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贵池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不可能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可能为零
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
D. 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C.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所以曲线运动也可能是匀变速运动,故AC错误;
B.物体做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存在加速度,所受合外力不可能为零,故B错误;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B.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
C. 两个速率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
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指向圆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加速度g方向相同,始终是竖直向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而变速圆周运动则不一定,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两个速率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合成后速度也不变,其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只有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完全提供向心力,指向圆心。但如果物体做非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力的方向不指向圆心,加速度不指向圆心,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 )
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橡皮参与了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的分运动,如图所示
由于细线长度不会发生变化,两个方向的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和恒定,且有
所以
大小恒定,且其方向始终与水平方向成45°斜向上。故橡皮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A正确。
故选A。
4. 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时,恩里克·费米把事先准备好的碎纸片从头顶上撒下,碎纸片落到他身后约 2m 处,由此,他根据估算出的风速(假设其方向水平)推测出那枚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一万吨TNT 炸药。若纸片是从 1.8m 高处撒下,g取 10m/s2,则当时的风速大约是( )
A. 3.3m/s B. 5.6m/s C. 11m/s D. 33m/s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假设恩里克·费米身高约为1.8m,纸片飞出后随着风做的是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
解得
故选A。
5. 把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那么在落地前的任一秒内
A. 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大小的10倍
B. 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一定比初速度大10m/s
C. 物体的位移比前一秒多10 m
D. 物体下落的高度一定比前一秒多10m
【答案】D
【解析】
【详解】AB.设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运动的总时间为t,在落地前的任一秒内末速度为
v2=
初速度
v1=
由数学知识可知,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不一定等于初速度大小的10倍,与时间有关.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不一定比初速度大10m/s,也与时间有关.故AB错误;
CD.物体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推论
△x=gT2=10m
即在落地前的任一秒内物体下落的高度一定比前一秒多10m.水平方向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落地前的任一秒内水平位移等于前一秒内水平位移,将下落位移与水平位移合成后,物体的位移比前一秒之差不等于10m.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 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如图所示,在某路段汽车向左拐弯,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路面低一些。汽车的运动可看做是做半径为R的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设内外路面高度差为h,路基的水平宽度为d,路面的宽度为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擦力(即垂直于前进方向)等于零,则汽车转弯时的车速应等于(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当
mgtanθ=m
时其横向摩擦力等于零,所以
v==
7. 如图为表演杂技“飞车走壁”的示意图。演员骑摩托车在一个圆桶形结构的内壁上飞驰,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a、b两个虚线圆表示同一位演员骑同一辆摩托,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进行表演的运动轨迹。不考虑车轮受到的侧向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b轨道上运动时角速度较大
B. 在b轨道上运动时线速度较大
C. 在a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较大
D. 在a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和运动员所受的向心力较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
水平方向上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联立解得
物体在a、b轨道运动时,θ相等,但a轨道半径大于b轨道半径,所以
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大小为
由于质量相等,压力大小也相等,故C错误;
D.向心力大小为
所以在a轨道和b轨道上运动时摩托车和运动员所受的向心力都一样大,故D错误。
故选A。
8. 两个同高度斜面,倾角分别为α、β,小球1、2分别由斜面顶端以相等水平速度抛出,如图所示,假设两球均能落在斜面上,则小球1、2飞行下落的高度之比为( )
A. 1:1 B. tanα:tanβ
C. tanβ:tanα D. tan2α:tan2β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所以
所以
故选D。
9. 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的A、B、C三处有三块可视为质点正立方体物块,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B、C处物块的质量相等为m,A处物块的质量为2m,点A、B与轴O的距离相等且为r,点C到轴O的距离为2r,转盘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转动时,A、B、C处的物块都没有发生滑动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处物块的向心加速度最小
B. A处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
C. 当转速增大时,最先滑动起来的是C处的物块
D. 当转速继续增大时,最后滑动起来的是A处的物块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三个物块都随转盘转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ω相同,则三个物块的向心加速度分别为
,,
则知C处物块的向心加速度最大,故A错误;
B.三个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
,,
则B处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故B错误;
CD.物块开始滑动时,对A有
解得
同理可得
,
则C处物块最先滑动起来,当转速继续增大时,A、B处物块同时开始滑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 如图所示,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B. 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不可能产生压力
C.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
D.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最高点时,当人与保险带间恰好没有作用力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临界速度为
当人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人与座椅产出外侧挤压,没有保险带,人也不会掉下来,故A错误;
B.当人在最高点的速度时,有
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座位产生压力,故B错误;
CD.人在最低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所以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3分,共30分。
11. 在皮带轮传动装置中,已知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A和B两点分别在两轮的边缘上,C点离大轮轴距离等于小轮半径,若皮带不打滑,则角速度之比ωA:ωB:ωC=__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___________。
【答案】 ①. 2:1:1 ②. 4:2:1
【解析】
【详解】[1]根据题意
所以
所以
[2]根据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
所以
根据向心加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所以
所以
12. 船在100m宽的河中横渡,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4m/s,水流的速度为5m/s。试分析:
(1)船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岸___________s。
(2)船登陆的地点离船出发点的最小距离是___________m。
【答案】 ①. 25s ②. 125m
【解析】
【详解】[1]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2]当船以最短位移渡河时,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有
解得
13. 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方格每边长L=1.09 cm,闪光的快慢是每秒30次,则可以计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_________m/s,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2(两个答案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 0.654 ②. 9.81
【解析】
【分析】
【详解】[1]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有
其中
所以解得
[2]在竖直方向有
其中
代入解得
14. 如图,物体A以速度v沿竖直杆匀速下滑,物体B在水平面上用细绳跨过定滑轮与A相连,当绳与水平面成θ时,物体B速率为___________,B做__________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答案】 ①. vsinθ ②. 加速
【解析】
【详解】[1] 将A下降的速度分解为沿绳的速度和垂直于绳的速度,如图所示
B物体运动的速率为
[2]由于A做匀速直线运动,即v不变,随着A下降θ增大,所以B的速率增大,即B做加速运动。
15.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它落地时的速度为大小为v,方向和水平地面成θ角,那么sinθ=___________;它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解析】
【详解】[1]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
[2]在竖直方向上,有
解得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球固定在长为的轻杆的一端,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1)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多大时,球对杆的作用力为零?
(2)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6m/s时,球对杆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多少?方向如何?
【答案】(1)零.(2) 6N,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
【详解】(1)球在最高点对杆作用力为零时,其受地球重力G提供球绕O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必力,故有:
代入数据解得:
m/s
(2)当球在最高点速度为m/s时,设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方向向下,则有:
,
代入数据得: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杆的作用力为N,方向竖直向上.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球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知道在最高点,杆可以表现为拉力,也可以表现为支持力.
17.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作质点,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
【答案】(1);(2) ; (3)
【解析】
【分析】(1)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可以知道A加速度的大小,再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以求得运动的时间;
(2)A和B的水平位移是一样的,根据A的运动可以求得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再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B的初速度的大小。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高度差等于A上升的高度和B下降的高度的和,A上升的高度可以由A的运动求出,B下降的高度就是自由落体的竖直位移。
【详解】(1)物体A上滑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设经过t时间A物体上滑到最高位置,由运动学公式:代入数据得
(2)平抛物体B的水平位移为
平抛速度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等于A上升的高度和B下降的高度的和,所以物体A、B间的高度差为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6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解析版),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