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无锡天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语文月考总分:150分  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篇,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圣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材料二: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晚清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 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蕙风词话》卷一)。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惟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1)下列对“唐诗宋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唐诗宋词应成为我们首选的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B. 唐诗宋词体现的普通人的价值观,多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C. 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诗宋词中的典范,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D. 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传递给读者。(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凡是能写出第一等真诗的诗人,他必然有第一等襟抱,也必然有第一等学识。B. 作者认为,陆机提出的“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C. 读者在读词过程中虽然处于接受者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完全被动的。D. 当代人阅读优秀古典诗歌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两则材料对此均有所论及。(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可以广泛地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B. 古代诗词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 读者须与古代诗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才能把诗读深读透。D. 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诗宋词时,对原作的意蕴作出诠释和解读,就会扩展和拓深原作的思想意蕴。(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5)下面的材料是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简要说明。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多愁自己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答案】(1)C    (2)B    (3)D    (4)①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
    ②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5)①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意境绝佳的两句词来鉴赏;
    ②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女主角哀怨的心境;
    ③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将自己的主观投入到词作中与诗人对话),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王愿坚林大妈住在东山岛的一个小山上,山前是一列大山岭,山后靠海是一马平川的平地。林大妈的屋后有一片竹林。她和小儿子阿根,就靠这片竹林过日子。林大妈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可是,她偏偏不服老,每天拄着拐杖,夹着弯刀,钻到竹林里,这里扫扫烂竹叶,那里给笋芽松松土,一磨蹭就是一天。有时不小心踩断了一棵笋芽,她就心疼得一天吃不下饭去。林大妈这样没死没活地干,她是有打算的,这个打算在她心里已有十几年了。十几年前,她老伴临死的时候,对她说:“你跟着我苦了一辈子……咱俩受点苦也算不了啥,只要孩子……无论如何得给他成个家,抱个孙子……”从那时起,林大妈就想积蓄点钱,好给孩子成家。可是,她刚积了几个钱,要给大儿子阿桂成亲,却碰上蒋军撤退,阿桂被抓去了,几年的积蓄被抢得一干二净,林大妈只好带着小儿子过着苦日子。