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9单元 第4讲 探究类实验方案的评价与设计 学案(含高考真题和课后作业)(教师版 )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9单元 第4讲 探究类实验方案的评价与设计 学案(含高考真题和课后作业)(教师版 ),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究类实验方案的评价,探究类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讲 探究类实验方案的评价与设计
复习目标
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1)设计实验方案;(2)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正确选用实验装置;(4)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5)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一、探究类实验方案的评价
1.实验方案的评价形式
实验装置的评价
对比各方案装置,从装置的合理性、操作的简便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选出最佳装置
实验原理的评价
紧扣实验目的,对各方案的原理综合考虑,从原理是否科学、原料是否节约、误差是否较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选出最佳方案
2.实验方案评价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1)从可行性方面进行评价
①实验原理(如药品的选择)是否正确、可行。
②实验操作(如仪器的选择、连接)是否安全、合理。
③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
④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2)从规范性视角进行评价
①仪器的安装与拆卸。
②仪器的查漏、气密性检验。
③试剂添加的顺序与用量。
④加热的方式方法和时机。
⑤温度计的规范使用、水银球的位置。
⑥实验数据的读取。
⑦冷却、冷凝的方法等。
(3)从“绿色化学”视角进行评价
①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②反应速率是否较快。
③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④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4)从实验设计的安全性方面进行评价
①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液体倒吸。
②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后加热,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③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④防吸水(如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药品,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⑤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冷凝管等)。
⑥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若为蒸气的要及时冷却。
⑦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实验方法使用顺序等)。
二、探究类实验方案的设计
1.性质验证型实验
设计性质验证实验方案可分为多种情况:一是已知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验证物质的某些性质;二是已知某类物质的结构(或含有的官能团),设计性质实验来验证这类物质的结构;三是根据性质设计定量实验;四是根据物质性质验证化学原理(理论)或根据化学原理来验证物质的某些性质。设计性质验证实验方案的常用程序有如下两种:
(1)根据物质性质设计实验方案
―→―→―→
(2)根据物质的结构(或官能团)设计验证性质实验方案
2.性质探究型实验
设计性质探究实验方案时要注意:
实验方案要可行
要尽量避免使用高压和特殊催化剂等实验室难以达到的条件,实验方案要简单易行
实验顺序要科学
要对各个实验步骤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安排,保证实验准确高效,同时要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和避免实验步骤间的相互干扰
实验现象要直观
如“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实验,可配制一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通过测定的结果(常温下,pH>7)得出结论,操作简便且现象明显
实验结论要可靠
要反复推敲实验步骤,多方验证实验结果,做到实验结论准确可靠
1.(2022·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一模)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省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离子。
Ⅶ.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K1~K4,再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拆卸,洗涤,整理仪器。
(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过程Ⅳ中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中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甲
有Fe3+无Fe2+
有SO
乙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
丙
有Fe3+无Fe2+
有Fe2+
(6)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Fe2+(aq)+SO(aq)FeSO3(s)(墨绿色)
提出假设:FeCl3与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溶液E和F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
(2)NaOH溶液 排出装置内残留的Cl2或SO2,使其被NaOH溶液吸收,防止对实验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危险,并防止污染空气
(3)H2SO4+Na2SO3===Na2SO4+H2O+SO2↑
(4)70%的硫酸中的H+的浓度比98%的硫酸中的H+的浓度大
(5)乙、丙
(6)①Na2SO3 FeCl3 ②Fe3+消耗SO,c(SO)减小,使平衡Fe2+(aq)+SO(aq)FeSO3(s)逆向移动,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浅绿色
2.某课外小组探究Cu(Ⅱ)盐与Na2S2O3溶液的反应。
【查阅资料】
ⅰ.2S2O+Cu2+[Cu(S2O3)2]2-(绿色),2S2O+Cu+[Cu(S2O3)2]3-(无色);
ⅱ.2NH3+Cu+[Cu(NH3)2]+(无色),[Cu(NH3)2]+遇空气容易被氧化成
[Cu(NH3)4]2+(蓝色);
ⅲ.S2O易被氧化为S4O或SO。
【猜想假设】
同学们根据资料认为Cu(Ⅱ)盐与Na2S2O3可能会发生两种反应。
假设1:Cu2+与S2O在溶液中发生配合反应生成[Cu(S2O3)2]2-;
假设2:Cu(Ⅱ)有________性,与S2O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
实验一:探究CuSO4与Na2S2O3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序号
V1/ mL
V2/ mL
逐滴加入Na2S2O3溶液时的实验现象
a
1.5
0.5
溶液逐渐变为绿色,静置无变化
b
1.0
1.0
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成浅绿色,静置无变化
c
0
2.0
