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15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展开2015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0分,共70分)
1.下列各种实验中,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骆驼生活在干旱的荒漠中
B. 海豹生活在寒冷海域中
C.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防风固沙
D. 荒漠中的骆驼刺具非常发达根系
2.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 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生殖器官
C. 人体的胃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构成
D.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3.下列对“根尖的结构”的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尖成熟区细胞有叶绿体
B. 根尖的细胞分裂时,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
C. 根尖伸长区有大量根毛,利于吸水和无机盐
D. 幼根的生长靠分生区细胞的伸长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
4.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B. 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 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
D. 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水分的散失
5.下列哪项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特点( )
A. 直接利用光提供的能量 B. 把光能转变成太阳能
C. 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D. 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6.如图所示是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下列有关种子结构及萌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为子叶,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B. ②、③、④、⑤组成种子的胚
C. ⑤在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
D. ③可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
7.小华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发现了一些低矮弱小的植物,它们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据此推测,这些植物最可能是(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8.下列关于人生长发育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只有到达子宫后,才开始分裂和分化
B.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和脐带
C. 促使青春期男女第二性征出现的激素是胰岛素
D. 青春期男女生殖系统发育的显著特征是心肺功能明显增加
9.下面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用快或慢表示,呼吸深度用深或浅表示),则曲线1表示( )
①睡眠状态 ②长跑状态 ③呼吸频率慢 ④呼吸频率浅 ⑤呼吸频率快 ⑥呼吸频率深.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10.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小白鼠4周,则小白鼠表现为( )
①代谢加强 ②代谢减弱 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④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如果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导致听力下降,而这些细胞位于( )
A. 鼓膜 B. 咽鼓管 C. 半规管 D. 耳蜗
1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面关于机构与功能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 蛔虫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B.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C. 家鸽的前肢变为翼,适应空中飞行
D. 家兔有发达的犬齿,与其摄食、消化相适应
(2015•茂名)近年,全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空气中的PM2.5指数偏高,危害人类健康.如图是肺、心脏及肾脏与血管连接的示意图,①﹣④是连接心脏的血管,A、B、C、D为心脏的腔,回答58,59,60题.
1分)PM2.5从外界到达肺部的“旅程”顺序正确的是( )
A.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C. 鼻→气管→咽→喉→支气管→肺
D. 口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1分)PM2.5及携带的有害化学物质进入肺后,一部分会沉积在肺部,对肺造成伤害,还有一部分通过气体交换进入人的血液循环系统,进入的有害物质最先到达心脏的( )
A. 左心室 B. 右心室 C. 左心房 D. 右心房
1分)有害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肾脏,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害物质运输到肾脏的过程属于血液的体循环过程
B. 有害物质运输到肾脏的过程属于血液的肺循环过程
C. 这个过程输送有害物质的血液是暗红色的血液
D. 这些有害物质随原尿经过肾小管的过滤作用而形成尿液
16.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有细胞核且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B. ②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C. ③数量最多且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 ④有细胞核且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
17.下列均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①海月水母 ②乌贼 ③涡虫 ④蚯蚓 ⑤缢蛏 ⑥虾 ⑦海蜇 ⑧蜗牛.