但是,不管日子多么苦,林大妈给儿子成家的念头始终没有断。蒋军抓去大的还有小的,现在小儿子也长大了,当上了民兵;听说在山下村里还找了个对象呢。于是,林大妈干得更起劲了,把那又壮又直的好竹子一根根地拣出来,捆好放在一边存起来,一有空就来看看竹垛,数数捆数,点点根数,心里盘算着:“到时拿几捆换木料搭三间房子,剩下的卖给合作社,买布、买猪肉……一定把喜事办得风风光光的。”就在这个时候,东山岛的战斗发生了。林大妈家前的那座大山上,成了战场,数不清的解放军战士攻上山去打敌人。夜里伸手不见五指,阿根到民兵队去集合了,林大妈靠在竹子垛上,摸着心爱的竹子。大炮“咕咚咕咚”地震得人心跳,林大妈望望战场,想起了那些抓走大儿子的蒋军又来了,这群狗东西啊,我这竹子……忽然,一阵脚步声从竹林后面传过来,越来越近,接着几十条黑影窜过来,为头的压低嗓子喊:“什么人?过来!”林大妈吓坏了,她哆哆嗦嗦地走过去,一下被那家伙抓住了。“快说,这山上有没有你们的解放军?”林大妈告诉他们,这山上没有别人,只有她一个孤老婆子。那人推她一把说:“去,烧开水!”“没有柴火!”林大妈稍微清醒了些。“这里有!”外面的人拉进一捆竹子,“咔嚓咔嚓”折断了,丢给她。竹子,就是林大妈的命啊!现在,她忍住心痛,慢吞吞地把锅里添上水,刚要擦洋火,一个蒋军拉住她:“把门关起来,不要让火光露出去!”林大妈关上门,点起火来。竹子在火里烧得啪啪地响,每响一声,林大妈的心就抖一下,这不是烧竹子,简直是烧她的心。就在这时候,蒋军们忙起来了。蒋军军官说:“再过半个钟头就开始,我们从海上摸到这里,要从后面打他们!只要打下前面的那个大山头,”他用手朝大山一指,“我们就能占领全岛。听明白了没有?”那个蒋军军官瞟了林大妈一眼。林大妈连忙转过脸去,向灶坑吹了几口气,假装没听见。蒋军的话,林大妈虽说不能全听懂,但是意思是知道了。她闭着眼,心里好像烧滚了的锅:这些土匪就是抓走大儿子阿桂的蒋军!现在又来了!我得赶快去报告!可是怎么去呢?要是阿根在家就好了。她想:我死了倒没啥关系,只要人民解放军能保住东山岛,往后阿根就有好日子过。她想着想着,忽然眼前一亮,听见“啪”的一声。她睁眼一看,原来蒋军们正在抢水喝,一个蒋军踢着了竹火,照得满屋亮堂堂的。那个蒋军军官火了,就打了那家伙一个耳光。这时,林大妈心里一下子亮了,她暗暗骂道:“畜生,你们怕火呀!”她有办法了,趁着蒋军不留意,拿着一盒火柴,偷偷地溜出屋子。摸呀,摸呀,竹垛摸到了,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手也在发抖。她想这竹子就是准备给孩子办喜事用的,只要火柴一擦,就要烧个精光,可是一想到屋里这些可恨的蒋军,立刻把心一横:“不,一定得烧,一定得让解放军知道!”她咬紧牙根,抓出三根火柴并在一起,“嚓!”一道亮光,焦干的竹叶一点就着,火苗着旺了。火被风一吹,一会儿,火柱冲上天空。火光把敌人吓坏了,一个蒋军像疯狗一样扑向林大妈,因为怕解放军听见,没敢放枪。林大妈抡起拐杖,拼上全力向蒋军打去,接着一头撞到蒋军的怀里……她醒来的时候,是大白天了,原来自己躺在担架上,身边站着阿根和一个姑娘,还有一大群解放军同志!林大妈望了望那堆竹子灰,两眼直瞪着儿子,呆了半天,才想到昨夜的事,说:“孩子,我对不住你,你那竹子叫我烧了。”阿根向那个姑娘笑笑,又转过脸对林大妈说:“妈,你不要心疼那竹子了。你知道,亏你那一把火才保住了咱们东山岛哇!”林大妈望望她那片可爱的竹林,望望解放军同志,又望望儿子阿根和那个不认识的姑娘,愉快地笑了。1954年2月2日(有删改)2.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六十多岁的林大妈,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可是,她每天拄着拐杖,夹着弯刀,没死没活地干,就因为她不服老。B. 林大妈老伴临死的时候对林大妈的嘱托被林大妈一直牢记在心里,她过着苦日子,积了几个钱,要给当民兵的儿子成亲。C. 东山岛的战斗打响,“几十条黑影窜过来”,林大妈担心自己心爱的竹子被蒋军糟蹋,又怕又恨,不由得“哆哆嗦嗦”起来。D. 林大妈望望那片可爱的竹林,再看看儿子和姑娘,“愉快地笑了”,暗示她已经确定这个姑娘就是儿子的对象,心里特别愉快。3.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对竹子的描写贯穿全文,既写出了竹子对林大妈的重要性,又象征着她正直而有气节的精神。B. “抓住”林大妈,“折断”竹子等细节写出了蒋军蛮横的军阀作风,是为了与林大妈的勇敢形成对比。C. 第四段交代林大妈的家庭状况,为后文“她醒来的时候”,看到“身边站着阿根和一个姑娘”埋下伏笔。D. 小说以东山岛战役为背景,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而且体现了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规律。4. 本文标题“火”内涵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 请以“林大妈”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案】2. D    3. B    4. ①指林大妈为了传递消息燃竹而起的熊熊烈火。
    ②指林大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之火。
    ③象征着军民团结一心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之火。    5. ①外貌描写,如“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交代林大妈的基本情况。
    ②动作描写,如用“拄”“夹”“钻”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林大妈的勤劳以及她想攒点钱给儿子成亲的迫切心情;林大妈“抡起拐杖,拼上全力向蒋军打去,接着一头撞到蒋军的怀里”等写出了林大妈的勇敢。
