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三产业比重下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京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第2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下图为某国1956年、2006年和预测的2056年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表示1956年、2006年、2056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分别是( )
    A. 乙、丙、甲 B. 丙、乙、甲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2. 《根据图示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 增加就业,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 晚婚晚育,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率
    C. 依法管理,防止人口性别比例继续失调 D. 鼓励生育,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1956年和2006年都是该国的实际人口年龄结构,因此这两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是有联系的。分析人口金字塔图,丙的新生人口较多,乙的五十岁左右人口较多,因此可判断丙代表1956年,乙代表2006年,则甲应为2056年预测的人口年龄结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结合图片可知,该国2006年、2056年的新生人口比例较小,中青年的比例也较小,而50岁以上的人口的比例较大,这说明该国具有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因此,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鼓励生育,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D正确;增加就业、晚婚晚育和控制性别比都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ABC错误。故选D。
    【点睛】人口年龄结构亦称人口年龄构成。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或百分比。年龄是人口基本的自然属性。任何一个人口群体都是由许多具有不同年龄的人口所组成,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点的人口总是从0岁组开始直到某个最高的年龄组为止。各个年龄组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就构成该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包括:(1)现有人口中育龄人口与非育龄人口比例;(2)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3)少年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比例等。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人口分布美异的界线。下表为1953—2010年我国“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西北半壁
    东南半壁
    中国
    面积比重
    (%)
    人口比重
    (%)
    面积比重
    (%)
    人口比重
    (%)
    总人口
    (%)
    1953
    56.76
    5.20
    43.24
    94.80
    5.88
    2000
    56.76
    5.41
    43.24
    94.59
    12.67
    2010
    56.76
    5.59
    43.24
    94.41
    13.41

    3. 1953至2010年期间( )
    A. 东南半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B. 西北半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 东南半壁人口数量的增加多于西北半壁 D. 东南半壁人口比重的增加多于西北半壁
    4.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 )
    A. 自然环境条件 B. 经济发展水平 C. 计划生育政策 D. 社会历史条件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由表格数据可知,1953至2010年期间,东南半壁人口比重降低,但我国总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故人口数量增加,A错误;西北半壁人口比重增加,我国总人口数量增加,故人口数量增加,B错误;结合表格数据可知,东南半壁2010年人口数量约为13.41亿×94.41%=12.6亿人,1953年东南半壁人口数量为5.88亿×94.8%=5.57亿人,因此东南一侧人口增加数量为12.6亿-5.57亿=7.03亿人,西北半壁2010年的人口数量为13.41亿×5.59%=0.79亿人,西北半壁1953年的人口数量为5.88亿×5.20%=0.3亿人,因此西北一侧人口增加数量为0.79亿-0.3亿=0.49亿人,故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C正确;结合表格数据可知,东南半壁人口比重是减少的,而西北地区的人口比重是增加的,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西北半壁地处我国中西部,山地、高原多,气候条件较差,相对东南半壁来讲,不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稀少,东南半壁多为平原、丘陵,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较多,A正确;自然条件影响了人口分布,进而影响了工农业发展、社会历史发展,自然条件是根本因素,BD错误;计划生育政策是国家政策,且1953年,国家还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错误。故选A。
    【点睛】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
    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5. 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东北地区
    6. 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5. B 6. A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来源分布图可知,流入人口占比最高的是安徽省,属于中部地区,另外还有河南、江西省也属于中部地区,因此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中部地区,B正确;东部地区仅有江苏省有流入,但占比较低,A错误;西部地区有四川省流入,且人口占比较低,C错误;图中没有显示东北地区有人口流入,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甲省是江西省,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水平,①正确;江西省临近长三角地区,空间距离较近,有利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②正确;当前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和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③④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人口重心变化反映了人口分布和迁移的空间变化,下图为1982—2020年我国人口重心变化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1982—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增长较快的区域是( )
    A. 东南 B. 西北 C. 东北 D. 西南
    8. 影响1982~2020年我国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环境质量 B. 资源开发 C. 经济布局 D. 交通运输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据图可知,1982-2010年,我国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显著,因此东南部的人口总体增长快,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南方经济相比北方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因此影响1982 ~ 2010年我国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布局,C正确,环境质量、资源开发、交通运输都不是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 )
    A. 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 B. 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在2015年以前一直增加
    C. 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 D. 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5年以前一直增加