A. ①④⑦ B. ②⑤⑧ C. ③⑥⑦ D. ②④⑥
18.下列关于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体温恒定 ②变温动物 ③胎生动物 ④体表被毛 ⑤具有社会行为 ⑥靠四肢行走 ⑦导盲犬的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A. ②③⑤⑦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③④⑥⑦
19.如图是人屈肘时上臂的两组肌肉协调活动示意图,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 均收缩 B. 均舒张 C. 收缩和舒张 D. 舒张和收缩
20.“失去雏鸟的红雀喂养金鱼”和“小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从行为获得的方式看分别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B. 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C.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D.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21.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说明柳树的繁殖方式是( )
①无性生殖 ②有性生殖 ③嫁接 ④扦插.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当你想了解我国的粮食产量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①到各地考察 ②收集和分析资料 ③调查 ④设计实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3.下列生物学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
B. 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是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
C.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不能进行
D. 增加物种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4.如图是昆虫两种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①为卵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
B. 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时期
C. 蝗虫的发育过程是①→②→④
D. 家蚕的发育过程是①→②→③→④
25.对“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 一个DNA分子有一个基因
C.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 细胞中DNA大多在染色体上
26.下列关于人性别遗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
B. 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
C. 性染色体存在于人体的细胞中
D. 后代的性别决定于父母双方他(她)的性染色体
27.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它与普通甜椒相比,具有果形增大、产量提高、品质大为改善等特点,“太空漫游”的目的是要改变种子的( )
A. 胚乳 B. 性状 C. 遗传物质 D. 细胞结构
28.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 )
A. 杀虫剂使用前存在过度频繁的倾向
B. 杀虫剂使用后害虫产生的变异一定都能适应环境
C. 杀虫剂使用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
D. 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自然选择
29.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下列适于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是(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保持湿润 ④保持干燥 ⑤暴露在空气中 ⑥隔绝空气.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30.清洁显微镜镜头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手擦 B. 用擦镜纸擦 C. 用纸巾擦 D. 用纱布擦
31.某小组在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时,探究结果记录如下.依据下表分析,鼠妇生存的适宜环境条件是( )
地点 鼠妇只数
学校篮球场 0
操场干草地 2
宿舍水槽边的石头下 19
潮湿的花盆底下 23
A. 阳光充足 B. 空气清新 C. 阴暗潮湿 D. 高温干燥
32.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他将小麦种子随机分为等量的两组,分别放入透气的纸盒里,给予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然后一组放在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处,他探究的是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
A. 水分 B. 温度 C. 空气 D. 光照
33.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开水的玻璃瓶中搅拌,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会胀大起来,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 B.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
C.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 D. 酵母菌利用糖合成淀粉
34.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 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C. 下降显微镜的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D. 物象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35.下面是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方法步骤,其中有操作错误的是( )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
③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
④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并去掉纸片
⑤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小烧杯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厚滴加碘液,观察叶色变化.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0分,共30分)
36.数千年前的黄土高原,曾经生态优越,气候宜人,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过度砍伐树木,造成植被破坏,每到雨季,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对以上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草原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其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
B. 该草原上生物构成的其中一条食物链为:草→鼠→蛇→鹰
C. 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部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D. 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37.某菜农为提高塑料大棚中蔬菜的产量,采取了下列一些措施,其中不是利用光合作用原来来提高产量的是( )
A. 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C.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D. 适时松土
38.下列关于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中的氧进入鲫鱼体内的途径是:口腔→腮→血液
B. 蝌蚪、青蛙都是用肺和皮肤的呼吸
C. 家鸽只有在呼气时才能进行气体交换
D. 蜥蜴的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对卵有保护作用
39.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的设计成五级平衡膳食宝塔,如下表.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食物分类 每日摄取量(克)
Ⅴ 油脂类 小于25
Ⅳ 豆类、奶类 100~150
Ⅲ 鱼、禽、肉、蛋类 125~200
Ⅱ 果蔬类 400~750
Ⅰ 谷物类 ~
A. 要合理膳食,日摄取量最多的食物是Ⅴ类食物
B. 某人每天刷牙时牙龈易出血,他应多摄取Ⅱ类食物
C. 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适当多摄取Ⅲ、Ⅳ类食物
D. Ⅰ类食物在人体内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口腔
40.医生常用膝跳反射诊断被测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下图为该反射示意图,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完整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B. ③是神经中枢
C. ②是传出神经
D. 该反射受大脑的控制
41.小李学习了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有关知识后,列表比较了它们的区别,完全正确的是( )
项目 病毒 细菌 真菌
A 观察所用仪器 电子显微镜 高倍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
B 是否具有细胞结构 无 无 有
C 是否具有成形细胞核 无 有 有
D 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A. A、 B. B、 C. C、 D. D、
42.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由显性基因D控制)和单眼皮(由隐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及统计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父母性状 被调查家庭数 子、女
父 母 双眼皮 单眼皮
Ⅰ 双眼皮 单眼皮 120 85 50
Ⅱ 单眼皮 双眼皮 100 56 48
Ⅲ 双眼皮 双眼皮 80 90 36
Ⅳ 单眼皮 单眼皮 60 0 64
A. Ⅰ组父亲的基因组成为Dd
B. Ⅱ组中,母亲的基因组成为DD
C. Ⅲ组中,如有一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是单眼皮的机率为25%
D. Ⅳ组中,有一家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如该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机率为100%
