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01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02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03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
    第一模拟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精准实施能耗控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向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让常熟的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积极开发利用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B. 生活垃圾要分类,以便回收再利用
    C. 固定利用CO2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 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作物
    2. 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3. 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而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量取5.5mL液体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4.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牛奶 C. 碘酒 D. 果粒橙
    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B.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铁
    C.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D. 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6. 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 洗发水(8 ~ 9) B. 西瓜汁(5 ~ 6)
    C. 洁厕灵(1 ~ 2) D. 橘子汁(3 ~ 4)
    7.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 铁元素:Fe
    B. 两个水分子:2H2O
    C. 纯碱:NaOH
    D. 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O3
    8. 小明同学在实验时,做了下列记录,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B. 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9.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生活
    ①重金属中毒——喝鲜牛奶、豆浆等解毒
    ②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③腌制菜、肉等食品——氯化钠
    ①除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溶解
    ②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湿衣服晾干——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用10mL量筒量取7.2mL水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pH为3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A. A B. B C. C D. D
    10. 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说明浓盐酸具有
    A. 酸性 B. 吸水性 C. 挥发性 D. 腐蚀性
    11. 三星推遗址考古中,专家们利用C含量变化进行年代测定。C是一种含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文物中C会自身转变为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原子的电子数为6 B. N-14原子含7个质子
    C. C转化为N属于化学变化 D. C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12. 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溴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35 B. 元素符号是Br
    C. 属于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13. 免洗手消毒液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7OH]。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丙醇属于碱 B. 一个正丙醇分子中有12个原子
    C. 正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14. 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①连接的是电源负极
    B. ②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②和①中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8
    D.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氧气组成
    15. 下列离子能在pH =1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Cu2+、Na+、SO、Cl- B. Mg2+、K+、SO、NO
    C. K+、Na+、NO、Cl- D. H+、Na+、NO、Cl-
    16. 实验室配制1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⑤①④② B. 选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 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 g D. 配制好的溶液倒出10 mL,剩余溶液浓度变小
    17.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常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 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1.2%
    D. 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18. 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点燃
    B
    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鉴别NaOH溶液和石灰水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19. 某同学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测定溶液中电导率来辅助探究中和反应,如下图。已知: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离子数)成正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C过程中电导率降低是由于离子数减少
    B. D点时,溶液中离子数大于B点
    C. C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成反应
    D. 该实验能证明溶液中始终有带电的离子
    20. 如图为一种以铁粉、硫酸亚铁溶液为原料制取氧化铁黑(Fe3O4)的原理。已知:若氧气过量,产品会逐渐转变为Fe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化过程仅涉及铁、氧元素化合价变化
    B. 理论上,每生成23.2gFe3O4,需补充3.2g的氧气
    C. 理论上,每生成45.6gFeSO4,需补充300g9.8%的稀硫酸
    D. 若转化Ⅱ中参与反应的氧气过量,则最终所得的固体质量偏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21. (4分) 从①干冰、②硝酸铵、③硫酸铜、④熟石灰、⑤氧气、⑥金刚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自然界中最硬的单质:_______;
    (2)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盐:_______;
    (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__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22. (4分)利用甲和乙生产清洁燃料丙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丙属于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3. (6分)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空气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模拟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贝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氮气属于_______ (填“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除NH3外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
    (5)在实际生产的产品碳酸钠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该样品混合物12.4 g,将其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放出气体质量与滴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_ (填“>”“<”或“=”)7。
    ②该样品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24. (14分)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圆满落下帷幕。
    Ⅰ.人文冬奥
    (1)冬奥村为了给运动员补充营养,准备了丰富多样的食物。一位运动员自助选择了米饭、水煮鱼片、红烧肉、麻婆豆腐,从均衡膳食角度看,你认为他还需要补充的营养物质是______。
    (2)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直饮水处理技术,为冬奥场馆提供高品质安全用水,可向该直饮水中加入________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Ⅱ.绿色冬奥
    (3)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能有效缓解________等环境问题。制冰时,液态二氧化碳蒸发为气态,分子间间隙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面向未来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减少屋顶所用钢材2800吨。写出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Ⅲ.科技冬奥
    (5)冬奥会“飞扬”火炬科技亮点之一是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其优点是______(答出一点);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火炬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和燃烧罐,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火炬呈现“轻、固、美”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
    B. 这一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
    C. 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所以碳不能燃烧
    (7)礼仪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簿且坚硬、透光度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等特性。根据其层数不同,石墨烯一般可以分成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三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层数不同,石墨烯的性能也不同,如图乙所示。