    ③心理描写,如“她想:我死了倒没啥关系,只要人民解放军能保住东山岛,往后阿根就有好日子过”,表现出林大妈的牺牲精神和对儿子的爱,也可看出林大妈对解放军的信任。
    ④侧面衬托。如满山的竹子,衬托出林大妈的气节;蒋军的蛮横,衬托出林大妈的机智勇敢。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徇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B.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C.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D.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牧,古字形像手持棍棒驱赶牲畜,本义指放养牲口,在文中指管理者、统治者。B. 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C. 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D.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不能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邓禹向皇上推荐吴汉承担调发幽州军队的任务,皇上命吴汉为大将军,吴汉斩幽州牧苗曾,完成使命,皇上赞赏邓禹有知人之明。B. 吴汉伐蜀,在水南水北分设大营,北营不利,合兵南营,大破公孙述,但后来被奇兵袭击后方,吴汉落水,拉着马尾才得以脱险。C. 吴汉为人质朴,忠心耿耿,深得皇上的信任,他跟着皇上征战四方时,常常陪伴在左右,小心侍卫,总是等到皇上安歇后才退出去。D. 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购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署。(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②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5)《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答案】(1)C    (2)D    (3)D    (4)①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凶猛有智慧谋略,各将领中少有能比得上的。”②吴汉回来,责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    (5)刚毅:吴汉与敌军作战时,亲自披甲持戟,命令将士们拼死杀敌,最终大破敌军;作战不幸落水后,拉着马尾脱险。木讷:仓促之间不能用言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临终对皇上所说的仍是国家之事。参考译文:吴汉,字子颜,南阳郡宛县人。韩鸿做使者,(光武帝)让他拿着旌节,巡视河北地界。有人对韩鸿说:“吴子颜,是位奇异之人,可和他商议大事。”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文采,仓促间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邓禹和诸位将领多次举荐吴汉,多次被皇上召见,这以后吴汉工作辛勤努力不离开衙署,光武帝也因为他是南阳人,逐渐与他亲近。光武帝已经攻下了邯郸,诛杀了王朗,召见邓禹同宿,夜里跟他交谈说:“我想要向北派遣攻打幽州的骑兵,各位将领谁能够胜任?”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多次和他交谈,他这个人勇敢凶猛有智慧谋略,各将领中少有能比得上的。”光武帝于是让吴汉担任大将军。吴汉于是斩杀了幽州牧苗曾。光武帝于是认为邓禹能了解人。吴汉与苏茂、周建交战,亲自披上铠甲拿着戟,命令诸将说:“听到鼓声全部大呼前进,后退的斩。”于是击鼓进军,贼兵打败。向北进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的敌军,全部平定了他们。吴汉攻打蜀地,在水南水分开扎营,北营作战不利,于是让士兵衔枚前往汇合水南营,大败公孙述。吴汉带兵驻守成都,公孙述率领延岑留下的奇兵出现在吴汉军队后面,袭击并大败了吴汉,吴汉坠落水中,拽着马尾巴才得出上来。吴汉性格忠诚醇厚,做事忠实,自从当初跟随光武帝征战以来,常常陪伴在光武帝左右,光武帝没有安睡,吴汉就侧立一旁屏息侍奉,光武帝睡得踏实了他才后退去休息。交战出现不利,军营武器不完备,吴汉常常独自修缮矫正弓弩,检阅那些兵马,激励将士。光武帝有时派人看吴公在做什么,派出的人回来说正在准备作战进攻的装备。刘秀于是叹息说:“吴汉比较令人满意。”封吴汉为广平侯。吴汉曾经有一次出征,妻子儿女们在后方购置田产。吴汉回来后,就责备她说:“军队在外面,官兵(费用)不足,为什么购买那么多田产宅业呢!”于是尽数分给了兄弟和母亲、妻子的娘家人。吴汉爵位奉赐尊贵显要,然而只修宅院,不起巷第。他的夫人先去世,只是简单下葬,修了一座小坟,没有盖祠堂,他就像这样恭敬节俭。病重,皇帝亲自看视,问他还有什么话想说。吴汉回答说:“为臣愚昧而没有什么见识,只希望陛下千万不要动辄大赦天下。”逝世后,有关部门上奏谥号说:“有司商议应该用‘武’。”光武帝下诏赐谥号为忠侯。