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6章思维深化微课堂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学案
展开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主要包括:空间动点轨迹的判断,求轨迹的长度及动角的范围等.
类型一 求动点的轨迹(长度)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为棱CC1的中点,点M在正方形BCC1B1内运动,且直线AM∥平面A1DE,则动点M的轨迹长度为( )
A. B.
C.2 D.π
[思维架桥]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点M(x,2,z),求出平面A1DE的法向量n.由·n=0可得x-z=1,故点M的轨迹是以BC,BB1的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易求这条线段的长度.
B 解析:以D为原点,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0,2),=(0,2,1),则平面A1DE的一个法向量为n=(2,1,-2).设M(x,2,z),则=(x-2,2,z).由·n=0,得2(x-2)+2-2z=0,所以x-z=1,故点M的轨迹为以BC,BB1的中点为端点的线段,长为.故选B.
[应用体验]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为正三角形,底面ABCD为正方形,侧面PAD⊥底面ABCD,M为底面ABCD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MP=MC,则点M在正方形ABCD内的轨迹是( )
A B C D
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PD=DC,则点D符合“M为底面ABCD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MP=MC”,设AB的中点为N,根据题目条件可知△PAN≌△CBN,所以PN=CN,点N也符合“M为底面ABCD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MP=MC”,故动点M的轨迹肯定过点D和点N,可排除选项B,C.而到点P与到点C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线段PC的垂直平分面,线段PC的垂直平分面与平面AC的交线是一直线.故选A.
类型二 求线段的长度问题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正四面体PABC的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上移动.若该正四面体的棱长是2,则|OP|的取值范围是( )
A.[-1,+1]
B.[1,3]
C.[-1,2]
D.[1,+1]
[思维架桥] 将A,B在x轴、y轴上运动可以看作点O在以AB为直径的球面上运动.设线段AB的中点为M,则PM可求,且 |PM|-r≤≤|PM|+r,其中r为球M的半径.
A 解析:如图,若固定正四面体PABC的位置,则原点O在以AB为直径的球面上运动.设AB的中点为M,则PM==,所以原点O到点P的最近距离等于PM减去球M的半径,最大距离是PM加上球M的半径,所以-1≤|OP|≤+1,即|OP|的取值范围是[-1,+1].
[应用体验]
设点M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D的中点,点P在平面BCC1B1所在的平面内.若平面D1PM分别与平面ABCD和平面BCC1B1所成的锐二面角相等,则点P与点C1的最短距离是( )
A. B.
C.1 D.
A 解析:设P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为P′,M在平面BB1C1C上的射影为M′(图略),平面D1PM与平面ABCD和平面BCC1B1所成的锐二面角分别为α,β,则cos α=,cos β=.因为cos α=cos β,所以S△DP′M=S设P到C1M′距离为d,则××d=×1×2,d=,即点P到C1的最短距离为.
类型三 求最值问题
如图,平面ACD⊥α,B为AC的中点,|AC|=2,∠CBD=60°,P为α内的动点,且点P到直线BD的距离为,则∠APC的最大值为( )
A.30° B.60°
C.90° D.120°
[思维架桥] 由题意知空间中到直线BD的距离为的点构成一个圆柱面,它与平面α的相交面是一个椭圆面,即点P的轨迹是一个椭圆.由椭圆上的点关于两焦点的张角在短轴的端点取得最大值,可求得答案.
B 解析:因为点P到直线BD的距离为,所以空间中到直线BD的距离为的点构成一个圆柱面,它和平面α相交得到一个椭圆,即点P在α内的轨迹为一个椭圆,B为椭圆的中心,b=,a==2,则c=1,所以A,C为椭圆的焦点.因为椭圆上的点关于两焦点的张角在短轴的端点取得最大值,所以∠APC的最大值为60°.故选B.
[应用体验]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是平面A1B1C1D1内一点,且BM∥平面ACD1,则tan∠DMD1的最大值为( )
A. B.1
C.2 D.
D 解析:因为当M在直线A1C1上时,都满足BM∥平面ACD1,
所以tan∠DMD1===是最大值.故选D.
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6章思维深化微课堂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6章思维深化微课堂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学案,共4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思维深化微课堂数学文化与概率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思维深化微课堂数学文化与概率学案,共4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思维深化微课堂“设而不求”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思维深化微课堂“设而不求”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学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