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展开2016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干冰升华 D.铁水铸成锅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不锈钢 B.石油 C.液态氧 D.生理盐水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红磷 B.硫 C.木炭 D.铁丝
5.下列物质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纯棉服装 B.铝合金窗 C.羊毛衫 D.塑料杯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在元素周期表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
A.原子序数 B.元素符号
C.元素名称 D.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蔗糖 C.汽油 D.碘
9.用氯化钠配制50g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实验步骤是( )
A.计算 B.量取 C.溶解 D.蒸发
10.“芒果花开,香气扑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很小
1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考虑,纯碱属于( )
A.氧化物 B.碱 C.盐 D.有机物
12.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插入燃着的木条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用甲醛溶液保存食品
B.施用农药是目前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C.飘尘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
1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
B.海水经过滤后直接饮用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15.如图是某粒子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
B.该粒子是阴离子
C.该粒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B.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D.CO和CO2都能溶于水
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B.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钾肥
D.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上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可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C.可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D.农业上可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19.下列有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能够导电的溶液是酸
C.滴加无色酚酞不变色的溶液是酸
D.能与碱发生反应的物质是酸
2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C.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氟元素 .
(2)3个氮气分子 .
22.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理想的燃料是 (填“氢气”或“煤”).
(2)为预防贫血,可以多吃鱼、蛋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填元素名称).
(3)蔬菜、水果等是人体获取 (填营养素的名称)的主要食物来源.
(4)点燃的火柴燃烧端朝上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主要原因是 .
23. Cu2O是一种红色的固体,不溶于水,在酸性溶液(硝酸除外)中,可发生反应生成Cu2+和Cu.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将一定质量的Cu2O加入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阳离子分别是 、 (填离子符号).
(3)在溶液中能与CuCl2反应但不能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 (举一例,填化学式).
(4)现将7.2g红色固体(Cu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4g滤渣,则红色固体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24.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2)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 g.
(3)在t2℃时,M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它变为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采用的方法是 .
(4)将含有甲、乙两溶质的饱各溶液由t1℃升到2℃时,在容器底部析出的固体物质是 .
25.金属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导线主要利用金属铜的 性.
(2)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是利用它能与 、 等发生化学反应(填化学式).
(3)若要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 Mn Cu,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锰条,他还要选择的两种溶液分别是 、 (填溶质的化学式).
26.碳酸亚铁(FeCO3)是生产补血剂的原料.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利用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FeO和泥沙等)制取碳酸亚铁的实验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和 .
(2)滤液Ⅰ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Fe2+、 (填离子符号).
(3)滤液Ⅰ中加入铁粉后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 ;②Fe+H2SO4=FeSO4+H2↑.
(4)“调节滤液Ⅱ的pH”的操作用 测定加入氨水后溶液的pH.
(5)加入碳酸铵得到碳酸亚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可选择 (填字母标号)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若用A装置作发生装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3)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若用E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操作是: .
28.根据物质的特性,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鉴别末知的物质.现有一包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的固体样品(至少含有两种物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其成分,并将相关内容填在下表.(不一定填满,也可以补充)限选试剂:稀HNO3、BaCl2溶液、蒸馏水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 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 充分振荡. |
|
|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9.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乙酯由 种元素组成.
(2)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最简整数比).
(3)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0.(7分)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可以制造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Cl2NaOH+Cl2↑+H2↑.现取117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停止通电.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 g.
(2)电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16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干冰升华 D.铁水铸成锅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铁水铸成锅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A、氮气占78%,故选项符合题意.
B、氧气占21%,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占0.9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决:“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稀有气;还有两个零零三,二氧化碳气杂质”)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不锈钢 B.石油 C.液态氧 D.生理盐水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不锈钢中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液态氧中只有氧气,属于纯净物;生理盐水中有食盐和水,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不锈钢中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液态氧中只有氧气,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D、生理盐水中有食盐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 )
A.红磷 B.硫 C.木炭 D.铁丝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根据其燃烧产物分析解答:红磷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硫在氧气中燃烧时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木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解答】解:A、红磷燃烧不能生成气体,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故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符合题意;
C、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的,不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燃烧不能生成气体,生成的是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及生成物,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下列物质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纯棉服装 B.铝合金窗 C.羊毛衫 D.塑料杯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机物,二是人工合成,三是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解:A、纯棉是天然有机材料,故A错误;
B、铝合金是金属合金,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故C错误;
D、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合成材料的使用主要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三大合成材料,材料分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灯使用分析;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分析.
