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4477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4477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4477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考试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447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考试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447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考试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447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4477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答题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4477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
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文件包含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解析版docx、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考试版docx、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参考答案docx、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二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B(解析版)
一、单选题
1.细胞中的糖类大致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下列物质中属于单糖的是( )
A.纤维素 B.蔗糖 C.半乳糖 D.乳糖
【答案】C
【详解】A、纤维素是多糖,A错误;
B、蔗糖是二糖,B错误;
C、半乳糖是单糖,C正确;
D、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的二糖,D错误。
2.下列生态学概念包括的范畴,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C.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 D.群落→种群→个体→生物圈→生态系统
【答案】C
【详解】生态学的层次是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从大到小排列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C符合题意。
3.下列生物均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细菌 ②绿藻 ③乳酸菌 ④紫菜 ⑤硝化细菌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青霉菌
A.①③⑦ B.①②③⑤⑥ C.①⑤⑥⑦ D.②④⑥⑧
【答案】D
【详解】①蓝细菌为原核生物,②绿藻为真核生物, ③乳酸菌为原核生物,④紫菜为真核生物,⑤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⑥酵母菌为真核生物, ⑦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⑧青霉菌为真核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的是②④⑥⑧,ABC错误,D正确。
4.下列各组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所使用的有关试剂及特有的颜色反应,正确的一组是( )
A.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B.淀粉酶—碘液—蓝色
C.脂肪—双缩脲试剂—紫色
D.蛋白质—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答案】A
【详解】A、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
B、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应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紫色,B错误;
C、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C错误;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
5.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对于生物体而言必不可少,如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发生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发生碱中毒。这个事实表明某些无机盐的作用是( )
A.维持正常pH B.调节渗透压
C.提供能量 D.组成生物体内化合物
【答案】A
【详解】由题意可知,血浆中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发生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发生碱中毒,这个事实可以表明无机盐可以调节酸碱度(pH),A正确,BCD错误。
6.如图表示细胞膜中的各种成分及其含量,其中①②③对应的成分分别是( )
A.磷脂、糖类、胆固醇 B.蛋白质、脂肪、纤维素
C.脂质、蛋白质、糖类 D.蛋白质、脂质、糖类
【答案】C
【详解】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故脂质含量最多;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故细胞膜上含有少量糖类。综上所述细胞膜中脂质含量最多,其次是蛋白质,含量最少的是糖类,C正确,ABD错误。
7.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有⑤,没有③ B.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C.细胞核是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 D.④所示结构为染色质
【答案】A
【详解】A、⑤是核仁,③是核膜,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没有核膜和核仁, A错误;
B、⑥是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正确;
C、细胞核可以储存遗传物质,可以调控细胞的生命活动,C正确;
D、④所示结构为染色质,D正确。
8.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细胞是( )
A.新鲜的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
B.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C.干燥的大葱白色外表皮细胞
D.活鲤鱼的红细胞
【答案】B
【详解】A、新鲜的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成熟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A错误;
B、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成熟大液泡,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B正确;
C、干燥的大葱白色外表皮细胞,已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C错误;
D、活鲤鱼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D错误。
9.如图所示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甘油以该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B.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C.运输该物质的蛋白质难以运输其他物质
D.该过程的运输速率与膜两侧浓度差完全成正比
【答案】C
【详解】A、图中物质运输方式中,需要载体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是协助扩散,而甘油是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A错误;
B、图中物质运输方式中,需要载体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所以运输该物质的蛋白质难以运输其他物质,C正确;
D、该过程的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但需要载体协助,所以该过程的运输速率与膜两侧浓度差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D错误。
