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8节第2课时范围、最值问题学案
展开第2课时 范围、最值问题
考点1 范围问题——综合性
(2021·梅州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1(a>b>0)的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直线x+y+2-1=0与以椭圆C的右焦点为圆心,椭圆C的长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
(1)求椭圆C的方程;
(2)△BMN是椭圆C的内接三角形,若坐标原点O为△BMN的重心,求点B到直线MN距离的取值范围.
解:(1)设椭圆C:+=1(a>b>0)的右焦点F2(c,0),则以椭圆C的右焦点为圆心,椭圆C的长半轴长为半径的圆:(x-c)2+y2=a2,
所以圆心到直线x+y+2-1=0的距离d==a.
又椭圆的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所以a=2c,b=c,
解得a=2,b=,c=1,
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2)设B(m,n),设M,N的中点为D,直线OD与椭圆交于A,B两点.
因为O为△BMN的重心,则BO=2OD=OA,所以D,
即B到直线MN的距离是原点O到直线MN距离的3倍.
当MN的斜率不存在时,点D在x轴上,所以此时B在长轴的端点处.
由|OB|=2,得|OD|=1,则O到直线MN的距离为1,B到直线MN的距离为3.
当MN的斜率存在时,设M(x1,y1),N(x2,y2),则有
两式相减,得+=0.
因为D为M,N的中点,所以x1+x2=-m,y1+y2=-n,所以k==-,
所以直线MN的方程为y+=-,即6mx+8ny+4n2+3m2=0,
所以原点O到直线MN的距离d=.
因为+=1,
所以3m2=12-4n2,
所以d===.
因为0
综上所述,≤3d≤3,
即点B到直线MN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问题的解题策略
(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联立方程后的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构造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5)利用求函数的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已知椭圆+=1(a>b>0)上的点到右焦点F(c,0)的最大距离是+1,且1,a,4c成等比数列.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F且与x轴不垂直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M(m,0),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1)由已知可得解得所以椭圆的方程为+y2=1.
(2)由题意得F(1,0),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
与椭圆方程联立得
消去y可得(1+2k2)x2-4k2x+2k2-2=0,
Δ=(-4k2)2-4(2k2-2)(1+2k2)=8k2+8>0.
设A(x1,y1),B(x2,y2),则x1+x2=,
y1+y2=k(x1+x2)-2k=.
可得线段AB的中点为N.
当k=0时,直线MN为x轴,此时m=0;
当k≠0时,直线MN的方程为y+=-,
化简得ky+x-=0.令y=0,得x=,
所以m==∈.
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考点2 最值问题——应用性
考向1 利用几何性质求最值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P为双曲线x2-y2=1右支上的一个动点.若点P到直线x-y+1=0的距离大于c恒成立,则实数c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解析:双曲线x2-y2=1的渐近线为x±y=0,直线x-y+1=0与渐近线x-y=0平行,故两平行线间的距离d==,由点P到直线x-y+1=0的距离大于c恒成立,得c≤,故c的最大值为.
考向2 利用函数、导数求最值
(2022·江门市高三一模)如图,抛物线C:y2=8x与动圆M:(x-8)2+y2=r2(r>0)相交于A,B,C,D四个不同点.
(1)求r的取值范围;
(2)求四边形ABCD面积S的最大值及相应r的值.
解:(1)联立抛物线与圆方程
消去y,得x2-8x+64-r2=0.
若圆与抛物线有四个不同交点,则方程有两个不等正根.
所以
解得4
S=(4+4)(x2-x1)=(2+2)(x2-x1),
S2=8(x1+x2+2)[(x2+x1)2-4x1x2],
S2=64(4+)[16-(64-r2)].
令x=(0
当0
当
当x=时,S取得最大值,取=,r=.
考向3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2022·唐山三模)在直角坐标系xOy中,A(-1,0),B(1,0),C为动点,设△ABC的内切圆分别与边AC,BC,AB相切于P,Q,R,且|CP|=1,记点C的轨迹为曲线E.
