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指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为:被。歌:诗的体例。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杜甫与李白又合称“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风格沉郁顿挫。代表作:《登高》《春望》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卷我屋上三重(chónɡ)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林梢(shā),下者飘转沉塘坳(à)。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yǐ)杖(zhànɡ)自叹息。 俄顷(qǐnɡ)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è)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ch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jù)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吾庐(lú)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按照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挂着,挂住。罥,挂结。
沉到池塘水中。坳,水势低的地方。
译文: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枝头,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沉到池塘水中。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译文:南村边上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体弱,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偷窃的事,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口干舌燥也喝止不住,只好回来靠着手杖独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译文: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阴沉迷蒙,天也渐渐黑下来。盖了多年的被子冷得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没有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
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节诗歌的内容。
秋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沾湿祈求广厦
2、诗人笔下的秋风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怒号”字把秋风拟人化了,突出了风的威力之大。“卷”、“飞”、“渡”、“洒”、“挂”、“罥”、“飘转”这几个动词刻画了茅草随风飘飞的动态场面,形象地表现了秋风破屋的惨状,从侧面写出诗人艰难窘迫的处境。
他们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以上两句描写了天气情况,渲染出暗淡悲惨的氛围,也烘托出诗人暗淡悲惨的心境。
4、第三诗节哪两句属于环境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三层含义: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5、“归来倚杖自叹息”,作者在叹息什么?
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
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
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
1、前三段在叙事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丧乱”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安史之乱 点明诗歌的时代背景,使诗歌具有了深广的历史和现实的内涵。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后世称“杜甫草堂”)暂时有了安身之处。这年,他已经49岁了。可好景不长,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3、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推己及人,通过个人遭遇的描写,抒发“吾庐独破”而使天下寒士得以安乐的心愿,仍然表现出关心人民、关心社会的济世情怀和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
诗歌主旨 本诗通过记叙茅屋被秋风吹破后群童抱茅、茅屋漏雨、诗人长夜难眠的凄凉情景,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广济天下苍生的博大胸怀及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伟大精神。
全诗的前三节与第四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三节是写实的叙事,诉说境遇之苦, 情绪含蓄压抑;第四节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奔放。前三节的层层铺叙,为第四节的议论、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 ,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前苏联〕别林斯基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杜甫的评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朱德对杜甫的评价: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__韩愈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
初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2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六单元24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ppt、第六单元24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音频朗读-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翻译课文,无奈痛心,忧思痛苦,第一节秋风破屋,心苦痛惜,第二节群童抱茅,第三节破屋漏雨,课文赏析,第四节祈求广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