(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长歌续短歌李贺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秦王②不可见,旦夕成内热。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注:①本诗写于李贺考进士受到排挤打压之后。②秦王:指唐宪宗。李贺在世时,宪宗有一定作为。李贺对这样的君主是寄予希望的。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感情深沉,一唱三叹,反复渲染,抒发了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之情。B. 开头二句紧扣诗题,有愁苦万分,悲歌不已的意思。“破”、“断”二字,用得很奇特,但也都入情入理。C. 三、四句写进见“秦王”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内心更加郁闷,像是烈火中烧,炽热难熬。D. 五、六句写内热之因,百姓忍饥挨饿,自己不能面陈“秦王”,只能借酒浇愁。8. 前人评李贺诗“感怨刺怼,寄托遥深,颇得《离骚》的神髓”,请结合“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二句谈谈你的理解。【答案】7. D    8. ①这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面上写景,实际写人事。
    ②“明月”指唐宪宗,“夜峰”指他身边的大臣。夜幕中峰峦起伏重叠,将明朗的月亮遮住,月光只是照向深深的谷底,喻指宪宗为一些大臣所包围,虽有明光,却不能下达。
    ③诗句抨击朝廷弊病,抒发郁愤之情,没有运用直接描写,而是将其融化在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意境中,含蓄蕴藉,颇得《离骚》的神髓。(三)名篇名句默写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运用比喻、象征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操守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2)《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3)《大道之行也》中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4)《报任安书》中,指出古往今来富贵之人湮灭在人世间的不计其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扈江离与辟芷兮    ②. 纫秋兰以为佩    ③. 三顾频烦天下计    ④. 两朝开济老臣心    ⑤. 选贤与能    ⑥. 讲信修睦    ⑦.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⑧. 不可胜记三、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新时代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航线上,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成为英雄性格的底色和行为动力,而忘我投入、             的牺牲精神,是人民和事业之所需,也是英雄本色。英雄形象的塑造,实行高昂奋进的美学风格的再确立,这是文学发展新时代的内在要求。庄重、激昂的美学风格曾是革命文学的主体风格。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俗化、阴柔型的文学风格形成乃至流行。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新时代的英雄形象塑造及其凛然宏阔的艺术风格,传承赓续的正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传统和美学传统。不可忽视的是,新时代是家国情怀彰显、民族精神勃发、中国精神高扬的时代,(        ),那就是海纳百川的史诗气度、             的豪迈激情、            的浩然正气。当代中国故事中           般的豪迈悲壮、时代英雄的奋斗精神,也必将带来涤荡灵魂的感奋力量。这意味着,当我们塑造新时代的英雄形象、唤回崇高刚健的美学风格时,我们的文学创作才与国家、时代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新史诗的书写也必将真正实现。1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虽九死其犹未悔    波澜不惊    血气方刚    铁马冰河B. 虽千万人吾往矣    波澜壮阔    血气方刚    铁画银钩C. 虽九死其犹未悔    波澜壮阔    至大至刚    铁马冰河D. 虽千万人吾往矣    波澜不惊    至大至刚    铁画银钩1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英雄形象的塑造,实现高昂奋进的美学风格的再确立,这是新时代文学发展的内在要求。B. 通过英雄形象的塑造,实行高昂奋进的美学风格的再确立,这是文学发展新时代的内在要求。C. 英雄形象的塑造,实现高昂奋进的美学风格的再确立,这是文学发展新时代的内在要求。D. 英雄形象的塑造,实行高昂奋进的美学风格的再确立,这是新时代文学发展的内在要求。1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与这一时代本质相契合的美学范型被新时代呼唤着B. 