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导学案9-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435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导学案9-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435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导学案
展开科 目 | 语 文 | 课 题 | 行路难(其一) | 授课时间 | 2016.5.30 | |||
设计人 |
| 班 级 |
| 姓 名 |
| 序 号 | 34 | |
学习目标 |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默写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 |||||||
【李白的诗句积累】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写作背景: 《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作于天宝三年(就是公元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 ||||||||
【阅读内容】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二)》 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注释: ①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字面上是说自己耻于像长安的市井小人一般凭着斗鸡小技赌胜微不足道的彩头暗讽唐玄宗在宫内设置斗鸡坊,斗鸡小儿因此而谋得功名富贵。据陈鸿《东城父老传》记载,唐玄宗宠爱一个叫贾昌的斗鸡小孩,给了他极其珍贵的待遇,而且恩宠他达几十年之久。 | 【阅读导引】 【活动一】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两遍,再组内一对一对读,互相正音,读通读熟诗歌。(相信自己一定行)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力争达到背诵。)
2、朗读古诗,请以下面句式为依托,品读这首诗。我从“ ”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 的李白。因为 。
【活动二】合作探究 1、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与“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
【活动三】拓展阅读
请尝试疏通《行路难(其二)》诗歌大意并进行赏析,谈谈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 |||||||
课堂检测:
1、诗歌用 和 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2、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
3、“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羞”,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答案:
5、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6、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2分)
7、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答:
8、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中隐含的典故(写一个即可)。
答:
9、“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0、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答:
11、对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D. 此诗想象丰富雄奇,感情基调豪迈乐观,充分显示出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学,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课堂检测,作业设计 默写《行路难》,小结反思章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行路难其一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行路难其一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练习,试题链接,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