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04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04,共6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对着窗户上的玻璃吹气,一会儿玻璃上就会出现水雾,由此说明了( )A.在呼吸时,吸入了大量水蒸气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C.人体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D.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B.用橡胶塞塞住试管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B.天然气用作燃料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用于制造导线5.下列物质的应用,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用蜡烛照明B.用米酿成酒C.蒸发海水可以得到食盐D.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6.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A.AB.BC.CD.D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车胎爆炸B.高粱酿酒C.酒杯破碎D.汽油挥发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B.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C.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一定是物理变化D.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9.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10.在探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的实验中,将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如图两个集气瓶中(集气瓶Ⅰ盛有空气,集气瓶Ⅱ盛有人体呼出的气体),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关于这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集气瓶Ⅰ盛放的是空气,因此集气瓶Ⅰ没有必要盖玻璃片B.现象是集气瓶Ⅰ中无明显变化,集气瓶Ⅱ中产生白色浑浊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先熄灭的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多,没必要做这个实验D.因为集气瓶Ⅰ中会无明显变化,所以集气瓶Ⅰ中应该稍微多加一些澄清石灰水11.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12.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 ②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 ③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3.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药匙B.纸槽C.玻璃棒D.镊子14.人呼出的气体中相对空气增多的成分是( )A.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蒸气D.氧气15.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根据阅读回答:(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下列所给的情景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确定下列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并说明理由。(1)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发生了_____________变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冬日白雪缓慢消融,发生了__________变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粮食酿白酒,发生了____________变化,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组装一套实验装置,仪器装配的顺序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19.生活中,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为保证实验安全,取得预期实验效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我们应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并遵循化学实验的安全规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实验前,应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须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B.不准在实验室内嬉戏打闹、大声谈话C.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手接触药品,直接闻药品气味,但严禁品尝药品D.加热操作中,不要凑近被加热仪器直视观察,不要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E.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避免将腐蚀性药品沾在衣服或皮肤上F.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G.注意安全用电和节约用水,离开实验室前,务必关闭电源和水源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21.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22.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2.D3.B4.B5.C6.D7.B8.C9.D10.B11.C12.A13.C14.C15.B16.(1)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2)毒性 可燃性17.(1)化学变化 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产生了新物质; (2)物理变化 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3) 化学变化 用粮食酿白酒产生了新物质18.从下至上,从左到右19.(1)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2)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20.ABDEG21.(1)氮气 (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22.(1)光合 (2)左移 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