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512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512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512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自我评价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共10页。
第2章 本章自我评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Zn—65 As—7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则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B.氯酸钾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C.Mg(OH)2是碱、难溶性碱D.Al2O3是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答案 B解析 氯酸钾中虽然含有氧元素,但属于盐,不属于氧化物。2.我国古诗词或谚语中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古诗词或谚语包含的化学反应类型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复分解反应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分解反应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化合反应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非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B解析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原理为铁置换出铜,属于置换反应,A错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石灰石的分解,B正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的产物有CO2和H2O,该过程不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的是炸药的爆炸,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直径比Na+的小B.其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其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其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乳浊液答案 C解析 “钴酞菁”分子的直径为1.3 nm,Na+的直径小于1 nm,A错误;“钴酞菁”分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可产生丁达尔现象,C正确、D错误。4.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一次探究实验中所设计的装置图,图中空缺处(甲处)分别放置以下四种物质。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序号用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固体NaCl小灯泡不亮固体NaCl不导电,所以NaCl是非电解质B铜丝小灯泡变亮铜丝能导电,所以铜丝是电解质C氯化氢的水溶液小灯泡变亮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小灯泡变亮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硫是电解质答案 C解析 固体NaCl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Na+、Cl-,所以不会导电,但NaCl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A错误;铜丝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氯化氢是化合物,在水的作用下,自身电离出H+、Cl-而使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C正确;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S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SO3,H2SO3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故H2SO3是电解质,SO2是非电解质,D错误。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ClO B.Cl2C.NaHSO3 D.NH3答案 D解析 HClO和NaHSO3属于电解质;Cl2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NH3的水溶液是氨水,其溶质NH3·H2O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氨水可以导电,但NH3本身不会电离,因此NH3是非电解质。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生成,加入H+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离子是( )A.K+、Mg2+、Cl-、HCOB.K+、Cu2+、SO、Na+C.NH、CO、NO、Na+D.NH、Cl-、HCO、K+答案 A解析 A组中各离子间都不反应,故能共存,加入OH-时HCO+OH-===CO+H2O,Mg2++2OH-===Mg(OH)2↓,Mg2++CO===MgCO3↓,加H+时,HCO+H+===H2O+CO2↑,故选A。7.工业上制取ClO2的化学反应为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在反应中被氧化B.Na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C.H2SO4在反应中做氧化剂D.1 mol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1 mol电子答案 A解析 在反应中,NaClO3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NaClO3做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SO2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SO2做还原剂,被氧化;1 mol SO2参与反应转移2 mol电子。8.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Ba2+、Mg2+、H+、OH-、Cl-、HCO、SO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 乙溶液中c(H+)>0.1 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 B.乙溶液含有SO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答案 D解析 根据②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可知乙为二元酸或多元酸,则乙溶液为H2SO4溶液;根据①可知,只有Ba(OH)2才能与SO、Mg2+、HCO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甲为Ba(OH)2;根据③可知,丙溶液中含有Cl-,由于甲与丙能产生沉淀,则丙的阳离子为Mg2+,丙为MgCl2,丁为NH4HCO3,D错误。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溶液:K+、OH-、SO、NOB.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Cu2+、Na+、NO、Cl-C.AgNO3溶液:H+、K+、SO、Cl-D.FeCl3溶液:Na+、K+、SO、H+答案 D解析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OH-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不符合题意;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Cu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B不符合题意;Ag+与Cl-、SO会形成AgCl、Ag2SO4沉淀,C不符合题意;Fe3+、Na+、K+、SO、Cl-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10.