    10. 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 )
    A. 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
    B. 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
    C.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对流动人口吸引力下降
    D.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据图分析,东部地区占比1982年—2005年上升,2005年之后占比下降, A正确。中部地区占比是先下降后上升,西部地区占比是向上升后下降再上升,C错误。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B错误。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应该是1982年—1987年较快,1987年—1990年较慢,1990年至2008年增长最快,之后增长率下降,D错误。故本题选A。
    【10题详解】
    三大区域人口流动的变化趋势,和交通条件改善关系不大,主要是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引起的,A错误。各地户籍则放开,会促进人口流动,但不一定向大城市集中,主要是向东部地区集中,B错误。2014年之后流动人口数量规模开始减少,应该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关,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加且不必远距离流动到东部,中西部对流动人口吸引力增强,C错,D正确。故本题选D。
    【点睛】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数据显示,江苏省常住人口为84748016人,较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增长了7.74%。下表为“江苏省各地级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南通
    泰州
    镇江
    六普(%)
    13.30
    8.10
    5.84
    10.17
    9.26
    5.87
    3.96
    七普(%)
    15.04
    8.81
    6.23
    10.99
    9.12
    5.32
    3.79
    城市
    扬州
    盐城
    淮安
    宿迁
    连云港
    徐州

    六普(%)
    5.67
    9.23
    6.10
    6.00
    5.59
    10.90
    七普(%)
    5.38
    7.92
    5.38
    5.88
    5.43
    10.72

    11. 两次人口普查期间,以下地级市中人口占比变化最小的是( )
    A. 无锡 B. 镇江 C. 南通 D. 南京
    12. 六普到七普期间,苏州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经济迅速发展 B. 生育政策调整 C. 落户门槛提高 D. 消费水平提升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结合图片可知,无锡七普中人口占比为8.81%,而六普中人口占比为8.10%,比重变化为0.71%;镇江七普中人口占比为3.79%,而六普中人口占比为3.96%,比重变化为0.17%;南通七普中人口占比为9.26%,而六普中人口占比为9.12%,比重变化为0.14%;南京七普中人口占比为10.17%,而六普中人口占比为10.99%,比重变化为0.82%,综上所述,占比变化最小的应为南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可知,六普到七普期间,苏州人口增量为全省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速度的加快,不仅有利于人口的迁入,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当地人口的自然增长率,A正确;生育政策调整是全国性的,非苏州市单一政策,B错误;落户门槛提高,不利于人口的迁入,是人口增长的不利因素,C错误;消费水平提高与人口增长的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D错误。故选A。
    【点睛】人口增长既包括自然增长,也包括机械增长。自然增长率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增长主要是取决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年均日照总时数1531.3小时.年均气温18.8-20.8°C.全年无霜期338天。海拔大多在500~800米之间。巴马盘阳河流域是世界著名的长寿地区。这里的村落每年吸引十万余季节性移民长期居住。季节性移民指相对富裕的人群迁移到环境更为舒适的地方的一种季节性旅游和居住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盘阳河流域的村落能吸引大量季节性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生活环境 B. 经济水平
    C. 交通通信 D. 婚姻家庭
    14. 推铡盘阳河流域的村落对季节性移民吸引力很强的时段和人群是( )
    A. 夏半年城市中老年群体 B. 夏半年农村青壮年群体
    C 冬半年城市中老年群体 D. 冬半年农村青壮年群体
    15. 大量季节性移民长期居住对当地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 户籍人口增多 B. 就业机会增多
    C. 人地矛盾缓解 D. 环境质量改善
    【答案】13. A 14. C 15.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13题详解】
    据材料知,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年均日照时数较长,年平均气温适宜,无霜期长,气候条件适宜居住,因此其盘阳河流域成为世界著名的长寿地区。因此盘阳河流域的村落能吸引大量季节性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活环境,其它都不是主要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据材料知,季节性移民指相对富裕的人群迁移到环境更为舒适的地方的一种季节性旅游和居住现象,农村地区排除,即B、D排除;该地区生活环境好,因此主要是对中老年群体吸引力大,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海拔不是太高,夏季气温较高,而冬季气温相对温暖舒适,北方寒冷,因此应为冬半年迁入较多,A错误,C正确。故选C。
    【15题详解】
    大量季节性移民长期居住,会给迁入地带来环境、资源压力,加剧环境污染,D错误;对迁出地的人地矛盾有缓解作用,C错误;季节性移民不会成为当地的户籍人口,A错误;但他们的长期居住会带动迁入地的消费,增加就业机会,B正确。故选B。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对迁入地: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
    西部地区M县在制定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县域内生态搬迁(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 关于图中该地区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及乡村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农林用地面积大 B. 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C. 民居多尖顶,便于排水 D. 民居密度大,人口稠密
    【答案】16. A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据图可知,在M县区域内,甲地附近有时令河,有水源,且绿洲面积大,数量多,环境承载力大,适合生态搬迁选址,故A正确;乙不在M县,丙绿洲面积小,丁附近是地质公园,且没有河流和绿洲,BC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一般可分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等,总体上看,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简单,B正确;图中有时令河、绿洲,说明该地气候干旱,该地区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林用地面积不会很大,A错误;该地区降水少,民居多平顶,C错误;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不宜居,人口不会稠密,D错误。故选B。
    【点睛】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分类: 可分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等,还包括等级较低、规模较小的商业用地。特点:(1)总体上看,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简单。(2)一般来说,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大,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等规模相对较小,生产区几乎遍布整个乡村;居住区等点缀其间。
    下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及城市地价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影响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主要因素是( )
    A. 距市中心远近 B. 人口密度 C. 交通通达度 D. 环境质量
