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祖先的摇篮(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321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祖先的摇篮(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321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祖先的摇篮(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321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一望无边,苍苍茫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这一单元围绕“世界之初”,以世界之初为主线,通过反复读让学生想象祖先生活的环境。通过原始森林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为后面的想象读奠定基础。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伟大,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和探寻远古知识的兴趣。《祖先的摇篮》以儿童诗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二、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小学生而言,想象力非常丰富,但缺乏生活经验,感受力和理解力比较薄弱。对于像诗歌类的需要从诗句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困难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围绕课文内容适当补充相关资料的解说,帮助学生了解,尽量采用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理解,然后再通过展示各中原始森林的图片、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想象,让平面的诗句凭借学生丰富的想象生成为一副副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投身于诗歌的意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趣。2、儿童诗歌介绍和作者介绍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祖先的摇篮、遥远、苍苍茫茫、遮住、浓绿”等词语的含义。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教学难点: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领悟到含蓄集永的韵味。五、教学策略主要采用领读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策略、图文并茂、我问你答多种教学策略相结合。六、教学过程活动1《祖先的摇篮》播放PPT,展示识字卡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闭上眼睛(播放鸟叫声音)师:现在我们一起慢慢睁开眼睛(播放原始森林图片)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好多原始森林的图片,现在我们一边继续看,一边想象一下我们祖先生活的地方,想象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房子,他们的劳动,他们的食物等等。 师:多么辽阔啊,与天衔接,一望无边!师:百草丛生、百花争艳、师:鸟语花香师:原始森林美不美?生:美不胜收!生:好美啊! 师:我们祖先的“市场”师:直接物与物当面交换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朗读全文。师:我们来读一读课文中的第一句话:“爷爷说……的摇篮”这句话用了一个比喻句。其中把“原始森林”比作“我们祖先的摇篮”,写出了我们祖先最初生活的地方。师:同学们知道“摇篮”有什么作用吗?生:小婴儿睡觉的床师:回答的很好,我们知道的摇篮是用来给宝宝睡觉的,那我们课文中的摇篮是什么?课文中的摇篮又有什么作用?生:课文中的摇篮是原始森林。生:是给祖先生活和居住的。师:同学们再想想,原始森林这个摇篮还有什么作用?生:给动物居住生活师小结:师:“真有意思……摇篮啊!”这里用了感叹句式,表达了“我”的惊奇和不可思议。师:原始森林的作用:原始森林能给野生动物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原始森林还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份、保持水土、增强土壤肥力、减轻自然灾害等。师:知识补充原始森林,又称原生林,是指一个森林已经达到非常长久的年龄而没有遭到显著的干扰,从而表现出独特的生态特征,并可能被归类为顶级群落。原生特性包括多样化的树有关的结构,提供多样化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树结构包括多层树冠和树冠间隙,很大变化的树的高度和直径,多样的树种和纲,和多种大小的木质残体。世界上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加拿大寒温带针叶林,被称为伟大的北方森林,不仅有巨大的生态价值,还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该针叶林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起,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所覆盖范围的总面积是美国加州的12倍。地球上有25%的原始森林都属于这里。针叶林的独特地形不仅为无数大灰熊、狼、驼鹿以及驯鹿提供了保护所,每年还有数十亿的北美水鸟、鸣禽聚集在这里交配,繁衍后代。师: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师:第三句话“那浓绿……蓝天。”其中“一望无边”、“遮住”写出了原始森林的“大”。师:这三句跟老师在一起朗读一遍。生全部跟读。师:这三句归为一节,总写了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师:我们继续课文,跟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我想……看蘑菇打伞?”这两个疑问句。生:全部跟读。师:读好问句,这里用到了疑问句。问句就是带问号的句子。疑问句也是问句的一种。读这样的句子时,表示疑问的词(如:谁、什么等)要重读,最后一个字的语调要上扬,声音适当拉长。师:“可曾”两字是表达出对过去发生事情的猜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这是写了作者对祖先生活的畅想。师:我们将这两个疑问句分为一节,主要写作者对祖先在原始森林生活场景的具体想象。师:我们继续课文,跟老师一起朗读课文“那时候……逮绿蝈蝈?”这两个疑问句。生:全部跟读。师:“在这里”指的是原始森林。用了疑问句说明是作者的猜想。师:这里同学们用彩色笔把“逗、采、捉、逮”这几个动词圈出来。这里用了这几个动词,表现孩子们天真活泼、淘气的特点。也是作者对祖先生活充满童趣的幻想。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祖先生活的快乐。师:我们将这两个疑问句分为一节,主要写作者对孩子们在原始森林生活场景的具体想象。师:我们继续课文,跟老师一起朗读课文“风儿……我们祖先的摇篮!”生:全部跟读。师:这里用了三个感叹号,一个省略号。这里省略号说明语意未尽,留给读者遐想的空间。师:我们读的这几句是对我们祖先在原始森林生活具体想象的总结。