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3396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3396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3396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节能减排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1. 小丹做家务,在厨房炒菜时,身边的妈妈闻到“菜香”欣然地笑了。妈妈闻到“菜香”是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饭后,小丹刷碗时发现多用些劲,碗刷得更干净,说明增大______可以增大摩擦力。
2. 在劳动课上,小明利用钳子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铁丝内能的。如图所示,在剪断铁丝的过程中,钳子是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3. 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a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______极;若螺线管中的电流增大,它的磁性会______。
4. 核电站是利用可控制的核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核电站在输送电能方面若能采用______(选填“半导体”或“超导”)材料,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
5. 节能减排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将家中普通照明灯全部更换成LED灯(发光效率高),实质是通过减小家中电灯的______来减少电能的消耗。电水壶是利用电流的______效应工作的。
6. 如图是冬奥会期间的防疫消毒机器人正在工作时的情景。为了减轻机器人的自重,机器人的外壳一般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的材料制作。其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7. 你一定剪过指甲吧!为什么指甲被剪断之后不是原地掉下来,而是“飞”出去?原来,指甲受到指甲钳的挤压,改变了______,当指甲被指甲钳剪断后,指甲的______转化为指甲的动能,让指甲“飞”出去。
8.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甲同学骑行的速度为______m/s;以甲为参照物,乙运动的方向为______。
9. 小明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做了如下记录:
①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5;
②小明的质量为60N;
③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④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其中符合实际且记录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10. 如图所示,炎热的夏季,小雨向盛有常温饮料的杯中加入一些小冰块,一段时间后冰块变小,同时观察到杯的外壁出现一些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杯中冰块的内能为零
B. 杯中饮料含有的热量减少
C. 杯外壁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 杯外壁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1. 如图所示,是南极海洋冰山的美丽景象。冰山实质就是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据科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熔化,海平面升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会漂浮在水面上 B. 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C. 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D. 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12. 如图所示,在水平木板上拉动木块,使木块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 木块所受重力和木块对木板压力的三要素相同
C. 木块所受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木板
D. 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3. 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如图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B. 如图乙,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凝华后储存在钢瓶内
C. 如图丙,刚梳过头的塑料梳子,会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D. 如图丁,太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在白纸上出现彩色的光带,是光的色散
14. (不同液体)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质量与厚度不计)中分别装有深度和质量均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
C.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V乙>V甲,因为甲、乙、丙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根据ρ=mV可知,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故A正确;
B、液体的深度相同,ρ甲>ρ乙>ρ丙,根据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故B正确;
C、容器的底面积相同,p甲>p乙>p丙,根据F=pS可知,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关系为:F甲>F乙>F丙,故C错误;
D、三容器质量不计,容器内液体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重力之和,所以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D正确。
故选:ABD。
(1)从图示中得出三种液体的体积关系,又知液体质量关系,利用密度公式得出其密度关系;
(2)(3)根据p=ρgh判定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根据F=pS判定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大小关系;
(4)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重力之和。
本题主要考查形状不规则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和压强的大小比较,这是本题的难点,也是重点,还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15.【答案】解:(1)石头的密度:
ρ=mV=2.4kg1×10-3m3=2.4×103kg/m3;
(2)石头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V=1×10-3m3,
则石头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
答:(1)石头的密度为2.4×103kg/m3;
(2)石头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N。
【解析】(1)知道石头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mV求出石头的密度;
(2)石头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石头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要注意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16.【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闭合开关,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5V,电流为0.1A,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R2=U2I=5V0.1A=50Ω;
(2)由电路图可知,R1、R2串联。当滑片在最右端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电源电压为
U=5V+0.1A×R1……①
将滑片P移到另一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此时电源电压为U=2V+0.2A×R1……②
联立①②,解得U=8V。
答:(1)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
(2)电源电压为8V。
【解析】由图知,闭合开关,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1)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已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及通过的电流,利用R=UI得到其最大阻值;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无论滑片位置在哪里,电源电压为两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将滑片P移到另一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方程得到电源电压。
此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及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17.【答案】解:(1)加热状态下通过毛巾架的电流为I加热=P加热U=440W220V=2A;
(2)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热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
所以由P=UI=U2R可得,R0的阻值:
R0=U2P加热=(220V)2440W=110Ω,
当开关S断开时,R1与R0串联,电热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R=U2P加热=(220V)280W=605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阻R1的阻值:
R1=R-R0=605Ω-110Ω=495Ω。
(3)由P=Wt可得,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
W=Pt=440W×10×60s+80W×(30-10)×60s
=3.6×105J。
答:(1)加热状态下,毛巾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2A;
(2)分析计算图乙电路中定值电阻R0、R1的阻值各为10Ω、495Ω;
(3)毛巾架正常工作30分钟总共消耗3.6×105J电能。