    ①石墨烯是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由图乙可知,导热性最好的是_______石墨烯(填序号)。
    a.单层 b.双层 c.三层 d.四层 e.五层
    ③金刚石、石墨烯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
    A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B 金刚石、石墨烯和C60由不同原子构成
    C 金刚石、石墨烯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25. (14分)现有以下装置、仪器。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图A是实验室用_______色的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该调节的是_______ (选填“a”、“b”或“c”)旋钮,装置改正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O2,若要控制产生气体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应选用_______ (从A至D选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
    (4)D装置加铁架台作为制CO2的发生装置时比B或者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从E至H中选择_______ (填序号)加铁架台也可以组装成一套发生装置也能达到此优点。

    (5)若用图甲除去CO2中的少量的HCl,瓶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_______ (选填序号:①烧碱溶液②浓硫酸③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气体从_______ (选填“d”或“e”)通入。
    (6)若用图甲收集氢气,气体从_______ (选填“d”或“e”)通入。
    (7)图乙装置中容器Ⅰ、Ⅱ都盛等体积CO2,分别用注射器向两个容器中注入等量的水和NaOH溶液,观察到_______现象,说明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26.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铁的化学性质。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_______。
    (2)波尔多液是硫酸铜和熟石灰按不同比例配制成的蓝色胶状悬浊液,可用作农业杀虫剂,在配制过程中不能用铁桶盛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此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少量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久置后发现溶液有变色的异常现象----溶液变色!。
    【提出问题】除了硫酸外,变色的溶液中还含有什么溶质?
    【查阅资料】
    ①酸性的硫酸亚铁在空气中易变成硫酸铁,硫酸铁溶液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②含Fe3+的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红色,含Fe2+的溶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提出假设】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H2SO4外,可能还含有:
    猜想Ⅰ:FeSO4 猜想Ⅱ:Fe2(SO4)3 猜想Ⅲ:_______。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
    _______。
    猜想Ⅲ成立
    实验2
    另取少量上述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往其中滴入几滴_______。
    溶液褪色
    【分析讨论】
    ①含有稀硫酸的硫酸亚铁溶液久置空气中生成硫酸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为了防止硫酸亚铁溶液变成硫酸铁,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7. (8)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碱式碳酸亚铁【xFeCO3·yFe(OH)2】的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实验中每一步的吸收都是完全的)。

    【查阅资料】
    (1)碱式碳酸亚铁受热完全分解生成氧化亚铁、二氧化碳和水。
    (2)氧化亚铁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会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称取4.83g碱式碳酸亚铁粉末放在装置B中,连接仪器。
    (2)打开弹簧夹K,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3)关闭弹簧夹K,加热装置B,直至观察到装置C中______,再打开弹簧夹K,缓缓通入空气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4)再次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实验数据】

    装置C/g
    装置D/g
    装置E/g
    加热前
    200.00
    180.00
    180.00
    加热后
    200.27
    181.32
    180.00
    【实验结论】
    在xFeCO3·yFe(OH)2,x:y=______。
    【交流反思】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残留固体可能有氧化亚铁、四氯化三铁。
    ①残留固体可能有四氧化三铁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称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3.36g,通过计算得出残留固体为______。

