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阶段的共同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细胞是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层次
    B. 每种生物都具备由“器官”组成的“系统”层次
    C. 东张水库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
    D. 蛋白质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答案】A
    【解析】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A、细胞是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层次,A正确;
    B、植物不含系统,B错误;
    C、鱼含有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C错误;
    D、蛋白质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D错误。
    故选A。
    2. 下列关于无机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B. 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越高,细胞的抗性越强
    C. 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D. 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不仅要补充水,还需要及时补充无机盐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功能:(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
    【详解】A、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A正确;
    B、细胞中的结合水含量越高,细胞的抗性越强,B错误;
    C、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成存在,C正确;
    D、患急性肠炎病人脱水时,该病人大量失水和无机盐,因此不仅要补充水,还需要及时补充无机盐,D正确。
    故选B。
    【点睛】
    3. 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细胞产生的抗体可发挥防御作用
    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
    D. 人体内的胰岛素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详解】A、人体细胞产生的抗体可参与体液免疫过程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防御作用,A正确;
    B、肌肉具有收缩的功能,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正确;
    C、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C错误;
    D、人体内的胰岛素可降低人体血糖浓度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点睛】
    4. 下面关于DNA和RNA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物中都有2种五碳糖、5种碱基
    B. 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C. HIV的遗传物质中含有5种含氮碱基
    D. DNA与RNA的区别不仅体现在五碳糖不同,碱基种类也有区别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完全相同,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病毒只含有1种核酸,DNA或RNA,故只含有1种五碳糖、4种碱基,A错误;
    B、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原核生物无细胞核,D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病毒无细胞结构,也含有DNA或RNA,B错误;
    C、HIV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含有A、U、G、C4种含氮碱基,C错误;
    D、DNA与RNA所含有的五碳糖不同,前者所含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后者所含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种类也不完全相同,前者所含的含氮碱基是A、C、G、T,后者所含的含氮碱基是A、C、G、U,D正确。
    故选D。
    5. 下图是真核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B. 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C. 这个流动镶嵌模型是罗伯特森提出的
    D. ③在细胞膜上都不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为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②为蛋白质;③为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A、①是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和识别的功能,故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A正确;
    B、②是蛋白质,其在细胞膜上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B正确;
    C、这个模型是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C错误;
    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其在细胞膜上都不是静止的,大部分蛋白质是可以流动的,D正确。
    故选C。
    6. 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是靠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的
    B. 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运输就能将信息传递给各种细胞
    C. 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只起物质通道的作用
    D.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信号分子一定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详解】A、受精作用过程中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细胞膜接触传递信息,A正确;
    B、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必须经过体液运输而不一定是血液的运输,才能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如神经递质则不经过血液运输而通过组织液运输来传递信息,B错误;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既能起物质通道的作用,也能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C错误;
    D、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时,信号分子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也可能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高等植物细胞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完成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A。
    7. 关于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B. 叶绿体内众多的基粒和类囊体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C. 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都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D. 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固定CO2时需要利用光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A、叶绿体内含色素,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速镜下便可观察其形态和分布,A正确;
    B、叶绿体内含有众多的基粒和类囊体,生物膜面积增大,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B正确;
    C、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和酶,是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都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C正确;
    D、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在光反应中需光能,固定CO2是暗反应,不需要利用光能,D错误。
    故选D。
    8. 如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④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C. 结构②只参与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D. 结构③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部分细胞结构,其中①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是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③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④为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详解】A、结构④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正确;