作者总结说到回忆中(现象中)的原始生活遥远但美好,对原始森林发出由衷的赞叹,对原始森林无限的向往。师:其中模仿“风”声的拟声词“沙沙,沙沙!”非常的形象仿佛此时风就在我们身边吹动树叶。师:知识扩展abb式的拟声词有:笑呵呵、气呼呼、喜孜孜、乱哄哄、淅沥沥、轰隆隆、 静悄悄、乐滋滋、笑嘻嘻、扑簌簌。 拟声词介绍:拟声词(别称: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拟声词的作用: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使语言显得风趣活泼。师: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的“遥远”到底有多远?师:在已知的迄今最早的远古森林,我国出现时代早1000多万年。补充知识:经查阅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可知,据中国科学院,新疆发现距今约3.71亿年的远古森林,这是我国发现的迄今最早的远古森林,比远古森林大规模出现时代早1000多万年。生:好久远。师:我们继续看课文中写到“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同学们把“苍苍茫茫”也用彩色笔圈起来。“苍苍茫茫”一词写出了原始森林的广大无边,空旷辽阔,与文中“一望无边”形成呼应,强调了原始森林的“大”。又一次说明了原始森林像摇篮一样为我们的祖先提供吃的,住的,还可以获取快乐!师:我们全部了解了课文,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中心思想。生:课文通过畅想我们祖先在原始森林生活的具体场景,表达了对原始森林的赞叹与作者对原始森林的向往。师:非常好!师小结:课文中心思想:课文采用诗歌的形式,用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带我们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祖先生活的探索欲望。活动2儿童诗歌介绍和作者介绍这是一篇儿童诗歌。我们来了解一下儿童诗歌是什么?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这首诗歌的作者是吴珹,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崇明区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祖先的摇篮》选自吴珹创作“课文作家作品系列”中的一本散文诗。活动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祖先、摇篮、遥远、苍苍茫茫、原始、一望无边、遮住、浓绿”等词语的含义。我会写:祖zǔ(祖先)(祖国)(祖父)(祖宗)啊a(好啊)(天啊)(对啊)浓nóng(浓绿)(浓妆)(浓淡)(浓眉)望wàng(一望无边)(看望)(希望)蓝lán(蓝天)(蓝色)(蔚蓝)(湛蓝) 摘zhāi(摘花)(采摘)(摘瓜)(文摘)掏táo(掏心)(掏出)(掏钱)(掏空) 赛sài(赛跑)(比赛)(赛车)(决赛)忆yì(回忆)(记忆)(追忆)易错字:望:上下结构,第三笔是竖提,注意“王”的第三横宜长。忆:右部分是横折弯钩,一笔写成。多音字:逮:dǎi(逮住) dài(逮捕)曾zēng(姓曾)céng(曾经)我曾(céng)经认识一个姓曾(zēng)的同学,后来他转学了。近义词:原始——古老 美好——美满 遮住——挡住 浓绿——深绿 一望无边——望无际美好——美妙 看——观 采——摘 反义词:大——小 美好——丑恶有——没 原始——现代 理解词语:【祖先】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原始】最古老的、未开发的。【一望无边】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苍苍茫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遮住】挡住【浓绿】深绿随堂练习:一、如何理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为万物的生长提供了美好的家园。人类的祖先曾在这绿色的怀抱中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它为生命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资源与保障。人类从那里发展,从那里进步,所以说“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二、思考“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①“祖先的摇篮”很大很大,“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②动植物很多。三、“我们”应该向祖先学习些什么?①学习祖先乐观、以苦为乐的精神,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②学习祖先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四、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祖先的生活是这样的:①摘野果,掏鹊蛋。②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③逗小松鼠,采野蔷薇。④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五、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这个比喻饱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的美好愿望。六、为什么说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呢?因为“摇篮”本来是婴儿睡觉用的,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所以说“真有意思”。七、你怎么看待祖先掏鹊蛋的行为?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做?在原始社会,人们生存条件非常艰苦,只能通过采野果、掏鸟蛋等方式维持生存。我们现在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生活资源,所以我们不能掏鹊蛋,而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七、教学板书23、《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摇篮 一望无边 辽阔 宽大祖先生活的情景 摘野果、掏鸟蛋、和野兔赛(追野兔)、看蘑菇打伞(采蘑菇) 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我们还联想到(猜想祖先的生活):捡松果、看蜘蛛吐丝织网、捕蝴蝶、 看蚂蚁搬家、听小鸟唱歌、摸螃蟹、捉鱼、数星星、看夕阳、看日出、赏明月、打大野猪、抓萤火虫、斗公鸡、驱赶野兽对生活的热爱感叹:多么美好,那么遥远!保护环境爱护树木和小动物对祖先生活(原始森林)赞美、向往之情八、教学反思诗歌教学难度大,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甲美好生活的场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祖先的摇篮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小节的问句,猜谜导入,理解题意,学习第一小节,归类指导写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细品诗歌,感受摇篮之趣,展开想象创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