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题训练卷(新教材新学考)
专题1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023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题训练卷(新教材新学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023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题训练卷(新教材新学考),文件包含专题11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解析版docx、专题11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以下不属于文明出现标志的是( )A.文字产生 B.原始农业出现 C.阶级对抗 D.国家形成【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原始农业出现不属于文明出现的标志,B项符合题意;文字产生属于文明出现的标志,排除A项;阶级对抗是国家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文明出现的标志,排除C项;国家形成属于早期文明出现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2.在波斯帝国最为繁盛的时期,它实行的是( )A.君主专制制度 B.贵族寡头政治 C.公民直接民主制 D.共和制度【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波斯帝国。根据所学可知,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其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制度,A项正确;罗马共和国实行贵族寡头政治,排除B项;雅典城邦实行公民直接民主制,排除C项;在奴隶制度下,曾出现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民主共和制和贵族共和制,排除D项。故选A项。 3.文字是文明形成的标志,也是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苏美尔地区文字的是( )A.甲骨文 B.楔形文字 C.象形文字 D.腓尼基字母【答案】B【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苏美尔地区的文字是楔形文字,B项正确;甲骨文是中国文字,排除A项;象形文字是尼罗河古埃及的文字,排除C项;腓尼基字母是西亚腓尼基地区的文字,排除D项。故选B项。4.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制作主题为“缤纷多彩的世界古代文明”展板,下列内容不能纳入“大美亚细亚 一亚洲文明”系列的是( )A.《吉尔伽美什》 B.莎草纸C.楔形文字泥板 D.60进制【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莎草纸是古埃及文明的表现,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泥板、60进制分别属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史诗、文字、数学成就,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5.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5年)是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被西方誉为“史学之父”,他的主要贡献是( )A.奠定西方政治史传统 B.通过谈话教授哲学C.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D.首创“历史”一词【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罗多德著有《历史》一书,首创了“历史”这一词汇,D项正确;奠定西方政治史传统的是修昔底德,排除A项;通过谈话教授哲学的是苏格拉底,排除B项;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是汉谟拉比,排除C项。故选D项。6.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实现第一次生产力大飞跃。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国家开始形成C.私有制的逐渐产生 D.早期城市的出现【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实现第一次生产力大飞跃,A项正确;国家的开始形成、私有制的产生以及早期城市的出现都是在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之后,排除B、C、D项。故选A项。7.文字的发明是古代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其中字母文字起源于( )A.埃及 B.腓尼基 C.希腊 D.印度【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约公元前2000多年,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古埃及是象形文字,排除A项;古希腊文字发源于腓尼基字母,排除C项;古印度创造了印章文字,排除D项。故选B项。8.观察下列三幅图片,我们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刻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C.可容纳8万观众的圆形大剧场是古希腊代表性建筑D.以上图片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答案】D【详解】甲骨文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反映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圆形大剧场反映的是古罗马的文化成就,三者组合在一起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D项正确;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而非夏朝,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而非古代埃及,排除B项;圆形大剧场是古罗马代表性建筑,排除C项。故选D项。9.他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为世界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希腊烙印。“他”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凯撒 D.屋大维【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传播了希腊的文化,B项正确;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排除A项;凯撒是古罗马的元首,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皇帝,排除D项。故选B项。10.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B.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 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世界古代文明史实可知,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文明起源于不同的地域,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同,且文明之间在当时尚未建立起联系,因而呈现出独立发展而多元,B项正确;大河与高山阻隔只是地理方面的因素,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项;“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只能体现其独立发展,未能说明其多元的原因,排除C项;政治动荡一定程度上导致文明交流受阻,但不是材料所述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所示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这反映的思想主题是( )A.法律完善 B.君权神授 C.众生平等 D.国家统一【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可知,汉谟拉比王接受神的权标,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法律完善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众生平等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与国家统一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2.在这个古老文明国度中,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这个古老文明是(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老属于古埃及文明的特征,B项正确;古巴比伦的最高统治者是国王,排除A项;古代印度的最高统治者是婆罗门,排除C项;古希腊权力中心为公民大会,排除D项。故选B项。13.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古代文明记载几乎都有一场对于洪水的回忆,在苏美尔的文献中,神试图将人类毁灭,众人通过方舟得以逃生。该神话传说与下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美尔人属于两河流域文明,B正确;①为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③为古印度文明,排除C项;④为中华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14.它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大流士一世统治期间,该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它是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的世界性帝国;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税收体系(如下图)。根据以上材料和以下图片,推断该国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阿拉伯帝国【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的世界性帝国、大流士一世统治期间,该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可知,公元前550年,波斯帝国建立,万王之王大流士一世建立了波斯帝国的最大版图,C项正确;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晚于波斯帝国,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建立于公元前336年,同样晚于波斯帝国,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建立于632年,排除D项。故选C项。15.读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社会结构表。由此可以推知,印度( )社会结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成分及职责宗教祭祀统治和保卫国家普通劳动者服务于前三种不可接触者A.佛教对种姓制度推波助澜 B.当时社会矛盾较为尖锐C.在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D.