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中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训练(含答案)
展开2023河南中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春天,是在鸟雀的鸣叫声里前行的。那天籁的声音,透过窗棂,越过旷野,飘柔着醉人心弦的意境。春天,如一股股暖融融的东风,轻轻地kòu开门窗,和人们撞了个满怀,和大地轻轻地拂吻。这似有若无的一吻,吻出了一阵幽香,吻出了一抹红晕,吻出了一往情深,吻出了一缕温xīn。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kuàng yūn B.guǎng yūn C.kuàng yùn D.guǎng yù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kòu( )开 温xīn( )
2.(3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序号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毅坚守。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
②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
③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④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大家都在努力,曙光就在前头。
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3.(8分)小语在整理诗词中发现,红色藏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着不同的情意。
诗文句子 | 作者和出处 | 情景或心志 |
①_____?②______。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舍生取义,赤胆忠心 |
③______,④______。 | 白居易《卖炭翁》 | 不等交换,无耻掠夺 |
⑤______,⑥_____。 | 李贺《雁门太守行》 | 战争惨烈,血流成河 |
⑦______,⑧______。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风雪凝红,边地极寒 |
4.(4分)生活中,选择无处不在。著名理学家张履祥有言:“路必择而蹈。”请你从《骆驼祥子》和《简·爱》这两本名著中任选一本,结合书中主人公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应学习任务。
“爱你孤身走暗巷”,相传这个夏天,只要对着迎面走来的孩子清唱歌曲《孤勇者》中的这么一句,对方便会两眼放光接上“暗号”,跟着唱下去。你和同学小明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后,开展了一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你和小明根据《新民晚报》、央视网、《潇湘晨报》等报刊和网站信息,整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词作者唐恬,本人跟癌症抗争9年,以超乎常人的意志与病魔周旋。她热爱生命,将苦难踩在脚下,将命运的咽喉紧紧扼住,把平凡英雄的气概揉进了歌词中。她曾说:“要把这首歌写给每一个和自己一样不善言辞、孤身走夜路的普通人,去唱平凡角落里的真实人生。”
【材料二】武汉的一所小学围绕《孤勇者》在幼儿、小学生中大火的现象做了一项调查。有孩子说,喜欢这首歌是因为歌词“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有孩子说,“听到《孤勇者》就全身充满了动力。我们都应该像孤勇者一样坚强,不怕任何风雨”。孩子们对《孤勇者》的喜爱并不是单纯跟风,而是这些歌词确实鼓舞了他们,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英雄主义”。
【材料三】《孤勇者》是游戏《英雄联盟》衍生动画片《英雄联盟:双域之战》的中文主题曲。有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都有英雄梦,这首歌曲就塑造了孤胆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有网友分析,可能是因为有人曾用《孤勇者》歌曲配《奥特曼》等动画视频,从而使这首歌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网友认为,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以《孤勇者》为背景音乐的短视频也对孩子们造成了一定影响。
【材料四】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曾多次使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向“凡人英雄”致敬。网上有个热搜:某小学一个班输了拔河比赛,孩子们哭成一片,老师提议唱《孤勇者》。音乐响起,唱到“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时,孩子们瞬间“满血复活”。
(1)请你结合材料概括歌曲《孤勇者》在幼儿、小学生中流行的原因。
(2)小明认为《孤勇者》的歌词虽然很好,但幼儿、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容易听懂,这首歌在他们中间流行,说明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听唱的儿歌“缺席”了。针对这个困惑,他写了封信给学校教音乐的张老师。这封信在格式和措辞上各有一处不妥,请你找出并修改。
尊敬的张老师:您好! 我有一个疑问想向您请教:近期歌曲《孤勇者》火遍大街小巷,尤其在幼儿和小学生中传唱度非常高,但是歌词、曲调等并不适合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请问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儿歌为什么越来越少了?该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 请您抓紧时间给我回信。 2022年7月30日 学生小明 |
①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措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孤勇者》塑造了平凡英雄的形象,你一定想到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称为“孤勇者”的人物的事迹。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段话,谈谈现实生活中谁是你心中的“孤勇者”。