10.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若要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和pH值分别属于( )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
【答案】C
【详解】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属于自变量,pH值属于无关变量,故选C。
11.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③④最易断裂
B.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D.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只发生在真核细胞内
【答案】B
【详解】A、ATP分子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④最易断裂,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错误;
B、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都是蛋白质,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酶1是ATP水解酶,酶2是ATP合成酶,B正确;
C、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C错误;
D、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发生在一切细胞内,D错误。
12.中耕松土是农业生产中经常采取的措施,在降雨、灌溉后以及土壤板结时,疏松表层土壤,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下列关于中耕松土促进增产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硝化细菌将亚硝酸还原成氨,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B.避免根细胞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对根系造成伤害
C.促进厌氧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增加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
D.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使局部大气CO2浓度上升
【答案】D
【详解】A、中耕松土能提高土壤含氧量,加快硝化细菌繁殖,使氨变为硝酸盐,A错误;
B、中耕松土能提高土壤含氧量,避免根细胞由于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系造成伤害,B错误;
C、中耕松土能提高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抑制厌氧微生物的生理活动,C错误;
D、中耕松土能提高土壤含氧量,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可能导致局部大气CO2浓度升高,D正确。
13.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和细胞核体积均减小
B.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受环境的影响,不受机体控制
【答案】B
【详解】A、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A错误;
B、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相关酶的附着和识别,所以影响DNA复制和转录,B正确;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而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受机体控制,D错误。
14.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以下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经常进行日光浴使皮肤颜色变深
B.通过杂交获得的抗病高产玉米
C.采用微整形使单眼皮变成双眼皮
D.因水肥充足得到的穗大粒多小麦
【答案】B
【详解】A、经常进行日光浴使皮肤颜色变深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
B、杂交获得的抗病高产玉米属于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是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
C、采用微整形使单眼皮变成双眼皮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
D、因水肥充足得到的穗大粒多小麦是环境导致的,不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15.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若父母双眼皮,孩子单眼皮,则父母基因型分别是( )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答案】C
【详解】分析题意,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若父母双眼皮(A-),孩子单眼皮(aa),则孩子的a基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故父母基因型均为Aa,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16.对某植物进行测交,得到后代的基因型为RrBb、rrB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
A.rrbb B.RrBB C.RRBb D.RrBb
【答案】B
【详解】A、rrbb×rrbb→rrbb,这与题干不符,A错误;
B、RrBB×rrbb→RrBb、rrBb,这与题干相符,B正确;
C、RRBb×rrbb→RrBb、Rrbb,这与题干不相符,C错误;
D、RrBb×rrbb→Rrbb、RrBb、rrBb、rrbb,这与题干不符,D错误。
17.一男孩患红绿色盲,其家族中均无红绿色盲患者。该男孩红绿色盲基因的遗传途径是( )
A.祖父父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母父亲男孩 D.外祖父母亲男孩
【答案】B
【详解】AC、色盲是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一色盲男孩,其性染色体是XY,Y染色体只能来自于其父系家族,由其祖父传给父亲,由父亲传给自身,X染色体来源于母系家族,因此该男孩红绿色盲基因不能来自父亲,AC错误;
BD、该色盲男孩X染色体来源于母系家族,由其外祖父或外祖母通过该男孩的母亲提供,已知其家族中均无红绿色盲患者,外祖父色觉正常,因此该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其外祖母,即其外祖母是色盲基因携带者,B正确,D错误。
18.某同学用肺炎链球菌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时,若发现乙试管中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则物质X不可能是( )
A.蛋白酶 B.DNA酶 C.RNA酶 D.酯酶
【答案】B
【详解】因为乙试管中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说明乙试管中存在S型细菌的DNA,因此物质X不可能是DNA酶,因为DNA酶会水解DNA。故选B。
19.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C.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D.③过程中核糖体形成的肽链相同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①是DNA的复制过程;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③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多肽链(蛋白质)的过程。
A、①是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②是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A错误;
B、②是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③是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B错误;
C、①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为:A-T、C-G、G-C、T-A,②转录过程中碱基配对为A-U、C-G、G-C、T-A,可见这2个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不完全相同,C错误;
D、图中③翻译过程都是以一条mRNA为模板形成的,所以形成的肽链相同,D正确。
20.小鼠AVY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导致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了可遗传变化。这种现象叫作( )