    B、原核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图中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因此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B正确;
    C、②是中心体,参与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错误;
    D、③是高尔基体,有单层膜结构,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正确。
    故选C。
    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B. 一般情况下,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C. 生物大分子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例如麦芽糖、蛋白质等
    D. 生物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亲水端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的头部为亲水端,分布在两侧,磷脂的尾部为疏水端,分布在内部。
    【详解】A、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A错误;
    B、一般情况下,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B正确;
    C、麦芽糖是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C错误;
    D、生物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D错误。
    故选B。
    10. 伞藻由“帽”、“柄”和“足”三部分组成。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的两种伞藻做了如图所示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出现以下实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 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 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C.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D.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图实验结果可知,嫁接后的伞藻,细胞核来自哪种伞藻,伞帽的形态与之相同,水绵伞藻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决定的,A、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是研究细胞核与遗传特性的关系,不是研究细胞核与细胞代谢的关系,C错误,D正确。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功能,对于细胞核功能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1. 人的红细胞浸在质量浓度为x的食盐水中,既不吸水也不失水;而浸在质量浓度为y的食盐水中,红细胞破裂;浸在质量浓度为z的食盐水中,红细胞收缩。这3种食盐水的质量浓度大小依次为(  )
    A. x>y>z B. y>x>z C. z>y>x D. z>x>y
    【答案】D
    【解析】
    【分析】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详解】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中,既不吸水也不失水,说明细胞质的浓度与x食盐水的浓度相等;浸在y浓度的食盐水中,红细胞破裂,是因为y食盐水的浓度小于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吸水所致;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是因为z食盐水的浓度大于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所致。可见,这三种食盐水的质量浓度大小依次为z>x>y,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B. 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绝对可信的、科学的
    C. 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制备细胞膜
    D.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利用荧光染料标记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荧光蛋白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详解】A、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A正确;
    B、用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B错误;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故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制备细胞膜,C正确;
    D、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利用荧光染料标记,D正确。
    故选B。
    13. 下图为酶作用的模式图,根据图中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酶,乙是底物,丙和丁是产物 B. 此模式图可表示分解反应
    C. 此模式图能表示麦芽糖酶催化的酶促反应 D. 此模式图可解释酶的专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示分析:甲反应前后不变,推测是酶,乙是底物,丙和丁是产物。
    【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甲表示酶,乙是底物,丙和丁是产物,A正确;
    B、乙物质分解为丙和丁,故此模式图可表示分解反应,B正确;
    C、麦芽糖是由两分子的葡萄糖组成,但是图示产物丙和丁表示两种不同的产物,故推断此模式图不能表示麦芽糖酶催化的酶促反应,C错误;
    D、此模式图可解释酶的专一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
    14. 酶和ATP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的合成需要模板,但原料并非都是氨基酸
    B. 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C. 把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农作物*使农作物获得抗细菌的能力
    D. 有的细胞的细胞壁不能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降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多样性。
    【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两者的合成均需要模板,但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合成RNA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A正确;
    B、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R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B正确;
    C、真菌细胞壁含有几丁质,可被几丁质酶分解,把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农作物,可预防真菌的感染,而细菌细胞壁含有肽聚糖,不能被几丁质酶分解, C错误;
    D、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只能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而不能降解细菌、真菌等的细胞壁,D正确。
    故选C。
    15.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装置甲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
    B. 装置乙应让B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接C瓶
    C. 甲是无氧呼吸装置,乙是有氧呼吸装置
    D.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第一个锥形瓶中加入的是NaOH,作用是吸收空气中CO2;A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第三个锥形瓶中加入的是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乙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B瓶中是酵母菌培养液;第二个锥形瓶中加入的是澄清石灰水,目的也是检测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详解】A、本实验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干扰,A正确;
    B、由于B瓶上方有一定的空隙,其中还有少量的氧气,B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装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B正确;
    C、甲左边有气泵,是有氧呼吸装置,乙是无氧呼吸装置,C错误;
    D、由于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后会变浑浊,所以甲和乙中的澄清石灰水是用于检测酵母菌是否有CO2产生,D正确。
    故选C。
    【点睛】
    16. 与无氧呼吸相比,关于有氧呼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需要多种酶参与 B. 释放二氧化碳
    C. 生成大量ATP D. 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少量的[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发生反应,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过程:全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被还原生成乳酸或酒精和CO2。
