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7 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7 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7 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
    专题07 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原卷版)第1页
    专题07 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原卷版)第2页
    专题07 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原卷版)第3页
    专题07 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第1页
    专题07 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第2页
    专题07 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7 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7 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7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7四川盆地-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四川盆地【命题思路】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长江上游,面积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地,北靠秦岭山地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常以流域图、区域示意图、统计图表、人口和城市分布图等为载体,考查四川盆地的农业生产、旅游文化、交通建设和成渝经济区等问题。【基础知识】1.位置:103°E110°E28°N33°N30°N——105°E)。2.范围:北部秦岭、大巴山,南部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东部巫山3.地形:我国第三大盆地。海拔500米以下,第二级阶梯、海拔最低的盆地“紫色盆地”。盆地西部有岷江冲积而成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4.地势:周高中低5.地貌:山岭环绕,内部低山丘陵起伏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侵蚀地貌:峡谷、瀑布堆积地貌:出山口——山麓冲积扇(成都平原)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盆地内降水多。西部横断山区降水少。属于我国亚热带,积温在4500℃~6500℃之间,生长期240300天,日照数900l300小时。四川盆地太阳能最贫乏(由于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雨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四川盆地冬季温度较同纬度高(冬季由于北部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受寒冷气流的影响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小,所以冬温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气污染(酸雨)严重(盆地地形,空气不易扩散,容易出现逆温现象)。7.河流及水文特征: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川江,雅砻江补给水源:降水为主、冰雪融水水文特征:水位季节变化显著,水量大,流速快,含沙量小,无结冰期8.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资源:我国最大的天然气产地;攀枝花的铁钒钛;雅砻江上的二滩水电站;大渡河上的龚嘴。旅游资源: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卧龙——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大足石刻四川紫坪铺和宁夏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是集发电、灌溉、防洪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其中位于岷江上游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扼岷江入成都平原之口,156米高的大坝,11亿立方米的水库库容,被比喻为成都人头上的一盆水。10.农业生产:一年两熟。水稻,小麦,油菜,甘蔗,柑橘11.工业生产:①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②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基地③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12.交通网:宝成——成昆、成渝、川黔线、襄渝、渝怀;川藏公路;成都航空港;重庆到宜昌川江通航;管道运输网13.城市:成都:位于成都平原,省会,宝成、成昆、成渝、达成铁路交汇重庆: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嘉陵江、长江交汇处,水陆交通枢纽14.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酸雨(①该地以含S量高的煤为主要的常规能源,燃烧后排放出大量的SO2等酸性气体。②地形闭塞,多逆温天气,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易形成酸雨。);水污染;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15.气象灾害:寒潮(较弱)、洪涝、伏旱、干旱。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考向预测】一)四川盆地的农业生产1)发展条件:有利: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较好。②东部盆地内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小,土壤以肥沃的水稻土、紫色土为主。③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水利设施保证了旱涝从人,稳产高产。④劳动力丰富廉价。⑤消费市场广阔。⑥交通便利。⑦种植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不利:光照不足(原因:气候温润,空气湿度大,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的扩散,云雾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2)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3)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4)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水稻、冬小麦;经济作物——棉花、甘蔗、油菜5)主要水果:柑橘(二)四川盆地的交通运输建设⑴当前存在的问题:运力和运量矛盾突出,区际铁路运输通道不畅,公路等级低,区内联系薄弱,对外国际交往不变。