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二○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三)
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30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
1.补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① ,② 。
③ ,④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依据课文填空(4分)
① ,鸟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亭记》)
② ,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③居天下之广居, ,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
④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陆游《游山西村》中蕴含“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勇于开拓,人生就能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哲理的诗句是: , 。
②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想象沦陷情景,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 。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4~5题。(4分)
石头城①
刘禹锡
山围故国②周遭③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④东边旧时⑤月,夜深还过女墙⑥来。
【注】①这首诗当作于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组诗中的第一首。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石头城:位于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称石头城。今为南京市。②故国:即旧都。石头城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③周遭:环绕。④淮水: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⑤旧时:指汉魏六朝时。⑥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4.说说“夜深还过女墙来”中“还”字的妙处。(2分)
5.请简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语文模拟(三)第1页 共6页
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晋文公出,适欲伐卫。公子锄,仰天而笑。公曰:“奚①笑?” 曰:“臣笑邻之人有送其妻适私家②者,道见桑妇,悦而与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者矣。臣窃笑此也。”公悟其言,乃止,引师而反。未至都,而秦伐其北鄙⑨矣。(选自 《战国策》)
(选自《晋文公欲伐卫》)
【注】①奚:为什么。②私家:娘家③鄙:这里指边境。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②时时而间进 ( )
③适欲伐卫 ( ) ④然顾视其妻 ( )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下令 公悟其言,乃止
B.时时而间进 仰天而笑
C.王之蔽甚矣 亦有招之者矣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能谤讥于市朝
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未至都,而秦伐其北鄙矣。
9.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邹忌和公子锄采取的劝说方法有何异同。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12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语文模拟(三)第2页 共6页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 ‘仿膳’ ,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jué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yǎ,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
10.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淡yǎ( ) ②ju é别( ) ③瘫痪( ) ④烂漫( )
11.说说首尾两段中“好好儿活”的不同含义。(4分)
12.结合文章内容,简析本文的两条线索。(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2分)
竹灯新月里
简父
①晚饭后,星疏月淡,小酌二三两酒后出门散步。天黑路滑,女儿递上了她的小竹灯。
②想起过去,交通工具不发达,乡人赶集,小孩去镇上中学读书,靠的就是一双脚。那时大伙儿聊天,形容一个地儿的远近是用脚来丈量的,谁家小孩出生若是平板脚,也会矮人一等,毕竟走路不快。
③凌晨鸡未叫、天未亮,乡人便拎着干饼匆匆出门,哪个地方拐弯哪个地方上坡,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烂熟于心,要是有一把手电筒或者一盏竹灯,能方便不少。星月入云的夜色下,一盏盏竹灯点缀在山野地头,也在我的记忆中如星闪耀。
语文模拟(三)第3页 共6页
④故土的老屋,北边长着片蓊郁的竹林,植竹的起因可没有东坡先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的浪漫。竹于乡人而言是制作竹凳、竹椅、扫把的原材料,家家户户都少不了。
⑤女儿吵着要盏小灯笼,父亲便持着镰刀来到屋后,将长了三五年的竹子砍下。青色的竹皮不透光,得用小刀去皮,一个斜口圆状的竹筒花了个把小时便成形了。这时得往里添上点煤油或菜油,竹筒的边缘处加上一节棉丝做捻子,最后给系上绳子,安上竹棍,暖黄的灯光四溢而出,这便是一盏简单而好看的竹艺小灯。
⑥已是冬末春初,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此刻出门,空气里仍然有一股淡淡的烟火气息。北去三里是个新建的水库,确定了目的地,我提灯而行。没走几步,月上中天,明亮的月光从石头缝里、草堆里、屋檐下,从四面八方涌出,明净温暖,带着初春的温度,漫向旷远的天际。
⑦我轻轻将竹灯吹灭,戴月而行。远处的山,如剪影错落有致,月光在天地交汇处填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道不出名的虫儿正在轻吟。天地之景如一张温情的全家福,缺了哪个都不行。
⑧小时候害怕走夜路,总担心在黑暗处会出现不可知的怪物。那时,父亲给我做了盏竹灯,末了还教我背诵文天祥的 《正气歌》,说人一旦有了正气,就点亮了心里的那盏灯,便不会怕黑,也不会迷路。