    19. 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大气污染),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8. C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城市地价受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两个因素影响较大。受距市中心远近影响,地租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等值线多会发生弯曲。故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受交通通达度影响较大,C正确,A错误;人口密度和环境质量对地价的弯曲程度影响小,BD错误。 故选C。
    【19题详解】
    由于钢铁厂对大气有严重污染,因此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且位于热岛环流界线以外的郊区,从风频图上看,该地最小风频为东北风,所以应该布局在③处,C正确;①位于热岛环流界线以内,②⑤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均不适合建钢铁厂,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通达度、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地理位置等等。1、 通达度。一般来说, 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2、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一般来说,距离市中心越近,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距离市中心越远,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低。3、地理位置。一般来说,地理位置越优越,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我国某城市进行用地调查。下图为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对应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中甲、乙、丙三类城市用地的平均地价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乙>甲 D. 甲>乙>丙
    21. 关于该城市的推测合理的是( )
    A. 总体地势西低东高 B. 地形多样支离破碎
    C. 工业区主要向东发展 D. 商业区向城市外围扩展
    【答案】20. D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图中甲在距市中心0-10Km范围内占比较大,离中心市区越远、用地占比越小,为商业用地;乙中心市区小,郊区最大,边缘其次,为居住用地;丙距离中心市区越远,用地越大,为工业用地。地价与距离市中心的距离成正比,因此三类城市用地的平均地价为甲>乙>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由材料“该城市依山傍水",因此该城市总体地势西高东低,A错误;由图可以看出,该城市大致呈同心圆模式,故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并没有支离破碎,B错误;由图可知,该城市西部扩展较少,东部扩展面积较大,扩展区通常位于城市外围,适合工业区发展,C正确;商业区位于市中心或交通便捷的十字路口,不可能向城市外围扩展,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功能分区:1、住宅区︰占地面积大,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往往占据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则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2、商业区位置上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3、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分布于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下图为利用手机信号定位获取的某城市新建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制作该图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视频传输技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3. 图中甲地最可能是( )
    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居住区 D. 文教区
    【答案】22. D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手机定位信号的获取需要使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②对;对获取的手机定位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形成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③对。D正确。遥感技术无法获取定位信息,①错;视频传输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且此处并不会用到视频传输技术,④错。A、B、C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甲地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较大,最可能是因为该地属于住宅区,白天人们外出上班,人口密度小,夜晚返家休息,人口密度增加,C正确。工业区、商业区和文教区白天人口密度会比较大,夜晚人口密度会比较小,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
    1.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确定某一个物体的位置(点信息),主要用来定位、导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有短文通信功能;
    2.遥感(RS):相当于人的眼睛,可以确定地面物体的分布特征(面信息),主要进行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
    3.地理信息系统(GIS):相当于人的大脑,可以处理、分析GPS和RS获取的信息。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 )
    A. 英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 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
    C. 197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进程快于美国
    D. 城镇化水平是用城镇人口数量来衡量的
    25. 1970年以来,中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经济发展 B. 农业产值下降 C. 人口增长加快 D. 城市环境优化
    【答案】24. C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在不同年份的斜率(倾斜程度),可以判断不同年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英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与美国互有高低,A错误;美国晚于英国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B错误;197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进程快于美国,C正确;各国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1970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我国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故A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农业产值并没有出现下降,B错误;人口增长加快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我国人口减速增长的实际情况,C错误;早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明显,后期经过不断治理及改变发展模式,环境质量得以提升,但不是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
    【点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8年的59.58%,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全球化在推动中国工业化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虚假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的现象。下图为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下列国家中“虚假城镇化”现象最为严重的是( )
    A. 巴西 B. 英国 C. 美国 D. 印度
    27. 有关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减少 B. 城市下渗量减少
    C. 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D. 降低资源利用率
    【答案】26. A 27. D
    【解析】