这样的时代呼唤着与这一时代本质相契合的美学范型C. 这样时代呼唤着美学范型,与这一时代本质契合D. 美学范型在这样的时代被呼唤着与这一时代相契合【答案】10. C    11. A    12. B1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月食可分为____。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____。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在月全食时,____,这是由于太阳光在透过地球的稀薄大气层时受到折射进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月面呈红铜色。有时月球并不会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就称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亮仍然可以看见,它将略为转暗,但它的边缘并不会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挡。【答案】    ①. 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或者“本影月食和半影月食两种”)    ②. 则只会发生月偏食    ③. 月球并不是完全看不见的(或者“月球也是可以看见的、可以看到红铜色的月亮”)四、作文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对2022卡塔尔世界杯决赛的最后一场球进行解说时,央视解说员贺炜引用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经典名言“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来送给失利的法国队,希望法国队重拾勇气,重振辉煌。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以上材料中蕴含的“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不懈怠于过程,不执着于结果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上,法国队虽暂时失利,却仍有机会在悲叹与绝望中逆势而起,重拾勇气,重振辉煌。冬奥会上,羽生结弦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身姿挑战自我,虽未赢取金牌,却以那一份超越自我拼尽全力的努力赢得人们的尊敬。正如鲁迅所言,“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同样值得我们尊敬。人生亦是如此,结果固然重要,但那走好每一步,把握好每一个精彩瞬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智者。结果诚然重要,但这需要走好过程的每一步方能获得。中国人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要获取好结果,就必须不骄不躁不躺平,踏踏实实步步行。就像法国队虽在球场上暂时失利,但能挺进决赛,也必然要靠台下十年功。而我们要想在高考考场上取得好成绩,唯有在平日学习中学好学透每一个知识点,读通背好每一个英文单词、文言诗词,才能胸有成竹。过程,不管如何曲折,都会指向结果。结果,虽如逆水行舟,有进有退,却都要靠行动产生。否则,我们永远只能站在起点望洋兴叹,踌躇不前。但有时候,我们也急于求成,步履匆匆,但行至最后,回首来时路,却发现最美的风光反而在途中。当我们欣喜于实现目标的那一刻,殊不知,这一路走来,艰辛的历程却更让我们感动。而有时候,一直过分看重的东西,却渐行渐远,以致让我们焦虑、苦恼。这个时候,无论是否处于暂时的胜败,都能不急不躁,耐心地欣赏沿途的美景,我们才能积蓄力量,带着满满的收获驶向目的地。正如王安忆所说:“我们都是处在过程中,这是生活的本质。”唯有重视当下,享受过程,于奔跑中欣赏美景,我们才有足够的耐力度过今晚,走向明天。而在为结果而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便已收获许多。行至终途,凡是过往,皆成序章。过往的荣耀只能用以吹嘘夸耀,过去的失败也无法见证不断进步的自己。当我们在过程中努力过、奋斗过,无论拥有何种结果,值得我们铭记的反而不是那一刻成败,而是一路奋力前行的自己。就像我们关注奥运健儿能否获得金牌,也更关注他们背后的拼搏与付出。与过程之中的拼搏相比,金牌似乎也不是最重要的了。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们即使明知前方遍布荆棘,依然初心不改。即使未能取得冠军,依旧永不言弃;虽然获得一时荣誉,依旧追求超越自我。这些精神力量,早已超越了结果本身。今日的青年,拥有更广阔的舞台,有更多助力、更多途径实现目标;今日的青年,也有了更为宽容的外部环境,允许我们暂时失败,重头再来。那么,我们就更该努力拼搏,不给青春留遗憾;我们也可以不执着于结果,尽情享受人生路上穿花拂叶的美好。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关试卷

    2024届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江苏省无锡天一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1亿亩增加到2021年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