    【详解】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是酶促反应,需要酶的催化,A正确;
    B、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B正确;
    C、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大量的ATP,C正确;
    D、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D错误。
    故选D。
    17. 马铃薯块茎储存不当时会出现酸味,苹果储存不当时会出现酒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酸味和酒味的出现均是因为储存过程中缺氧 B. 产生酸味和酒味的物质由同一种物质转化而来
    C. 产生酸味和酒味的过程中不产生ATP D. 两种细胞的线粒体中均可能产生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会释放能量,产生ATP;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中,马铃薯块茎细胞中的丙酮酸分解成乳酸。苹果细胞中的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密闭环境下,二氧化碳的释放会影响气压。适当提高氧气浓度能抑制无氧呼吸。
    【详解】A、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中,马铃薯块茎细胞中的丙酮酸分解成乳酸;苹果细胞中的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酸味和酒味的出现均是因为储存过程中缺氧,A正确;
    B、产生酸味和酒味的物质由葡萄糖转化而来的,B正确;
    C、酸味和酒味的出现均是因为储存过程中缺氧,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产生ATP,C错误;
    D、马铃薯块茎和苹果有氧呼吸的过程中线粒体内均可产生CO2,D正确。
    故选C。
    【点睛】
    18. 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水参与分解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  )
    A.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 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C.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D. 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生成二氧化碳,释放少量的能量;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脱下[H]与氧气分子结合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第三阶段产生水,即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C正确。
    故选C。
    【点睛】
    19. 在有氧呼吸的3个阶段中,属于第二、三阶段的共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③都能产生[H];
    ④都能生成ATP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①正确;
    ②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第二阶段不需要,②错误;
    ③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不产生[H],③错误;
    ④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都有ATP的合成,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20. 为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下列所用的试剂及发生的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
    A.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蓝变绿再变黄
    B. 重铬酸钾溶液,橙色变灰绿色
    C.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橙色变灰绿色
    D. 重铬酸钾溶液,蓝变绿再变黄
    【答案】B
    【解析】
    【分析】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的产生情况。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俗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详解】ABCD、二氧化碳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1. 下列有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相同
    B. 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分解,释放的能量多
    C. 无氧呼吸无氧气的参与,需要多种酶
    D. 无氧呼吸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场所都为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乳酸或二氧化碳和酒精。
    【详解】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和过程都相同,都是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且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
    B、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分解,释放的能量多,B正确;
    C、无氧呼吸无氧气的参与,但也需要多种酶参与,C正确;
    D、无氧呼吸中葡萄糖分子没有被彻底氧化分解,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D错误。
    故选D。
    22. 以下生产、生活实例所应用的生物学原理, 不是通过降低呼吸作用来实现的是( )
    A. 夜间降低温室大棚的温度,利于增产 B. 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贮藏水果、蔬菜
    C. 将粮食晒干后入库,可延长贮藏时间 D. 向水中通入氧气,增加活鱼运输距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
    2、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3、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4、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详解】A、夜间降低温室大棚的温度,可以抑制细胞呼吸酶的活性,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利于增产,A正确;
    B、较低温度下,细胞呼吸酶的活性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因此有利于贮藏水果、蔬菜,B正确;
    C、将粮食晒干可以减少自由水的含量,降低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这样可延长贮藏时间,C正确;
    D、向水中通入氧气是利于鱼获得足够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这与题意不符合,D错误。
    故选D。
    2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 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内膜
    C. 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D. 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物质为NADPH,呼吸作用产生的还原性物质为NADH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详解】A、从分析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A正确;
    B、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B错误;
    C、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C正确;
    D、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物质为NADPH(还原型辅酶Ⅱ),呼吸作用产生的还原性物质为NADH(还原型辅酶Ⅰ),D正确。
    故选B。
    24. 叶绿体中的色素可分为( )
    A. 叶绿素a和叶绿素b B. 叶绿素和胡萝卜素
    C.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D.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薄膜)
    叶绿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
    【详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故选C。
    25. 在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要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下列哪项措施与之无关( )
    A. 定性滤纸要干燥 B. 剪去滤纸条一端的两角
    C. 滤液细线划得细、齐、均匀 D. 盖上培养皿盖
    【答案】D
    【解析】
    【分析】1、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保证色素的含量;
    ②研磨要迅速充分,叶绿素不稳定,易被破坏,时间过长或研磨不充分都会导致色素的量太少而使实验失败;
    ③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均匀,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可以重复画二至三次);
    ④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将得不到清晰的色素带。
    2、注意事项:
