溶解度______(填“相等”和“不相等”)
(2)45℃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45℃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此过程是否有晶体析出?_____(填“有”或“没有”)
【答案】1、相等 2、3:5 3、没有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因此两物质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2)45℃时,甲的溶解度为6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60g:100g=3:5.
(3)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5°C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C,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此过程没有晶体析出.。
20.图中所示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已知甲为常见的液体,乙和E均为黑色固体,B为气体,D为当今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物质甲由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组成);D转化为E时,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B、E转化为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O+ 2Fe3O4 2Fe + CO2
【解析】D为当今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可判断D是铁;根据“常温下甲为液体”,能够分解产生A和 C,且C能够和铁反应产生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可以判断甲为H2O,A为氧气,C为氢气,E为四氧化三铁;根据“乙和E均为黑色固体”,则推测乙为碳,碳和氧气反应产生的B可以和四氧化三铁反应产生铁,因此B是一氧化碳,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甲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铁和氧气反应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B、E转化为D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的原理。
【答案】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解析】1.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2.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22.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部分化学性质。(提示信息:CaCl2溶液和NaCl溶液均为中性)
(1)步骤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指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 CO2 CaCl2+Na2CO3=CaCO3↓+2NaCl
【解析】(1)步骤①中石灰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D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CO2,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23.向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并不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
(1)若所得溶液呈无色,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所得溶液呈蓝色,请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答案】(1) Zn+2AgNO3=Zn(NO3)2+2Ag或Zn+Cu(NO3)2=Zn(NO3)2+Cu
(2)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
【解析】(1)若所得溶液呈无色,说明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即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2AgNO3=Zn(NO3)2+2Ag或Zn+Cu(NO3)2=Zn(NO3)2+Cu。
(2)若所得溶液呈蓝色,说明硝酸铜部分反应或没有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硝酸锌和没有反应的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若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B装置中使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装满水的C装置收集一瓶O2,气体从b进,请把装置C补画完整。
MnO2
△
【答案】(1)2KClO3 2KCl + 3O2↑
(2)关闭活塞,反应中所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到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反应物分开,反应即停止。
(3)
【解析】(1)装置A的试管中没有棉花团,因此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在B装置中,关闭活塞,反应中所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到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反应物分开,反应即停止;
(3)若用装满水的C装置收集一瓶O2,气体从b进。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①写出一个双球管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
③相同质量的硫、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
(2)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3)如图是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_____(填“氢氧化钾溶液”或“盐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①H2O2
MnO2
H2O+ O2↑
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③硫
(2)D
(3)①盐酸
②HCl、NaCl
(4)(4)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100g-106.7g=3.3g,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0+CO2↑
100 44
X 3.3g
10044=x3.3g
x = 7.5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7.5g10gx100%=75%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解析】
(1) ①双球管中涉及两个反应,分别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以及水,另一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
②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都有可燃物,都接触氧气,但是由于着火点不同,所以现象不同,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条件;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③相同质量的硫、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设消耗的可燃物的质量均为m,对应的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分别为n、x、y、z。
S + O2 SO2
32 32
m n
3232=mn n=m
3Fe+2O2Fe3O4
168 64
M y
16864=my y≈0.38m
2Mg+O22MgO
48 32
M z
4832=mz Z≈0.67m
消耗氧气最多的是铁硫;故填:硫;
(2)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错误;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故错误;
c、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错误;
d、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故正确。故选:d;
(3)①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填:盐酸;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HCl、NaCl;故填:HCl、NaCl;
(4)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100g-106.7g=3.3g,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0+CO2↑
100 44
X 3.3g
10044=x3.3g
x = 7.5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7.5g10gx100%=75%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2023年苏州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苏州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端午到,粽香飘”,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南京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南京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州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广州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