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第1页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第2页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第3页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第4页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第5页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第6页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第7页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第8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及人与环境,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组成成分,组成成分辨析,食物链,营养级,营养结构辨析,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功能,二级能量流动过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三.生态系统的功能: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光合作用生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生物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光能、无机化学能转化为有机化学能
    腐生生物大多数细菌、真菌、少数动物)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
    把动植物遗体、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 ,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找双向箭头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找三个箭头指出的为生产者
    2.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 → →
    注意: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2.每一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3.食物链中只存在生产者和消费者。4. 一条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
    【思考】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取决于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 【思考】其复杂程度与稳定性的关系?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思考】第二营养级所代表的是某个个体还是某个种群吗?整个营养级所有生物
    意义: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模型一 :根据各生物/营养级的有机物总量或能量分析
    模型二: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模型三:根据有害物质的浓度分析(生物富集作用)
    1.概念: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的过程。
    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2.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
    3.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
    1.单向流动: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原因:食物链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能量也不能循环流动,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所经过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都不断进行着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过程。注意:生态系统只能指生物圈物质循环指元素循环而非化合物循环物质不能在生物群落内部进行循环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的特点
    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碳在无机环境中以什么形式存在?碳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 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联系:
    3.碳循环失调(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或植被破坏(2)影响:导致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3)如何降低温室效应?①多植树造林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③开发清洁能源或使用清洁能源
    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信息传递的作用和应用
    个体水平: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种群水平: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①蝙蝠依靠“回声定位”实现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②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①植物开花需光信息刺激;②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
    ①森林中狼与兔依据对方的气味捕食或躲避;②烟草释放化学物质调控害虫天敌
    ★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有: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机械防治
    ※生物防治特点: 没有直接杀死生物,也没有造成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3.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 。4.调节基础:______________
    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原状难以恢复。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而不受损害的能力;
    问: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之间有什么关系?所有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都一样吗?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减少生态足迹:节约用水用电,低碳出行,提倡素食,垃圾分裂回收(生态足迹和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
    2.加大环境承载力:加大农,林,牧,渔等产业科技的投入,提高生产力,提高产量
    3.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富营养化,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保护:如 (最有效) 保护:如水族馆、动物园等 生物技术保护:建立种子库、精子库和 库等 保护:加强 、执法和 教育
    1.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 潜在价值
    1.由于大量污水排人某自然水体,该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而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麻烦。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生态修复时,一般会选择本地物种,不选外来物种。在种间关系方面,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之间可能会存在_________(答出2点)关系;在生态环境方面,由于_____________(答出1点),外来物种在本地容易大量繁殖,使本地生态系统难以维持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_,从而打破生态平衡。(2)污水大量排放,导致水体中N、P含量升高,使得该水体中一种鱼的种群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如图1所示(图中数字表示百分比),推测该种群数量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
    食物和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
    2.农田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有重要作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差,需要人类投入大量精力去管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是________。农田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需要施加氮肥。(2)农田还要定期除草、灭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田可通过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等多种途径分解残留农药,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蚜虫喜欢追逐黄色的东西,可以使用类似粘鼠板的“黄板”来吸引蚜虫并将其杀灭。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4)小麦秸秆不仅可以被加工成饲料、制作成精美的秸秆画,还可用于发酵生产沼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现代生态农业,利用了____________原理,极大地提高了________。
    农产品不断地输出使部分氮元素不能返回农田生态系统
    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出现频率,种植密度,植株高度,种间关系
    1.实现物质循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2.减少肥水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养殖成本。
    重金属污染物被水葫芦吸收后沿食物链累积到食物链顶端,危害人体健康
    肥水排放过多,水体中有机物增加,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措施:减少肥水的排放或扩大水葫芦种植面积
    4.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存在清水态和浑水态两种可相互转换的状态。清水态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类群,浑水态则以浮游植物为优势类群,即常见的富营养化状态。“食藻虫引导的水下生态修复技术”以食藻虫(一类以藻类、有机碎屑等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大型浮游动物)搭配改良后的沉水植被,辅以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构建“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体系,使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由浑水态向清水态转变。回答下列问题。(1)浮游藻类、食藻虫、肉食鱼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建立的营养关系叫做___________,投放后的食藻虫在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属于____________;(2)鱼虾螺贝等水生生物的加入,能有效控制沉水植被的数量,使相关的生物组分保持相对稳定,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当进入短日照的季节或遇到连续阴天,即使在没有外源污染的情况下,沉水植物过于繁茂的清水态水体也会转化成浑水态。出现上述转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选择适合的生物组分,提出一种缓解转化的合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减弱,水体溶氧下降,引起好氧生物死亡,微生物分解产生N, P使,水体富营养
    引入挺水和沉水植物竞争阳光和无机盐营养,

    相关课件

    第一篇 主题四 专题(十一) 命题点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讲义:

    这是一份第一篇 主题四 专题(十一) 命题点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讲义,文件包含第一篇主题四专题十一命题点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pptx、第一篇主题四专题十一命题点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教师版docx、第一篇主题四专题十一命题点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与环境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自查·明晰考位,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模拟预测·题组集训,考题拓展·素养落地,生产者,分解者,自然选择,单向性,所有生物,丙→甲→乙→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第4讲人与环境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第4讲人与环境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巩固基础,生态占用,生产资源,吸纳废物,生活方式,全球性,生存和发展,全部基因,生态系统,遗传多样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