责任 奉献 奋斗 打击 平凡 不屈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秋声一片
林清玄
①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
②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看挥扇乘凉的老人,感受到夏夜的乐趣;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次出海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
③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几疑是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还以为春天正盛。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在都市里的工作是没有季节的。
④前几天,一位朋友来访,兴冲冲地告诉我:“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他突来的问话使我大吃一-惊,后来打听清楚,才知道他秋天的讯息来自市场,他到市场去买莱,看到市场里的蟹儿全黄了,才惊觉秋天已至,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来说, 要是知道人是从市场知道秋天,恐怕也要笑吧。
⑤古人是怎样知道秋天的呢?我记得宋朝的词人蒋捷写过一首词,题名就是“秋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似,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蛋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⑥这首词很短,但用了十个“声"字,在宋朝辈起的词人里也是罕见的:蒋捷用了风声、雨声、更声、铃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来形容秋天的到来,真是令人感受到一个有节奏的秋天。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里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季节感,可惜这种对季节的感应已经慢慢在流失了。
⑦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中,而我们呢?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更不要说从声音里体会秋天的来临了。
⑧自从我们可以控制室内的气温以来,季节的感受就变成被遗弃的孩子,尽管它在冬天里猛力地哭号,也没有多少人能听见了。有一次我在纽约,窗外正飘着大雪,由于室内的暖气很强,我们在朋友家只穿着单衣,朋友从冰箱拿出冰淇淋来招待我们,我拿着冰淇淋看窗外大雪竟自呆了,怀念着“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那样冬天的生活。那时,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寻,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
⑨由于人在室内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后的阳光有多么可爱,也不容易体知夏夜庭院,静听蟋蟀鸣唱任凉风吹拂的快意了。因为温室栽培,我们四季都有玫瑰花,但我们就不能知道春天玫瑰是多么的美;我们四季都有杜鹃可赏,也就不知道杜鹃血一样的花是如何动人了。
⑩传说唐朝的武则天, 因为嫌牡丹开花太迟,曾下令将牡丹用火焙燔,吓得牡丹仙子大为惊慌,连忙连夜开花以娱武后的欢心,才免去焙燔之苦。读到这则传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经事的少年,也不禁掩卷而叹;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烘烤着的各种花的精灵吗?使牡丹在室外还下着大雪的冬天开花,到底能让人有什么样的乐趣呢?我不明白。
⑪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冬在人类科学的进化中也逐渐迷失了。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情。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吧!
6.(4分)作者为什么说“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请你根据文章第②③④段内容概括原因。
7.(4分)结合文章第⑧段内容,说说该段画线句子“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寻,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的语意。
8.(4分)文章第⑤段引用了蒋捷的词《秋声》,文章第⑥段又引用了武则天的传说,请问这两处引用分别有什么作用?
9.(4分)文章第①段中,作者又提到了“我们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请你结合本文题目“秋声一片”,说说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
(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塑料制品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比如,它能让食物保存得更持久、更安全;由于塑料质轻耐用的特性,还可以减少全球商品运输中的碳排放。但塑料给我们带来的麻烦也很大,塑料垃圾随处可见。
②生产塑料制品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不利影响。用于制造塑料的大部分原材料都是化石燃料,加上塑料制造业的能源消耗,仅塑料生产就占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使用量的8%至9%。
③90%的塑料通过焚烧、掩埋或直接丢弃进入自然环境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还催生了一种新型污染物——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微塑颗粒污染土壤,潜入食物链,并将有毒化学物质渗入地下水。
(摘编自《科学24小时》2023年2期和百度网数据)
材料二
①微塑料已被研究证明存在于山川、河流、土壤,甚至是食物、蔬菜、饮水和人类、各种生物的肠道、血管、血液中。现在研究人员又在叶子上发现了微塑料,而且数量不小,体积较大。
