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图中唯一的内陆国是, 该地区优势资源集中分布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6.0分)亚洲各国山水相依、民心相通、命运与共。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众多场合多次讲述亚洲文明交流的重要意义。追溯各个国家的文明起源,他提到了“河”;讲述各个文明交流互鉴内涵,他阐释了“和”;为各国文明交流建言献策,他谈到了“合”。这三个字言简意深,体现着深远的历史目光。读图,完成各小题。
1. 多彩的亚洲文明( )A. 根植于复杂的自然环境 B. 塑造了多样的亚洲地形
C. 凝练出相同的地域文化 D. 孕育出相近的民俗风情2. 图中显示,文明古国( )A. 均诞生于亚洲大陆河流冲积平原 B. 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C. 古巴比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 D. 大江大河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3. 大会倡导地区间文明“和”与“合”,其内涵是( )
①“和”--和谐共处、和而不同
②“和”--和平共处、以邻为壑
③“合”--互利合作、融合发展
④“合”--消除差异、协调发展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据日本《日经亚洲评论》3月31日援引相关人士报道,由于干旱导致东南亚稻米的产量降低,而新冠病毒疫情也引发了当地恐慌性抢购稻米。如图示意东南亚中南半岛水稻产区,读图完成各小题。
4. 图中唯一的内陆国是( )A. 越南 B. 缅甸 C. 泰国 D. 老挝5. 图示箭头代表影响区域降水量及其分布的季风,该季风是( )A. 东北季风 B. 西北季风 C. 东南季风 D. 西南季风6. 为了缓解中南半岛各国的农业生产旱情,我国每年都会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对湄公河中下游实施应急补水。据气候图推测,我国每年开闸放水的时间大约是( )A. 1~2月 B. 3~4月 C. 7~8月 D. 9~10月7. 东南亚各国将水稻作为其主要的粮食作物,原因是当地( )
①水稻的产量较高
②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高温多雨的气候
④人口少,耕地多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卡塔尔是个高收入国家。卡塔尔2022年国内新鲜果蔬自给率从2019年的22%增加到70%。如图示意中东部分区域和卡塔尔气候资料。读图完成各小题。
8. 该地区优势资源集中分布在( )A. 黑海 B. 地中海 C. 阿拉伯海 D. 波斯湾及其沿岸9. 卡塔尔成为高收入国家的首要原因是( )A. 旅游业发达 B. 采煤工业发达 C. 石油资源丰富 D. 高新技术产业发达10. 卡塔尔蔬菜生产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A.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B. 降水丰富,光照不足