43.埃博拉病毒是一种有极强传染性的病毒,传播途径是水和空气.去年,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导致近万人死亡,也促使国际社会加快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制.目前,埃博拉疫苗已进行临床试验,接受疫苗的志愿者体内均产生了抗体,且未出现严重副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同时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埃博拉疫苗相当于抗体
C. 注射疫苗是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起的非特异性免疫
D. 注射疫苗是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起的特异性免疫
44.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的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 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
C. 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 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45.下表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记录表,根据实验记录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温度 试剂 实验现象
1号 淀粉糊+2毫升唾液 0℃ 碘液 变蓝
2号 淀粉糊+2毫升唾液 73℃ 碘液
3号 淀粉糊+2毫升唾液 37℃ 碘液 不变蓝
4号 淀粉糊+1毫升清水 37℃ 碘液
A. 1、3号试管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B. 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
C. 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
D. 4号试管1毫升应改为2毫升
2015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0分,共70分)
1.下列各种实验中,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骆驼生活在干旱的荒漠中
B. 海豹生活在寒冷海域中
C.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防风固沙
D. 荒漠中的骆驼刺具非常发达根系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可以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 解:A、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说明生物适应环境,A错误.
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B错误.
C、在沙地上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
D、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 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生殖器官
C. 人体的胃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构成
D.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考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
分析: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 解:A、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错误的.A错误;
B、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B错误;
C、胃的内表面由上皮细胞构成,属于上皮组织.胃壁里面主要是肌肉组织,能收缩和舒张促进胃的蠕动来消化食物.整个的胃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因此胃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C正确;
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由此可见:植物没有系统.所以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是错误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下列对“根尖的结构”的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尖成熟区细胞有叶绿体
B. 根尖的细胞分裂时,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
C. 根尖伸长区有大量根毛,利于吸水和无机盐
D. 幼根的生长靠分生区细胞的伸长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
考点: 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分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解答: 解:A、根尖的成熟区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液泡,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没有叶绿体,A错误;
B、细胞核分裂前,染色体进行复制,数量已经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B正确;
C、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成熟区因生有大量的根毛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C错误;
D、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所以,根的长度能不断地增加,D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尖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4.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B. 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 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
D. 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水分的散失
考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分析: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减少干旱.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解答: 解:A、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A正确;
B、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发出去,B错误;
C、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C正确;
D、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D错误;
故选:C
点评: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5.下列哪项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特点( )
A. 直接利用光提供的能量 B. 把光能转变成太阳能
C. 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D. 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考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
分析: 呼吸作用是指把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 解: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故选:D
点评: 关键正确叙述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
6.如图所示是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下列有关种子结构及萌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为子叶,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B. ②、③、④、⑤组成种子的胚
C. ⑤在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
D. ③可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
考点: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分析: 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图中①胚乳,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解答: 解:A、①为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A错误.
B、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组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B正确.
C、⑤胚根在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C正确.
D、③胚芽可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D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玉米种子的结构以及作用.
7.小华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发现了一些低矮弱小的植物,它们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据此推测,这些植物最可能是(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考点: 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即没有输导组织,根是假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较差.
解答: 解:苔藓植物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因此小华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发现了一种矮小的植物,它们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所以这种植物最可能是苔藓植物.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8.下列关于人生长发育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只有到达子宫后,才开始分裂和分化
B.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和脐带
C. 促使青春期男女第二性征出现的激素是胰岛素
D. 青春期男女生殖系统发育的显著特征是心肺功能明显增加
考点: 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胚胎的发育和营养;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分析: (1)受精卵在输卵管里就已经发育.
(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和脐带.