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浅至无色,静置无变化
(1)根据实验a的现象可推测溶液中生成的含Cu微粒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甲同学认为实验一能证明假设2成立,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CuCl2与Na2S2O3溶液的反应。
(3)乙同学利用已知资料进一步确证了实验二的无色溶液中存在Cu(Ⅰ)。他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无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检验白色沉淀为CuCl,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继续加Na2S2O3溶液后CuCl沉淀溶解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检验氧化产物以S4O形式存在。写出Cu2+与S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结论】
综合以上实验,同学们认为Cu(Ⅱ)盐与Na2S2O3在溶液中的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得到实验结论:①随n(S2O)∶n(Cu2+)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猜想假设】 氧化
【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 (1)[Cu(S2O3)2]2-
(2)实验b中,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成浅绿色,说明先发生配合反应,之后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实验a到实验c,最终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向其中滴加氨水,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说明含Cu(Ⅰ)
(4)CuCl(s)Cu+(aq)+Cl-(aq),滴加Na2S2O3溶液后,S2O与Cu+形成配合离子[Cu(S2O3)2]3-,c(Cu+)浓度降低,使平衡正向移动,沉淀溶解
(5)2Cu2++6S2O===2[Cu(S2O3)2]3-+S4O
【获得结论】 二者发生配合反应的趋势减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趋势增强 Cu(Ⅱ)盐的阴离子为Cl-时能增大Cu2+和S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趋势
解析 【实验操作及现象分析】(3)由已知ⅱ的信息知,Cu(Ⅰ)可与氨气结合生成无色的[Cu(NH3)2]+,[Cu(NH3)2]+在空气中放置易变成蓝色的[Cu(NH3)4]2+,故可向其中滴加氨水,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说明含Cu(Ⅰ)。
【获得结论】由实验一可得,随n(S2O)∶n(Cu2+)的增大,二者发生配合反应的趋势减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趋势增强;对比实验一、二可得,Cu(Ⅱ)盐的阴离子为Cl-时能增大Cu2+和S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趋势。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
高考真题演练
1.(2022·北京高考)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ⅰ.Mn2+在一定条件下可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MnO(绿色)、MnO(紫色)。
ⅱ.浓碱条件下,MnO可被OH-还原为MnO。
ⅲ.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
物质a
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前
通入Cl2后
Ⅰ
水
得到无色溶液
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Ⅱ
5%NaOH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Ⅲ
40%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B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Cl2前,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棕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Ⅰ、Ⅱ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资料ⅱ,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MnO氧化为MnO。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Ⅲ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 40% 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被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Ⅲ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Ⅲ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饱和NaCl溶液
(2)2Mn(OH)2+O2===2MnO2+2H2O
(3)Mn2+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
(4)①Cl2+2NaOH===NaCl+NaClO+H2O
②4MnO+4OH-===4MnO+O2↑+2H2O NaClO
③3ClO-+2MnO2+2OH-===2MnO+3Cl-+H2O
④过量Cl2与NaOH反应产生NaClO,使溶液的碱性减弱,c(NaClO)增大,NaClO氧化性增强,故溶液中的MnO被还原为MnO的速率减小,因而实验Ⅲ未得到绿色溶液
2.(2021·广东高考节选)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实验任务 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AgCl溶解度的影响。
(2)查阅资料 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 ℃时,Ksp(AgCl)=1.8×10-10。
(3)提出猜想 猜想a:较高温度的AgCl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
猜想b: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S(45 ℃)>S(35 ℃)>S(25 ℃)。
(4)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取试样Ⅰ、Ⅱ、Ⅲ(不同温度下配制的AgCl饱和溶液),在设定的测试温度下,进行表1中实验1~3,记录数据。
表1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μS/cm)
1
Ⅰ:25 ℃的AgCl饱和溶液
25
A1
2
Ⅱ:35 ℃的AgCl饱和溶液
35
A2
3
Ⅲ:45 ℃的AgCl饱和溶液
45
A3
(5)数据分析、交流讨论 25 ℃的AgCl饱和溶液中,c(Cl-)=________mol/L。
实验结果为A3>A2>A1。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3)中的猜想a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b成立。结合(2)中信息,猜想b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优化实验 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b,在实验1~3的基础上完善方案,进行实验4和5。请完成表2中内容。
表2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μS/cm)