②2019年,一份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估算,每人平均每年至少要从饮食中摄入5万粒微塑料颗粒,而且呼吸摄入的微塑料数量也类似。2021年,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环境与研究》发表相关研究,发现体内微塑料含量升高可能会加剧肠道炎症。2022年3月,《环境国际》发表了一篇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研究团队的论文,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对22名志愿者的血液进行的测试结果发现,他们中有17人(77%)的血液中含有可量化的微塑料颗粒,如果它们在血管中积累更多,有可能堵塞血管,引发心血管病。
③目前,针对微塑料对人体毒性效应的研究大多数为细胞实验,人类对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仍缺乏微塑料与人体健康关联性的相关研究。早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呼吁开展相关研究。以期准确评估人类微塑料暴露量及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
(摘编自2022.5.11和2022.9.26“光明网”)
材料三
①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强制推行减少塑料使用的政策。2019年3月,欧盟投票决定逐步禁止使用多种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餐具、吸管和搅拌器。2022年11月,近200个国家来到乌拉圭召开为期5天的会议,以推进制定关于对抗塑料污染的首个全球公约。
②禁止和限用塑料产品,采用其他替代品,如纸类包装,以及回收和利用塑料瓶等,都是减少塑料垃圾进而减少微塑料的有效方式。但是,目前禁用塑料产品效果并不显著,因为人们已经离不开塑料产品,而替代产品还没有被大量采用,原因在于成本高和实用性差强人意。
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塑料制品生产国。中国也在探索减少微塑料的途径,2009年1月施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通过以旧换新、押金等方式回收废物”。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禁止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部分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产品。
④如今研究人员一直在开发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他们的目标是,未来这种新型塑料完全可以回收,没有任何浪费。
⑤在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共识下,我们都会选择最明智的道路,可持续的决心与配套的禁塑令,就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全面化解塑料污染环境的难题,迎来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摘编自《百科知识》2023.01B)
10.(3分)下面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错误一项是( )
A.微塑料颗粒小、数量多、分布广,容易被海洋生物摄取,对生物体生长构成威胁。
B.塑料回收率低,在土里降解时间长,土壤受到污染,微塑料潜入食物链,会污染地下水。
C.塑料便宜、耐用,但它威胁生态环境,也会危及人类,所以人们已用新型塑料替代了它。
D.中国是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家制定了方针和政策,减少废旧塑料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1.(3分)材料二中为什么两次用到加点词“可能”?
12.(3分)材料三中提到一些国家实行“限塑令”,请根据材料一、二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13.(3分)面对无孔不入的微塑料,日常生活中你打算怎么做?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臣请为王言乐。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①之美,举②疾首蹙頞③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④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有删改)
【注释】①羽旄(máo):古代军旗的一种,用野鸡毛、牦牛尾装饰旗杆,这里指华丽的仪仗。旄,牦牛尾。②举:皆、都。③疾首蹙頞(è):形容心里非常忧愁,愁眉苦脸。④庶:表示可能或希望,这里译为“大概”。
14.(2分)下列对两个文段中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芳发而幽香”的“发”是“开放”的意思,“苍颜白发”的“发”表示头发。
B.“伛偻提携”的“伛偻”“提携”为动词用作名词,分别表示“老人”“儿童”。
C.“佳木秀而繁阴”的“秀”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的“秀”意思相同,意为“修长”。
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这句话中,第一个“王”是名词,解释为“大王”;第二个“王”是动词,解释为“称王”。
15.(2分)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6.(3分)从写景的角度,对“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一句进行赏析。
17.(3分)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并结合乙文内容分析孟子是如何提出这一政治理想的。
四、诗歌鉴赏(共4分)
1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诗歌既写“咏雪”,也写了“送别”,请找出二者间的过渡句。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作文(共50分)
19.“变”是一个神奇的词,有些变化,让人无奈,时隔二十年,“少年英雄”闰土变得“辛苦麻木”;有些变化让人感动,暴风雨后,杜小康变得成熟坚强;而有些变化,让人憧憬……点点变化积攒起来,才有了现在的不同!