(3)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征.
(4)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征是身高和体重增加.
解答: 解:A、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一旦形成,立刻进行发育(分裂、分化),发育到12天左右囊胚进入子宫.因此受精卵在输卵管里就已经发育,A错误;
B、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
C、促使青春期男女第二性征出现的激素是性激素,C错误;
D、青春期男女生殖系统发育的显著特征是身高和体重增加,D错误.
故选:B
点评: 掌握人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是关键.
9.下面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用快或慢表示,呼吸深度用深或浅表示),则曲线1表示( )
①睡眠状态 ②长跑状态 ③呼吸频率慢 ④呼吸频率浅 ⑤呼吸频率快 ⑥呼吸频率深.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考点: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分析: 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
解答: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属于平静状态的有:①睡眠状态,③呼吸频率慢,④呼吸频率浅,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选:A
点评: 关键知道剧烈活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增加,平静状态时的呼吸频率较低.
10.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小白鼠4周,则小白鼠表现为( )
①代谢加强 ②代谢减弱 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④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考点: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解答: 解: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小白鼠4周,小白鼠表现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代谢加强.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掌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关键.
11.如果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导致听力下降,而这些细胞位于( )
A. 鼓膜 B. 咽鼓管 C. 半规管 D. 耳蜗
考点: 耳的保健.
分析: 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解答: 解: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故选:D.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耳蜗内有对声音敏感的细胞.
1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面关于机构与功能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 蛔虫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B.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C. 家鸽的前肢变为翼,适应空中飞行
D. 家兔有发达的犬齿,与其摄食、消化相适应
考点: 节肢动物 蝗虫的主要特征.
分析: (1)蛔虫属于寄生虫,因此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2)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3)鸟类的飞行器官是翼.
(4)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兔的犬齿退化、盲肠发达与其植食性相适应,据此答题.
解答: 解:A、蛔虫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与寄生生活相适应,A正确.
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适于陆生生活,B正确.
C、家鸽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为家鸽的飞行器官,适应空中飞行,C正确.
D、家兔是草食性动物,牙齿具有门齿、臼齿的分化,兔的犬齿退化、盲肠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与其植食性相适应,D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知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015•茂名)近年,全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空气中的PM2.5指数偏高,危害人类健康.如图是肺、心脏及肾脏与血管连接的示意图,①﹣④是连接心脏的血管,A、B、C、D为心脏的腔,回答58,59,60题.
分析:
1分)PM2.5从外界到达肺部的“旅程”顺序正确的是( )
A.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C. 鼻→气管→咽→喉→支气管→肺
D. 口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考点: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
解答: 解: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某人得了急性支气管炎,那么病毒到达发病部位的路线正确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就是肺炎.
故选:A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呼吸道的组成、特点及功能.
1分)PM2.5及携带的有害化学物质进入肺后,一部分会沉积在肺部,对肺造成伤害,还有一部分通过气体交换进入人的血液循环系统,进入的有害物质最先到达心脏的( )
A. 左心室 B. 右心室 C. 左心房 D. 右心房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分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解答: 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PM2.5颗粒物吸入后经过呼吸道到达肺,从肺泡经过气体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进入的有害物质”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
1分)有害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肾脏,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害物质运输到肾脏的过程属于血液的体循环过程
B. 有害物质运输到肾脏的过程属于血液的肺循环过程
C. 这个过程输送有害物质的血液是暗红色的血液
D. 这些有害物质随原尿经过肾小管的过滤作用而形成尿液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分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4)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解答: 解:A、从图中看出,PM2.5颗粒物被吸入肺后,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壁进入血液,经过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脏,因此有害物质运输到肾脏的过程属于血液的体循环过程,A正确;
B、有害物质运输到肾脏的过程属于血液的体循环过程,而不是肺循环过程,B不正确;
C、这个过程输送有害物质的血液是鲜红色的动脉血,而不是暗红色的血液,C不正确;
D、这些有害物质随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而不是经过肾小管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
16.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有细胞核且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B. ②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C. ③数量最多且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 ④有细胞核且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
考点: 观察血涂片.