    【2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虚假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的现象,即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比例)高,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巴西城镇人口比例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虚假城市化”现象严重,A正确;英国、美国的城镇人口比例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说明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BC错误;印度虽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但城镇人口比例也较低,“虚假城市化”现象不如巴西,D错误。故选A。
    【27题详解】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业用地和绿地等被基础设施建设占用,生物多样性减少,A正确,不符合题意;城市中人口和工业活动密集,释放大量废热,且地面硬化,因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升温较快,使得城市气温高于周围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现象,C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城市发展伴随科技的提升,资源利用率也会提高,D错误,符合题意;城市地面硬化,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B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城镇化会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的限度,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且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城镇化畸形发展等,会造成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失业率高、贫困等社会问题。
    城镇化水平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1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山东省城镇化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下图示意2012—2018年山东、江苏、四川及全国城镇化水平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图中示意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9. 城镇化的推进( )
    ①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②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④使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28. A 29. C
    【解析】
    【28题详解】
    根据材料,2018年山东省城市化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知乙是全国平均水平,丙是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江苏属于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比内陆四川高,可知甲为江苏省的,丁为四川省的,A正确,BCD错。故选A。
    【29题详解】
    推进城市化进程,通过发展二、三产业, 可吸引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获取高收入工作, 优化社会收入分配格局,因此有利于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①错,城市化的推进需要发展第二、三产业,故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②正确;城市化的推进会吸引一部分农民进城务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③正确;城市化的发展,会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二、三产业比重升高,④错。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C。
    【点睛】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逐渐转移;作为区域发展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又促进城市发展。
    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劳动力也存在弱回流。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为本次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行业类型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就业机会减少
    B. 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加重
    C.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D.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31.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特点,可推测( )
    A. 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农业生产活动 B. 回流后乡村交通运输业得到较大推动
    C. 回流前后从事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D. 回流后乡村制造加工业发展最为显著
    【答案】30. B 31. C
    【解析】
    【30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回流前后产业发生一定改变,其中制造加工业在回流前后发生极大的变化,由此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减少,相应的就业机会减少,会导致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因此是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原因,A正确,不符合题意。珠三角随着产业的升级,环境污染应该会减轻,B错误,符合题意。随着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这对农村人口回流是一个很大的拉力因素,因此C是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原因,C正确,不符合题意。从国家角度来说,国家实施振兴乡村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回乡创业,这给农村人口回流提供了良好的导向和支持,因此D是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原因,D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B。
    【31题详解】
    据图可知,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于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A错误;结合图片可知,回流后,交通运输从业人数减少,因此交通运输业并不会得到较大推动,B错误;回流前后批发零售业的比例都比较高,说明从事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C正确;回流后从事制造加工业的人口较回流前减少很多,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①地形平坦,水网密布②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③精耕细作,自给自足④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3. 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①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②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③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32. C 33. B
    【解析】
    【3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川西林盘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上,地形平坦,该区植被生长旺盛,外层水渠农田占地面积最广,耕地面积广大,可以推断区域相对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灌溉,因此选项①正确。气候温和,物种丰富与川西林盘的形成无关,选项②错误。该区域是独特的乡村聚落。川西林盘最内层为住宅院落,从图中可以看出林盘与林盘之间的住宅具有较大的空间间隔,每个林盘外围都有水渠农田所环绕,因此每个林盘的住宅之间相对封闭,应当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精耕细作。③正确。该区域是独特的乡村聚落。川西林盘最内层为住宅院落,从图中可以看出林盘与林盘之间的住宅具有较大的空间间隔,每个林盘外围都有水渠农田所环绕,看不出人多地少,耕地不足,④错误。故①③正确,故选C。
    【33题详解】
