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展开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儒学的复兴
背景 | 1. 儒学面临危机 (1)五代十国以来,儒家道德规范遭到极大冲击 (2)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道 2. 北宋中期以来,一批学者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主张发挥儒学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的作用) | |
宋代新儒学影响力最大的学派: 程朱理学 (程颐、程颢、朱熹) | 思想主张 | 宇宙观: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 (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认识论:格物致知 (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
特点 | 吸收了佛、道的思想,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特点 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进一步思辨化,成为哲学理论体系 | |
影响 | 地位:南宋后期起,成为官方哲学 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积极:①推动儒学走向思辨化、系统化,标志儒学的成熟 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
二、文学艺术
文学 | 宋词 | 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 特点:呈现平民化、通俗化趋势
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
元曲 | 散曲: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杂剧:将歌舞、表演、道白等相结合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 ||
话本 | 说书的底本,实际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 ||
艺术 | 书法 |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 | 特点:名家辈出,追求个性与意境,不拘法度 |
绘画 |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王冕《墨梅图》
| 特点: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风俗画、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
三、科技
三大发明在宋朝 基本成熟 | 印刷术:雕版印刷相当普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
科学家及其成就 | 沈括(北宋):《梦溪笔谈》是一部包含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郭守敬(元朝):发明简仪等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授时历》,指导农业生产 |
农学家及其成就 | 王祯(元朝):《农书》——总结南北方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 |
四、少数民族文字
概况 | 辽:契丹文;西夏文;畏兀体蒙古文;八思巴文 |
特点 | 模仿汉字字形创造本民族文字 |
1. 宋朝儒学复兴,其中程朱理学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
2. 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宋元文学新体裁的发展
3. 三大发明和沈括、郭守敬等科学家的成就,是宋元科技水平的重要代表
4. 辽、夏、金和蒙古各政权统治者都创制了文字
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这里的“全新的创造”是指( )
A.融合了佛教和道教思想 B.提出了“天人合一”学说
C.批判了道学家的虚伪 D.提出了“三纲五常”道德标准
2.朱熹认为:“如读书以讲明道义,则是理存于书。如论古今人物以别其是非邪正,则是理存于古今人物。如应接事物而审处其当否,则是理存于应接事物。”朱熹这一阐释蕴含的方法论是( )
A.经世致用 B.格物致知 C.知行合一 D.天人感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名臣文天祥在抗元斗争被俘后为表明自己的心迹而写的诗。从当时士人的主流思想看( )
A.体现文天祥的功利思想 B.表现文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C.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D.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流
4.北宋大儒张载在《横渠语录》中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世称“横渠四句”,一直被传颂不衰。此语( )
A.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 B.对世界本原进行了解答
C.成为封建思想统治工具 D.彰显了理学的道义担当
5.中国古代文化丰富多彩,成就辉煌。从《诗经》、诸子散文、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时期都有许多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宋代著名词作家是( )
A.柳永 B.关汉卿 C.罗贯中 D.吴敬梓
6.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7.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代( )
A.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B.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8.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9.宋人著作中提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据此可知, 当时指南针已用于( )
A.战争 B.陶瓷制造 C.航海 D.粮食种植
10.如表为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果统计表,其中①处应填入的是( )
北宋 | 毕昇 | ① |
北宋 | 沈括 | 《梦溪笔谈》 |
元朝 | 郭守敬 | 《授时历》 |
元朝 | 王桢 | 《农书》 |
A.《天工开物》 B.活字印刷术 C.《本草纲目》 D.管形火器
11.元朝推行重农政策,曾大力组织编撰农书,倡导农业生产经验的推广。下列农书编撰于元代的是( )
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12.有这么一本古代科学著作,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它记载和总结了北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当时人们所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该著作是( )
A.《授时历》 B.《梦溪笔谈》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材料“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儒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故 这里的“全新的创造”是指融合了佛教和道教思想,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A项正确;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学说和“三纲五常”道德标准,排除BD项;理学并没有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排除C项。故选A项。
2.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在读书明道义、论古今人物别是非邪正、应接事物是否恰当之中都在探究其中的理,格物穷理的途径有很多。因此朱熹这一阐释蕴含的方法论是格物致知,B项正确;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排除A项;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排除C项;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解析】根据“留取丹心照汗青”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说明宋代理学的发展推动当时文人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B项正确;这两句诗体现了文天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是功利思想,排除A项;文天祥的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并不会阻碍民族之间的交流,排除CD项。故选B项。
4.D
【解析】依据材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张载心忧天下,儒家的责任和担当,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释道合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世界本原的探索,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其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词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代表主要是柳永、李清照等。由此可知,A正确;关汉卿是元代人,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吴敬梓是清朝人,故BCD错误。
6.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运用季节性画面体现画家主观情感,符合文人画中山水画的特点,故选C项;中国画不强调逼真描写,排除A项;花鸟题材不是山水画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是人物画的特征,山水画不是以人物为中心,排除D项。
7.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说话”在城市中日益兴盛,说明当时城市经济发展较快,选项A正确;选项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出“说话”这一艺术形式对封建礼教的冲击,选项C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说书艺术承接唐代而来,说明其并不是开始出现,选项D排除。
8.A
【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
点睛:优秀传统文化中,常体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本题契合弘扬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点,考查考生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知识层面上考查到了唐诗、文人画、元曲、明清小说等;能力层面考查到了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等信息。
9.C
【解析】根据材料“宋人”“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宋朝人在航船遇到隐晦天气时,通过观察指南针来辨别方向,这说明当时指南针已用于航海,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指南针用于航海辨别方向,而战争、瓷器制造、粮食种植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0.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果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毕昇的成就为活字印刷术,B项正确;《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的著作,排除A项;《本草纲目》为明代李时珍的代表性成就,排除C项;管形火器不属于毕昇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解析】依据材料“元朝推行重农政策,曾大力组织编撰农书,倡导农业生产经验的推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王祯的《农书》,C项正确;《氾胜之书》是西汉的,《齐民要术》是北魏的,《农政全书》是明朝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B
【解析】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北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当时人们所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被称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B项正确;《授时历》是元代的历法著作,排除A项;《天工开物》是明代著作,排除C项;《齐民要术》是北魏著作,排除D项。故选B项。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这是一份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框架,知识梳理,学习聚焦,考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这是一份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框架,知识梳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9课 辛亥革命——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 这是一份第19课 辛亥革命——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精讲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上),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框架,知识梳理,学习聚焦,考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