⑵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的因素:山岭环绕,内部低山丘陵起伏,地势高差大;地壳不稳定,地质灾害频发⑶渝怀铁路:西起重庆,东至怀化①渝怀铁路直插焦柳、湘黔、川黔和襄渝四条铁路干线形成的口字形地区。这个口字形地区由重庆、四川、贵州、陕西、湖北、湖南省市相邻的土地组成。②修建渝怀铁路的重大意义:加强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交通联系。加快资源开发,振兴川、黔、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帮助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等。(三)成渝经济区1、优势条件:成渝经济区自然禀赋优良,产业基础较好,城镇分布密集,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努力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范围:成渝经济区涵盖了重庆市31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约1.58万亿元。四川15个市分别为成都、南充、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宜宾、达州和广安。重庆31个区县除了包括万州、涪陵、渝中、江津、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等23个区县在内的1小时经济圈外,还包含了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等8个区县。3、经济:成渝经济区地处中国西南,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西部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较之于西部其它地区,成渝经济区所包含区县市社会发展基础良好,自然生态条件相对优越,具有很大的发展容量和潜力,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4、发展方向:按照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在具体发展中,成渝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将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大题精练】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雅安有三绝。一绝:雅雨。雅安有华西雨屏雅州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 200天以上,雅雨有70%以上发生在夜间,很多时候雨从入夜开始飘落,天明即云散雨收。二绝:雅鱼。雅鱼品质优越,喜栖在水质清新,水流中拥有充足、具有沙砾地质的冷水溪流中,且水流中有充足的氧,最适生长水湿为18—22℃,最低8℃或高于24℃食欲减退,生长减缓。三绝:雅女。雅女身材高挑窈窕,肤色白净细细腻,且娥眉美目,说话柔声细气,观之赏心悦目。材料二: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下表为雅安气候资料统考表。 123456789101112年均气温6.37.711.616.820.823.325.124.921.016.712.47.8年均降水量20.831.950.993.0129.4181.5369.5433.6206.698.356.520.9降水天数13.316.118.617.819.119.320.118.820.820.416.312.6(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大气热力性质及热力环流相关理论,分析雅安夜雨多昼雨少的原因。(2)依据材料,从自然方面分析雅鱼生活环境的优越性。(3)结合材料,分析雅女皮肤细腻白皙的自然原因。【答案】(1)盆地地形,河湖多,较潮湿,云层多且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少),对流较弱,大气稳定;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气温较高,易产生对流;夜晚气流沿盆地四周山坡下沉,造成盆地底部气流上升,形成夜雨。(2)河流为山泉水受污染较少,水质较好;河流较多且水位季节变化小,为鱼类生存和繁衍提供场所;雅安位于山区,水流流动性强,有充足的溶解氧;多为山泉水,水温适宜,鱼类生长条件优越;河流上游侵蚀作用明显,具有众多的沙砾物质。(3)雅安阴雨多、日照少,紫外线辐射相对较少;空气湿润,风力小、温差小,对人体肌肤有保护作用。【分析】本大题以雅安三绝为材料,涉及气候成因、热力环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雅安位于四川盆地,河湖较多潮湿,水汽丰富,多云雨天气;云雨天气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旺盛,大气稳定;盆地,地形闭塞,保温效果好,同时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相对温暖产生对流,保温效果好;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气流堆积盆地底部,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夜雨。2)河流为山泉水受污染较少,水质清新,污染少;降水多,气候湿润,河流较多,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水位季节变化小,鱼类生存和繁衍生存空间稳定;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因为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低于8℃或高于24℃,食欲减退,生长减缓,所以该地鱼类生长条件优越,温度适宜。雅安位于山区,有水流,属于活水,保障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同时多为山泉水,山区气温低,水温较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河流上游侵蚀作用明显,具有众多的沙砾物质,适合鱼类生长。3)根据材料,雅安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日照较弱,紫外线辐射相对较少;盆地地形,四周多高山,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空气湿润,风力小,阴雨天气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气温与晴朗白天相比低,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还给地面的热量多,气温与晴朗夜晚相比偏高,温差小,对人的肌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雅女皮肤细腻白皙。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重庆主城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川东平行岭谷,为两江(长江、嘉陵江)汇流之地。作为典型的山地大城市,重庆市有着强烈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内环以内,渝中、大渡口、九龙坡东部等高温区呈组团状分布,而山地和河流所在区域气温较低。(1)分析重庆市内环以内形成高温区的主要原因。(2)分别说明山地和河流所在区域气温低的原因。(3)请为重庆市缓解热岛效应提出可行性措施。