C. 冻土广布,土壤贫瘠 D. 气候干旱,淡水不足11. 下列有关卡塔尔提高蔬菜自给率的途径中,最可取的是( )A. 扩大耕地 B. 科技兴农 C. 依靠进口 D. 兴修水利12. 当地居民的传统民居可能是( )A. B.
C. D. 13. 如图为“欧洲西部地图及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28~31题。
读①②③地气候资料,分析由①→②→③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A. 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年降水量越来越少 B. 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小,年降水量越来越少
C. 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 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小,年降水量越来越多小红一家利用寒假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旅行。通过当地新闻得知,我国某羊绒企业在当地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读图,完成各小题。
14. 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地势东高西低 B. 河流结冰期长 C. 气候四季分明 D. 生物种类匮乏15. 马达加斯加岛居民对羊绒衫几乎没有需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居民收入 B. 文化传统 C. 国家政策 D. 气候因素16. 埃及是中东一个重要国家,读埃及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12-15题
埃及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A. 地中海沿岸 B. 红海沿岸 C. 苏伊士运河沿岸 D. 尼罗河沿岸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17. 【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主席就深化亚太合作作出重要论述,强调共赢合作是亚洲发展的必由之路.回望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要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为共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注入更多正能量。
材料二:地处古今丝绸之路中心的中亚,自然环境独特,文明璀璨,随着时空的变迁,中亚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如图为中亚地区简图。
[不变的山与水]
(1)从 ______ 位置看,中亚地区处于五带中的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中亚地区处于亚洲的 ______ 。
(2)阿姆河和锡尔河是本区主要河流,发源于中亚地区 ______ (方位)的山地,流向均为 ______ 。两河水量较小,汛期主要在 ______ (季节)。
[发展的物与路]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驼铃声声被火车的轰鸣声所取代,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历久弥新,为双方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动力。
(3)中亚向中国输送油气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 ,天然气主要来自 ______ (国家)。
(4)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每年有超过800列“中欧班列”经过中亚地区,使其产品远销欧洲和中国。列举“一带一路”建设对中亚地区的积极影响。(答出1点即可)18.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性植物,枣椰树喜光耐干旱,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长出丰硕的果实。枣椰树的果实叫椰枣,营养丰富,含糖量高。
材料二:伊拉克人喜欢吃椰枣,伊拉克也是世界上种植枣椰树最多的国家,椰枣的产量和出口量方面都占世界第一位、全国约有3000多万株枣椰树、主要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的沿岸。
(1)说出巴格达气候特征。
(2)从气温角度说出椰枣含糖量高的原因。
(3)试简述伊拉克种植椰枣的有利条件。(答出2点即可)
(4)由于气候原因,水资源是限制伊拉克枣椰树种植的重要因素。请你为缓解伊拉克水资源紧张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答出2点即可)19. 【欧洲粮仓乌克兰】下列图1示意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2为乌克兰略图及基辅气候资料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定位:乌克兰位于五带中的 ______ 带。南临 ______ 海和亚速海,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区域气候:乌克兰大部分地区为 ______ 气候但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降水季节变化 ______ 。
(3)区域河流:第聂伯河有“黄金水道”美称。请从水文特征角度分析其原因: ______ 。
(4)区域土壤:黑土性状好、肥力 ______ ,非常适合植物生长。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黑土面积约占国土的2/3。
(5)区域土壤:乌克兰有“欧洲粮仓”的美誉,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简析其成为“欧洲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 。20. 【异域明珠红茶之国】
肯尼亚是世界第一大茶叶出口国,其红茶以品质优良享誉世界。下列图1为肯尼亚简图,图2为内罗毕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肯尼亚人口主要分布在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2)完成下列结构图3,说明肯尼亚茶叶生产的优势条件。
资料:肯尼亚为保证茶叶的品质,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采茶只要“一芽两叶”;修剪下来的茶叶必须留在原地,为土壤补充肥料;绝不使用化肥、农药。研发团队为茶农提供多种抗虫害的茶品种。在蒙巴萨成立茶叶拍卖市场,90%的茶叶通过拍卖市场进行售卖。
(3)简要分析肯尼亚发展茶叶产业的主要措施。(答出2点即可)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A、B、C【解析】解:如此多彩的亚洲文明根植于复杂的自然环境,不会塑造多样的亚洲地形。图中亚洲不同文明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不同。
故选:A。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本题考查亚洲文明地区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A错误、B正确;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C错误;图中河流除了注入印度洋,还有注入太平洋和地中海的河流,D错误。
故选:B。
