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江西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烟”是瀑布的细小水珠形成的水雾,云、雾属于气溶胶
B.唐·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文中涉及的珍珠、玉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与酒糟分离
D.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所用纸张为宣纸,其主要成分为一种有机高分子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环戊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B.与互为同系物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丙烯醇()与甲醇性质完全相同
3.如表为有关化合物的pKsp,pKsp=-lgKsp。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①向AgNO3溶液中加入适量NaX溶液,得到沉淀AgX;②向①中加NaY,则沉淀转化为AgY;③向②中加入NaZ,沉淀又转化为AgZ。则表中a、b、c的大小关系为( )
A.a>b>c B.a<b<c C.c<a<b D.a+b=c
4.随着氮肥的大量使用,废水中增大导致水体污染。工业上常用氧化法废水脱氮,即在废水中加入过量通过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转化为而除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B.反应中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3∶1
C.反应中每转移3mol,生成11.2L D.氧化法处理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
5.一种新型的电解质的结构如图所示(箭头指向表示共用电子对由W提供),W、X、Y、Z是同周期四种主族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含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B.该物质中X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W的非金属性比Y的弱
D.W、X、Y、Z四种元素中,X的原子半径最大
6.十氢萘(C10H8)是具有高储氢密度的氢能载体其脱氢过程的反应:
①C10H18(l) C10H12(l)+3H2(g) ΔH1 ;
②C10H12(l) C10H8(l)+2H2(g) ΔH2。
十氢萘脱氢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萘(C10H8)的储氢过程是吸热反应
B.十氢萘属于芳香烃
C.十氢萘脱氢过程的反应①比反应②更容易进行
D.萘()的一氯代物有 2 种
7.采用焙烧-水浸回收工艺,可实现废催化剂(含NiO、Al2O3、MoO3等)中Ni、Mo、Al元素的高效分离和回收,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Na2CO3+Al2O32NaAlO2+CO2;
②水浸后溶液中的c(MoO)=0.1mol·L-1;Ksp(BaMoO4)=4.0×10-8mol/L;当溶液中c(MoO)≤1.0×10-5mol·L-1时认为沉淀完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焙烧”时MoO3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MoO3Na2MoO4+CO2↑
B.“操作a”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C.“沉铝”过程的离子反应为:AlO+HCO+H2O=Al(OH)3↓+CO
D.“沉钼”时,当MoO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OH-)=8.0×10-3mol·L-1(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和盐的水解)
二、工业流程题
8.无机研究开创绝不无“钴”的时代,草酸钴可用作指示剂和催化剂,CoCl2·6H2O可作为饲料营养强化剂。用某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 SiO2等)制取CoC2O4·2H2O及CoCl2·6H2O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滤液1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Mn2+、Ca2+、 Mg2+等;
②酸性条件下,H2O2不会氧化Co2+;
③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 Fe3+ | Fe2+ | Al3+ | Co2+ | Mn2+ |
开始沉淀时 | 2.7 | 7.6 | 4.0 | 7.6 | 7.7 |
完全沉淀时 | 3.7 | 9.6 | 5.2 | 9.2 | 9.8 |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过程中,Co2O3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氧化”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操作1”调pH的范围为_______。
(4)在实验室完成“操作3”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5)“操作4”洗涤过程中可以用工业酒精代替水,其优点是_______。
(6)由已知③可知,当Al3+完全沉淀(Al3+浓度为1.0 ×10-5mol·L-1 )时Fe3+的浓度为_______。
(7)某同学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oCl2溶液,下列可作为指示剂的是_______(填选项,忽略亚钴离子的颜色干扰)。已知几种物质在20°C时的颜色及Ksp值如表:
化学式 | AgCl | AgSCN | Ag2S | Ag2CrO4 |
颜色 | 白色 | 浅黄色 | 黑色 | 红色 |
Ksp | 2.0×10-10 | 1.0×10-12 | 2.0×10-48 | 2.0×10-12 |
A.KCl B.K2CrO4 C.KSCN D.K2S
三、实验题
9.硫代尿素也称硫脲[CS(NH2)2]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180℃,易溶于水和乙醇,受热时部分发生异构化反应而生成硫氰化铵,可用于制造药物,也可用作橡胶的硫化促进剂以及金属矿物的浮选剂等。回答下列问题:
Ⅰ.硫脲的制备:
已知:将石灰氮()和水的混合物加热至80℃时,通入硫化氢气体反应可生成硫脲溶液和石灰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B中的试剂X和试剂Y的最佳组合是_______。
A.FeS固体+浓硫酸 B.FeS固体+稀硝酸 C.FeS固体+稀盐酸
(2)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按(2)中所选试剂组合,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c→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小写字母)
