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教育集团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406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教育集团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406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教育集团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406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教育集团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西校教育集团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语文模拟卷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0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让我们走进自然,看山看水看日月,在古诗文中品悟美景,装点青春!看山:在陶渊明的“①_______,②___”(《饮酒》<其五>)中撷一份悠然自得,忘却尘世烦恼;看水:“③ ,④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漫步西湖,看粼粼水光;“⑤_______________,⑥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登临潼关,望黄河险峻,波涛汹涌。看日月:清晨,与欧阳修一起前往醉翁亭,沉浸在“⑦ ,⑧ (《醉翁亭记》)的怡人景色中。夜晚,与范仲淹一起泛舟洞庭湖,欣赏“⑨ ,⑩ (《岳阳楼记》)时而灵动、时而静谧的醉人月景。2.读经典感悟青春:同学们从《朝花夕拾》中搜集到了两个关于青年鲁迅自我觉醒的重要片段,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甲】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匾é。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乙】“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bì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匾é( ) 嫡派( ) 枪bì( ) 喝彩( )(2)下列句子中,与画线句的复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现在手头既没有拓本,也没有《金石萃编》,不能查考了。B.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C.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D.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3)【甲】语段选自《_____》(篇目);【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内容描述的是_________事件。(2分)4)鲁迅鼓励青年要“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请结合上面语段,回答下面问题:①鲁迅借这两个片段大胆说出了国民存在的哪些问题?②【乙】语段中,青年鲁迅的意见发生“变化”后,他勇敢做出了怎样的行动?(4分)3.光明中学开展“大美徽韵,研学正当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2分)(1)【品·名人风采】下面是同学们在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参观时生发的感慨,请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两项。( )(2分)A.看到太白祠厅堂高悬的匾额“诗无敌”,小语不禁感叹:“此匾额,非‘诗仙’莫属啊!”B.参观完太白草堂和青莲书院,小文摇头晃脑转起了文:“李白者,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也。”C.看到“十咏亭”这三个大字时,小安忍不住赞叹:“书体横平竖直,字体方正,规矩严整。”D.看到展厅内所挂李白诗句书法作品,小徽由衷地说:“每次读李白的这首七律,我都感觉心中充满豪气!”(2)【赏·山水画廊】下面是小刚研学旅行总结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4分)新安江山水画廊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全长约50公里,是“黄山一歙县-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甲】富有中国特色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相结合,造成了它的独特魅力。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而过。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我们还欣赏了古老的徽剧,其内容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乙】可惜的是,据说徽剧曾有传统剧目1400多个,至今只余700多个减少了一倍。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应将“ ”改为“ ”(2分)②【乙】处画线句不合逻辑,应将“ ”改为“ ”(2分)(3)【宣·青铜魅力】下面是小皖发布在研学小组群里的一张宣传彩页。请阅读彩页内容,完成下面任务。 (6分) 【展览资讯】4月20日,由安徽博物院联合四川博物院、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及全国近二十家文博单位共同推出的“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安徽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展出文物珍品140余件(套),年代自商代至战国。其中,最为瞩目的当数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馆藏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除青铜器外,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一系列玉器也在特展中亮相。【票务信息】1.「成人票价]60元/人2.[免费措施]①6周岁(含)以下儿童、70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免费;②现役军人、残疾人、军队离退休干部等凭有效证件免费。