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快递行业虽然方便了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2023年元旦期间,全国快递包裹达10.6亿件。如图为快递派送图片。据此完成各小题。
1. 快递需要大量的纸盒、纸箱,生产纸盒、纸箱的原材料主要来自( )
A. 矿产资源 B. 海洋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生物资源
2. 随意丢弃使用过的纸盒、纸箱造成了资源浪费,倡导大家将其投放至( )
A. 厨余垃圾箱 B. 其它垃圾箱 C. 有害垃圾箱 D. 可回收垃圾箱
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8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读“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完成各小题。
3. 1996年—2016年我国不同区域粮食产量占比( )
A. 均有一定幅度增长 B. 东北地区增长缓慢 C. 黄土高原基本稳定 D. 华北平原不断上升
4. 制约青藏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是( )
A. 地形和气候 B. 河流和土壤 C. 劳动力和市场 D. 技术和政策
家住上海市区的涵涵一家四口计划暑假去新疆旅游,如图为上海到新疆乌鲁木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信息。读图,完成各小题。
5. 涵涵一家的出行计划中,最合理的是( )
A. 姐姐想以最快的方式到达,选择乘坐火车
B. 妈妈想以最便宜的方式到达,选择自驾出行
C. 涵涵想边走边停,游玩沿途景点,选择乘坐火车
D. 爸爸想方便游玩,选择乘坐飞机到达乌鲁木齐后再租车自驾游
6. 涵涵一家最终选择乙航空公司出行,原因最有可能是( )
①行程用时较短
②起降时间适宜
③无需转机
④价格最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约6800~6300年),位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半坡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如图为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兰兰同学在网上博物馆看到的两张古人类生活复原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7. 河姆渡人种植的粮食作物最有可能是( )
A. 小麦 B. 马铃薯 C. 水稻 D. 玉米
8. 半坡人当时生活的环境与当前景观最大的变化最可能是( )
A. 草原变广阔了 B. 河流变密集了 C. 气候变湿润了 D. 植被变稀疏了
浙江是中共一大召开之地,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的家乡也在这里。作为中共党员,她发扬“红船精神”,植根大漠研究石窟艺术,努力打造“数字敦煌”,为保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做出杰出贡完献,被誉为“敦煌女儿”。读图,完成各小题。
9. 樊锦诗潜心研究的敦煌文物得以长期保存,其自然原因主要是这里( )
A. 气候干旱,风沙掩埋 B. 山高谷深,地表崎岖
C. 泥沼密布,难以挖掘 D. 丝绸古路,人迹罕至
10. 打造数字敦煌,可以让游客在网上体验莫高窟文物的魅力,实现有效限流。它的主要好处是( )
A. 促进了红船精神发扬 B. 保护了世界文化遗产
C. 提高了文物研究水平 D. 增加了石窟经济收入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结合思维导图,完成各小题。
11. 下列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温带草原 B. 乙:海陆因素 C. 丙:气候因素 D. 丁:地形因素
12. 秦岭南北两侧河流水量差异很大,反映了我国( )
A.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 北方耕地面积广
C. 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D. 南方距离海洋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
13. 我国某省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有所不同。图1为该省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重渡沟:山区生态游】
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地处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砍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1)结合重渡沟的发展变化,完成图2框图。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
【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沈家村所在的开封市尉氏县位于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好,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 2014年,习总书记到沈家村视察,看到小麦长势喜人,欣喜地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答出两点即可)
【家乡情:乡村振兴路】
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专用小麦。 2018年,小麦获得丰收,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从规划走向现实。重渡沟和沈家村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是该省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3)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该省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答出两点)
14. 2023年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实施“东数西算”(“数”指数据;“算”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等重大工程。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应用等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资源。“东数西算”是通过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和国家算力枢纽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没有国家算力枢纽分布的是 ______ 地区;贵州枢纽和粤港澳枢纽位于 ______ 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2)宁夏枢纽、内蒙古枢纽、甘肃枢纽因所处地区位于 ______ (海陆位置),降水少,光照充足, ______ (清洁能源)、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足,可重点发展对网络要求不高、耗能高的业务。
“东数西算”是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后又一个西部大开发超大型工程,东西结合,有助于实现我国东西部在数据资源、能源供应上的互补,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
(3)请简要说出“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至少答出两点)
1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孝感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拟探究“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图是他们的研究思路和部分研究材料,请你根据材料信息,帮他们完成研究过程。
(一)研究思路(图1)
(二)背景材料(图2)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稀少,高山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大漠孤烟,黄沙漫漫……
(三)研究过程
(1)背景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______ 。
(2)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发现,该地区自然景观自甲至丙的变化依次是 ______ 。
(3)乙地有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______ (河流)。
(4)丙地位于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试简要分析该地区出产的瓜果品质好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D、D
【解析】解:快递需要大量的纸盒、纸箱,生产纸盒、纸箱的原材料主要来自树木,该原料属于生物资源。
故选:D。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理解解答即可。
解:使用过的纸盒、纸箱属于可回收垃圾,倡导大家将其投放至可回收垃圾箱,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故选:D。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这就是说,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资源自然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考查了对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的认识,一般以选择形式出题。
3~4.【答案】C、A
【解析】解:读图可知,1996年—2016年东北区粮食产量占比增长较快;黄土高原基本稳定;华北平原先增后减。
故选:C。
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8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和水稻,小麦种植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我国粮食产量较多的地区有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等。