【答案】(1)重庆内环以内人口密集,产业活动密集,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大量废热,热量来源多;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路面以及各种建筑墙面,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比热容小,升温更快;而内环以内地区地势相对低洼,热量受地形阻挡不易散失。(2)山地因海拔高,气温较低;山地植被覆盖率较高,调节气候能力强;山区人口分布少,生产生活排放的废热较少;河流水比热容较陆地大,增温幅度较小,且河流处风力较大,散热较快。(3)提高城市绿化与水域面积,增强植被和湿地调节气候功能;合理规划城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治理工业与交通污染等。【分析】本题以重庆市主城区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城市热岛效应、气温的影响因素、热岛效应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详解】(1)重庆市内环以内形成高温区主要是热岛效应强,热岛效应的成因首先是人类排放的热量多,重庆内环以内人口密集,产业活动密集,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大量废热,热量来源多;城市下垫面结构不同于郊区,大量的人工构筑物,路面以及各种建筑墙面,热容量较天然植被小,吸热快而比热容小,升温更快;最后还有地形的原因,重庆是山城,内环以内地区建立在地形低平地区,地势相对低洼,热量受地形阻挡不易散失。2)气温的影响因素有下垫面因素、植被因素、人为排放热量因素,山地因海拔高,气温较低;山地植被覆盖率较高,调节气候能力强;山区人口分布少,生产生活排放的废热较少;河流液态水的比热容较陆地大,同时增温时升温幅度小,且河流处的风力较陆地大,散热快,气温较低。3)缓解热岛效应从控制热量排放源和加强对城市废热吸收的角度分析,控制热量排放源方面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治理工业与交通污染;控制气温上升幅度过大方面应从提高城市绿化与水域面积,增强植被和湿地调节气候能力。最后对城市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功能区分布要进行合理规划,减少热量集中排放。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四川省断层构造发育,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97.46%。地形格局为东部是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是青藏高原东缘及川西南山地。下图示意四川省成都平原及以西地区断层构造及河流分布。(1)断层构造会影响山脉的形成、走向和分布,分析图示区域断层构造对山脉的影响。(2)阐释该区域西部断层构造与成都平原形成的关系。(3)指出该区域断层构造分布地带应当防御的地质灾害,并说明理由。【答案】(1)断层构造使一侧岩体上升,一侧岩体下降,上升岩体形成山地;因断层构造走向大多为东北西南方向,造成该区域上升的岩块成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成都平原西部断层构造众多,山脉集中分布。(2)西北部断层构造山脉的抬升,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决定河流流向由北向南或由西北向东南;断层构造形成的大量岩石碎屑物,经风化、侵蚀,被河流挟带至成都平原沉积,塑造了地势平缓的平原地貌。(3)地震——断层构造发育,地壳运动活跃;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雨季多暴雨。【分析】本题以四川省成都平原及以西地区断层构造及河流分布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形特征、地形形成原因、地质灾害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运用构造地貌的形成原理,从断层构造与山脉形成的关系入手,从山脉形成、走向、分布等方面分析图示区域断层构造对山脉的影响。四川省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受板块运动影响,断层构造发育。图示断层构造使岩体发生垂直升降运动,上升岩体形成山地;断层构造大多为东北西南走向,造成该区域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成都平原西部断层构造多于东部,故山脉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2)从断层构造带来的地势变化、地势变化带来的河流流向变化、河流挟带泥沙与断层构造多岩石碎屑物质的关系入手,从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的角度,阐释该区域西部断层构造对成都平原形成的影响。西北部断层构造发育,抬升形成的山脉,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影响河流的流向,使多数河流由北向南流或由西北向东南流;断层构造发育,导致岩层破碎,易形成大量岩石碎屑物,这些物质经风化、侵蚀后,被河流挟带至成都平原,随地势降低,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塑造了地势平缓的平原地貌。3)从断层构造说明地壳运动活跃,从地壳运动活跃说明地震频发,断层构造导致地势起伏大,加上雨季多暴雨,说明多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受板块运动影响,地壳运动活跃,断层构造发育,多地震灾害;断层发育,岩层破碎,地势起伏大,加上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量大,暴雨集中,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地质史上,四川盆地经历了海盆-湖盆-内流盆地-外流盆地的沧桑巨变,形成了震旦纪(元古宙晚期)中三叠世海相沉积层和晚三叠世到始新世(新生代古近纪)陆相沉积层,两大沉积层厚度分别达4.7千米和2.7千米。独特的地质演化史使得四川盆地蕴藏了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资源。材料二川江(长江四川盆地段)地质历史时期曾经为古长江的西支,自东向西汇入南流的古金沙江。受流水作用影响,其与古长江的东支即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得以贯通,流向转为向东流。图为四川盆地地形与水系示意图(1)指出四川盆地海相沉积层的化石中可能所含有的动植物种类。(2)流水作用使川江流向改变并与古长江东支贯通,请描述其作用过程。(3)从地层特征说明四川盆地能源矿产丰富的原因。【答案】(1)藻类;无脊椎动物;鱼类(2)由于古长江东支溯源侵蚀;河流切穿分水岭;袭夺了川江,川江改向东流,两河贯通(3)有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深厚海相沉积地层,可能蕴藏油气资源;中生代为成煤重要时期,有中生代到新生代的陆相地层,可能蕴藏煤炭资源;沉积层巨厚,矿产储量丰富且储存条件优越【分析】本题以四川盆地地形与水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地质历史、流水侵蚀、地层与矿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海相沉积层所处的地质年代是震旦纪(元古宙晚期)中三叠世,历经了元古宙晚期,整个古生代,中生代早期,相应时期在海洋中的生物有藻类、无脊椎动物、鱼类。2)由于古长江东支溯源侵蚀;河流切穿分水岭;袭夺了川江,川江改向东流,两河贯通,整体向东流;古长江东支是袭夺河,古川江是被袭夺河。3)有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深厚海相沉积地层,可能蕴藏油气资源;中生代为成煤重要时期,有中生代到新生代的陆相地层,可能蕴藏煤炭资源;沉积层巨厚,矿产储量丰富且储存条件优越。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材料一:2022817日以来,受到反常天气的影响,重庆多个地方连续发生森林火灾,经各方共同努力,至828日森林火灾各处明火已全部扑灭。