3.[优惠措施]符合以下条件的,凭相应有效证件享受半价优惠:①6~18周岁的未成年人;②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在校学生;③60~70周岁的老年人。【参观指南】安徽博物院: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放;周一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①来合肥过“五一”节的表姐打算乘坐地铁去看此次展览,她对这张交通储值票上合肥轨道的图标产生了极大兴趣,请你为她介绍这个图标的设计创意。(3分)②表姐还准备拉上古稀之年的爷爷一起去看展览。确定行程前,她发微信向你咨询。你该如何回复她?(3分)二、阅读(55分)【一】(23分)同学们准备把下面这篇文章拍摄成微电影,推选你负责编导及相关工作。请你完成以下任务。一封从未拆开的信不响①母亲今年53岁,她这半生,没有什么被爱直接触动的时刻。我今年20岁,从来没有对母亲说过爱。②我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单亲家庭。中国人含蓄内敛,讲究留白的谈话艺术,母亲与我都将其做到了极致。我们很少展示彼此内心的波澜,只在各自的房间吞声噎泪。③记得高三成人礼前夕,老师要求家长与孩子分别给对方写一封信,在典礼上互换信件。那几天,母亲总是望着纸笔,眉头紧锁,最后无奈地敲开我的房门说:“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写。”我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没话说就算了。”实际上,看着我已写好的信,我并不愿意就这么算了。④成人礼那天,到了交换信件环节,我却因下一项活动被安排到后台候场。就这样,母亲与我短暂地分离了。主持人声情并茂,配乐催人泪下,镜头扫过台下一个个拥抱的身影和哭泣的脸庞,而我和母亲在人群中,不知所措。我们是被感动排除在外的人。我写的信,就放在母亲身边椅子上的包里。在后台,我期待她能忍不住打开包,看看有没有一封信。或许在逐字阅读的过程中,脑海中能响起我的声音,浮现出我的样子。⑤但没有,我的期待落空了。⑥信的落款处写着“2019年12月8日22:52”。这个时刻,成了它保质期的最后期限。⑦两年半后的一个夜晚,我本是进入母亲卧室拿书,却看到她平躺在床上,脸色发白,手止不住地颤抖。母亲说:“去医院。”⑧11点的夜晚,车辆虽少,但一路红灯。母亲靠在座椅上不断深呼吸,我握着她的手,冰凉嵌进她手上每一条粗糙的褶皱。在倒数第二个红灯处,母亲对我说:“靠近一点儿。”她的声音微弱,仿佛再大声一点儿就会震碎自已。她告知我每一份保险以及银行卡、手机的密码。说完地似乎用尽了全部力气。“别说了,医院马上就到了。”红灯依旧刺眼,只是在我眼中,红色化为水珠,滴落在我的眼镜上,最后泛滥成灾。⑨其实,我几乎从未在母亲面前流露过浓烈的情感,比如哭。在家人面前哭,在我看来,是一件极为难堪的事,意味着我正在彻底袒露自己,意味着我的确拥有着一些我逃避表现出来的情感,比如爱和在乎。⑩到了医院,检查一切正常。母亲回家后按照医嘱吃药,清淡饮食,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复发。⑪还是一个夜晚,母亲坐在客厅,再一次,更为正式地给我交代一些事情,并带我去看她藏在床垫下的东西。我说:“你别吓自己,也不要吓我,肯定会好好的。"母亲说:“就是以防万一,你也大了,得知道这些。”我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失声痛哭,借着冲洗的水流声缓和着情绪。⑫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带着收拾好的平静,坐回母亲身边。⑬那天晚上,我陪她入睡,我握着她的手,她也用力捏了一下我的手作为回应。黑暗中,我不禁想,如果明天醒来发现母亲已经离开,我该怎么办。我突然想起那封未拆开的信。它依旧静静地躺在背包中。⑭我再次拿出这封信。⑮“展信佳!首先我要给你道个歉,因为在写信这一天,我又和你吵嘴了.…⑯忘记了那天是因为什么吵架,但我们之间确实总是产生不愉快。母亲说她一点儿都不了解我,我不愿跟她分享学校生活、偶尔获得的好成绩以及我到底想做什么。⑰尽管我感觉自己步入成年后,我们正慢慢地接近我幻想无数次的温情时刻,但是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力量拉扯着我偏离。我禁不住想,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大胆表达对彼此的爱,能够拥有分亭彼此生活、面对彼此情绪的勇气,这些温情在此刻,也许就不会显得那么别扭。我们的关系就是这样,总是无话可说,却也渴望再多聊一句;我们的感情形态就是如此,像一封从未拆开的信。情绪的河流在我们之间浩浩汤汤流过,我和母亲虽未曾涉足这条河,却早已被浸湿。⑱和母亲睡在同一张床上的那个夜晚,我想起了那封未拆开的信。我握着她的手,她用力地捏了一下我的手作为回应,也许,这封信还没有过期。(有删改)4.文章讲述了“我”与母亲之间曲折动人的故事。为了帮助参演者更好地理解剧本,请梳理故事情节,完成鱼骨图。 (6分)5.配音演员在给下面句子配音时总是把握不准句子的朗读节奏,请从重音的角度为配音演员设计句子的朗读节奏并简述理由。(3分)我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失声痛哭,借着冲洗的水流声缓和着情绪。6.请研读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揣摩“我”此时的心理活动,并帮“我”的扮演者写一段内心独白。 (3分)7.负责旁白设计的小皖认为第①②段没有必要保留。请联系文章内容,对他进行劝说。(5分)8.你发现“信”是走进人物内心、分析人物关系的突破口。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对“信”进行深刻解读,帮助演员更好地理解剧本。(6分)【二】(16分)材料一:近日,四川一学校组织学生们背着“锅碗瓢盆”去春游的短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的学生们背篓里装着蔬菜水果、柴火、锅碗瓢盆,手里提着桶装水、零食等。到了一处空地上,大家进行分工,有的负责洗菜切菜,有的负责生火煮饭,全程自己动手,做出了一顿难忘的饭莱。看到此情此景,网友们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春游”。的确,这种看上去“野”性十足的野炊活动,于当下而言,确实显得真实而稀缺。因为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学校安排的春游,本质上都属于“花钱购买服务”。一般都是学校与景区景点、教培机构、实践基地等合作,把学生统一拉过去,然后按部就班地展开行程。在此模式下,“春游”很大程度上被置换成了“游览观光”“兴趣体验”,反倒失去了“游玩”的本意。材料二:春游,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论语·先进》中就有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戏水,听风,吟诗,甚至歌咏,这样的春游,不仅是玩乐,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现代著名教育专家于永昌也曾表示:“学生春游能在户外感受季节交替变换,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对成长非常有益。”