【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酒精灯用火柴引燃,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在元素周期表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
A.原子序数 B.元素符号
C.元素名称 D.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由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原子序数,故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元素符号,故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出,元素的名称,故正确;
D.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在元素周期表中是不可以查出的,故错误.
故选D.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蔗糖 C.汽油 D.碘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A错;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正确;
C、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B错;
D、碘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D错.
故选B.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9.用氯化钠配制50g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实验步骤是( )
A.计算 B.量取 C.溶解 D.蒸发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不需要蒸发.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芒果花开,香气扑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很小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芒果花开,香气四溢,是因为芒果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芒果花香.
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考虑,纯碱属于( )
A.氧化物 B.碱 C.盐 D.有机物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钠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钠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有机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插入燃着的木条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味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B、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气体的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氧气,故选项错误.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用甲醛溶液保存食品
B.施用农药是目前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C.飘尘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考虑;B、农药对于杀灭病虫害、农业增产起着重要作用;C、飘尘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之一;D、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考虑.
【解答】解:A、甲醛有毒不能用来保存食品,故A说法错误;
B、农药对于杀灭病虫害、农业增产起着重要作用,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故B说法正确;
C、飘尘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故C说法正确;
D、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有毒物质,农药的用途,空气污染物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
B.海水经过滤后直接饮用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组成;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但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进行解答;
B、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C、可以根据水的元素组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D、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会造成污染.
【解答】解:A、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但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错误;
B、海水经过滤后主要除去了不可溶性的杂质,还有一些溶于水的杂质,故错误;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D、保护水资源要防止水体污染,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水源;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难度不大,但很好的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醒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灵活分析解答问题.
15.如图是某粒子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
B.该粒子是阴离子
C.该粒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判断,由可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为金属元素、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信息.
【解答】解:A、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电子数是17,不能确定相对原子质量,故A错误;
B、该粒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7,属于原子,故B错误;
C、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C错误;
D、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熟记规律: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B.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D.CO和CO2都能溶于水
【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C、CO具有还原性,CO2不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CO难溶于水,CO2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B.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钾肥
D.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A、能使乳浊液变成稳定的混合物的物质称为乳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形成放出能量,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分析判断.
【解答】解:A、乳浊液不稳定,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能使乳浊液变成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成键断键都有能量变化,所以说任何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熟石灰是一种碱,显碱性,与其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一定是铵盐,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铵态氮肥的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催化剂的特性,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率,包含加快或减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上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可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C.可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D.农业上可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熟石灰具有碱性;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酸铜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的物质.
【解答】解:A、熟石灰具有碱性,施加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错误;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焙制的糕点疏松多孔,正确;
D、硫酸铜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的物质,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在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并运用知识.
19.下列有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能够导电的溶液是酸
C.滴加无色酚酞不变色的溶液是酸
D.能与碱发生反应的物质是酸
【考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A.根据酸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溶液的导电性来分析;
C.根据酸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碱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所以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正确;
B.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能导电的不一定是酸,故错误;
C.酸性溶液与中性溶液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
D.部分非金属氧化物也能与碱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错误.
故选A.
【点评】解题时根据酸的组成、性质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2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C.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A、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
B、根据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C、化合价为一种元素与其它元素化合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对比反应前后所含元素的物质组成,判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D、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解:A、由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A说法正确;
B、由两种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每种生成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如果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就属于氧化物,故B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组成单质乙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C说法正确;
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质用微观模型示意图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氟元素 F .
(2)3个氮气分子 3N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1)氟元素的元素符号为:F.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3N2.