【解析】(1)在加热状态下,开关S应处于闭合状态,已知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应用功率公式P=UI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正常工作电流;
(2)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S1闭合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热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根据P=UI=U2R求出R0的阻值;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R1与R0串联,电热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根据P=UI=U2R求出电路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电阻R1的阻值;
(3)根据P=Wt求出电热器正常工作30分钟消耗的电能。
本题考查了电阻的串联和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18.【答案】匀速运动 11.5竖直 a 等于 凹 20.22
【解析】解:(1)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知电压表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故此时电压表示数为11.5V;
(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薄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硬币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所成的像仍在原来像的位置,且与成像物体对称,即硬币像的位置仍在a处;
(4)当人漂浮在水面上时,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水对人的浮力等于人的重力;
(5)由图可知,平行光在进入眼睛后会聚于视网膜前,所以我们应该用凹透镜延迟光的会聚,使光会聚于视网膜上;
(6)由图可知,该电阻箱的读数为2×10Ω+0×1Ω+2×0.1Ω+2×0.01Ω=20.22Ω。
故答案为:(1)匀速运动;(2)11.5;(3)竖直;a;(4)等于;(5)凹;(6)20.22。
(1)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2)读取电压表示数时,首先要明确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和对应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度线相垂直;
(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薄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硬币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所成的像仍在原来像的位置,且与成像物体对称;
(4)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
(5)近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6)电阻箱的读法: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
本题考查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注意事项、电压表读数以及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近视眼的矫正、电阻箱的读数等,考查较基础,难度一般。
19.【答案】温度计B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 晶体 固液共存 增加 95 低于 不会
【解析】解:(1)由图可知,图1中的温度计B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存在错误,因为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会使得温度计所测水温偏高;
另一处错误是温度计A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碎冰中,不能测量碎冰块的温度;
(2)由图2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因此冰是晶体;
(3)图2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加热,因此内能增加;
(4)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由图3可知,水的沸点为95℃;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因此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5)水沸腾时要满足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由于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则试管中的水虽然可以到达沸点,但无法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因此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1)温度计B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2)晶体;(3)固液共存;增加;(4)95;低于;(5)不会。
(1)温度计测量固体温度时,尽量将固体处理成碎渣,将玻璃泡浸没在固体碎渣之间;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到容器底部和侧壁;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体共存状态,由于此过程持续吸热,因此液体内能会增加;
(4)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该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据此分析当地的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关系;
(5)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温度计的使用、晶体熔化的特点和水沸腾的条件和特点的掌握,题目较综合,难度不大。
20.【答案】右 27502.7×103 铝 =V1V2ρ水 小
【解析】解:(1)①调平后发现右盘底粘有污渍,清理完毕后,重心向左倾斜,所以要向右调整平衡螺母,使横梁重新平衡;
②A、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所在标尺刻度之和,m=25g+2g=27g;
C、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读数为50mL,金属块的体积V=50mL-40mL=10mL=10cm3;
③查表可知,金属块可能为铝;
(2)②将密度计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漂浮,F浮1=G,ρ水gV1=G;
将密度计放入装满浓盐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漂浮,F浮2=G,ρ浓盐水gV2=G;
所以ρ水gV1=ρ浓盐水gV2,解得ρ浓盐水=V1V2ρ水。
③密度计从水中取出后未擦干直接放入浓盐水中,密度计自重变大,根据ρ浓盐水gV2=G可知排开盐水体积V2变大,根据盐水密度表达式可知测量结果会偏小。
故答案为:(1)①右;②27;50;2.7×103;③铝;
(2)=V1V2ρ水;小。
(1)①调平后发现右盘底粘有污渍,清理完毕后,重心向左倾斜,所以要向右调整平衡螺母,使横梁重新平衡;
②A、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所在标尺刻度之和;
C、量筒测量体积要注意分度值,通过天平测量的质量和量筒测量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密度;
③根据提供的表格,结合计算结果对照判断可能结果;
(2)②根据漂浮定理和阿基米德原理,分别将密度计在水中和盐水中的浮力表示出来,由于密度计重力不变,通过两次浮力联立可得浓盐水的密度表达代数式;
③密度计从水中取出后未擦干直接放入浓盐水中,密度计自重变大,根据ρ浓盐水gV2=G可知排开盐水体积V2变大,根据盐水密度表达式可知测量结果会偏小。
本题考查了固体的密度测量和物体浮与沉的条件和应用,综合性较大。
21.【答案】定值电阻断路 0.4右 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 U1-U2U2R0
【解析】解:(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电路中电阻变小,故变阻器应选左下接线柱与电源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故其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断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4A;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4)由表中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的乘积UV=IR=5Ω×0.4A=0.2A×10Ω=0.1A×20Ω=2V,为一定值,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实验步骤:
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在步骤①中,电路为只有R0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其示数为U1;
在步骤②中,R0与变阻器最大阻值Rx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其示数为U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滑=U1-U2,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
U滑R滑=U2R0,即U1-U2Rx=U2R0,
解得:Rx=U1-U2U2R0。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定值电阻断路;(3)0.4;右;(4)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5)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③U1-U2U2R0。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电路中电阻变小,据此确定变阻器应选左下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
(3)根据电流表选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相同,当换上大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
(4)利用表中数据,根据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一定值得出结论;
(5)要测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首先要得到电源电压,然后利用串联电路分压原理求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x。
本题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电路故障、电流表读数、实验操作以及设计实验方案测电阻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共享单车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