分析: 在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个体最大的是①白细胞,高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它里面含有细胞核;③红细胞最多,而且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视野中几乎看不见④血小板,因为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②是血浆.
解答: 解:A、①是白细胞,有细胞核.白细胞能吞噬发言部位的病菌,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量会大大增加.A正确.
B、②是血浆,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正确;
C、③是红细胞,数量最多且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正确;
D、④是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评: 显微镜下有时看不见白细胞是因为白细胞数量少,看不见血小板是因为血小板个体太小.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血细胞的特点.
17.下列均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①海月水母 ②乌贼 ③涡虫 ④蚯蚓 ⑤缢蛏 ⑥虾 ⑦海蜇 ⑧蜗牛.
A. ①④⑦ B. ②⑤⑧ C. ③⑥⑦ D. ②④⑥
考点: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 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解答: 解:①海月水母、⑦海蜇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体壁有两个胚层,属于腔肠动物;
③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⑥虾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
④蚯蚓有体节和体腔,属于环节动物;
②乌贼、⑤缢蛏、⑧蜗牛有外套膜,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故选:B
点评: 熟练掌握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的软体动物.
18.下列关于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体温恒定 ②变温动物 ③胎生动物 ④体表被毛 ⑤具有社会行为 ⑥靠四肢行走 ⑦导盲犬的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A. ②③⑤⑦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③④⑥⑦
考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分析: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表面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等.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解答: 解:导盲犬属于哺乳动物,因此具有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等特征.
故①体温恒定、③胎生动物、④体表被毛、⑥靠四肢行走都是导盲犬的主要特征;故①③④⑥正确;
②导盲犬的体温恒定,变温动物不是导盲犬的主要特征.故②错误;
导盲犬不是群居的,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故⑤错误;
导盲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后天性行为,不是先天性行为,故⑦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通过分析资料考查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动物的行为等,知识点较多.
19.如图是人屈肘时上臂的两组肌肉协调活动示意图,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 均收缩 B. 均舒张 C. 收缩和舒张 D. 舒张和收缩
考点: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分析: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解答: 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图中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选:C
点评: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0.“失去雏鸟的红雀喂养金鱼”和“小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从行为获得的方式看分别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B. 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C.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D.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考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 解:“失去雏鸟的红雀喂养金鱼”,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小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21.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说明柳树的繁殖方式是( )
①无性生殖 ②有性生殖 ③嫁接 ④扦插.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考点: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分析: (1)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2)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常见的方式有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
解答: 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由上可知,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无性生殖中的扦插技术.
故选:B
点评: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22.当你想了解我国的粮食产量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①到各地考察 ②收集和分析资料 ③调查 ④设计实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4)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
解答: 解:由分析知道:要了解我国的粮食产量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②收集和分析资料和③调查法.
故选:C
点评: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23.下列生物学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
B. 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是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
C.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不能进行
D. 增加物种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解答: 解:A、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故A正确;
B、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因此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故B正确;
C、分解者指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能进行.故C错误;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因此,增加物种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依据及原因.
24.如图是昆虫两种发育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①为卵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
B. 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时期
C. 蝗虫的发育过程是①→②→④
D. 家蚕的发育过程是①→②→③→④
考点: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 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苍蝇、蜜蜂、家蚕、菜粉蝶、蚊子.
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蜻蜓.
解答: 解:A、若此图表示完全变态的昆虫,则①为卵期,②为幼虫期,③为蛹期,④为成虫期,A错误;
B、若图表示家蚕的发育,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则①为卵期,②为幼虫期,③为蛹期,④为成虫期,幼虫吐丝做茧,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幼虫期.B正确;
C、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是:①卵→②幼虫→④成虫,C正确;
D、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是①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D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昆虫的发育过程.
25.对“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 一个DNA分子有一个基因
C.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 细胞中DNA大多在染色体上
考点: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分析: 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的结构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贮存着遗传信息.每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小分子片段,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解答: 解:A、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小分子片段,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故A正确;
B、每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故B错误;
C、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故C正确;
D、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细胞中的DNA大多在染色体上.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26.下列关于人性别遗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
B. 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
C. 性染色体存在于人体的细胞中
D. 后代的性别决定于父母双方他(她)的性染色体
考点: 人的性别遗传.