故答案为:(1)F;(2)3N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理想的燃料是 氢气 (填“氢气”或“煤”).
(2)为预防贫血,可以多吃鱼、蛋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铁 (填元素名称).
(3)蔬菜、水果等是人体获取 维生素 (填营养素的名称)的主要食物来源.
(4)点燃的火柴燃烧端朝上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主要原因是 火柴的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
【分析】(1)根据根据氢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2)根据铁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解答;
(3)根据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解答;
(4)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
(2)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所以贫血通常需要补充铁元素;
(3)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角度看,食用蔬菜、水果主要是补充维生素;
(4)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时,产生的热量主要随着热空气上升,火柴梗的温度上升很慢,不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
故答案为:(1)氢气;(2)铁;(3)维生素;(4)火柴的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23.Cu2O是一种红色的固体,不溶于水,在酸性溶液(硝酸除外)中,可发生反应生成Cu2+和Cu.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2)将一定质量的Cu2O加入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部分溶解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阳离子分别是 H+ 、 Cu2+ (填离子符号).
(3)在溶液中能与CuCl2反应但不能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 AgNO3 (举一例,填化学式).
(4)现将7.2g红色固体(Cu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4g滤渣,则红色固体的成分是 Cu和Cu2O (填化学式).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2)根据氧化亚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铜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进行分析;
(4)根据氧化亚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铜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元素显示﹣2价,所以铜元素显示﹣1价;
(2)氧化亚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铜和水,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阳离子分别是 H+、Cu2;
(3)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在溶液中能与CuCl2反应但不能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AgNO3;
(4)假设7.2g全部是铜,铜不会与盐酸反应,固体不会减少;
假设7.2g全部氧化亚铜,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
Cu2O+2HCl═Cu+CuCl2+H2O
144 64
7.2g x
=
x=3.2g
所以红色固体的成分是Cu和Cu2O.
故答案为:(1)+1;
(2)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H+、Cu2+;
(3)AgNO3;
(4)Cu和Cu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盐的化学性质和元素的相关计算,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24.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
(2)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 25 g.
(3)在t2℃时,M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它变为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采用的方法是 将溶液的温度从t2℃降到t1℃ .
(4)将含有甲、乙两溶质的饱各溶液由t1℃升到2℃时,在容器底部析出的固体物质是 乙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
(3)在t2℃时,M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若要将它变为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采用的方法是将溶液的温度从t2℃降到t1℃;
(4)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含有甲、乙两溶质的饱各溶液由t1℃升到2℃时,在容器底部析出的固体物质是乙.
故答案为:(1)减小;
(2)25;
(3)将溶液的温度从t2℃降到t1℃;
(4)乙.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金属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导线主要利用金属铜的 导电 性.
(2)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是利用它能与 H2O 、 O2 等发生化学反应(填化学式).
(3)若要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 Mn Cu,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锰条,他还要选择的两种溶液分别是 CuSO4[或CuCl2或Cu(NO3)2] 、 MgSO4[MgCl2或Mg(NO3)2] (填溶质的化学式).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
(3)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结合“三取中”的常用验证金属活动性的方法,可取锰与镁、铜的盐溶液进行反应.
【解答】解:
(1)用铜制导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铁易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生成铁锈,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剂,是利用它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
(3)可把打磨过的锰条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镁溶液中,锰条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却不能置换硫酸镁中的镁,从而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锰>铜;
答案:
(1)导电;
(2)H2O、O2
(3)CuSO4[或CuCl2或Cu(NO3)2]、MgSO4[MgCl2或Mg(NO3)2]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常见金属的出性质和用途和防止铁生锈的措施等知识即可分析回答.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时,通常采取“三取中”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
26.碳酸亚铁(FeCO3)是生产补血剂的原料.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利用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FeO和泥沙等)制取碳酸亚铁的实验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
(2)滤液Ⅰ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Fe2+、 Fe3+ (填离子符号).
(3)滤液Ⅰ中加入铁粉后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 Fe2(SO4)3+Fe=3FeSO4 ;②Fe+H2SO4=FeSO4+H2↑.