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 mg,则( )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 mg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 mL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A答案 C解析 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的+3降低为AsH3中的-3,砒霜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2AsH32As+3H2,生成As的物质的量==2×10-5 mol,则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10-5 mol,故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为3×10-5 mol×22.4 L/mol=6.72×10-4 L=0.672 mL,但氢气所处的状况不一定是标准状况,故其体积不一定是0.672 mL,故B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As2O3~6Zn,则和砒霜反应的锌的质量为××6×65 g/mol=3.90×10-3 g=3.90 mg,故C正确;整个过程中,As元素化合价由As2O3中的+3降低为AsH3中的-3,AsH3中的-3升高为As中的0,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10-5 mol×(6+3)=1.8×10-4 mol,故D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0分)11.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Cl-、MnOB.澄清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Ba2+、SO、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NO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Ca2+、K+、Cl-、SO答案 C解析 A项,MnO显紫红色;B项,澄清溶液中Ba2+与SO不能大量共存;D项,Ca2+和SO反应生成微溶物CaSO4,不能大量共存。12.有三种溶液分别标记为①②③,在Na2CO3溶液中加入①时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②时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同时产生气泡,再加入③时又产生白色沉淀。设每次加入的反应物都能完全反应,则上述①②③所代表的溶液可能是( )选项①②③ABaCl2溶液HNO3溶液Na2SO4溶液BCaCl2溶液HNO3溶液Na2SO4溶液CKCl溶液H2SO4溶液CaCl2溶液DBaCl2溶液H2SO4溶液CaCl2溶液答案 AB解析 在Na2CO3溶液中加入①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可排除C;继续加入②时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同时产生气泡,可排除D;再加入③时又产生白色沉淀,BaSO4难溶、CaSO4微溶,可知A、B正确。13.已知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电解质B.该反应表明氧化性Cl2比KClO3强C.HCl部分发生氧化反应D.6 mol HCl参加反应失去5 mol e-答案 CD解析 A项中生成物Cl2不属于电解质,错误;B项中氧化性KClO3>Cl2,错误;6 mol HCl参加反应仅有5 mol Cl-生成氯气,失去5 mol e-,C、D正确。14.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K2Cr2O7、KCl、CrCl3、Cl2、HCl、H2O,已知氧化性:K2Cr2O7>Cl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C.当转移0.2 mol电子时,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0.2 molD.由该反应可知还原性:HCl>CrCl3答案 B解析 根据含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具有氧化性,含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由题意可知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2Cr2O7,还原剂为HCl,氧化产物为Cl2,还原产物为CrCl3,则该反应方程式为K2Cr2O7+14HCl===3Cl2↑+2KCl+2CrCl3+7H2O。A项,Cl元素化合价升高(-1→0),Cl2是氧化产物;B项,若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有6 mol HCl被氧化,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C项,2HCl→Cl2时转移2e-,故每转移0.2 mol电子,有0.2 mol HCl被氧化;D项,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HCl>CrCl3。15.烧杯中盛有100 mL 1 mol·L-1的NaHSO4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1 mol·L-1的Ba(OH)2溶液,烧杯中某些物质(或微粒)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Na+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曲线c表示Ba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C.加入50 mL Ba(OH)2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D.加入Ba(OH)2溶液体积大于50 mL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答案 CD解析 100 mL 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逐滴滴加1 mol·L-1的Ba(OH)2溶液,Na+的物质的量不变,故A错误;100 mL 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滴加100 mL 1 mol·L-1的Ba(OH)2溶液时,SO恰好沉淀完全,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为0,故B错误;加入50 mL Ba(OH)2溶液时生成的水和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故C正确;加入Ba(OH)2溶液体积等于50 mL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再加入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故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9分)“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曾经风靡网络,揭露了某些行业用烂皮鞋制造酸奶或毒胶囊的不法行为。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价。CrO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b.丁达尔效应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3)现有10 mL明胶的水溶液与5 mL Na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 盐 (2)c (3)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BaCl2[或Ba(NO3)2、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解析 (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计算元素的化合价。