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孤独之旅》导学案3-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483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6课《孤独之旅》导学案3-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483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课文.思考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孤独之旅》根据你掌握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作者。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197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1.查字典,查准字音;2、反复朗读课文,了解内容;3、上网查阅资料。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轩(xuān) 嬉(xī)闹 凹(āo)地 雍(yōnɡ) 掺(chān)杂胆怯(qiè) 撅(juē) 给予(jǐ yǔ) 觅(mì)食 撩(liáo)逗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厚实:丰富,富裕。嬉闹:嬉笑打闹。撩逗:挑逗,招惹。驱除:赶走,除掉。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乖巧:①(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②机灵。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二、阅读课文.思考探究(一)整体感知速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情节,明确这篇小说的三要素。人物(主人公):杜小康;故事情节: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之后“长大了,坚强了”;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二)深层探究1.环境描写的作用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2)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2.人物赏析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孤独及超越自我的品质。(1)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A.想上学(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B.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C.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 D.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E.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F.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都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 G.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 H.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经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I.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J.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鸭子下蛋了!杜小康心理的变化: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到孤独;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坚强。总之,杜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2)根据故事情节,你能概括杜小康成长的心理历程吗?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感到孤独——不再恐慌——坚强(3)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孩子。他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4)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么?文中最能体现“孤独”的语句是什么?题目概括了主人公放鸭生活的全过程,“孤独”渗透于他放鸭期间的全部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对杜小康来说,“孤独”有以下含义:①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②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自然环境中,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③对未来的恐惧。漫漫放鸭路,何处是尽头?这一切构成了人生的一段“孤独之旅”。文中最能体现孤独的句子是:“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5)文中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也花了相当的笔墨来写他父亲和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的少年杜小康?作为低等动物的鸭,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写父亲和鸭子,对塑造杜小康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衬托作用。杜小康失学后,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慰藉;在风雨中他维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牧鸭的结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作“鸭下蛋了”的惊喜。(三)语言品析细读全文,体会精美传神的语言。请找出并点评你认为文中形象生动、富含深意的语句。1.“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荡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 2.“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3.写暴风雨一段“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4.“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一段,写景状物准确、细致,描写细致入微。5.“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6.“鸭们也长大了”一段,描写生动、形象,映衬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具有超出语言层面的隐喻意义。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结合矛盾冲突,分析人物之“智”,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品析语言,体味妙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字词积累,整体感知,课文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