    答案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精准实施能耗控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向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让常熟的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积极开发利用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B. 生活垃圾要分类,以便回收再利用
    C. 固定利用CO2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 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作物
    【答案】D
    【解析】
    A、积极开发利用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够减少或代替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烟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能够减缓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正确;
    B、生活垃圾要分类,以便回收再利用,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和减缓污染,选项正确;
    C、固定利用CO2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D、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作物,会导致废水中的污染物污染土壤和水体,选项错误,故选D。
    2. 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答案】A
    【解析】
    A、骨质疏松,是人体内缺少钙元素,所以应该适量的补充钙元素,符合题意;
    B、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
    C、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
    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而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量取5.5mL液体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C
    【解析】
    A、不能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A错误。
    B、量取5.5mL水应用10mL量筒,否则误差大,B错误。
    C、过滤时一贴、二低、三靠,用玻璃棒引流,C正确。
    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D错误。
    故选:C。
    4.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牛奶 C. 碘酒 D. 果粒橙
    【答案】C
    【解析】
    A、蒸像水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A错;
    B、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B错;
    C、碘易溶于酒精,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果粒橙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D错。
    故选C。
    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B.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铁
    C.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D. 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
    A、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所以可用作氮肥,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做燃料,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C、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制成电极;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所以可制成铅笔芯,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D、小苏打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所以可用小苏打来治疗胃酸过多,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
    故选:D
    6. 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 洗发水(8 ~ 9) B. 西瓜汁(5 ~ 6)
    C. 洁厕灵(1 ~ 2) D. 橘子汁(3 ~ 4)
    【答案】A
    【解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A、洗发水的pH为8 ~ 9,大于7,显碱性,符合题意;
    B、西瓜汁的pH为5 ~ 6,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C、洁厕灵的pH为1 ~ 2,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D、橘子汁的pH为3 ~ 4,小于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 铁元素:Fe
    B. 两个水分子:2H2O
    C. 纯碱:NaOH
    D. 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O3
    【答案】C
    【解析】
    A、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铁元素表示为Fe,故A正确。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水分子表示为2H2O,故B正确。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钠为+1价,碳酸根为﹣2价,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C错误。
    D、化学式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该元素原子的个数,一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表示为O3,故D正确。
    故选C。
    8. 小明同学在实验时,做了下列记录,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B. 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答案】D
    【解析】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选项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则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选项正确,故选D。
    9.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生活
    ①重金属中毒——喝鲜牛奶、豆浆等解毒
    ②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③腌制菜、肉等食品——氯化钠
    ①除去餐具油污——用洗洁精溶解
    ②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湿衣服晾干——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用10mL量筒量取7.2mL水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pH为3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重金属中毒可喝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来解毒,如喝鲜牛奶解毒;煤气泄漏时,应关闭气阀、开窗通风,降低燃气浓度,并严禁烟火;氯化钠是生活中的调味品,有咸味,可腌制菜、肉等食品,此选项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是乳化现象,不是溶解;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可取样品,点燃,闻气味,若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则为羊毛,否则为合成纤维;湿衣服晾干是水的微粒不停地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去了,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此选项不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C、可用10mL量筒量取7.2mL水;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pH试纸只能取整数;可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量筒和托盘天平都是精确到0.1,此选项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D、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此选项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说明浓盐酸具有
    A. 酸性 B. 吸水性 C. 挥发性 D. 腐蚀性
    【答案】C
    【解析】主要考察酸的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A、酸性是盐酸的化学性质与题意不符合,A选项不正确;
    B、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有吸水性,B选项不正确;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暴露在空气中,溶质氯化氢会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减少,C选项正确;
    D、浓盐酸具有腐蚀性,但腐蚀性与题意不符合,D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1. 三星推遗址考古中,专家们利用C含量变化进行年代测定。C是一种含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文物中C会自身转变为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原子的电子数为6 B. N-14原子含7个质子
    C. C转化为N属于化学变化 D. C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答案】C
    【解析】
    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C原子的电子数为6,正确。
