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
福建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古代诗歌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古代诗歌阅读,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八句转入“言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古代诗歌阅读 一、古代诗歌阅读(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张平甫①哀挽姜 夔将军家世出臛儒②,合上青云作计疏。吴下宅成花未种,湖边地吉草新锄。空嗟过隙催人世,赖有提孩读父书。它日石羊芳划路,弟兄来此一沾裾。【注】①张鉴,字平甫,姜夔的挚友,生前常资助姜夔。②臛儒:清瘦的儒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律挽诗。挽诗用以哀悼或祭奠死者,内容常与死者身份、生平、功绩相关。B.诗歌首联夸赞朋友的高贵出身、通儒之才和济世之志,因此能够青云直上,高官显爵。C.颔联写杭州新宅刚刚落成,还未及栽种花木,而湖边的吉地却锄草破土,准备建坟墓。D.本诗以动人著称,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斯人已逝,幽思长存,蕴含诗人的无限哀感。2.张鉴离世,姜夔“抚事感慨”,诗中除了表达挚友离世的悲伤外,还有哪些感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①陈与义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草木相连南服②内,江湖异态栏干前。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注】①诗人被贬陈留,靖康之难后,流亡到洞庭湖时写下此诗。②南服,指南方。周朝时,王室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分为“九服”。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联写登楼倚栏远眺,江堤曲折,草木连绵,江水与洞庭湖水呈现异态。B.颈联写诗人在靖康之难后被贬,新添《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的体验。C.尾联凭吊古迹,“风壮浪涌”,写出水势湍急,也写诗人心潮起伏,怅然迷惘。D.纵观全诗,一、二联景象壮观,以乐衬哀;三、四联感时伤世,格调沉郁顿挫。4.有学者称本诗“学杜而得其骨”,此诗与杜甫《登岳阳楼》在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喜见外弟①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②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③道,秋山又几重。【注】①外弟:表弟。②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③巴陵:现湖南岳阳,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开门见山,介绍了兄弟重逢的背景,包含三层意思,即离别之久、社会动乱、分手于幼年。B.颔联抓住典型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细腻传神地写出了相见时的神情变化。C.“别来沧海事”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的巨大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的无限感慨。D.“语罢暮天钟”避虚就实,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6.请赏析尾联的表达技巧。 (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金陵怀古(其四)李纲①六代当年恨最长,兵戈凌灭故城荒。非关霸气②多消歇,自是人谋未允臧③。王谢风流今寂寞,江山形胜亦凄凉。吾来正值兴戎马,慨念东南更惨伤。【注】①李纲,两宋之际的抗金名臣。②霸气: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③允臧:完善。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六朝古都,金陵城曾经繁华至极,如今却因为战争而变得荒芜凄凉。B.在诗人看来,金陵城陷落于战火之中,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霸气消散。C.颈联运用典故,虚实结合,从人事与自然两方面写出对金陵现状的感慨。D.与《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相同,尾联的“戎马”也用来代指战争。8.本诗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都是“金陵怀古”,二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岳阳楼望君山【明】杨基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注】杨基(1326~1372年),明初诗人。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总写登楼望湖所见景象,“无烟”二字点明虽是傍晚登楼,但因无雾而视线很好,为下文写望君山做好了铺垫。B.颔联、颈联写湖山之景,“一点”表明远望,“青”写树木葱茏,应上句之“春”,“镜里”二句描绘湖光山色相映成辉的景色。C.尾联两句化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诗句,生动而形象。D.此诗写景颇有笔力,全诗聚焦岳阳楼之景观,用白描的手法,既写眼前君山,又纵观洞庭湖景,末句以景结情,韵味无穷。10.此诗与杜甫《登岳阳楼》皆写洞庭湖景,但景与情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所写的景与情的不同之处。 (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陈宫①秦韬玉②临春高阁拟瀛洲,贪宠张妃作胜游。便把江山为己有,岂知台榭是身仇?金城暗逐歌声碎,铁瓮潜随舞势休。谁识古今堪恨处,井③桐吟雨不胜秋![注]①陈宫:南朝陈后主的宫殿。②秦韬玉:晚唐诗人。③井:指金陵景阳宫井,隋兵入宫,陈后主与张贵妃、孔贵人逃藏井中,终被发觉,解送长安。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陈后主大兴土木,贪图享乐,将临春阁等亭台楼阁修建得如同瀛洲仙境。B.陈后主沉湎酒色,只顾着终日与宠妃张丽华等嬉游玩乐,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C.颔联上下句转折而顿挫,点出骄奢淫逸是导致天下败亡的根本原因,旨意精警。D.