4
Ⅰ
________
B1
5
________
________
B2
(7)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2)中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也成立。猜想b成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5)1.34×10-5 电导率与温度和离子浓度都有关,测试温度不同,根据电导率结果无法判断不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6)
45
Ⅱ
45
(7)A3>B2>B1
解析 (5)实验1~3中,不同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同且测试温度不同,根据资料显示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根据实验1~3无法判断温度较高的饱和溶液离子浓度大,进而不能得出溶解度关系。
(6)如果要判断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设计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测试,如果温度较高的饱和溶液电导率比温度较低的饱和溶液电导率高,则可以得出温度升高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高。所以可以设计试样Ⅰ、Ⅱ在45 ℃下测试与实验3比较。
3.(2020·北京高考)探究Na2SO3固体的热分解产物。
资料:①4Na2SO3Na2S+3Na2SO4。
②Na2S能与S反应生成Na2Sx,Na2Sx与酸反应生成S和H2S。
③BaS易溶于水。
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无水Na2SO3固体得到黄色固体A,过程中未检测到气体生成。黄色固体A加水得到浊液,放置得无色溶液B。
(1)检验分解产物Na2S:取少量溶液B,向其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证实有S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分解产物Na2SO4:取少量溶液B,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增多(经检验该沉淀含S),同时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由于沉淀增多对检验造成干扰,另取少量溶液B,加入足量盐酸,离心沉降(固液分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可证实分解产物中含有SO。
(3)探究(2)中S的来源。
来源1:固体A中有未分解的Na2SO3,在酸性条件下与Na2S反应生成S。
来源2:溶液B中有Na2Sx,加酸反应生成S。
针对来源1进行如图实验:
①实验可证实来源1不成立。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来源2产生S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Na2SO3固体热分解有Na2S、Na2SO4和S产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产物中S产生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2-+Cu2+===CuS↓
(2)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①向溶液2中加入少量KMnO4溶液,溶液没有褪色
②盐酸中Cl元素是最低价,具有还原性,会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KMnO4溶液褪色,干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③S+2H+===H2S↑+(x-1)S↓
(4)根据反应4Na2SO3Na2S+3Na2SO4可知,Na2SO3发生歧化反应,其中的S元素化合价既可升高也可降低,能从+4价降为-2价,也应该可以降到0价生成硫单质
解析 (3)①若来源1成立,则溶液2中含H2SO3,向溶液2中加入少量KMnO4溶液,H2SO3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KMnO4具有强氧化性,二者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性KMnO4溶液应该褪色,但得到的仍为紫色,说明溶液B中不含Na2SO3,来源1不成立。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为探究Fe2+与SCN-能否形成配位化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探究Ⅰ:
(1)配制FeSO4溶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_的蒸馏水。
(2)已知溶液颜色越深,色度越大。测得实验ⅰ、ⅱ、ⅲ色度数据如下:
实验
ⅰ
ⅱ
ⅲ
色度
0.075
0.049
0.015
实验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推测实验ⅲ色度比ⅱ小的原因可能有:①Mg2+和Fe2+对配合物解离影响不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Ⅱ:
(3)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ⅳ的红色比实验ⅴ深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Ⅰ的基础上进行探究Ⅱ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可利用KSCN溶液检测Fe2+、Fe3+混合溶液中Fe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煮沸冷却
(2)空白实验 Fe2+与SCN-反应形成配合物
(3)3 mL 4 mol·L-1 KCl溶液 SCN-与Fe2+反应形成配合物,有利于FeCO3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4)避免不同离子对配合物解离的影响
(5)Fe3+与SCN-的络合能力比Fe2+强,且Fe2+与SCN-反应形成的配合物无色,不影响对Fe(SCN)3红色的观察
解析 (2)实验ⅰ只加入水,且加入的体积与加入其他试剂的体积相等,目的是进行空白实验,消除稀释对溶液颜色的影响;实验ⅲ色度比ⅱ小的原因还可能是Fe2+与SCN-反应形成配合物,导致硫氰化铁的含量降低。
(3)对比实验ⅳ和ⅴ知,两个实验只有试剂加入顺序不一致,根据控制单一变量知,X为3 mL 4 mol·L-1的KCl溶液;实验ⅳ中Fe2+与SCN-反应形成配合物,有利于碳酸亚铁固体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实验ⅳ的红色比实验ⅴ深。
(4)探究Ⅱ中两组实验加入的盐溶液相同,可避免不同离子对配合物解离的影响。
2.(2022·太原市高三期末考试)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SO2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夹持仪器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滴加70%硫酸之前,先通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可改成如图所示的恒压滴液漏斗,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始实验后,若把少量SO2通入Fe(NO3)3溶液,装置B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该过程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
(5)测定反应后装置B溶液中Fe2+的浓度时(只考虑Fe2+与KMnO4的反应),用0.01000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20.00 mL B中溶液,平均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为15.00 mL,则B中c(Fe2+)=________。
答案 (1)三颈烧瓶
(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实验时干扰二氧化硫气体性质验证