    ①制备滤纸条时,要剪去两角,这样可以减小边缘效应,使色素在滤纸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②收集滤液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防止滤液挥发。
    3、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的原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如触及层析液,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就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就会失败。
    【详解】A、定性滤纸要干燥,使色素被吸收的速率相等,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A错误;
    B、剪去滤纸条一角两端,这样可以减小边缘效应,使色素在滤纸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B错误;
    C、滤液细线画的细而直且均匀,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C错误;
    D、盖上培养皿盖可以防止层析液挥发,与使色素带清晰又整齐无关,D正确。
    故选D。
    26. 秋天到来,温度降低,植物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 )
    A. 叶黄素 B. 叶绿素 C. 胡萝卜素 D. 类胡萝卜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树叶的绿色来自叶绿素。树叶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花青素等其它色素及糖分等营养成分。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气温下降,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树叶中的叶绿素减少,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就会表现出来。
    【详解】根据分析:秋天到来,温度降低,植物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叶绿素,在低温条件下被分解,所以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就会表现出来,叶片由绿色变为黄色。
    故选B。
    【点睛】
    27. 如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概念图,图中①、②、③、④处应依次填写( )

    A. 叶绿体、线粒体、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B. 线粒体、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C. 线粒体、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D. 叶绿体、线粒体、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答案】D
    【解析】
    【分析】(1)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两种类型。图示中的呼吸作用表示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O2的过程。
    【详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CO2和H2O,产物是有机物和O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原料是有机物和O2,产物是CO2和H2O。据此分析图示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处应依次叶绿体、线粒体、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A、B、C均错误,D正确。
    故选D。
    28.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裂间期的时间长于分裂期
    B. 能进行分裂的细胞均有细胞周期
    C. 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和末期组成
    D. 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将会使细胞停留在分裂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详解】A、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的时间总是长于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5%~10%),A正确;
    B、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不连续分裂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B错误;
    C、细胞周期由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组成,C错误;
    D、DNA合成抑制剂处理抑制细胞DNA复制,不能完成间期过程,将会使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D错误。
    故选A。
    【点睛】
    29. 下列有关“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离开细胞核
    B.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染色剂,避免染色过度
    C. 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D. 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观察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详解】A、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A错误;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避免解离过度,B错误;
    C、龙胆紫为碱性染料,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
    D、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D错误。
    故选C。
    30. 如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该时期是(  )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二、探究题
    31. 如图为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分离细胞中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⑥的功能是 ______,它的膜由 ______层磷脂分子组成,其主要成分是 ______。
    (2)如果该细胞能够分泌唾液淀粉酶,则与淀粉酶合成、加工和运输直接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 ______(填序号),该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 ______性。
    (3)②与 ______(用文字作答)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答案】(1) ①. 差速离心法 ②.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③. 4 ④.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2) ①. ④⑥⑦ ②. 流动
    (3)细胞器膜、核膜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①表示核糖体,②表示细胞膜,③表示中心体,④表示内质网,⑤表示溶酶体,⑥表示线粒体,⑦表示高尔基体,⑧表示核仁,⑨表示核膜。
    【小问1详解】
    细胞中各种细胞器质量并不相同,可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细胞器。据图可知:⑥表示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提供能量的“动力工厂”。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每层膜含有2层磷脂分子,它的膜是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小问2详解】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与淀粉酶合成、加工和运输直接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④内质网,⑥线粒体,⑦高尔基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小问3详解】
    ②为细胞膜,细胞膜与细胞器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32. 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的膜结构,图中A、B、C 表示某些物质或结构,a、b、c、d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

    (1)B为磷脂双分子层,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 ______(填“亲水端”或“疏水端”)。
    (2)图中的b跨膜运输方式为 ______,其运输方式符合图 __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d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______。
    (3)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______(选填“流动性”、“全透性”、“选择透过性”)膜。
    (4)图丙所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所需条件是 ______和 ______。
    【答案】(1)疏水端 (2) ①. 自由扩散 ②. 乙 ③. 主动运输
    (3)选择透过性 (4) ①. 载体 ②. 能量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A是蛋白质分子,B是磷脂双分子层,C代表糖蛋白,有糖蛋白的一侧是膜的外侧,a方式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进细胞;b、c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d方式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图乙表示自由扩散,图丙表示主动运输。