人们最早的生产生活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水运方便、气候适宜的地方。四大文明古国主要指的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
该题以四大文明古国为背景,主要考查读图识图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解:大会倡导地区间文明“和”与“合”,其内涵是“和”--和谐共处、和而不同;“合”--互利合作、融合发展。
故选:C。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15日上午在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用“河•和•合”来讲述亚洲文明。
本题借助亚洲文明大会,考查了世界各国的联系和国际发展趋势。
4~7.【答案】D、D、B、A【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图示为中南半岛,该区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故选:D。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本题考查的是东南亚的内陆国,牢记即可。
解:读图可知,图示箭头代表的是西南季风,来源于印度洋。
故选:D。
中南半岛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本题考查影响中南半岛的季风,据图中所示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春季作物需水量增大,人们生活生产也需要大量的水源;由降水柱状图可知,春季(3--4月)东南亚各国降水非常少,农业需水量大,所以在此时我国会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开闸放水。
故选:B。
(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气候资料图以及该区域农业发展情况解答即可。
解:东南亚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的产量较高,这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水稻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东南亚耕地资源总体来看不丰富。
故选:A。
东南亚气候湿热,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生长,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泰国,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是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是菲律宾。
本题主要考查东南亚各国将水稻作为其主要的粮食作物的原因,要理解解答。
8~12.【答案】D、C、D、B、A【解析】解: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故选:D。
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指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本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属于常考知识点。
解:读图可知,卡塔尔位于西亚地区的波斯湾沿岸,这里石油资源丰富;卡塔尔人均收入高的主要原因是石油资源丰富,开采石油并出口。
故选:C。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西亚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5。
本题考查西亚的国家和丰富的石油资源,读图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为全年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这里气候干旱,淡水不足,这是蔬菜生产面临的最大困境,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卡塔尔是波斯湾沿岸国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极其炎热,冬季则较凉爽。
本题考查了卡塔尔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合图示解答此题。
解:卡塔尔应该通过科技兴农提高蔬菜自给率,近年来卡塔尔注重实施经济多元化,致力于通过科技兴农提高蔬菜生产能力。
故选:B。
卡塔尔是沙漠国家,全国没有天然可耕地,粮食、蔬菜、肉类主要依靠进口。
该题考查卡塔尔提高蔬菜自给率的途径,理解解答。
解:卡塔尔居民房屋墙厚、平顶、窗小、色浅,这是为了适应当地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读图可知,甲图为该地典型民居。
故选:A。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A【解析】解:①、②、③三城市均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①到②再到③距离大西洋越来越远,所以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有明显变化,气温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变小。
故选:A。
读图可得,由①→②→③距离大西洋越来越远,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弱,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欧洲西部不同城市的气候差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据图中不同数字的位置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14~15.【答案】A、D【解析】解:非洲最大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读图可知,该岛地势东高西低;河流无结冰期;气候终年高温;有热带雨林分布,生物种类丰富。
故选:A。
非洲位于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是世界上海岸线最平直的大洲;非洲最大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最大海湾是几内亚湾,最大半岛是索马里半岛,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
本题考查了马达加斯加岛的地理环境,养成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将所学知识融入地图中的习惯,结合地图解答即可。
解:从图中可知,马达加斯加是热带气候,全年高温,对羊绒衫需求极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地、水源;社会经济条件是: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纬度位置特点解答,属于中等题。
16.【答案】D【解析】解: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该国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是影响埃及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埃及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故选:D.
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本题考查了埃及的农业分布,学生理解记忆解答.