    B、原子序数=质子数,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所以N原子含7个质子,正确。
    C、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而C转化为N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不是化学变化,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C和N的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之和都为14,所以C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正确。
    故选C。
    12. 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溴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35 B. 元素符号是Br
    C. 属于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答案】C
    【解析】
    A、由元素周期表标签可知左上角数字是原子序数,如图所示可知原子序数是35,选项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标签可知元素符号是Br,选项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规律可知,溴元素的偏旁是三点水,说明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标签可知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如图所示,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选项正确;
    答案为:C。
    13. 免洗手消毒液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7OH]。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丙醇属于碱 B. 一个正丙醇分子中有12个原子
    C. 正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答案】B
    【解析】
    A、正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不属于碱,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正丙醇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正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16×1)=9:2:4,所以正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3: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4. 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①连接的是电源负极
    B. ②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②和①中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8
    D. 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氧气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负氢正氧,氢二氧一”进行分析,确定图示中正负极,再依次分析问题。
    A、由图中可知玻璃管①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少,同时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因此玻璃管①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②中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36份质量的水通电分解成4份质量的氢气,32份质量的氧气,②中收集到的是氢气,①中收集到的是氧气,其质量比 4:32=1:8,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下列离子能在pH =1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Cu2+、Na+、SO、Cl- B. Mg2+、K+、SO、NO
    C. K+、Na+、NO、Cl- D. H+、Na+、NO、Cl-
    【答案】C
    【解析】pH =13溶液为碱性,存在OH-离子。形成无色溶液则不含有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等。
    A、铜离子有颜色且可以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氢氧化铜沉淀。错误。
    B、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会形成氢氧化镁沉淀。错误。
    C、钾离、钠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均无色,相互间及和氢氧根离子都不能结合形成气体、沉淀或水,可以大量共存。正确。
    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错误。
    故选C。
    16. 实验室配制1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⑤①④② B. 选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 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 g D. 配制好的溶液倒出10 mL,剩余溶液浓度变小
    【答案】D
    【解析】
    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实验操作顺序为③⑤①④②,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100g-16.0g=84.0g(合84.0mL),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室配制100g1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0g,故选项说法正确;
    D、配制好的溶液倒出10 mL,剩余溶液浓度是不变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7.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常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 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1.2%
    D. 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答案】D
    【解析】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饱和影响较大,所以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钾,常用蒸发结晶法,故B错误;
    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9.0%,故C错误;
    D、根据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特点,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一定有晶体析出,故D正确。
    故选D。
    18. 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点燃
    B
    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鉴别NaOH溶液和石灰水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点燃气体,CO燃烧生成CO2,没有除去CO2却把CO完全除去,不符合题意;
    B、加过量铁粉可从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后,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故符合题意;
    C、稀盐酸均能与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钠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在空气中灼烧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用这种方法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某同学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测定溶液中电导率来辅助探究中和反应,如下图。已知: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单位体积离子数)成正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C过程中电导率降低是由于离子数减少
    B. D点时,溶液中离子数大于B点
    C. C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成反应
    D. 该实验能证明溶液中始终有带电的离子
    【答案】A
    【解析】
    A、由题干信息“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可知,电导率减小不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少,而是离子浓度减小造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D点时溶液的电导率与B点时相同,但是D点时溶液的体积大于B点时溶液的体积,说明D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B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C、C点时溶液的电导率最小,即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小,即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该反应过程中,溶液始终具有导电性,即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0. 如图为一种以铁粉、硫酸亚铁溶液为原料制取氧化铁黑(Fe3O4)的原理。已知:若氧气过量,产品会逐渐转变为Fe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化过程仅涉及铁、氧元素化合价变化
    B. 理论上,每生成23.2gFe3O4,需补充3.2g的氧气
    C. 理论上,每生成45.6gFeSO4,需补充300g9.8%的稀硫酸
    D. 若转化Ⅱ中参与反应的氧气过量,则最终所得的固体质量偏大
    【答案】C
    【解析】
    A、反应Ⅰ是:Fe+H2SO4=FeSO4+H2↑;反应Ⅱ是:6H2O+ O2+6FeSO4=2Fe3O4+6H2SO4,转化过程涉及铁、氧及氢元素化合价变化,故该项说法错误;
    B、设理论上,每生成23.2gFe3O4需补充氧气质量为x,则:
    6H2O+ O2+6FeSO4=2Fe3O4+6H2SO4
    32 464
    x 23.2g