分析: 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
解答: 解:A、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A错误;
B、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B正确.
C、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性染色体,C正确.
D、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D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遗传的过程.
27.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它与普通甜椒相比,具有果形增大、产量提高、品质大为改善等特点,“太空漫游”的目的是要改变种子的( )
A. 胚乳 B. 性状 C. 遗传物质 D. 细胞结构
考点: 生物的变异.
分析: 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解答: 解: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因此,“太空漫游”的目的是要改变种子的遗传物质.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概念.
28.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 )
A. 杀虫剂使用前存在过度频繁的倾向
B. 杀虫剂使用后害虫产生的变异一定都能适应环境
C. 杀虫剂使用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
D. 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自然选择
考点: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 (1)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2)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害虫的抗药性的产生机制是这样的:害虫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这些变异中包含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药物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具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样,一代代选择并积累下去,就产生了害虫抗药性.
解答: 解:ACD、杀虫剂使用前存在过度频繁的倾向、杀虫剂使用之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自然选择,都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特点,ACD正确;
B、杀虫剂使用之前害虫就存在抗药性的变异,而不是杀虫剂使用之后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变异,B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29.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下列适于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是(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保持湿润 ④保持干燥 ⑤暴露在空气中 ⑥隔绝空气.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考点: 食品的腐败原因.
分析: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解答: 解: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可以采取的保存方法有②低温、④保持干燥、⑥隔绝空气;而③保持湿润、①高温、⑤暴露在空气中食品容易腐败.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食品保存的方法.
30.清洁显微镜镜头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手擦 B. 用擦镜纸擦 C. 用纸巾擦 D. 用纱布擦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
解答: 解:通过分析知道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是对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镜头能进行清洁,所以应用擦镜纸擦拭.
故选:B.
点评: 记清对显微镜的清洁方法,对显微镜进行保养.
31.某小组在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时,探究结果记录如下.依据下表分析,鼠妇生存的适宜环境条件是( )
地点 鼠妇只数
学校篮球场 0
操场干草地 2
宿舍水槽边的石头下 19
潮湿的花盆底下 23
A. 阳光充足 B. 空气清新 C. 阴暗潮湿 D. 高温干燥
考点: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 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茅草屋)、庭院内.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因此鼠妇的生活环境是潮湿的生活环境.
解答: 解:从表格中看出,“宿舍水槽边的石头下”、“潮湿的花盆底下”鼠妇数量多,而“学校篮球场”上没有,“操场干草地”上只有2只.所以,从表分析,鼠妇生存的适宜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收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2.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他将小麦种子随机分为等量的两组,分别放入透气的纸盒里,给予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然后一组放在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处,他探究的是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
A. 水分 B. 温度 C. 空气 D. 光照
考点: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分析: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 解: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条件如种子数量、水、温度、空气都相同,因此他探究的是光照对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
33.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开水的玻璃瓶中搅拌,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会胀大起来,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 B.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
C.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 D. 酵母菌利用糖合成淀粉
考点: 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分析: 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在有氧情况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 解:水中加入了葡萄糖和酵母,进行搅拌,瓶口用气球套住,在实验中,加入的酵母菌会分解水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其中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会出现气泡,所以气球会鼓起来.
故选:B.
点评: 关键点:酵母菌在无氧或有氧的条件下都能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
34.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 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C. 下降显微镜的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D. 物象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分析: A、因为生理盐水才可以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清水会使口腔上皮细胞吸水膨胀而破裂、变形,
B、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C、为防止压破标本,下降显微镜的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D、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右下方;
解答: 解:A、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生理盐水以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如果滴一滴清水的话口腔上皮细胞就会吸水膨胀而破裂、变形,影响观察.C错误,A错误;
B、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A错误,B错误;
C、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眼要看着目镜,C正确;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才能往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题要全面掌握生物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不能死记,要多动手动脑.