请围绕“变”,从以下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
[任务一]讲述“变”的经历,诉说“变”给你带来的感受,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常用来比喻环境变化对人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2)文章贴近生活,情感真切,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参考答案
1.(1)C
(2) 叩 馨
2.C
3.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4.示例一:祥子在经历三起三落之后,选择走上放纵自己的道路,他不再为生活努力奋斗,而是选择靠欺骗、出卖别人换取钱财,用钱财去过享乐的生活,最终沦落为麻木潦倒的行尸走肉。我们在生活中要选择正确的道路,才不致误入歧途。
示例二: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合法的疯妻后毅然选择离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面对圣约翰的求婚,她遵循自己的内心,选择了拒绝。在发现罗切斯特失明后,她选择留在罗切斯特身边,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们在面对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时,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意思对即可。)
5.(1)①歌词作者的抗癌故事非常励志;②歌词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③这首歌曲就塑造了孤胆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④相关游戏动画、短视频的广泛传播;⑤主流媒体、老师高频使用等。(四点即可)
(2) ①格式:落款和时间调换位置。 ②措辞:“请您抓紧时间给我回信”改为“期望早日得到您的回复”。(答案不唯一,语言须得体。)
(3)[示例一]每天辛勤奔波的快递员、外卖小哥是孤勇者。在路上的他们并不起眼,但他们是为了梦想和生活奋斗的人。在疫情期间,他们是连接封控区群众与外界的桥梁,甚至一个人就是一条供应链。他们展现了普通人奋斗、拼搏、勇于担当责任的模样。
[示例二]消防战士是孤勇者。他们平日里刻苦训练,肩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责任。我震撼于他们孤身“逆行”的模样,我震撼于他们临危不惧的勇气,他们是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英雄!
6.示例:①生活在都市的人已不能从社会生活中感知季节了。②在都市里,我们常会对季节产生错觉。③朋友通过菜市场这类非正常的渠道惊觉季节的变化。 7.示例:都市人控制了室内的气温,在室内再也感受不到季节的变化,只有在远离都市的大自然里,季节的特征才比较明显。 8.(1)引用蒋词的作用:①形成对比。蒋词说明古人通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就知道秋天的来临,具有强烈的季节感,现代的都市人却愈来愈不了解季节。文章通过这一对比,说明现代都市人对季节的感知在慢慢流失。②照应题目。蒋捷的词很短,却用了十个“声”字描写秋天,照应了本文的题目“秋声一片”,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具有诗意美。
(2)引用武则天传说的作用:引用有关传说,通过武则天下令用火焙燔牡丹来提早牡丹开花日期的故事,借以讽刺了人类对自然季节规律强加改变的作法。 9.示例:①对于未来人与自然关系进一步恶化的担忧;②对儿时亲近自然的淳朴简单的生活的怀念;③希望人们能够尊重自然、亲近自然;④强调了人类科学进步改变自然规律、自欺欺人的作法,表达作者失望、担忧之情。
10.C 11.“可能”是“也许”的意思,表示不确定,说明微塑料对人体的伤害目前只是推测,没有确切的证据,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12.(1)提高人们环保意识;(2)减少白色污染,保护地球环境;(3)保护好水资源;(4)节约资源;(5)有益健康。 13.(1)不随手乱扔塑料垃圾;(2)做好垃圾分类;(3)尽可能减少塑料袋使用,去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
14.C 15.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意思对即可) 16.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酿泉推至读者面前。先从听觉的角度,写“水声潺潺”;又从视觉的角度写“泻出于两峰之间”。水的动和峰的静相映成趣,突出了滁州山水的幽静美。 17.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与民同乐(民本思想)的政治理想。乙文中孟子用百姓对国君打猎的两种反应,表现出百姓对国君反对和拥护的两种状态,使其形成对比,突出与民同乐(民本思想)的重要性。
18.(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随着山回路转,已经看不到你的身影,只能看见雪中留下的马走过的痕迹。此句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写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伫立远望,雪上只留下马蹄印的情形,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以及朋友离去后内心的无限惆怅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19.例文:
一、记叙文。
只此青绿
世间万物,都在悄无声息地变化着。回首往事,是你那片醉人的青绿唤醒了我早已麻木的斗志。