    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留其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原型进行发展,不能盲目地进行拆迁合并、扩大规模。选项①错误。集中布局会破坏其原有的分布结构,建设规模化的小区也会破坏其原有的聚落特色。选项②错误。可以进行保护性的建设,留存当地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适度发展乡村旅游,发挥区域特色,③正确。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业,发挥区域特色,④正确。故③④正确,故选B。
    胡同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开放型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其中的主要建筑为四合院。下图示意四合院结构图和北京某胡同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四合院以正房为尊,两厢为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体现了( )
    A. 君主为中心的思想 B. 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C.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 D. 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35. 胡同虽开放但能保持较为安静的居住氛围,其主要原因是( )
    A. 住宅分散 B. 邻里来往少 C. 道路分级 D. 居民素质高
    【答案】34. D 35. C
    【解析】
    【3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四合院是一个整体, 东南西北各个方位都有很多房间,但是不同房间的居住者的地位不一样,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D正确;君主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在宫殿和红墙等体现出来,A错误;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主要是在边境地区、南方传统土楼等体现出来,B错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主要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建筑体现的思想,C错误。故选D。
    【35题详解】
    读图可知,胡同社区既有机动车道,也有步行道和次一级步行道,胡同街区存在道路分级,居住单元多在次一级步行道两侧,步行道通行能力有限,故居住氛围相对安静,C正确;胡同虽开放但能保持较为安静的居住氛围与邻里往来和居民素质关系较小,BD错误;胡同住宅较为集中,并不分散,A错误。故选C。
    【点睛】胡同,也叫“里弄(long)”、“巷弄”、“巷”, 是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区的内部。它是沟通当地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道路通达情况,胡同分为死胡同和活胡同。前者只有一个开口, 末端深入居民区,并且在其内部中断;而后者则沟通两条或者更多的主干街道。胡同是北京和苏州的一大特色,但苏州称为巷弄。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塔里木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
    材料二:天山北坡经济带位于以乌鲁木齐、石河子和克拉玛依市为轴心的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坡中段。天山北坡经济带自然条件优越,交通比较方便,北疆铁路和高速公路横贯其间,是吸引海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理想之地。
    材料三: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部,1957年建市以来人口大量迁入,现今克拉玛依人口约为49万人(2020年),人均GDP约18,09万元(2020年),不输一线城市,目前已发展为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区。
    材料四:图甲为新疆矿产资源分布图,图乙为南疆人口分布图

    (1)根据图甲和图乙,描述南疆的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2)简析准噶尔盆地南部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原因。
    (3)简析克拉玛依建市后人口大量迁入对该地区的影响。
    【答案】(1)人口分布不平衡;沿着塔里木河人口密度较高;而盆地内部人口密度小。原因:沿着塔里木河人口密度较高;塔里木河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用水;盆地内部人口密度小;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不适合人类居住。
    (2)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水资源较丰富。
    (3)有利: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促进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不利: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加人地矛盾;带来就业压力;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解析】
    【分析】本题以新疆矿产资源分布图、南疆人口分布图等为材料,涉及人口分布特征及原因、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乙可知,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沿着塔里木河分布,而盆地内部人口密度小,原因分析: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汇集,塔里木河为人们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用水,而盆地内部气候干旱缺水,沙漠广布,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密度小。
    【小问2详解】
    由新疆矿产资源分布图可知,准噶尔盆地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比较方便,北疆铁路和高速公路横贯其间,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天山北坡有多条河流流经,水资源较多。
    【小问3详解】
    人口迁入对该地区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影响:克拉玛依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入能为该地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该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还能加强克拉玛依和外地间的文化交流。不利影响: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大量的人口迁入会加剧人地矛盾,导致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居住紧张、社会治安差等问题。
    3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材料二:1985年和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1990~2019年贵州省和江苏省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述与贵州省相比,目前江苏省城镇化的特点。
    (3)长江三角洲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答案】(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较高。
    (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近3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化定义、标志、及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结合图示,可知近3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表现为:城市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城镇等级不断提高,超大城市出现1个(上海),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超20个;从分布看,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成群分布,形成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发展迅速,目前其城镇化水平高。
    【小问3详解】
    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措施首先考虑道路问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第二是交通管理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第三是减少交通工具,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



    相关试卷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