⑨后来背了更多的诗,读了更多的书,我才知道月亮自身不会发光,它的光是从哪儿来的呢?在视线未及处,它尽情地吸收着日光,继而将清辉洒在人间。我便想,我们也可以从太阳、月亮、先贤身上获得光辉,等到身处黑暗时,将积攒的光辉倾洒而出。
⑩行至水库,山在呼吸,水在荡漾,圆月挂在漆黑如墨的天际不语。风过处,月华在水面上奔腾,去向更远的远方。
⑪月满归途,我点亮竹灯,也点亮了心灯。
( 《光明日报》2023年02月10日 15版)
1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写提着竹灯在月下散步,竹灯、新月贯穿全文,所以,竹灯、新月是本文线索。
B.父亲给我和女儿制竹灯,女儿递给竹灯,传递的是亲人的关怀,点亮的是心灯。
C.第③段中,“一盏盏竹灯在我的记忆中如星闪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本文写月下提竹灯散步,又插入回忆,是虚实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14.概括文章内容填空。(2分)
晚饭后的上女儿的竹灯——交待女儿竹灯由来——(①) ——忆父亲给我的竹灯——(②)——月满归途
15.说说“竹灯”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16.谈谈你对“我点亮竹灯,也点亮了心灯。”的理解。(4分)
语文模拟(三)第4页 共6页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6分)
葵花地
廖静仁
①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②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祖母的身子骨已经不再硬朗,她的一头青发,也被岁月的风雨洗刷成根根银丝,而一双被旧时代裹得变了形的小脚,蹭啊蹭的,一天中总要去葵花地里跑几个来回。祖母是在侍弄她的宝贝葵花苗。其时,我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蒙童,常常是屁颠屁颠地尾随着祖母,不是帮忙,而是添乱。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你看,你看,又把葵花苗给踩翻了。”她这么说着,一双爬满青筋的手便很是小心地将葵花苗扶正。
③曾听大人们讲,我祖母出生在富贵人家,幼年时念过私塾,很在行的却是裁剪缝制的手艺活儿。她年轻时飞针走线绣出的花卉禽类,形同活物,让人看着看着,稍一走神,那花儿仿佛就从锦缎上开了出来,鸟儿仿佛就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然而,祖母的人生却无锦上添花那么美好。她28岁那年,我祖父便撒手人寰,留下娇妻幼子,在人世的凄风苦雨中煎熬。也是从那以后,我祖母便再无闲情去绣那些精美之至的花卉禽类。拖儿带子,养家糊口,她那双纤纤素手不得不开始干起陌生的农活。祖母从不对我们讲述自己的身世,至于她怎样拉扯着我的父辈走过那一段漫漫人生路,也不是幼小的我能够猜想得出来的。
④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祖母费尽心力侍弄的那一片葵花地。
⑤葵花地就在老家门前的一片开阔地中间。那是被祖母的心血和汗水浸润得十分肥沃的土地。每年开春,祖母都会小心翼翼地从火塘挂钩上的竹篮里取出备好的葵花种子,一颗一颗放进盛满清水的木盆里浸泡,又一颗一颗地插入铺着白色柴灰的土钵中等待它们萌芽。然后,她便佝偻着身子一锄一锄去翻垦被冬日的雪雨浸淫得紧实的葵花地。直到把那块葵花地整理得松松软软、平平展展,她才一边反手捶着背脊,一边溢着满脸的笑容,望一望当顶的太阳,舒一口长气。倏忽就想,倘若我那早逝的父母还在人世,年迈的祖母该不用亲自下地了吧。然而祖母却说:“真正累人的并不是这些农活哩!”
⑥两三场春雨过后,种在土钵里的葵花子终于长出了嫩芽,祖母便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用竹签将葵花苗一棵一棵地掀出来,再一棵一棵地栽进肥黑的葵花地,继而撒下一层薄薄的火土灰。这以后的每一天,祖母总要去葵花地跑几个来回,为葵花苗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祖母做这一切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月子里母亲奶婴儿般不厌其烦。
⑦几番风雨,几番日月,葵花苗渐渐长成了人那么高,展开了金色的葵瓣,结出了牙状的籽粒。其时,佝偻着身子的老祖母同年幼的我,置身于茂密的葵花丛中,阳光从绿叶及金色的花瓣间筛落下来,祖母脸上的沟沟壑壑也闪烁着金色的喜悦。
语文模拟(三)第5页 共6页
⑧有一回,祖母站在阶沿的麻石条上,指着阳光下耀眼的葵花,意味深长地说:“这葵花多么可爱啊!它们总是追随着太阳旋动自己的身子,哪怕在阴天或雨天,也会凭着记忆寻觅太阳的方向,仰头望去。”祖母说这番话时,哥哥和姐姐也在旁边,我见他们一脸沉思地点着头,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彩。莫非他们已经领悟到了祖母话语中的含义?葵花的生命,是激情的,是奔放的,是火一般热烈的; 而如同葵花的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即使遭遇凄风苦雨,也永远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
⑨我也渐渐地明白,祖母一直精心侍弄着葵花地,其实是在精心地侍弄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侍弄着人生长旅中支撑着她前行的意志与毅力。举目再望葵花地时,我忽然发现那一张张金色的花盘,就像是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庞,在这开阔而热烈的秋季,正昂然拥抱着太阳的光焰。仿佛觉得,我也变成了阳光下的一棵向日葵。
⑩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
(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0日 15版)
17.下面对文章内容和技巧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跟着祖母踩翻了葵花苗,祖母不生气,运用了以事写人的手法,表现了祖母的慈爱。
B.祖母出身富贵人家,丧夫后却能拉扯着父辈走过那一段漫漫人生路,运用了欲扬先抑手法。
C.祖母培育葵花苗、栽苗、管理,也是写祖母抚养儿孙,是以实写虚的手法。
D.第①④⑩段与 《白杨礼赞》一样,运用了隔离反复的修辞手法。
18.按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她的一头青发,也被岁月的风雨洗刷成根根银丝。(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品析)
②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祖母费尽心力侍弄的那一片葵花地。
(请从用词的角度进行品析)
19.请简析祖母的形象。(4分)
20.说说说以“葵花地”为题的妙处。(4分)
三、写作(50分)
21.题目:春雨落校园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3.用规范汉字书,不得少于600字。
4.不得透漏个人信息。
语文模拟(三)第6页 共6页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6页。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六两句诗人目光从眼前的“幽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情景默写,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