“碎”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金铸成的城墙最终随着陈后主腐朽生活土崩瓦解。1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①苏轼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纤组绶②,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杯酒复相思,云山隔!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觉。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注】①熙宁九年太府寺丞文安国因事来密州,还朝时,苏轼设宴相送,故有此作。②纡:系。组绶:古代官员系玉的丝带。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移情于景,写友人返京的早晨春雪飘舞,借春雪留客吐露惜别之情。B.词人感慨人世变化不定,世事难以预料,年华易逝,唯恐别后再难聚首。C.词人劝友人畅饮,既有知己难逢的感伤悲凉,又有一醉方休的豪放自在。D.结尾处写到,新燕来时,虽未捎来友人消息,却给词人带来了些许慰藉。14.请简要分析“君过春来纤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B 2.(1)为时光流逝、世事无常而嗟叹;(2)为朋友生前空怀一身抱负,才华未得到施展而愤懑;(3)为朋友的后代能继承父亲遗志,勤奋读书而欣慰;(4)朋友风云流散、相继凋零,诗人既是“伤人”也是“伤己”。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能够青云直上,高官显爵”错。“合”,意为“应该”,首联是为朋友生前才华未能得到施展而愤懑,诗句大意是:世家贵胄竟然有您这样清瘦的儒者,本来应该青云直上,高官显爵,但您终未跻身高位。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颈联“空嗟过隙催人世”,“过隙”写出时光匆匆,“空嗟”写出作者的感叹,此句写出为时光流逝、世事无常而嗟叹;首联“将军家世出臛儒,合上青云作计疏”,“将军家世”写张鉴出身于世家贵胄;“合”是应该之意;“上青云”指青云直上,高官显爵;而“作计疏”本意是没有筹划好,实际是感叹张鉴未能实现理想。此句为朋友生前空怀一身抱负,才华未得到施展而愤懑;颈联“赖有提孩读父书”,“提孩”指张鉴的后代;“读父书”意为继承父亲的遗志。此句表达为朋友的后代能继承父亲遗志,勤奋读书而欣慰;尾联“它日石羊芳划路,弟兄来此一沾裾”,大意是他日,走过石羊矗立、芳草青青的墓道(石羊:墓道边的石兽),我会来祭奠您。张鉴谢世,朋友风云流散、相继凋零,此诗不仅是为张鉴做的挽歌,诗人既是“伤人”也是“伤己”。 3.B 4.同:都描写登岳阳楼所见的壮观景象,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联系起来,抒发年华流逝之叹、身世飘零之恨、家国之忧。异:陈诗抒发颠沛流离的迁谪之恨,国破家亡的亡国之痛。杜诗抒发亲朋离散、老病孤舟之恨,国家多难、动荡不安之忧。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颈联写诗人在靖康之难后被贬”错。由注释“诗人被贬陈留,靖康之难后,流亡到洞庭湖时写下此诗”可知,诗人先被贬谪陈留,再于靖康之难后流亡洞庭湖。选项时间顺序弄颠倒了。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相同点:《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中,后四句承接前四句抒发身世之感,家国之恨的感慨。“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作者从被贬以来,迄今已有五年了。五年之中,发生太多的变化。国无宁日,人无宁日。靖康之难,宋室南迁,诗人颠沛流离,到处流浪,真是天下之事、迁臣之恨都反映在双鬓之上。尾联所谓“欲题文字吊古昔”,即指此事。然而,作者此时的处境却比贾谊更坏,心境也比贾谊更劣。所以,即使像贾谊一样抒发吊古之情,也感到力不从心,难于下笔。于是只得面对风壮浪涌的长江、洞庭而茫然无语了。《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综合来讲,二者都描写了登岳阳楼所见的景象,都将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联系,抒发年华流逝之叹、身世飘零之恨、家国之忧。不同点:陈诗写“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作者被贬谪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亡国之痛,谪臣之恨,都表现在他变白的双鬓上,诗歌抒发了颠沛流离的迁谪之恨,国破家亡的亡国之痛。杜诗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作者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同时又年老体弱生活在孤舟之上。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只好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诗中作者抒发了亲朋离散、老病孤舟之恨,国家多难、动荡不安之忧。 5.D 6.①想象(或虚写)、寓情于景(或以景结情)。②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表弟登程远去的画面,寓情于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避虚就实”说法错误,应是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突出了一个“喜”字;七、八句转入“言别”。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这是想象明日的情景,是虚写,以虚衬实,以明日分别后表弟远行之路来衬托今日欢聚的短暂。“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不是从宋玉开始,就把秋天同悲伤联系在一起了么?“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这是以景结情。同时,诗人把离别的愁绪、后会难期的惆怅融入重重秋山之中,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把无形的愁绪化作重重秋山,让愁思形象可感,从而丰富了作者的情感内涵,带给读者更生动形象的体验。7.B 8.①都表达了积极有为的奋发之情,但李诗认为筹谋得当将大有可为,而王词则认为应有所作为才能避免重蹈覆辙。②都表达了对国事时局的关切之情,但李诗表达的是对战乱不息的悲痛忧伤,而王词表达了对沉湎声色而不以国事为重这一社会现实的遗憾。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B.“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霸气消散”错误,“非关霸气多消歇,自是人谋未允臧”意为“并不是因为霸气大多消散,只是因为人为谋划不够完善”,作者认为金陵城陷落于战火之中,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人为谋划不够完善。