35.下面是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方法步骤,其中有操作错误的是( )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
③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
④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并去掉纸片
⑤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小烧杯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厚滴加碘液,观察叶色变化.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考点: 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 解: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作用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因此步骤1应该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①正确.
②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因此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设置 有光无光的对照实验,②正确.
③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光,③正确.
④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④正确.
⑥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发现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形象的原因是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酒精变绿,说明酒精溶解叶绿素,而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酒精燃烧,⑤错误.
⑥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防止影响观察,⑥正确.
故选:D
点评: “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中考、会考的考点,应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0分,共30分)
36.数千年前的黄土高原,曾经生态优越,气候宜人,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过度砍伐树木,造成植被破坏,每到雨季,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对以上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草原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其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
B. 该草原上生物构成的其中一条食物链为:草→鼠→蛇→鹰
C. 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部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D. 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随着生物链、食物网逐渐流动的.
解答: 解:解: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A错误;
B、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在题干中能体现出的食物链是:草→兔→狐,草→鼠→蛇→鹰,B正确;
C、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黄土高原遭到破坏,说明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C错误;
D、砍伐树木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告诉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D正确;
故选:BD
点评: 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才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7.某菜农为提高塑料大棚中蔬菜的产量,采取了下列一些措施,其中不是利用光合作用原来来提高产量的是( )
A. 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C.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D. 适时松土
考点: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分析: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就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蔬菜的产量也越高.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会促进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A正确.
B、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B正确;
C、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属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利用,C正确.
D、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适时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D错误.
故选:D
点评: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据此可以很好的在农业上进行运用.
38.下列关于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中的氧进入鲫鱼体内的途径是:口腔→腮→血液
B. 蝌蚪、青蛙都是用肺和皮肤的呼吸
C. 家鸽只有在呼气时才能进行气体交换
D. 蜥蜴的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对卵有保护作用
考点: 动物的分类;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分析: (1)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2)两栖动物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辅助肺呼吸.
(3)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有重要的作用,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解答: 解:A、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水中的氧进入鲫鱼体内的途径是:口腔→腮→血液,A正确.
B、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皮肤辅助肺呼吸,B错误.
C、家鸽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C错误.
D、蜥蜴的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对卵有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BC
点评: 明确各种动物的呼吸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9.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的设计成五级平衡膳食宝塔,如下表.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食物分类 每日摄取量(克)
Ⅴ 油脂类 小于25
Ⅳ 豆类、奶类 100~150
Ⅲ 鱼、禽、肉、蛋类 125~200
Ⅱ 果蔬类 400~750
Ⅰ 谷物类 ~
A. 要合理膳食,日摄取量最多的食物是Ⅴ类食物
B. 某人每天刷牙时牙龈易出血,他应多摄取Ⅱ类食物
C. 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适当多摄取Ⅲ、Ⅳ类食物
D. Ⅰ类食物在人体内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口腔
考点: 注意合理营养.
分析: 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即谷类食物进食量最多,其后依次是蔬类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脂类,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解答: 解:A、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食物,所以日摄取量最多的是Ⅰ类食物,A错误;
B、牙龈出血是缺少维生素C造成的,应该多摄取果蔬类食物,B正确;
C、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适当多摄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Ⅲ类食物含蛋白质丰富,C正确;
D、淀粉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D错误;
故选:AD
点评: 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会分析表中的数据,结合题意答题.
40.医生常用膝跳反射诊断被测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下图为该反射示意图,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完整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B. ③是神经中枢
C. ②是传出神经
D. 该反射受大脑的控制
考点: 膝跳反射实验.
分析: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解答: 解:A、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A正确;
B、图中的③是位于脊髓灰质,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B正确;
C、②是将①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③神经中枢,属于传入神经.C错误;
D、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控制.D错误.
故选:A和B
点评: 明确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
41.小李学习了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有关知识后,列表比较了它们的区别,完全正确的是( )
项目 病毒 细菌 真菌
A 观察所用仪器 电子显微镜 高倍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
B 是否具有细胞结构 无 无 有
C 是否具有成形细胞核 无 有 有
D 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生物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分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菌单细胞结构,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
解答: 解:A、病毒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细菌必须借助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真菌利用普通显微镜或肉眼就能观察到.A错误;
BC、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BC错误;
D、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真菌进行孢子生殖,病毒只能进行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D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生殖方式.