(2)溶液很稳定,a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b错误;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都能透过滤纸,c正确。(3)检验SO可用Ba2+。17.(14分)(1)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水在下列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从氧化剂、还原剂角度分析)。①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钠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____________。③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4HF+O2↑):____________。④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物质。工业上可以用如下方法制备ClO2: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若反应中有0.1 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3)将少量Cl2通入FeBr2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这个事实说明Fe2+、Br-的还原性强弱为____________。答案 (1)①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②氧化剂 ③还原剂 ④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2)H2O2 2.24 (合理即可)(3)Fe2+>Br-解析 (1)所以在反应①中H2O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在反应②中水只做氧化剂,在反应③中H2O只做还原剂,在反应④中H2O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2)该反应中,H2O2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则H2O2为还原剂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4价,转移1个电子,反应中有0.1 mol电子转移,则产生的Cl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 mol×22.4 L·mol-1=2.24 L;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Na2SO4+2H2O。(3)Fe2+、Br-均具有还原性,当通入少量Cl2时只有Fe2+被氧化,说明还原性Fe2+>Br-。18.(13分)甲、乙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分别制备SnCl4和漂白粉。(1)已知:a.金属锡的熔点为232 ℃,化学活泼性与铁相似;b.干燥的氯气与熔融金属锡反应生成SnCl4,SnCl4的沸点为114 ℃;c.SnCl4易与水反应,易溶于有机溶剂。根据图甲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①装置Ⅱ中的试剂是________,Ⅲ中的试剂是______。②Ⅵ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填字母)。③Ⅰ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实验结束后,欲回收利用装置Ⅰ中未反应完的MnO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a.Cl2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放出热量;b.温度较高时Cl2与潮湿Ca(OH)2的反应为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根据图乙装置判断,此实验所得Ca(ClO)2产率较低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②C ③MnO2+4H++2Cl-Mn2++Cl2↑+2H2O ④漏斗、玻璃棒、烧杯(2)①D、E之间缺少吸收HCl的装置 ②Cl2与消石灰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部分Ca(OH)2转化为Ca(ClO3)2解析 (1)由SnCl4的性质可知制备SnCl4之前应除去Cl2中的HCl和水蒸气,故Ⅱ中应加饱和食盐水,Ⅲ中应加浓硫酸。Ⅴ中收集到SnCl4,为防止其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及多余氯气污染空气,应在Ⅴ后连接装置C,装置C起到吸收多余Cl2和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Ⅴ的作用。实验结束后,应采用过滤的方法回收未反应的MnO2。(2)因没有除去HCl和控制反应温度而发生副反应:2HCl+Ca(OH)2===CaCl2+2H2O,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19.(12分)A、B、C、D四种可溶性盐,其阳离子分别是Na+、Ba2+、Cu2+、Ag+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Cl-、SO、CO、NO中的某一种。现做以下实验:①将四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5 mL蒸馏水的4支试管中,只有B盐溶液呈蓝色。②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2 mL稀盐酸,发现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而D盐溶液无明显现象。(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这四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HCl→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AgNO3 CuSO4 Na2CO3 BaCl2(2)①Ag++Cl-===AgCl↓ ②SO+Ba2+===BaSO4↓③CO+2H+===CO2↑+H2O解析 由于这四种盐均可溶,则Ba2+不可能与SO、CO组合,Cu2+不可能与CO组合,Ag+只能与NO组合。由实验①可知,B为铜盐(Cu2+在水溶液中呈蓝色);由实验②可知,A为AgN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C为碳酸盐(CO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只能是Na2CO3;则剩余阳离子为Ba2+,它与Cl-形成BaCl2,与盐酸不反应,即D为BaCl2,则B一定是CuSO4。20.(12分)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食醋、②淀粉KI试纸、③淀粉、④白酒,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填序号)。(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_____(填序号)。A.NaCl B.NH4ClC.HNO3 D.浓H2SO4(4)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________Al+________NaNO3+________NaOH===________NaAlO2+________N2↑+2H2O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 mol 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________L。答案 (1)NaNO2 (2)①② (3)B (4)10 6 4 10 3 11.2解析 (1)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2)根据题给反应可知,NaNO2在酸性溶液中能将I-氧化成I2,淀粉遇I2变蓝色,故必须选用的物质有①②。(3)NaNO2转化为N2,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所选试剂应充当还原剂,题给选项中只有NH4Cl能还原NaNO2。(4)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根据关系式N2~10e-,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 mol 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1.2 L。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