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金陵怀古(其四)》中“非关霸气多消歇,自是人谋未允臧”李诗认为金陵城陷落于战火之中,是因为谋划不当,如果筹谋得当将大有可为;《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如再不改弦易辙,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应有所作为才能避免重蹈覆辙。都表达了积极有为的奋发之情。《金陵怀古(其四)》首先描写了金陵城荒芜凄凉的现状,表达了如今金陵繁华不再一片凄凉的感伤,对曾经的人事筹谋不当的不满、遗憾,更有对此时兵戈戒马正兴的悲伤、以及对朝廷的不满,尾联“慨念东南更惨伤”一句,直接抒发诗人的对南宋偏居一隅的失望和悲伤。《桂枝香·金陵怀古》“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此语出自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化用其意,以典型化手法,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这是亡国悲剧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悲恨相续”,是指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遗恨之余,嗟叹不已。都表达了对国事时局的关切之情。 9.D 10.(1)洞庭湖景:杜诗中的洞庭之景,坼吴楚、浮日夜,气势恢宏,充满动态之美;杨诗中的洞庭之景,总体上平静渺远,空明澄碧。(2)所表之情:杜诗表达孤舟老病的悲戚,更有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杨诗更多表达的是个人的身世之愁。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D.“末句以景结情”错误,“消得巴陵万古愁”不是写景,是直接抒情。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景: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杨诗中“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总写登楼望湖所见景象,“无烟”二字写出湖面的空明澄碧。“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二句则具体写望君山。“一点”,既是视觉的直感,也起了衬托作用,突出了湖的广阔浩森,因而楼上望山,不过“一点”而已。“青”字则写出了山的生气,暗应上句的“春”字。“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二句紧扣上句写湖光山色相映,开阔渺远,悠悠无限。情:杜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抒发作者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及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杨诗“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以水喻愁,将自己的身世感慨,思乡之念融入诗中。11.D 12.①对陈后主沉湎酒色而致亡国的讽刺与悲叹。②对统治者以史为鉴,勿重蹈覆辙的讽喻与劝诫。③对晚唐国运衰微、岌岌可危的忧虑。 【解析】11.本题考查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黄金铸成的城墙最终……”说法错误,“金城暗逐歌声碎”指隋兵冲进来打破了陈后主的金城铁瓮,敲碎了《玉树后庭花》的“歌声”,震乱了爱妃张丽华的舞步,而后人去楼空,历史又翻过了一页。此处的“金城”意为“如金属铸成的坚固的城墙”,比喻城之坚固,与后诗“铁瓮”互文,选项把它误解为“黄金铸成的城墙”,显然是错误的。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尾联为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律诗常见的“起承转合”之“合”处,结合全诗的内容以及典型的怀古诗常见的内涵,其感情是不难体会的。首先,本诗以“陈宫”为题,以“陈后主”沉湎酒色发端,写足了其贪图享乐最后导致天下败亡的悲剧,故对陈后主沉湎酒色而致亡国的讽刺与悲叹是感情的第一层。其次,“古今堪恨”四字含蓄蕴藉,借古讽今,劝谏当朝统治者以史为鉴,勿重蹈陈后主的覆辙之意也是十分明显的。最后,诗人所处的晚唐国运衰微,岌岌可危,身处这一时代的诗人,从陈灭亡的历史看到了唐王朝走向灭亡的危机,对此表达了深切的忧虑。13.D 14.①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②对友人还朝的衷心祝愿;③对自己远离朝廷的处境感到失落与无奈。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的能力。D.“虽未捎来友人消息,却给词人带来了些许慰藉”错,结尾处写“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词人不是正面说,而是以反话出之,意思是你要来信,我要回音,鱼书往还,借以表达友情永存之感。故选D。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评价思想情感的能力。上片写“君过春来纤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意思是你如今是遇到好的机会,一定会青云直上,我则应当告老还乡。通过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作者苏轼送文安国还朝时写下的一首词,再结合本句,表达的是作者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君过春来纤组绶”,朋友如今遇到大好机会,可以大展拳脚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表现作者对友人还朝的衷心祝愿。同时,作者也在抒发自己此刻的情怀,“我应归去耽泉石”句是纯粹的牢骚,说自己要归休泉石,去过隐居生活,是坎坷中无可奈何之想,意思是除非现实逼我无路可走,我还是轻易不肯走这条消极道路的,此处表达对自己远离朝廷的处境感到失落与无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文学类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古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古代诗歌阅读,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汇编-03古代诗歌阅读,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十两句赞美重诺守信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