有时候,即便给学生说无数遍“春天好、风景美”,都不如让他们走进大自然,与之亲密接触更有效果。而野炊春游,对中小学生而言,更是一种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显然,野炊春游的形式,正是将劳动教育课直接搬到大自然的一次成功实践。学生们亲自动手并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仅能让他们从小就感受到劳动的无限趣味,体会到劳动的生动魅力;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材料三: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属于师生校外大型集体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学校要认真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制订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人身安全。比如,事先对路线、场地、设施、设备、疏散通道等进行详细勘察;部署足够的教职工进行监管,排查食材、饮用水质量等安全问题;后勤保障、应急物资要到位,安排校医随队,备足常用药品与急救设备等。除此之外,春游时还要关注环境问题,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应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尊重环境,爱护自然。材料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不仅是看到,更是想到、做到。如果远方有一座知识和能力的金山,而你不走出家门去“行万里路”,那么这座金山你永远也得不到。只有行走,才能开阔眼界,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李时珍、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等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获得重大发现。可以说,旅游是一种使身心趋向完美的境界的方式。不仅如此,旅途中充满不确定性,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料的因素,邂逅不同的人、事、物,这考验着旅游者的应变及适应能力。目的地拥有新奇、丰富、多变的异态生活场景,以及研学科考、运动探险等不胜枚举的体验活动项目。这些为旅游者再造自我提供了无限可能。旅游为旅游者提供了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机会,使其可以自由行走、自由交往、自由探索,获得生命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从而更加自信、自立、自强。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网友们口中的“真正的春游”指的就是类似于背着“锅碗瓢盆”、全程自己动手的野炊春游。B.材料二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春游的意义,且每一段的段首句,都可以作为该段的分论点。C.为消除春游中的安全隐患,学校既要事先详细勘察设施、设备,又要遵守规章制度,爱护自然。D.前三则材料都是围绕“春游”在阐述;材料四则从更大的层面“旅游”切入,进行论述。10.材料一中的事例可以作为论据论证材料二的观点吗?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说明理由。(3分)11.请阅读材料四第一段,简要梳理其行文思路。 (4分)12.随着“背着锅碗瓢盆’去春游”视频的火爆,同学们极力倡导班级组织一场野炊春游活动,但老师因“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教学进度”等顾虑迟迟不肯开展。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劝说老师消除顾虑。(6分)【三】(16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接之。久而成穴,虎殊快甲不觉也。殊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之,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虎谓其忠,益爱近之。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刘元卿《猱》【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穴:窟窿。③殊快:很舒服。④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13.(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必先苦其心志: (2)法家拂士:(3)猱徐取其脑啖之: (4)猱则已走避高木:14. (6分)翻译下面语句。(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虎谓其忠,益爱近之。15.(6分)两文所阐述道理相同,但【甲】文中舜等人成就大业侧重印证“ ”的道理;【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侧重印证“ ”的道理(用甲文词语填空)。且两文所运用的写法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三、作文(55分+卷面分5分)1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杨绛说:“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秦文君说:“人的生命是一个灿烂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世上的一个过客,要做怎样的过客,那是每个人的选择。”毕淑敏说:“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以上文字唤起了你哪些记忆?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西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西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东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共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