    x =1.6g
    故该项说法错误;
    C、理论上,每生成45.6gFeSO4,需补充硫酸质量为x,则:
    Fe+H2SO4=FeSO4+H2↑
    98 152
    X 45.6g

    X=29.4
    300g9.8%的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300g×9.8%=29.4g,故该项说法正确;
    D、若转化Ⅱ中参与反应的氧气过量,产品会逐渐转变为Fe2O3, Fe3O4变为Fe2O3固体质量会偏小,故该项说法错误。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21. (4分) 从①干冰、②硝酸铵、③硫酸铜、④熟石灰、⑤氧气、⑥金刚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自然界中最硬的单质:_______;
    (2)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盐:_______;
    (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__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答案】
    (1)⑥ (2)③ (3)① (4)④
    【解析】
    (1)自然界中最硬的单质是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故填⑥。
    (2)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物质有氧化钙、水和硫酸铜,其中的盐是硫酸铜,故填③。
    (3)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①。
    (4)熟石灰就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够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④。
    22. (4分)利用甲和乙生产清洁燃料丙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丙属于_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①. H2O ②. 有机物 ③. C2H5OH+3O22CO2+3H2O
    【解析】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O、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反应物中含C、O、H的个数分别是2、2、8,生成物中含C、O、H的个数分别是2、1、6,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O、2个H,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2CO+4H2↑C2H5OH + H2O。
    由分析可知(1)丁的化学式为H2O;
    (2)丙是C2H5OH,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23. (6分)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空气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模拟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贝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氮气属于_______ (填“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除NH3外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
    (5)在实际生产的产品碳酸钠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该样品混合物12.4 g,将其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放出气体质量与滴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_ (填“>”“<”或“=”)7。
    ②该样品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
    (2)物理变化
    (3)①. 过滤 ②. 可用作氮肥
    (4)CO2
    (5)①. <
    根据图像可知,A点时稀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反应,B点时稀盐酸过量,产生溶液显酸性,pH<7。 ②. 85.5%
    解:设该样品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2HCl + Na2CO3=2NaCl+H2O+CO2↑
    73 106
    100g×73% x

    该样品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5.5%。
    【解析】
    (1)粉碎贝壳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
    (2)液态空气中含有氮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氮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通过过滤可将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水分离,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NH4Cl可用作氮肥;
    (4)即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循环利用,根据反应的流程图可知,上述流程中除NH3外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O2;
    (5)见答案
    24. (14分)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圆满落下帷幕。
    Ⅰ.人文冬奥
    (1)冬奥村为了给运动员补充营养,准备了丰富多样的食物。一位运动员自助选择了米饭、水煮鱼片、红烧肉、麻婆豆腐,从均衡膳食角度看,你认为他还需要补充的营养物质是______。
    (2)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直饮水处理技术,为冬奥场馆提供高品质安全用水,可向该直饮水中加入________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Ⅱ.绿色冬奥
    (3)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能有效缓解________等环境问题。制冰时,液态二氧化碳蒸发为气态,分子间间隙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面向未来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减少屋顶所用钢材2800吨。写出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Ⅲ.科技冬奥
    (5)冬奥会“飞扬”火炬科技亮点之一是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其优点是______(答出一点);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火炬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和燃烧罐,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火炬呈现“轻、固、美”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
    B. 这一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
    C. 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所以碳不能燃烧
    (7)礼仪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簿且坚硬、透光度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等特性。根据其层数不同,石墨烯一般可以分成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三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层数不同,石墨烯的性能也不同,如图乙所示。

    ①石墨烯是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②由图乙可知,导热性最好的是_______石墨烯(填序号)。
    a.单层 b.双层 c.三层 d.四层 e.五层
    ③金刚石、石墨烯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
    A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B 金刚石、石墨烯和C60由不同原子构成
    C 金刚石、石墨烯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
    (1)维生素
    (2)①. 肥皂水 ②. 煮沸
    (3)①. 温室效应 ②. 增大
    (4)3CO+Fe2O32Fe+3CO2
    (5)①. 无污染 ②. 2H2+O22H2O
    (6)AB
    (7)①. 单质 ②. a ③. C
    【解析】
    (1)米饭富含糖类;水煮鱼片富含无机盐与蛋白质;红烧肉富含蛋白质、油脂与无机盐;麻婆豆腐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水,从均衡膳食角度看,他还需要补充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
    (2)硬水与软水的检验用的是肥皂水,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生活中经常使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制冰时,液态二氧化碳蒸发为气态,分子间间隙增大;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5)冬奥会“飞扬”火炬科技亮点之一是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其优点是无污染,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6)A、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这一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在点燃的条件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B;
    (7)①石墨烯是有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②由图乙可知,导热性最好的是单层,故选:a;
    ③因为金刚石、石墨、C60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三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它们是由同种的碳原子构成,原子的大小相同,组成元素相同,故选:C。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25. (14分)现有以下装置、仪器。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图A是实验室用_______色的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该调节的是_______ (选填“a”、“b”或“c”)旋钮,装置改正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O2,若要控制产生气体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应选用_______ (从A至D选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
    (4)D装置加铁架台作为制CO2的发生装置时比B或者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从E至H中选择_______ (填序号)加铁架台也可以组装成一套发生装置也能达到此优点。