(1)求曲线E的方程;
(2)不过原点O的直线l与曲线E交于M,N,且直线y=-x经过MN的中点T,求△OMN的面积的最大值.
解:(1)依题意可知,
|CA|+|CB|=|CP|+|CQ|+|AP|+|BQ|=2|CP|+|AB|=4>|AB|,
所以曲线E是以A,B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除去与x轴的交点),
因此曲线E的方程为+=1(y≠0).
(2)设M(x1,y1),N(x2,y2),直线l的方程为y=kx+m(m≠0),代入+=1整理,得
(4k2+3)x2+8kmx+4m2-12=0,(*)
Δ=64k2m2-4(4k2+3)(4m2-12)>0.
则x1+x2=-,x1x2=,所以y1+y2=k(x1+x2)+2m=,故MN的中点T.
而直线y=-x经过MN的中点T,
得=-×,
又m≠0,所以直线l的斜率k=.
故(*)式可化简为3x2+3mx+m2-3=0,故x1+x2=-m,x1x2=.
由Δ=36-3m2>0且m≠0,得-2
而点O到直线l的距离d=,
则△OMN的面积为
S=×××=|m|×≤×=,
当且仅当m=±时,等号成立,此时满足-2
最值问题的2种基本解法
几何法
根据已知的几何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知识加以解决(如抛物线上的点到某个定点和焦点的距离之和、光线反射问题等在选择题、填空题中经常考查)
代数法
建立求解目标关于某个(或两个)变量的函数,通过求解函数的最值解决(一般方法、基本不等式法、导数法等)
已知抛物线C:x2=2py(p>0),过点T(0,p)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和l2,l1交抛物线C于A,B两点,l2交抛物线C于E,F两点,当点A的横坐标为1时,抛物线C在点A处的切线斜率为.
(1)求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
(2)已知O为坐标原点,线段AB的中点为M,线段EF的中点为N,求△OMN面积的最小值.
解:(1)因为x2=2py可化为y=,所以y′=.
因为当点A的横坐标为1时,抛物线C在点A处的切线斜率为,
所以=,所以p=2,
所以,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为x2=4y.
(2)由(1)知点T坐标为(0,2),
由题意可知,直线l1和l2斜率都存在且均不为0.
设直线l1方程为y=kx+2,
由联立消去y并整理,得x2-4kx-8=0,
Δ=(-4k)2+32=16k2+32>0.
设A(x1,y1),B(x2,y2),则x1+x2=4k,x1·x2=-8,
所以,y1+y2=k(x1+x2)+4=4k2+4.
因为M为AB中点,所以M(2k,2k2+2).
因为l1⊥l2,N为EF中点,所以N,所以直线MN的方程为y-(2k2+2)=·(x-2k)=·(x-2k),
整理得y=x+4,
所以,直线MN恒过定点(0,4).
所以△OMN面积S=×4×=4=4≥4·2=8,
当且仅当|k|=即k=±1时,△OMN面积取得最小值为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O:x2+y2=4,椭圆C:+y2=1,A为椭圆C的右顶点,过原点且异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C交于M,N两点,M在x轴的上方,直线AM与圆O的另一交点为P,直线AN与圆O的另一交点为Q.
(1)若=3,求直线AM的斜率;
(2)设△AMN与△APQ的面积分别为S1,S2,求的最大值.
[四字程序]
读
想
算
思
已知圆的方程和椭圆的方程,直线与圆、椭圆都相交
1.向量=3如何转化?
2.如何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把用直线AM的斜率k来表示
转化与化归
求直线AM的斜率,求△AMN与△APQ的面积之比
1.用A,P,M的坐标表示.
2.利用公式S=ab·sin C表示并转化
=,进而用基本不等式求其最大值
把面积之比的最大值转化为一个变量的不等式
思路参考:设直线AM的方程为y=k(x-2),k<0,利用yP=3yM求解.
解:(1)设直线AM的方程为y=k(x-2),k<0,将y=k(x-2)与椭圆方程+y2=1联立,(1+4k2)x2-16k2x+16k2-4=0,得xA+xM=,
求得点M的横坐标为xM=,
纵坐标为yM=.