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答案】D【详解】材料信息显示,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已出现不同的社会阶层,且不同阶层之间界限明显,因而可知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项正确;佛教的出现冲击了印度的种姓制度,排除A项;等级制度的严格不意味着社会矛盾的尖锐,排除B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印度是否在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16.这一城市是今天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在世界古代史上,它的陷落曾标志着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这一城市”指的是世界古代史上的( )A.罗马城 B.耶路撒冷 C.君士坦丁堡 D.腓尼基【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在世界古代史上,它的陷落曾标志着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可知,这个城市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也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点——君士坦丁堡,C项正确;罗马城在意大利,排除A项;耶路撒冷在西亚,排除B项;腓尼基是古希腊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17.文字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根据字母文字的演变,下列图中空格应填入A.希腊字母 B.埃及象形文字 C.西亚楔形文字 D.印度字母【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字母文字的演变过程是腓尼基字母之后是希腊字母,希腊字母之后是拉丁字母,A项正确;BC不是字母文字,排除BC项;印度字母不是源于腓尼基字母,排除D项。故选A项。18.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共同的制度是A.行省制 B.郡县制 C.内阁制 D.元老制【答案】A【详解】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对地方的管理采用的是行省制,A项正确;封建时代的中国在地方采用行省制,排除B项;明朝实行内阁制,排除B项;波斯帝国中没有元老制,排除D项。故选A项。19.马其顿国王业亚历山大灭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大大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主要手段是A.军事征服 B.民族和亲 C.技术输出 D.经济往来【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A项正确;民族和亲主要是中国古代王朝的手段,排除B项;技术输出、经济往来都不是马其顿帝国文明交流的主要手段,排除C、D项。故选A项。20.神话是早期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特征。神话里有历史。以下图片中反映阶级压迫的神话是A.《诺亚方舟》 B.《梨俱吠陀》 C.《后羿射日》 D.《亚当和夏娃》【答案】B【详解】注意限定信息“阶级压迫”,依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梨俱吠陀》中提到社会地位不同的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反映了印度的种姓制度,体现了阶级压迫,B项正确;《诺亚方舟》涉及的是《圣经》中诺亚制造的大船,反映的是诺亚依据神的嘱托而建造的一艘巨大船只,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因神惩而造的洪灾,最后方舟实现了目的,没有涉及阶级压迫,排除A项;《后羿射日》反映的是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没有涉及阶级压迫,排除C项;《亚当和夏娃》是《圣经》里记载的人物,反映的是神创造人类的故事,没有涉及阶级压迫,排除D项。故选B项。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副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材料二 “平民政体”指的是贫穷而又占多数的自由人执掌着政权;“寡头政体”指的是门第显贵而又占少数的富人执掌着政权。——摘编自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等译《政治学》材料三 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 , 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种文明扩展的方式,并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文明差异的因素。(2)材料二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政体的原因。【答案】(1)方式:和平交往;暴力冲突(战争)。影响因素: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2)政体:“平民政体”。原因:地理环境影响;小国寡民(城邦制度);商品经济发展(奴隶制工商业发展);缺乏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城邦崇拜情节;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方式,根据材料“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可知和平交往;根据材料“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副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可知暴力冲突(战争)。第二小问影响因素,结合所学文明差异的原因可知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政体,根据材料“贫穷而又占多数的自由人执掌着政权”和题干“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可知“平民政体”。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可知地理环境影响;根据材料“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可知小国寡民(城邦制度);结合古希腊的经济特征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奴隶制工商业发展);根据材料“ 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可知缺乏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城邦崇拜情节。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李铁匠选译《古代伊朗史料选辑》材料二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因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是没有的。——《世界通史》材料三 1901年12月底,一支法国考古队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苏撒城(在现在的伊朗境内)发现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石碑),高225厘米,石柱的上半段是一幅精致的浮雕。有一位神端坐在宝座上,将一根象征帝王权力的标志——权标授予恭敬地站在他前面的一个帝王模样的人的手上。石柱的下半段,刻满了楔形文字。经过全世界楔形文字专家的研究、解读,最后破解了石柱上的文字,知道这块石碑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反映出大流士是如何加强王权的?(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文明多元性的因素有哪些。(3)假如你是见证这根石柱的专家,从其发现地和图文最有可能得到哪些认识?【答案】(1)实行君主专制,国王是国家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宣扬君权神授。(2)因素: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外交往程度(3)认识:①从发现地看:《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发现地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曾遭古埃兰人入侵,此后古埃兰人将这一石柱搬到其首都。②从石柱上半段的浮雕看: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③从石柱下半段所呈现的字体看:古巴比伦王国使用楔形文字;从其内容看:汉谟拉比当政时制定成文法典,旨在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 【详解】(1)根据材料“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可知实行君主专制,国王是国家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根据材料“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可知宣扬君权神授。(2)因素:结合所学世界文明多元的原因可知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外交往程度。(3)认识:根据材料“ 1901年12月底,一支法国考古队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苏撒城(在现在的伊朗境内)发现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可知①从发现地看:《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发现地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曾遭古埃兰人入侵,此后古埃兰人将这一石柱搬到其首都。根据材料“石柱的上半段是一幅精致的浮雕。有一位神端坐在宝座上,将一根象征帝王权力的标志——权标授予恭敬地站在他前面的一个帝王模样的人的手上”可知②从石柱上半段的浮雕看: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根据材料“石柱的下半段,刻满了楔形文字。经过全世界楔形文字专家的研究、解读,最后破解了石柱上的文字,知道这块石碑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可知③从石柱下半段所呈现的字体看:古巴比伦王国使用楔形文字;从其内容看:汉谟拉比当政时制定成文法典,旨在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4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023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题训练卷(新教材新学考),文件包含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解析版docx、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走向整体的世界——2023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题训练卷(新教材新学考),文件包含专题13走向整体的世界解析版docx、专题13走向整体的世界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2 中古时期的世界——2023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题训练卷(新教材新学考),文件包含专题12中古时期的世界解析版docx、专题12中古时期的世界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