A.表观遗传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
【答案】A
【详解】分析题意,小鼠AVY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即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属于表观遗传,表观遗传是可遗传的。故选A。
21.一对夫妇所生的多个子女在遗传上不完全相同,这种变异主要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
【详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子代之间性状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B正确。
22.果蝇的卷翼(V)与直翼(v)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卷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在16℃时幼虫发育,子代有直翼果蝇;在25℃时幼虫发育,子代全部为卷翼,此实验说明( )
A.性状完全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B.基因型相同,性状一定相同
C.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从根本上讲,果蝇的卷翼与直翼由环境温度来决定
【答案】C
【详解】由题意知,果蝇的直翼和卷翼性状表现受温度影响,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C。
23.某男性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他的下列一个细胞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的是( )
①肝脏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 ④精子 ⑤红细胞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答案】A
【详解】①肝脏细胞属于体细胞,肯定含有致病基因,①错误;
②初级精母细胞一定含有白化病致病基因,②错误;
③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可能不含致病基因,③正确;
④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精子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④正确;
⑤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致病基因,⑤正确;A正确,BCD错误。
24.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C.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摩尔根是最早提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科学家
【答案】D
【详解】A、一般情况下,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的,不在姐妹染色单体上,当发生交叉互换时,等位基因可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A正确;
B、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正确;
D、萨顿最早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错误。
25.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不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
A.几乎所有生物体都共用一套密码子
B.生物体都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个体
C.脊椎动物具有形态和结构相似的器官
D.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答案】B
【详解】A、几乎所有生物体都共用一套密码子,说明生物界在分子水平上存在统一性,这支持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A不符合题意;
B、生物体并不是都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个化,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高等生物主要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来产生后代,B符合题意;
C、脊椎动物具有形态和结构相似的器官,这支持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C不符合题意;
D、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支持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D不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
26.图一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二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d为相应的细胞器,请据图作答:
(1)图一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答三点)。若该细胞为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其细胞质中还应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 。此细胞中,含有尿嘧啶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数字)。
(2)若在高倍显微镜下,用图一细胞作实验材料观察9是否适合?_____,原因是__________。要分离出图中的各种细胞器以研究其化学组成,可采用________法。
(3)若图一细胞是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 (填数字)。
(4)研究图二所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 。
(5)图二中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填图中字母)
(6)下列物质由图二所示过程形成的是_____。
A.抗体 B.胰岛素 C.性激素 D.血红蛋白 E.胰蛋白酶
【答案】(共13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
(1) 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中心体 4 、9 、11
(2) 不适合 叶绿体的绿色会影响线粒体的观察 (2分) 差速离心法
(3)4、12
(4)同位素标记法
(5)b、c、d(2分)
(6)ABE(2分)
【解析】分析图可知,图一中,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细胞质基质,4是叶绿体,5是高尔基体,6是核仁,7是核膜,8是核孔,9是线粒体,10是内质网,11是核糖体,12是液泡。 图二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表示核糖体,b表示内质网,c表示高尔基体,d表示线粒体。
(1)分析图可知,图示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判断依据是图中含有1细胞壁、4叶绿体和12液泡。若该细胞为某些低等植物细胞,那么低等植物细胞还具有中心体,所以其细胞质中还应具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尿嘧啶是组成RNA特有的含氮碱基,含有RNA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图中的4 、9 、11。
(2)观察线粒体要用健那绿染液,健那绿染液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图一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的绿色会影响线粒体的观察,所以图一细胞不适合用于线粒体的观察。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3)如果是图一细胞是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含有大液泡,所以不具有叶绿体和液泡,因此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4叶绿体和12液泡。
(4)图二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研究所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5)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组成,图二中含有膜的细胞器有b表示内质网,c表示高尔基体,d表示线粒体。
(6)图二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抗体、胰岛素、胰蛋白酶均属于分泌蛋白,性激素属于固醇,而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故选ABE。