(3)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Ⅱ.硫脲的分离及产品含量的测定:
(4)装置C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后,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之后冷却结晶,离心分离,烘干即可得到产品。称取mg产品,加水溶解配成500mL溶液,量取25mL于锥形瓶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使溶液显酸性,用cmol/L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VmL(已知)。
①硫脲 [CS(NH2)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②样品中硫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m、c、V的式子表示)。
四、原理综合题
10.Ⅰ、为探究某物质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_______,A的电子式_______。
(2)磁性固体B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溶液C中滴加NH4SCN溶液可以检验某种阳离子的存在,请设计实验检验溶液C中另一种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_。
Ⅱ、含氮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化肥、制药、合成纤维等化工行业造福人类,但如果使用或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何合理地使用含氮物质,是化学学科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4)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Ⅰ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kJ/mol
Ⅱ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kJ/mol
则CH4将NO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在3.0L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H4和2molNO2,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Ⅱ,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t/min | 0 | 2 | 4 | 6 | 8 | 10 |
总压强p/kPa | 4.80 | 5.44 | 5.76 | 5.92 | 6.00 | 6.00 |
由表中数据计算,0~4min内v(NO2)=_______mol·L-1·min-1,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
五、结构与性质
11.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第一代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第二代为多晶硅、非晶硅等太阳能电池,第三代就是铜钢镓硒(中掺入)等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薄膜系太阳能电池。
(1)亚铜离子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表示为___________。
(2)硒为第四周期元素,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晶体的堆积方式是___________(填堆积名称),其配位数为___________;往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
B.在中给出孤电子对,提供空轨道
C.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氧元素
D.与互为等电子体,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形
(4)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合性,因而硼酸()溶于水显弱酸性,但它却只是一元酸,可以用硼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解释它只是一元弱酸的原因。
①中B的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杂化;
②写出硼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5)硅与碳是同一主族元素,其中石墨为混合型晶体,已知石墨的层间距为,键长为,计算石墨晶体密度=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为)。
六、有机推断题
12.有机物I是一种新合成药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等障碍性疾病。一种合成有机物I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名称为___________,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的结构有__________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5)设计以和为原料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空气中的小水珠雾直径很小,直径在1-100nm的水珠与空气混合构成的分散系属于气溶胶,所以云、雾属于气溶胶,A正确;
B.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玉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钠,B错误;
C.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二者互溶,沸点差异大,应通过蒸馏方式分离,C正确;
D.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故答案选B。
2.A
【详解】A.环戊烷分子内只有一种氢原子,则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A项正确;
B.二者官能团数目不同,结构不相似,通式不同,不互为同系物,B项错误;
C.与化学式不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
D.丙烯醇()中含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甲醇只含有羟基,故性质不完全相同,D项错误;
答案选A。
3.B
【详解】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越易生成沉淀,①向AgNO3溶液中加入适量NaX溶液,得到沉淀AgX;②向①中加NaY,则沉淀转化为AgY;③向②中加入NaZ,沉淀又转化为AgZ,可说明ksp(AgX)>Ksp(AgY)>Ksp(AgZ),又pKsp=−lgKsp,则a<b<c,故B正确;
答案选B。
4.A