本题考查我国粮食生产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只需根据图示信息,结合选项一一分析即可。
解:制约青藏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是地形和气候,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故选:A。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考查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理解记忆即可。
5~6.【答案】D、A
【解析】解:姐姐想以最快的方式到达,选择乘坐飞机;
妈妈想以最便宜的方式到达,选择乘坐火车;
涵涵想边走边停,游玩沿途景点,选择乘坐汽车;
爸爸想方便游玩,选择乘坐飞机到达乌鲁木齐后再租车自驾游。
故选:D。
现代化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我们要学会依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不同的运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考查了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行程的设计,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
解:涵涵一家最终选择乙航空公司出行,原因有可能是行程用时较短,起降时间适宜,无需转机;该航班价格较高。
故选:A。
影响航班选择的因素主要有起飞时间、到达时间、飞行距离等。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航空运输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7~8.【答案】C、D
【解析】解: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河姆渡人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选:C。
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得,半坡人当时生活的环境与当前景观最大的变化最可能是植被变稀疏了,当地的气候和河流变化不大,当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故选:D。
题干中描述: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约6800~6300年),位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
9~10.【答案】A、B
【解析】解:敦煌位于甘肃省,该地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樊锦诗潜心研究的敦煌文物得以长期保存,其自然原因主要是:这里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风沙较多,风沙会掩埋敦煌文物,故A正确。
故选:A。
经卷、文书、绣画、法器等等,都封闭在一个洞窟的秘室里,外面用泥壁封堵,并绘上壁画。所以物体不易氧化,加之当地气候干燥物体易保存。
本题以敦煌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解:打造数字敦煌,可以让游客在网上体验莫高窟文物的魅力,实现有效限流。它的主要好处是保护了世界文化遗产,避免因游客过多造成对文物的损害。
故选:B。
敦煌研究院利用数字资源,推出了“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数字敦煌’精品线路游”、“敦煌文化数字创意”、“精品展览”等一系列线上“云展览”活动,有效推动了文物数字化,为新时代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保护文化遗产应从身边做起,学生应牢记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从我做起,保护和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11~12.【答案】C、A
【解析】解: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的植被是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方地区的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其原因是乙北方地区气温较低,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北方地区河流年径流量较小,南方地区河流的年径流量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丁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多,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是丙气候因素。
故选:C。
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
本题考查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南北两侧河流水量差异很大,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故选:A。
秦岭是位于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中国南方,秦岭以北为中国北方。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3.【答案】水土流失 滑坡、泥石流 较低
【解析】解:(1)重渡沟地区有破坏植被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由于破坏植被,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南省重渡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山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2)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等。
(3)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河南省乡村振兴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等。
故答案为:(1)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较低;(2)地形平坦、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等;(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等。
(1)重渡沟地区有破坏植被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由于破坏植被,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重渡沟夏季山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2)沈家村地形平坦、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等。
(3)河南省乡村适宜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
本题考查河南省重渡沟的农业等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青藏 南方 内陆地区 太阳能资源
【解析】解:(1)由图示信息可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没有国家算力枢纽分布的是青藏地区;贵州枢纽和粤港澳枢纽位于南方地区。
(2)宁夏枢纽、内蒙古枢纽、甘肃枢纽因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足,可重点发展对网络要求不高、耗能高的业务。
(3)“东数西算”是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后又一个西部大开发超大型工程。“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在于: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东部绿色发展,维护当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故答案为:
(1)青藏;南方;
(2)内陆地区;太阳能资源;
(3)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东部绿色发展,维护当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和国家算力枢纽分布示意图的判读,在把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国家算力枢纽的分布、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意义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西北地区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黄河
【解析】解:(1)分析可知,背景材料描述的是我国的西北地区。
(2)西北地区由从东到西,距海越来越远,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旱,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3)读图可知,乙地有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被称为“塞外江南”,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
(4)丙地位于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该地区出产的瓜果品质好的原因:①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③高山冰雪融水提供优质灌溉水源。
故答案为:(1)西北地区;
(2)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黄河;
(4)①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③高山冰雪融水提供优质灌溉水源。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拟探究“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材料,涉及西北地区的气候和农业、河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