27.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分别如图甲~丙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水在光下分解等反应是在细胞器的_____上进行的,该阶段产生的ATP将被用于_____阶段。
(2)图乙中,3种信号分子中的1种信号分子能与膜上的_____结合,说明该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
(3)图丙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的第_____阶段,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中的膜结构,各生物膜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共13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
(1) 类囊体薄膜 暗反应
(2) 受体 信息交流(2分)
(3) 有氧呼吸 三 为生命活动功能(2分)
(4) 乙、丙(2分) 膜结构中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不同(2分)
【解析】据图分析,甲表示H2O分解成H+与O2,属于光反应,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乙的外侧有糖蛋白,表示细胞细胞膜,表示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表示生物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丙表示H+与O2反应生成H2O,该生物膜结构属于线粒体内膜,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1)图甲中,水在光下分解属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该阶段产生ATP,用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阶段,最终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图乙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生物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3)图丙表示H+与O2反应生成H2O,同时合成ATP,该生物膜结构属于线粒体内膜,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供能。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细胞都具有细胞结构,具有图乙(细胞膜)的膜结构,且二者都需要进行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即都具有丙(线粒体内膜)的膜结构,图甲到丙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其主要原因是膜结构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8.图甲表示某雌性动物(2N=8)内有关细胞中核DNA含量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该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C段核DNA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中还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图甲中CD段,核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为_________。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填字母)时期。LM段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表示核DNA数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Ⅳ所代表的细胞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共14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 DNA复制 相关蛋白质合成,中心体复制,细胞适度生长
(2) 2:1、1:1 GH(1分) 完成了受精作用
(3) c (1分) Ⅲ、Ⅳ 卵细胞、极体
【解析】图甲中,AE表示有丝分裂,FK表示减数分裂,LM段表示受精作用,MQ表示有丝分裂。
(1)图甲中BC段核DNA含量变化是增加一倍,原因是DNA进行了复制,此时细胞中还能发生的变化是进行相关蛋白质合成,中心体复制,细胞适度生长。
(2)图甲中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期、中期核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为2:1,后期核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为1: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减数分裂的后期,位于图中GH时期。LM段染色体数量恢复到体细胞水平,表示完成受精作用。
(3)由图可知,表示核DNA数的是c,Ⅲ、Ⅳ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含同源染色体,Ⅳ时期无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与体细胞相比都发生了减半,可能是卵细胞或极体。
29.香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从图可见,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基因,方可产生紫色物质。基因型aaBb的植株开花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花,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
(2)基因型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白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
(3)本图解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此外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共10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
(1) A B 白 4(2分)
(2) 紫花∶白花=9∶7 (2分) 3/7(2分)
(3) 代谢过程 蛋白质的结构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甜豌豆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A控制酶A合成,从而将白色的前体物质转化成白色的中间物质,基因B控制酶B的合成,从而将白色中间物质转化为紫色素,则A_B_表现为紫色,其余基因型都是白色,即aaB_表现为白色,A_bb表现为白色,aabb表现为白色。
(1)由分析可知,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_B_,故必须同时具有A和B基因,方可产生紫色物质;基因型aaBb的植株开花的颜色为白花,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共有4种。
(2)基因型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A_B_(紫色):aaB_(白色):A_bb(白色):aabb(白色)=9:3:3:1,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应该是紫花∶白花=9∶7,其中白花植株(aaB_、A_bb、aabb)中能稳定遗传(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占3/7。
(3)本图解说明,基因与其控制的性状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是一个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控制,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此外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三)生物(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二)生物(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模拟卷03,文件包含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模拟卷03解析版docx、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模拟卷03考试版docx、2023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模拟卷03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