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三顾茅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08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4.三顾茅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08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4.三顾茅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08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4.三顾茅庐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084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4.三顾茅庐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084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4.三顾茅庐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084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4.三顾茅庐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084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4.三顾茅庐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084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4 三顾茅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3084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件PPT+教案+音视频素材整套
- 11《岳阳楼记》课件+教案+音视频素材 课件 3 次下载
- 14《诗词三首》课件+教案+音视频素材 课件 2 次下载
- 15《故乡》课件+教案+音视频素材 课件 1 次下载
- 20《谈创造性思维》课件+教案+音视频素材 课件 0 次下载
- 23《范进中举》课件+教案+音视频素材 课件 0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24三顾茅庐pptx、24三顾茅庐DOCX、24_三顾茅庐_MP3、三顾茅庐动画视频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4* 三顾茅庐
上课素材1.写法探究古典小说中的铺垫所起的作用。 增加悬念,吸引读者,使后面的情节发展更合情合理。本文中多处使用了铺垫。2.《三国演义》里跟刘备有关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东吴招亲、隆中对、煮酒论英雄、借荆州、摔阿斗、白帝城托孤……上课笔记 1.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2.通过对话、动作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中层层烘托的写法。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大家可能早已看过,其中就包含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本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现在,老师带领大家走进今天的课文情境,重温一下那震撼人心的场景。(板书课题)二、检测预习 疏通字词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代表作《三国演义》。(2)背景链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个故事。 2.生难字词(1)字音纶巾(guān) 殆(dài) 拜谒(bài yè)(2)词义【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明确:起因:刘备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拜访两次都没有见着。经过:刘备第三次去拜访,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辰才同诸葛亮见上面,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极力邀请诸葛亮出山。结果: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课文重点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明确:理清课文脉络。
四、研读课文 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本文篇幅不长,但人物个性却十分鲜明,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分析: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诸葛亮:①高风亮节。诸葛亮有一身才华,却甘心做“南阳野人”,刘皇叔若非一片赤诚,不能邀其出山,可见其本心也不愿流落世俗,是高风亮节之行。②仁心爱人。刘皇叔以天下苍生为念,诸葛亮方表示愿效犬马之劳,这是儒者大义,足见其一片仁义。③聪睿过人。一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智慧的宣言,不出茅庐,而已知“三分天下”,足见诸葛亮之智。刘备:①仁心爱人。刘备求贤若渴,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在诸葛亮未应出山时,刘备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是以苍生为念,以此可见其仁人之心。②诚心求贤。刘备为见到诸葛亮,不顾帝王身份,“凡三往”,可见其求贤之诚。③虚心求教。刘备自知谋略不足,因此请见诸葛亮,言“开备愚鲁而赐教”,可见其请教虚心。④待人宽和有耐心。在张飞表现出急性子时,刘备表现出的是一种耐心与宽厚。⑤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张飞:鲁莽、直爽,直扬言将诸葛亮“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足见其行事鲁莽。五、研读精彩段落 解说“隆中对”精读“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完成以下问题。1.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你对诸葛亮所吟的四句诗的理解。明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暗示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雄才大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写出了诸葛亮淡泊名利。这四句诗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2.为什么作者安排通过刘备的视线写诸葛亮的相貌?相貌描写片段: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明确:一方面写出诸葛亮气宇轩昂,神异不凡,另一方面更加坚定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确实有将相之才,又为下文的一再邀请作了铺垫。3.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内容被后人称作“隆中对”,请你说说,“隆中对”是如何帮助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隆中对”的内容有何作用。明确:对曹操,诚不可与争锋;对孙权,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对荆州,可争,作为根据地;对益州,可图,作为根据地。最终目标:成霸业,兴汉室。“隆中对”的内容,其实也是整本《三国演义》的总纲,诸葛亮出山之后的情节,恰如“隆中对”中所对出的内容,都一一上演。4.课文写刘备听完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也让刘备找到了实现宏愿的途径,兴复汉室有了可能性。六、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1.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谁?为什么?明确:诸葛亮。 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2.诸葛亮给刘备出了什么计策?明确: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七、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1.总结课文《三顾茅庐》是篇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赞美了刘备的求贤若渴、诚心诚意以及诸葛亮的雄心大略。 2.拓展延伸诸葛亮出山后,为蜀国做了哪些具体的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明确: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巧设空城计等。这些故事都证实诸葛亮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3.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2)完成本课练习。三顾茅庐罗贯中刘备:求贤若渴 志向远大诸葛亮:才略高超 淡泊名利张飞:言行鲁莽 性格直爽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建议让同学们课后读一读三国故事,在班里开场三国故事会,希望以本课为契机激发学生读三国的兴趣,再利用阅读课,指导学生用读本课的朗读方法去读《三国演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三顾茅庐说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顾茅庐,两种记述的不同之处,详细的人物描写,刘备之语言,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彼各有事岂可相强,既如此且休通报,且勿惊动,令兄在庄否,善解人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获奖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顾茅庐,其礼太过,麻绳缚来,亲往拜谒侍立阶下,顾全大局,刘备形象,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精品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背景链接,三顾茅庐,礼贤下士,心忧黎民,烘云托月,答题规范,结构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