将y=k(x-2)与圆方程x2+y2=4联立,得(1+k2)·x2-4k2x+4k2-4=0,得xA+xP=,
求得点P的横坐标为xP=,
纵坐标为yP=.
由=3得yP=3yM,
即=.
又k<0,解得k=-.
(2)由M,N关于原点对称,得点N的坐标为xN=,yN=,
所以直线AN的斜率为kAN==-.
于是==,
同理==.
所以=
=·
=
=
=
≤=,
当且仅当16k2=,即k=-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大值为.
思路参考:设直线AM的方程为y=k(x-2),k<0,由=3转化为xP-xA=3(xM-xA)求解.
解:(1)设直线AM的方程为y=k(x-2),k<0,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4k2+1)x2-16k2x+4(4k2-1)=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AxM=,而xA=2,所以xM=.
将y=k(x-2)代入圆的方程,整理得(k2+1)x2-4k2x+4(k2-1)=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AxP=,而xA=2,所以xP=.
由=3,得xP-xA=3(xM-xA),
即-2=3,解得k2=2.
又k<0,所以k=-.
(2)因为MN是椭圆的直径,直线AM,AN斜率均存在,所以kAMkAN=-,即kkAN=-,所以kAN=-.
下同解法1(略).
思路参考:设直线AM的方程为x=my+2,利用yP=3yM求解.
解:(1)设直线AM的方程为x=my+2(m≠0),将其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m2+4)y2+4my=0,得点M的纵坐标为yM=.
将x=my+2代入圆的方程,整理得(m2+1)y2+4my=0,得点P的纵坐标为yP=.
由=3,得yP=3yM,即=.
因为m≠0,解得m2=,即m=±.
又直线AM的斜率k=<0,所以k=-.
(2)因为MN是椭圆的直径,直线AM,AN斜率均存在,又kAMkAN=-,由(1)知kAM=,所以有kAN=-,则kAN=-.
又yM=,yP=,
所以==.
同理==.
所以==·.
下同解法1(略).
1.本题考查三角形面积之比的最大值,解法较为灵活,其基本策略是把面积的比值表示为斜率k的函数,从而求其最大值.
2.基于新课程标准,解答本题一般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阅读技能、运算求解能力.本题的解答体现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已知点A(0,-2),椭圆E:+=1(a>b>0)的离心率为,F是椭圆的右焦点,直线AF的斜率为,O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E的方程;
(2)设过点A的直线l与E相交于P,Q两点,当△OPQ的面积最大时,求l的方程.
解:(1)设F(c,0),由题意知=,解得c=.
因为e==,
所以a=2,b2=a2-c2=1.
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y2=1.
(2)(方法一)显然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y=kx-2,P(x1,y1),Q(x2,y2),且P在线段AQ上.
由得(4k2+1)x2-16kx+12=0,
所以x1+x2=,x1x2=.
由Δ=(16k)2-48(4k2+1)>0,得k2>.
则S△OPQ=S△AOQ-S△AOP
=×2×|x2-x1|==.
令=t(t>0),则4k2=t2+3,于是S△OPQ==≤1,当且仅当t=2,即k=±时等号成立,所以l的方程为y=x-2或y=-x-2.
(方法二)依题意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P(x1,y1),Q(x2,y2).将直线l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4k2+1)x2-16kx+12=0,则Δ=(16k)2-48(4k2+1)=16(4k2-3)>0,即k2>.x1+x2=,x1x2=.
由弦长公式得|PQ|=|x1-x2|=·=·.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O到直线l的距离d=,
所以S△OPQ=|PQ|×d=××=.
设=t(t>0),则4k2=t2+3,所以S△OPQ==≤1,当且仅当t=2,即k=±时等号成立.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x-2或y=-x-2.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10课时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10课时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学案,共17页。
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8节第2课时范围、最值问题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8节第2课时范围、最值问题学案,共22页。
(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9.8《第1课时 圆锥曲线中的证明、范围(最值)问题》(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9.8《第1课时 圆锥曲线中的证明、范围(最值)问题》(含详解),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教材衍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