    【小问1详解】
    B为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
    【小问2详解】
    图中的b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图乙中运输速率与细胞外浓度呈正相关,表示自由扩散,故图中的b跨膜运输方式与图乙相符;d需要消耗能量,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小问3详解】
    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小问4详解】
    图丙所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所需条件是载体和能量。
    33. 如图是某同学画的几个植物细胞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注明图中各标号所指结构的名称:1 ______;3 ______。
    (2)质壁分离中的“质”指的是 ______,“壁”指的是 ______。
    【答案】(1) ①. 细胞壁 ②. 液泡
    (2) ①. 原生质层 ②. 细胞壁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1是细胞壁,2是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3是液泡。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图示为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图片,其中1为细胞壁,3为液泡。
    【小问2详解】
    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相互分离,故质壁分离中的“质”指的是原生质层,“壁”指的是细胞壁。
    34. 在植物叶肉细胞中会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过程,如图是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A~E为生理过程,请回答:

    (1)如图A~E过程中,其中B是 ______(反应名称),若该细胞为植物根细胞,可进行的过程是 ______(填字母)。
    (2)过程A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有 ______,ATP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3)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标记的14CO2在 ______(填场所)被C5固定后才能被还原。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 ______(填字母),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______(填字母)。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了二氧化碳的供应,叶绿体中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______(填“C3”或“C5”)。
    (6)若黑暗中,某植物吸收24mol的O2用于呼吸作用(底物为葡萄糖),结果产生38mol的CO2,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______。
    【答案】(1) ①. 暗反应 ②. C、D、E
    (2) ①.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②. A、C、D、E ③. A-P~P~P
    (3)叶绿体基质 (4) ①. C ②. 细胞质基质 ③. E
    (5)C5 (6)4:7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A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B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C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D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E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过程B存在二氧化碳固定和C3的还原,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表示光反应,B表示暗反应,C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E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若该细胞为植物根细胞,无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能进行的过程是C、D、E,即有氧呼吸过程。
    小问2详解】
    过程A发生水的光解形成[H]和氧气,为光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光反应、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即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有A、C、D、E,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小问3详解】
    暗反应过程包括CO2固定和C3还原,发生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因此标记的14CO2在叶绿体基质被C5固定后才能被还原。
    【小问4详解】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第一阶段,即C,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多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即E。
    【小问5详解】
    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个反应变弱,则这个反应的反应物C5化合物消耗减少,剩余的C5相对增多;生成物C3生成量减少,由于C3化合物的生成量减少,则又影响了C3化合物的还原,使得C3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减弱,则消耗的[H]和ATP量减少,所以[H]和ATP剩余的量增多,所以白天突然中断了CO2的供应,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C5。
    【小问6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24mol,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38-24=14mol,有氧呼吸消耗1个葡萄糖可产生6个CO2,无氧呼吸消耗1个葡萄糖可产生2个CO2,可知,消耗的葡萄糖量分别为4mol和7mol,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4:7。
    35. 如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示意图,分析回答:

    (1)若考虑一个细胞周期,该图示缺少处于 ______期的示意图。而该时期细胞主要是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即进行 ______和 ______。
    (2)图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______(用字母表示);其中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______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于 ______期,核膜、核仁消失于 ______期。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A过程中的行为变化的显著特征是 ______。
    (4)D图中1结构称为 ______,其向四周扩展会形成 ______。
    (5)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 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1) ①. 间 ②. DNA复制 ③. 有关蛋白质合成
    (2) ①. BCAD ②. C ③. A ④. B
    (3)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
    (4) ①. 细胞板 ②. 细胞壁
    (5)B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示意图。A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中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小问1详解】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图中只有分裂期,还缺少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小问2详解】
    A细胞中着丝粒分裂,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中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B细胞处于前期,C细胞中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细胞处于中期,D细胞中出现细胞板,D细胞处于末期,因此先后顺序依次是BCAD。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即图中C图细胞所示的时期。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膜和核仁是在前期消失的,即B时期。
    【小问3详解】
    A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的特征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
    【小问4详解】
    图D中1为细胞板,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
    【小问5详解】
    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时期应在DNA复制后、着丝粒分裂前,故在图中B(前期)和C(中期)细胞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

    相关试卷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