17.【答案】纬度 中部 东南部 自东南向西北 夏季 管道运输 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解析】解:(1)读图1可知,从纬度位置看,中亚地区处于35°N-55°N,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中亚地区处于亚洲的中部,中亚五国均为内陆国。
(2)读图1可知,阿姆河和锡尔河是本区主要河流,发源于中亚地区东南部的山地,均自东南向西北注入咸海,属于内流河。其主要水源为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两河水量较小,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多形成汛期。
(3)读图1可知,中亚向中国输送油气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天然气主要来自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4)“一带一路”建设对中亚地区的积极影响是可以改善了中亚地区的交通,扩大了销售市场,促进了资源开发、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故答案为:
(1)纬度;中部;
(2)东南部;自东南向西北;夏季;
(3)管道运输;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4)改善了中亚地区的交通,扩大了销售市场,促进了资源开发、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基础设施达到改善。
中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的中亚国家包括四国,即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广义上还包括哈萨克斯坦的南部,中国新疆,阿富汗北部等地区,此地区的居民多为突厥语族,所以中亚也被称为突厥斯坦。
该题以中亚地区为材料,涉及中亚地区的国家、河流、资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及国际合作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能力。
18.【答案】解:(1)巴格达位于西亚,受高气压控制,且难以得到海洋水汽的调节,因此终年炎热干燥;
(2)椰枣树种植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热充足、利于椰枣树的光合作用、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大、利于椰枣的糖分积累;
(3)伊拉克枣椰生长的有利条件包括:一是环境气温适宜,二是有足够的水分,三是土壤肥沃;
(4)由于气候原因,水资源是限制伊拉克枣椰树种植的重要因素。为缓解伊拉克水资源紧张问题提出的合理建议是:节约用水;海水淡化;兴修水利设施;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协调,合理分配水资源等。
故答案为:(1)巴格达终年炎热干燥;
(2)椰枣树种植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大;
(3)一是环境气温适宜,二是有足够的水分;
(4)节约用水、海水淡化。【解析】(1)巴格达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2)椰枣树种植区为地中海气候;
(3)伊拉克枣椰生长的有利条件包括:一是环境气温适宜,二是有足够的水分,三是土壤肥沃;
(4)为缓解伊拉克水资源紧张问题提出的合理建议是:节约用水、海水淡化等。
本题考查西亚不同国家的农业等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北温 黑 温带大陆性 小 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结冰期短,河流水量较大,流速平缓 高 黑土肥沃、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强【解析】解:(1)根据图示可知,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位于北极圈以南,属于北温带,南临黑海和亚速海,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根据图示中气候分布可知,乌克兰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根据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得出,降水季节变化小。
(3)第聂伯河有“黄金水道”美称,原因为: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降水季节变化小,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南部的冰封期为64天,北部冰封期为127天,河流结冰期短;河流水量较大;流经东欧平原,地形平坦,流速平缓。
(4)区域土壤:黑土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黑土面积约占国土的2/3。
(5)区域土壤:乌克兰有“欧洲粮仓”的美誉,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其成为“欧洲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黑土肥沃,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强。
故答案为:(1)北温;黑;(2)温带大陆性;小;(3)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结冰期短,河流水量较大,流速平缓;(4)高;(5)黑土肥沃、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强。
(1)乌克兰位于北温带,南临黑海和亚速海。
(2)乌克兰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小。
(3)第聂伯河降水季节变化小,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结冰期短、流速平缓。
(4)乌克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小麦。乌克兰黑土肥沃、地势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强。
本题以乌克兰为材料,涉及乌克兰的位置、气候、河流、农业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与文化核心素养。
20.【答案】西南部 西南部位于赤道附近,降水丰富,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较低【解析】解:(1)读图可知,该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原因是西南部位于赤道附近,降水丰富且西南部海拔高,气温较低,适宜人们居住。
(2)读图可知0°纬线穿过其中部,东临印度洋,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降水量约为1000mm,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非大裂谷南北纵横。
(3)根据所学知识,肯尼亚发展茶叶产业的主要措施及作用有:严控生产标准,促进肯尼亚茶叶生产的发展,便于肯尼亚茶叶外销;开发新品种,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进一步促进肯尼亚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1)西南部;西南部位于赤道附近,降水丰富,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较低;(2)
(3)严控生产标准,促进肯尼亚茶叶生产的发展,便于肯肯尼亚茶叶外销;开发新品种,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进一步促进肯尼亚经济的发展。
(1)肯尼亚西南部位于赤道附近,降水丰富且西南部海拔高,气温较低,适宜人们居住。
(2)读图可知0°纬线穿过其中部,东临印度洋,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降水量约为1000mm,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非大裂谷南北纵横。
(3)肯尼亚发展茶叶产业的主要措施及作用有:统一区划茶区,便于政府统一管理。
本题考查肯尼亚的位置、气候以及发展茶叶种植的相应举措,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羊山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