42.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由显性基因D控制)和单眼皮(由隐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及统计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父母性状 被调查家庭数 子、女
父 母 双眼皮 单眼皮
Ⅰ 双眼皮 单眼皮 120 85 50
Ⅱ 单眼皮 双眼皮 100 56 48
Ⅲ 双眼皮 双眼皮 80 90 36
Ⅳ 单眼皮 单眼皮 60 0 64
A. Ⅰ组父亲的基因组成为Dd
B. Ⅱ组中,母亲的基因组成为DD
C. Ⅲ组中,如有一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是单眼皮的机率为25%
D. Ⅳ组中,有一家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如该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机率为100%
考点: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双眼皮(由显性基因D控制)和单眼皮(由隐性基因d控制),则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dd,双眼皮的基因组成DD或Dd.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 解:A、Ⅰ组子女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dd,因此父亲遗传给单眼皮子女的基因一定是d,所以父亲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Dd,遗传图解如图1:,A正确;
B、Ⅱ组中,子女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dd,因此母亲遗传给单眼皮子女的基因一定是d,所以母亲的基因组成为Dd,不是DD,遗传图解如图1,B不正确;
C、Ⅲ组中,父母都是双眼皮,子女中有单眼皮,表明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图2;,从图2看出,Ⅲ组中,如有一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是单眼皮的机率为25%,C正确;
D、Ⅳ组中,有一家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但是体内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没有改变还是dd,因此如该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机率为0,而不是100%,D不正确.
故选:A、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43.埃博拉病毒是一种有极强传染性的病毒,传播途径是水和空气.去年,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导致近万人死亡,也促使国际社会加快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制.目前,埃博拉疫苗已进行临床试验,接受疫苗的志愿者体内均产生了抗体,且未出现严重副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同时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埃博拉疫苗相当于抗体
C. 注射疫苗是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起的非特异性免疫
D. 注射疫苗是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起的特异性免疫
考点: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二者比较如下表:
名称 形成时间 形成因素 特点 器官 包括的防线 举例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 由遗传因素决定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 皮肤、黏膜等 第一、二道防线 唾液中的溶菌酶
特异性免疫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与遗传因素无关;和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有关 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胸腺、淋巴结、脾脏 第三道防线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
解答: 解:A、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故A正确;
B、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注射的某些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因此埃博拉疫苗相当于抗原,故B错误;
CD、注射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体内产生的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这种免疫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能对某一种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注射疫苗是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起的特异性免疫,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结合分析表中的内容来解答本题.
44.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的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 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
C. 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 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 探究实验的原则是设置对照实验和变量具有唯一性原则.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A、变量也就是你所要探究的因素,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故选项正确.
B、探究实验一般都需要设置对照,而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并不是必须的,故选项错误.
C、进行数据测量时,为了减少误差,需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选项正确.
D、实验数据是不能随便篡改的,尊重实验事实,这是做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故选:AC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实验的原则,
45.下表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记录表,根据实验记录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温度 试剂 实验现象
1号 淀粉糊+2毫升唾液 0℃ 碘液 变蓝
2号 淀粉糊+2毫升唾液 73℃ 碘液
3号 淀粉糊+2毫升唾液 37℃ 碘液 不变蓝
4号 淀粉糊+1毫升清水 37℃ 碘液
A. 1、3号试管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B. 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
C. 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
D. 4号试管1毫升应改为2毫升
考点: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分析: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2)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1与3、2与3,这两组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分别是温度,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解答: 解:A、1号和3号试管的变量是温度,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A错误.
B、温度能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2号试管的温度73度,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低,所以滴加碘液后实验现象是变蓝,B错误.
C、3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实验现象是不变蓝,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C正确.
D、探究实验的变量具有唯一性,所以4号试管1毫升应改为2毫升,D正确.
故选:CD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设计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
2022年广东省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