【分析】根据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氮元素从-3价升高为0价,Cl元素从+1价降为-1价,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在反应中是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故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A项正确;
B.在反应中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3,B项错误;
C.在反应中每转移6mol生成1mol氮气,转移3mol则生成0.5mol,但体积不一定是11.2L,C项错误;
D.经反应处理过的废水呈酸性,需要先用石灰水中和,不能直接排放,D项错误;
故答案选A。
5.C
【分析】由阴离子结构可知,X原子形成3个对共用电子对和1个配位键、Z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Y原子可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W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为B元素、Y为O元素、Z为C元素、W为F元素。
【详解】A.由电解质的结构可知,该物质是含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
B.由电解质的结构可知,该物质中B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氟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氧元素,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四种元素中,硼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故D正确;
故选C。
6.D
【详解】A.由图可知,十氢萘(C10H18)脱氢过程是吸热反应,则萘(C10H8)的储氢过程是放热反应,A错误;
B.十氢萘的结构简式为,没有苯环,不属于芳香烃,B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的活化能,则说明反应Ⅱ比反应Ⅰ速率快,十氢萘脱氢过程的反应②比反应①更容易进行,C错误;
D.萘的结构简式为,由结构对称可知,萘中含2种位置的H,则其一氯代物有2种(),D正确;
故答案为:D。
7.D
【分析】由流程可知,焙烧时发生Na2CO3+Al2O32NaAlO2+CO2↑、Na2CO3+MoO3Na2MoO4+CO2↑,水浸分离出滤渣为NiO,加硫酸酸浸生成NiSO4,操作a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分离出含结晶水的晶体;沉钼时发生MoO+Ba2+=BaMoO4↓,沉铝时发生AlO+HCO+H2O=Al(OH)3↓+CO,灼烧氢氧化铝生成氧化铝,以此来解答。
【详解】A.由流程中反应物、生成物可知,“焙烧”时MoO3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MoO3Na2MoO4+CO2↑,故A正确;
B.由溶液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可知“操作a”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故B正确;
C.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沉铝,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O+HCO+H2O=Al(OH)3↓+CO,故C正确;
D.Ksp(BaMoO4)=4.0×10-8,当溶液中c(MoO)≤1.0×10-5mol•L-1时认为沉淀完全,c(Ba2+)>mol/L=4.0×10-3mol•L-1,则溶液中c(OH-)>8.0×10-3mol•L-1,故D错误;
故选D。
8.(1)
(2)2Fe2++H2O2+2H+=2H2O+2Fe3+
(3)
(4)烧杯、玻璃棒、漏斗
(5)能够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且酒精易挥发,便于晶体干燥
(6)
(7)B
【分析】由流程图可知,“浸出”过程中,亚硫酸钠与Co2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以写出离子方程式,由已知条件:滤液1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Mn2+、Ca2+、Mg2+、Al3+等,“操作1”调pH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和铝离子,但Co2+、Mn2+并未沉淀,依据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范围可知,“操作1”调节pH的范围,以此解题。
【详解】(1)由流程图可知,“浸出”过程中,亚硫酸钠与Co2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氧化过程中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方程式为:2Fe2++H2O2+2H+=2H2O+2Fe3+;
(3)“操作1”调节pH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和铝离子,范围为:;
(4)经分析可知,“操作2”为过滤,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5)“操作4”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洗涤过程中用工业酒精代替水,能够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且酒精易挥发,便于晶体干燥;
(6)由表格可求,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当铝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氢氧根离子浓度为,此时铁离子的浓度为:;
(7)滴定原理为通过硝酸银先沉淀氯离子,氯离子反应完后硝酸银与指示剂结合产生现象,所以指示剂与硝酸银生成的沉淀的溶解度应大于氯化银,,。
A.通过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oCl2溶液,不能加入含氯离子的物质,A错误;
B.,,所以同浓度的银离子需要的氯离子浓度小于铬酸根离子浓度,说明铬酸银溶解度比氯化银大,B正确;
C. AgSCN组成与AgCl相同,而Ksp(AgSCN)<Ksp(AgCl),溶解度比氯化银小,会先出现AgSCN沉淀,C错误;
D.,,所以同浓度的银离子需要的氯离子浓度大于硫离子浓度,说明硫化银的溶解度比氯化银小,D错误;
答案选B。
9.(1)C
(2) (球形)干燥管 a→b→d→e→f
(3)
(4) -2
【分析】装置B用于制备H2S气体,故试剂X和试剂Y的最佳组合是FeS固体+稀盐酸,稀硝酸和浓硫酸会氧化H2S气体;装置A中装有饱和NaHS溶液,可以除去H2S中的HCl;装置C中,将石灰氮()和水的混合物加热至80℃时,通入硫化氢气体反应可生成硫脲溶液和石灰乳;装置D是尾气吸收装置,防止H2S污染空气;故装置连接顺序为,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装置B用于制备H2S气体,故试剂X和试剂Y的最佳组合是FeS固体+稀盐酸,稀硝酸和浓硫酸会氧化H2S气体,答案选C;
(2)仪器M为(球形)干燥管;由分析可知,上述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
(3)装置C中,将石灰氮()和水的混合物加热至80℃时,通入硫化氢气体反应可生成硫脲溶液和石灰乳,化学方程式为;