    (5)若用图甲除去CO2中的少量的HCl,瓶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_______ (选填序号:①烧碱溶液②浓硫酸③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气体从_______ (选填“d”或“e”)通入。
    (6)若用图甲收集氢气,气体从_______ (选填“d”或“e”)通入。
    (7)图乙装置中容器Ⅰ、Ⅱ都盛等体积CO2,分别用注射器向两个容器中注入等量的水和NaOH溶液,观察到_______现象,说明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答案】
    (1)长颈漏斗
    (2)紫黑 b 2KMnO4K2MnO4+MnO2+O2↑
    (3)C 2H2O22H2O+O2↑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E、G、H
    (5)③ e
    (6)d
    (7)右端红墨水柱上升,左端红墨水柱下降
    【解析】
    (1)根据图示可以辨认出①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a旋钮可以调节试管高度,b旋钮可以调节试管倾斜角度,c旋钮可以锁紧试管,故调节试管口向下倾斜应调节b旋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与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C装置中可以通过控制分液漏斗活塞的关闭与打开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控制产生气体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应选用C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水与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当使用D装置为制取二氧化碳装置时,反应开始后,关闭止水夹,干燥管中的反应继续发生,产生的气体使干燥管中压力增大,其中的液体药品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回烧杯中,当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分离时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后液体药品又重新流入干燥管中,当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接触时反应重新开始,故实验D装置的优点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当选用E、G、H装置按顺序连接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开始后,关闭止水夹,试管中的反应继续发生,产生的气体使试管中压力增大,其中的液体药品在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回长颈漏斗中,当液面低于多孔塑料片时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后液体药品又重新流入试管中,当液体药品与固体药品接触时反应重新开始,故E、G、H装置组合也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①烧碱溶液能与吸收二氧化碳与氯化氢气体,故不能达到除杂的效果;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能吸收氯化氢,故不能达到除杂的效果;③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碳酸氢钠能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与二氧化碳,则能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故选③;除杂时混合气体应从甲装置中e端进入,d端排出;
    (6)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甲装置来收集氢气,气体从d端进入;
    (7将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挤入容器I、II中,若观察到左侧红墨水柱下降,右侧红墨水柱上升,则容器II中气体减少导致气压减小,说明NaOH与CO2发生化学反应。
    26.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铁的化学性质。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_______。
    (2)波尔多液是硫酸铜和熟石灰按不同比例配制成的蓝色胶状悬浊液,可用作农业杀虫剂,在配制过程中不能用铁桶盛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此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少量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久置后发现溶液有变色的异常现象----溶液变色!。
    【提出问题】除了硫酸外,变色的溶液中还含有什么溶质?
    【查阅资料】
    ①酸性的硫酸亚铁在空气中易变成硫酸铁,硫酸铁溶液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②含Fe3+的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红色,含Fe2+的溶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提出假设】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H2SO4外,可能还含有:
    猜想Ⅰ:FeSO4 猜想Ⅱ:Fe2(SO4)3 猜想Ⅲ:_______。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
    _______。
    猜想Ⅲ成立
    实验2
    另取少量上述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往其中滴入几滴_______。
    溶液褪色
    【分析讨论】
    ①含有稀硫酸的硫酸亚铁溶液久置空气中生成硫酸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为了防止硫酸亚铁溶液变成硫酸铁,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或者细沙
    (2) Fe+CuSO4=FeSO4+Cu 置换
    【提出假设】FeSO4 与Fe2(SO4)3
    【实验探究】溶液变成红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分析讨论】①4FeSO4 +2H2SO4+O2=2Fe2(SO4)3+2H2O ②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解析】
    【详解】(1)铁丝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为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产物溅落瓶底,需要在集气瓶底放置少量的水或者细沙;
    (2)铁能与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铜,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中反应物为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为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则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提出假设]
    猜想Ⅰ:FeSO4,猜想Ⅱ:Fe2(SO4)3 ,则猜想Ⅲ为:FeSO4 与Fe2(SO4)3;
    [实验探究]
    由题干中实验结论得出猜想Ⅲ成立,则溶液中含有FeSO4 与Fe2(SO4)3,溶液中含有Fe3+与Fe2+,溶液中的Fe3+可以使KSCN溶液变成红色,故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实验现象为溶液变红色;Fe2+的溶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实验2操作为另取少量上述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往其中滴入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分析讨论]
    ①含有稀硫酸的硫酸亚铁溶液久置空气中生成硫酸铁,过程中硫酸亚铁、硫酸、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SO4 +2H2SO4+O2=2Fe2(SO4)3+2H2O;
    ②硫酸亚铁易于氧气反应变质为硫酸铁,则为了防止变质可以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7. (8)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碱式碳酸亚铁【xFeCO3·yFe(OH)2】的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实验中每一步的吸收都是完全的)。