(3)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
(4)2Fe3++SO2+2H2O===4H++2Fe2++SO,3Fe2++4H++NO===3Fe3++2H2O+NO↑
(5)0.0375 mol/L
解析 (5)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反应物关系为MnO~5Fe2+,KMnO4的物质的量为0.01000 mol/L×0.015 L=0.00015 mol,则B中c(Fe2+)==0.0375 mol/L。
3.(2022·吕梁市高三一模)某同学研究浓硝酸与KSCN溶液的反应。
资料:Ⅰ.SCN-中S、C、N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2价、+4价、-3价。
Ⅱ.SCN-的性质类似卤素离子,能被氧化为黄色的(SCN)2,(SCN)2可聚合为红色的(SCN)x。
Ⅲ.NO2可溶于浓硝酸。
实验一:
(1)向浓硝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红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填化学式)。
(2)研究SCN-的转化产物。
实验二:
a.将实验一ⅲ中的气体通入Ba(OH)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再滴加少量KMnO4溶液,不褪色。
c.另取少量实验一ⅲ中试管内的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①通过a,b实验可知白色沉淀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红棕色气体中是否含有SO2?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c实验得到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
④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SCN-转化的最终产物中一定有____________。
(3)继续研究实验一ⅲ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突然剧烈反应,红色迅速褪去”的原因。
实验三:
①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三可知能加快浓硝酸氧化(SCN)x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实验三,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实验一ⅱ和ⅲ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CN)x
(2)①BaCO3 ②没有 向洗净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再滴加少量KMnO4溶液不褪色 ③SO ④CO2、SO
(3)①NO2能加快浓硝酸氧化(SCN)x的化学反应速率(或能催化浓硝酸氧化(SCN)x)
②实验一中存在反应:a.浓硝酸将SCN-氧化成(SCN)x,b.浓硝酸氧化(SCN)x,化学反应速率va>vb,所以ⅱ中溶液立即变红;静置过程中,生成的NO2溶于硝酸,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使vb增大,红色迅速褪去
解析 (2)①②将实验一ⅲ中的气体通入Ba(OH)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推测SCN-被氧化可能得到气体SO2、CO2,与Ba(OH)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在b实验中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如果有BaSO3生成则会被硝酸氧化成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就不完全溶解,再滴加少量KMnO4溶液,不褪色。综合说明没有生成SO2,通过a、b实验可知白色沉淀是BaCO3。
③另取少量实验一ⅲ中试管内的溶液加入BaCl2溶液,ⅲ中溶液成酸性,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
(3)①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三可知实验三先通入NO2后滴加KSCN溶液,能迅速加快浓硝酸氧化(SCN)x的化学反应速率,说明NO2起了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
4.Ⅰ.磁性材料A由两种元素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C与氯水反应生成D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溶于盐酸后生成的物质F可用于净水,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像H2那样还原CuO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该小组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1)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生成Cu2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差(Cu+―→Cu+Cu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1)Fe3S4
(2)Cl2+SO2+2H2O===H2SO4+2HCl
(3)Fe3++3H2OFe(OH)3(胶体)+3H+,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Ⅱ.(1)在装置A与B之间增加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6CuO+2NH33Cu2O+N2+3H2O
(3)取少许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
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氧化剂对KSCN检验Fe2+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试剂
现象
试管
滴管(各1滴)
2 mL 0.5 mol·L-1 FeSO4溶液与1滴0.5 mol·L-1KSCN溶液
饱和氯水
Ⅰ.溶液立即变为浅红色
稀硝酸
Ⅱ.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5%H2O2溶液
Ⅲ.溶液立即变为深红色,无气体产生
已知:Ba2+与SCN-可在溶液中大量共存;SCN-易被氧化为SO。
(1)向2 mL 0.5 mol·L-1 FeSO4溶液中滴加1滴0.5 mol·L-1 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通入O2,无明显变化。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Ⅰ中出现浅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Ⅰ中溶液为浅红色的原因,甲同学提出以下假设:
①假设1:加入氯水的量少,生成的Fe3+浓度低;
②假设2:氯水氧化性强,氧化了部分SCN-。
继续以下实验:
ⅰ.取Ⅰ中浅红色溶液,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溶液浅红色消失,从而排除了假设1。
ⅱ.向2 mL水中滴加1滴0.5 mol·L-1 KSCN溶液,滴加1滴饱和氯水,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
(3)为验证实验Ⅰ、Ⅱ、Ⅲ中硫氰化钾的被氧化程度,进行以下探究实验:
已知:溶解度AgSCN(白色)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第4讲 沉淀溶解平衡 学案(含高考真题和课后作业)(教师版 ),共37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盐类的水解 学案(含高考真题和课后作业)(教师版 ),共32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学案(含高考真题和课后作业)(教师版 ),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