进入初中,原本成绩顶尖的我,被一击重拳认清了世事的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那骄人的成绩、令人羡慕的名次全都变了,学习的压力一下子让人喘不过气来。我陷入了焦虑、担忧中,如山般的作业练习埋没了那稀少的快乐。我几次欲想从泥泞中爬起,却因一个又一个细小的失误被荆棘缠绕。在这段低谷期中,我越陷越深,周边五彩斑斓的颜色都暗淡下来,甚至不敢对未来提出念想与憧憬。
直到,在破旧小巷的转角与你再次相遇。
那时,心乱如麻的我绕进了一个破旧小巷,路旁的钢筋水泥堆成一座凌乱的小山丘,破碎的砖路尘土漫布,这是多么灰暗的世界啊!我的心情愈发低落。不曾想,一抹青绿蓦地闯入我的眼帘。
我不由停下了脚步,眼前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只见一片翠绿从空中垂下,看不见发端,好似一条闪着银光的绿色绸带。阳光的精灵互相挑逗,又似停满了蝉的栖息地。它们在不停地扇动翅膀,于徐徐春风中骄傲地唱着夏天的交响曲。我不由地走近欣赏,用手轻轻触摸嫩叶,好似婴儿的皮肤,富有水分且光滑,摸着摸着,那颗焦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谁能想到,这个苍老的小巷会有一丛生机勃勃的爬山虎,若不是我有意寻清静,这条老化的巷子可没人光顾,没有人观赏你啊!那你还这么努力地向上?我呢喃着。
沉默过后,一个久远的回忆突然被勾出。这不是儿时被我肆意玩弄的“瘦小枝”吗?那时,我与伙伴寻了个人烟稀少的地儿,作为我们的秘密基地,而墙上总“黏”着一根根细弱的爬山虎枝条。记得我们总喜欢把小手往墙上一扒,就能得到一条长长的武器,举上头顶甩啊甩……那时,我们一致认为它是活不成的,那样弱小的爬山虎竟是我眼前散发光泽的一丛吗?!你的变化是如此惊人,让我差点无法相认——这郁郁葱葱的青绿的爬山虎!
是的,世事无常,人生也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你在一个灰色的世界,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一步步爬向阳光生枝发芽,成为那暗灰小巷的一丛青绿的生机,重燃别人心中的一抹希望。眼前的这片青绿不仅从我的眼流过,更从我的心上流过,带去了我对成绩的执着与焦虑。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而否定自己,连一棵小小爬山虎都能一跃而起,力争上游。我难道不行吗?
我在黑暗中摸索着爬起,拍拍身上的土,擦干眼中的泪,在这条路上慢慢向前。从此,我要坚定我的步伐,摔倒了,就再爬起来,世事变幻,我们应勇于蜕变,变中求新、求改、求变!谢谢你,那片青绿,每每想起,我就有力气,一路向前!
二、议论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出自晋代傅玄的《太子少傅箴》中的名句,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短短八字,却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与君子相交,自己的品德修养自然会得到提升;与小人相交,自己也会随之堕落。可见环境对我们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庆澜说,人一出生就好比一条雪白的丝,一生要经过三道染缸,第一道是家庭,若是红染缸,以后着朱色便容易,反之若是黑色染缸,以后想变好就难了。
谢道韫,一代才女。小小年纪便才惊四座。这与她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哪来“未若柳絮因风起”?书香之家自然会出咏絮之才。
学校便是第二道染缸。“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在三观还未完全形成之时,与我们交往的人便至关重要。在学校中,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既可润物无声,又可毁人无形。
而社会环境便是伴我们一生的染缸。孟母家中有多少钱,先后搬了三次家,只为给儿子买一套学区房,远离哭丧的、远离杀猪的,让儿子离墨而近朱,这才成就了孟子这一伟大的思想家。此时有人便说:莲出淤泥而不染。但事实上,并非莲洁身自好,而是“芙蓉净清水”,也就是说,是莲强大的净化能力让身上的淤泥消失。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呢?因此,谨慎的孟母搬了家——哪个家长愿用孩子的一生去冒险?
有一个百万富翁,活了大半辈子依然只是百万富翁,他便去找千万富翁,问他是如何变得这样富有。千万富翁问:“你每天和谁呆在一起?”“百万富翁啊!”千万富翁笑了:“可我每天和亿万富翁呆在一起。”这个故事很简单,却反映出环境氛围对我们一生的影响:它既可以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助力器,也可以是蒙蔽我们双目的迷雾,让我们安于现状,限于满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我们将自己置于兰芷之室,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绽成一朵高尚的花。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训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训练(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共28分),现代文阅读(共28分),古诗文阅读(共14分),作文(共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河南省镇平县2022年春九年级中考模拟训练语文试卷(三)(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镇平县2022年春九年级中考模拟训练语文试卷(三)(含答案),共6页。
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测试: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