(4)①硫脲[]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②用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VmL,消耗的物质的量为cV×10-3mol,根据可知,mg产品中的物质的量为=,则样品中硫脲的质量分数为=。
10.(1) Fe3C
(2)
(3)取溶液C,加入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存在亚铁离子
(4)CH4(g)+ 4NO(g)=2N2(g)+CO2(g)+2H2O(g) ΔH=-1160kJ/mol
(5) 0.1 6.75
【分析】X(仅含两种元素)在空气煅烧生成AB,A能和过量饱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固体E,则A为二氧化碳0.448L÷22.4L/mol=0.02mol、E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磁性B酸溶后能和NH4SCN溶液变红色,则C中含有铁离子,B为四氧化三铁4.64g÷232g/mol=0.02mol;则X中铁、碳物质的量之比为3:1;X为Fe3C;
【详解】(1)由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Fe3C,A为二氧化碳,电子式为;
(2)磁性固体B四氧化三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铁离子、亚铁离子、水,;
(3)溶液C中含铁离子、亚铁离子,滴加NH4SCN溶液可以检验铁离子的存在,亚铁离子能和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方案为:取溶液C,加入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存在亚铁离子;
(4)已知:Ⅰ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kJ/mol
Ⅱ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kJ/mol
由2Ⅱ-Ⅰ得:CH4(g)+ 4NO(g)=2N2(g)+CO2(g)+2H2O(g) ΔH=2(-867kJ/mol)-(-574kJ/mol)=-1160kJ/mol
(5)由表中数据可知,4min时总压强为5.76kPa,则总的物质的量为,CH4(g)+2NO2(g)=N2(g)+CO2(g)+2H2O(g)为气体分子数增加1的反应,则0~4min内反应二氧化氮(3.6mol-3mol)×2=1.2mol,v(NO2)= mol·L-1·min-1;
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总压强为6.00kPa,则总的物质的量为,CH4(g)+2NO2(g)=N2(g)+CO2(g)+2H2O(g)为气体分子数增加1的反应,则反应甲烷3.75mol-3mol=0.75mol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11.(1)
(2)
(3)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12 AD
(4)
(5)2.3
【详解】(1)亚铜离子是由铜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得到的,所以有28个电子,所以为3d10;
(2)同一个周期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故硒、砷和溴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Br>As>Se;
(3)晶体的堆积方式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其配位数为12;往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A.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在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选项A正确;
B.在中给出孤电子对,提供空轨道,选项B错误;
C.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氮元素,选项C错误;
D.与互为等电子体,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形,选项D正确;
答案选AD;
(4)①在硼酸[]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3,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是,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其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故答案为:sp2;
②硼酸()能电离,它在水中能结合水电离出的OH-,形成离子,则硼酸还电离出氢离子,则其电离方程式为:;
(5)石墨的层间距为,可以认为一层石墨的厚度是,对某一层石墨中的一个六元环,正六边形环的边长是,面积S=6+142142sin=52387.6pm2,环的厚度h=,那么一个环占有的体积V=Sh=52387.6335=1.75410-7pm3=1.75410-23cm3,六元环中每个C原子都被3个环共用,一个环实际有2个C原子,一个环的质量m==2=3.99g。所以,石墨的密度===2.3。
12.(1) 对二甲苯(或1,4-二甲苯) 酯基、酮羰基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2)
(3)
(4)11
(5)
【分析】结合信息①,由F逆向分析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D为,C为 ,B为,A为,,F在稀硫酸作用下反生水解生成G,结合信息②,可知H为。
【详解】(1)A为,化学名称为对二甲苯或1,4-二甲苯,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酮羰基,D→E的反应是和甲醇的酯化反应,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2)E的结构简式为,由题中I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
(3)B为,和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NaCl,B→C的化学方程式;
(4)B为,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的B的同分异构体中,两个取代基可能为两个(这两个取代基在苯环上有邻位和间位两种位置关系)、一个-Cl和一个(这两个取代基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一个和一个(这两个取代基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一个-Cl和一个(这两个取代基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则符合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1种。
(5)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及所学知识,采用逆向分析法可知,和合成,水解生成,
和NaCN生成,和溴水加成生成,所以合成路线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填空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