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冀人版科学六下 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与发明示》(知识点总结)

    冀人版科学六下 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与发明示》(知识点总结)第1页
    冀人版科学六下 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与发明示》(知识点总结)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冀人版科学六下 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与发明示》(知识点总结)

    展开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与发明》知识点总结7课 蝙蝠与雷达 1.蝙蝠居住在各类大、小山洞,古老建筑物的缝隙中,蝙蝠能够在夜晚灵活地捕食昆虫。   2. 雷达: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3. 18 世纪前后,科学家就曾做过实验,蒙上双眼的蝙蝠依然能够飞行自如,但是如果塞住蝙蝠的双耳、封住它的嘴后,它们就会在黑暗中乱撞。4. 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反射波,利用超声波测距仪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5.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其他物体就会立刻反射回来,用耳朵接收到返回的信息,最后判断物体的位置。这种现象被称为“回声定位6.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能够从喉部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7.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8. 像雷达这样,很多发明都能够在自然界找到相似的原型。雷达要解决的问题,自然界早已解决得非常完美,大自然能给人类很多启示!8课 生物的启示苍耳的种子呈长椭圆形,它的种子表层长有一些倒钩,这些倒钩很细,也很直。因为苍耳的倒钩勾住了羊毛织物,所以不容易掉下来。 上下两层不容易分开,将要扯开的部分,上层会带着下层向上隆起。   4. 苍耳种子有倒钩刺,尼龙粘扣有两层,一层是勾面,一层是毛面。结构上它们都有倒钩。粘扣这样,通过模仿某一生物的结构功能行为等特征,来发明创造新产品的科学方法就是仿生。仿生产品都能够在自然界找到相似的原型。常见的仿生:形态仿生功能仿生结构仿生色彩仿生人脑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9课 蝙蝠与雷达1.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水路运输主要工具,它能够运送大量的货物或游客,方便人们生活。 2. 木头和塑料在水面上漂浮着,铁和橡皮泥沉入水底。3. 像木头、塑料等浮在水面上的材料,漂浮能力强;像铁、橡皮泥等沉在水底的材料,漂浮能力弱。不同的材料漂浮能力不同。4. 物体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漂浮能力越强。5.改变物体沉浮的因素:中空状态;漂浮能力强的物体辅助;物体与水的接触面积6.船的发展史:几千年前(独木舟)——1000年前(龙骨船、木质帆船)——19世纪(钢铁蒸汽机船)——现在(潜艇和轮船)7. 古人利用木头的漂浮能力,模仿鱼的形状,制造出最简单的木船——独木舟   8.人们根据脊椎动物的脊椎骨架发明了龙骨船,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制造出大型木质帆船9.科技进步推动了船的发展,改变了船的结构,提高了船的运载能力 9课 蝙蝠与雷达莱特兄弟:制造飞机,利用伯努利原理,使机翼产生升力。瓦特:改良蒸汽机,利用能量转换原理,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诺贝尔:发明硝化甘油炸药,俗称“黄色火药”,还发明了雷管和无烟火药。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电灯,以钨丝作为灯丝。冯·诺依曼: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被称为“电子计算机之父钱学森:制造了两弹一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第一颗氢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茅以升: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杨伟:设计战斗机歼-20,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组织者和开拓者。科技革命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物质质量。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富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