    【查阅资料】
    (1)碱式碳酸亚铁受热完全分解生成氧化亚铁、二氧化碳和水。
    (2)氧化亚铁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会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称取4.83g碱式碳酸亚铁粉末放在装置B中,连接仪器。
    (2)打开弹簧夹K,鼓入一段时间空气,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3)关闭弹簧夹K,加热装置B,直至观察到装置C中______,再打开弹簧夹K,缓缓通入空气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4)再次称量装置C、D、E的质量。
    【实验数据】

    装置C/g
    装置D/g
    装置E/g
    加热前
    200.00
    180.00
    180.00
    加热后
    200.27
    181.32
    180.00
    【实验结论】
    在xFeCO3·yFe(OH)2,x:y=______。
    【交流反思】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残留固体可能有氧化亚铁、四氯化三铁。
    ①残留固体可能有四氧化三铁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称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3.36g,通过计算得出残留固体为______。
    【答案】
    【实验步骤】(3)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 使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全部被D、C装置吸收
    【实验结论】2:1
    【交流反思】(1)CO2+2NaOH=Na2CO3+H2O
    (2)①6FeO+O22Fe3O4 ②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解析】
    实验步骤:
    (3)碱式碳酸亚铁受热完全分解生成氧化亚铁、二氧化碳和水,因有气体产生,所以反应时可看见装置C中有气泡冒出。关闭弹簧夹 K ,加热装置 B 至装置 C 中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说明反应结束。此时装置内还有部分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在BC等装置内, 再打开弹簧夹 K ,缓缓通空气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使 B 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全部被 D 、 C 装置吸收,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实验结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4.83 g碱式碳酸亚铁粉末受热完全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200.27 g-200.00 g = 0.27 g(浓硫酸吸收水蒸气,装置C增加的质量为生成水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1.32 g-180.00 g =1.32 g(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xFeCO3·yFe(OH)2(x+y)FeO+yH2O+xCO2↑
    18y 44x
    0.27g 1.32g

    解得x:y=2:1
    交流反思:
    (1)装置 A 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故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①由题中信息可知,氧化亚铁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会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故残留固体可能有四氧化三铁的原因是6FeO+O22Fe3O4;
    ②如果残留固体是氧化亚铁,则氧化亚铁质量:4.83 g-0.27g-1.32g=3.24 g,如果残留固体是四氧化三铁,则四氧化三铁质量:3.6g×(×100%)÷(×100%)=3.48g,称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3.36g,大于3.24 g ,小于3.48 g,通过计算可知:残留固体是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相关试卷

    备战2023年苏州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苏州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端午到,粽香飘”,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