(4)“调节滤液Ⅱ的pH”的操作用 pH试纸 测定加入氨水后溶液的pH.
(5)加入碳酸铵得到碳酸亚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NH4)2CO3+FeSO4=FeCO3↓+(NH4)2SO4 .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操作a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滤液Ⅰ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Fe2+、Fe3+;滤液Ⅰ中加入铁粉后可能发生的是:硫酸铁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配平即可;“调节滤液Ⅱ的pH”的操作,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加入氨水后溶液的pH;碳酸铵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白色沉淀和硫酸铵.
【解答】解:(1)操作a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答案为:漏斗;
(2)滤液Ⅰ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Fe2+、Fe3+;故答案为:Fe3+;
(3)滤液Ⅰ中加入铁粉后可能发生的是:硫酸铁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2(SO4)3+Fe=3FeSO4;
(4)“调节滤液Ⅱ的pH”的操作,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加入氨水后溶液的pH;故答案为:pH试纸(或pH计);
(5)碳酸铵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白色沉淀和硫酸铵;故答案为:(NH4)2CO3+FeSO4=FeCO3↓+(NH4)2SO4;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过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PH值的测定等,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题是通过实验现象和过程,从而得出物质.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 酒精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选择 C(或E) (填字母标号)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若用A装置作发生装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没有形成液封,气体会逸出 .
(3)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KMnO4KMnO4+MnO2+O2↑ ;若用E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操作是: 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将氧气从导管口c通入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3)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制取方法以及收集氧气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或E;装置A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C(或E);没有形成液封,气体会逸出;
(3)B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氧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c端通入,将水挤压到集气瓶底部通过b管排尽;故填:2KMnO4KMnO4+MnO2+O2↑;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将氧气从导管口c通入.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选取方法,并会灵活应用解答问题.
28.根据物质的特性,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鉴别末知的物质.现有一包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的固体样品(至少含有两种物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其成分,并将相关内容填在下表.(不一定填满,也可以补充)限选试剂:稀HNO3、BaCl2溶液、蒸馏水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 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 充分振荡. |
若得到澄清溶液,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继续进行实验. |
步骤2:往步骤1的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稀HNO3 | 若沉淀完全溶解,说明样品中含有硝酸钡和碳酸钠; 若沉淀完全不溶解,说明样品中含有硝酸钡和硫酸钠; 若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 |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根据碳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碳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 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 充分振荡. | 若得到澄清溶液,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继续进行实验. |
步骤2:往步骤1的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稀HNO3. | 若沉淀完全溶解,说明样品中含有硝酸钡和碳酸钠; 若沉淀完全不溶解,说明样品中含有硝酸钡和硫酸钠; 若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 |
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 若得到澄清溶液,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继续进行实验. |
步骤2:往步骤1的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稀HNO3. | 若沉淀完全溶解,说明样品中含有硝酸钡和碳酸钠; 若沉淀完全不溶解,说明样品中含有硝酸钡和硫酸钠; 若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 |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9.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乙酯由 3 种元素组成.
(2)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2:4:1 (最简整数比).
(3)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4.5%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化学式可知物质的元素组成;
(2)根据乙酸乙酯可知分子中原子个数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1)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可知乙酸乙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可知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4:8:2=2:4:1;
(3)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4.5%;
故答案为:(1)3; (2)2:4:1; (3)54.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0.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可以制造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Cl2NaOH+Cl2↑+H2↑.现取117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停止通电.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 7.3 g.
(2)电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1)根据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然后依据氯化钠的质量求出生成氢气、氯气的质量即可;
(2)根据氯化钠的质量求出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解:(1)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气的质量为y,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
2NaCl+2HCl2NaOH+Cl2↑+H2↑
117 80 71 2
117g×10% z y x
x=0.2g
y=7.1g
z=8.0g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7.1g+0.2g=7.3g;故填:7.3;
(2)电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3%
答:电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含解析),共19页。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含解析),共19页。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含解析),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