材料二:本次重庆山火,许多年轻人骑着摩托车赶来帮忙,他们不分昼夜往返奔波,将水、食物、药品、救援工具甚至工作人员搭载到现场,为灭火贡献出了重大的力量。材料三:重庆市地处我国四川盆地东部,重庆被称作山城,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下图为重庆市地形图。(1)从地形和天气的角度,试分析此时重庆市多山火的原因。(2)灭火过程中,为何会出现大量摩托车队搬运救灾物资。(3)试分析此次山火之后对重庆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答案】(1)此时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干物燥天气容易引发山火;盆地河谷地形,不易散热,气温高,可燃物更易燃烧。(2)着火处地形崎岖、道路狭窄,大车难以出行;摩托车灵巧便捷,速度快,更适合山路行走。(3)不利影响:造成重庆及周边空气污染加剧;破坏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加剧有利影响: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森林更新【分析】本题以重庆市地形图为资料,涉及了山火成因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重庆位于30°附近,夏季会受到副高控制,天气干燥少雨,容易形成山火;结合所学可知,重庆市位于山间谷地,散热条件较差,热量容易积聚,气温较高,当地植被容易着火。2)结合所学可知,重庆市位于山城,着火处地形崎岖、道路狭窄,大车难以出行;结合交通方式的特点,摩托车灵巧便捷,速度快,更适合山路行走,故使用摩托车进行运送。3)山火之后对重庆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利弊之分,不利影响:山火会产生空气污染破坏,植被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加剧;有利影响:山火会导致植被燃烧形成草木灰,增加土壤肥力;山火会破坏植被,促进森林更新。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1)简述河流对重庆发展的影响。(2)简述成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3)分析成渝城市群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长江航运为重庆带来了大量客流和物流,扩大了重庆的腹地范围,促进了重庆的发展。(2)通过交通与周边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更加便捷;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会逐渐分散到周边地区,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3)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分析】本题以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为资料,涉及了交通对区域影响,城市辐射和城市群建设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详解】(1)河流对重庆发展的影响可以从航运条件和区域联系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因此长江航运为重庆带来了大量客流和物流,扩大重庆的市场和腹地范围,加强了重庆与其他区域间的联系,促进了重庆的发展。2)结合图片可知,成都与周边地区交通联系密切,因此成都可以通过交通与周边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更加便捷,加快生产要素的流通;成都作为区域中心城市,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心城区压力加大,为了缓解城市压力,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会逐渐分散到周边地区,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成渝城市群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措施需要从城市体系,产业分工和基础设施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成渝城市群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首先需要加强中心城市建设,提升重庆和成都的核心功能,增强城市服务能力;区域城市需要加强分工,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推动核心城市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产业承接能力,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华西雨屏带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急剧过渡的地带,区域内山高谷深,最大高差可达5000米。耸峙的山地阻挡暖湿气流,带来丰沛的降水和较多的云雾天气,故被称为雨屏。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象条件使华西雨屏带生态系统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动植物分别占全国的12%22%。下图示意华西雨屏带地理位置。(1)说出华西雨屏带的分布特征。(2)分析华西雨屏带多云雾天气的原因。(3)说明华西雨屏带对增加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答案】(1)呈狭长带状,南北长、东西窄,位于四川中部地区,纵贯南北。(2)由于地势陡升,冷热气流往往形成上百公里的锋面,导致雨雾多的现象。(3)物种丰富度高;对兽、鸟尤其是大熊猫有重要保护意义;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关键地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华西雨屏带的分布特征、云雾天气的影响因素、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华西雨屏带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急剧过渡的地带,据图分析其分布呈狭长带状,南北长、东西窄,集中于105°E30°N附近,位于四川中部地区,纵贯南北。2)这一地区主要地处我国的横断山脉地区,由于地形落差巨大,地势陡升,从而对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起到了明显的阻挡作用,冷热气流往往形成上百公里的锋面,从而形成了一个降水丰富多雨雾的地区。3)华西雨屏带导致山麓地带水热资源丰富;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水热差异大,物种丰富度高;珍稀动植物分别占全国的12%22%,对兽、鸟尤其是大熊猫有重要保护意义;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关键地区。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的岷江中游,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分水鱼嘴位于河流进入弯曲河段处,把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鱼嘴可根据水流的流量按固定比例实现四六分水分流(丰水期,有六成进入外江,四成进入内江;枯水期则恰恰相反)。内江的江水通过宝瓶口进入成都平原。2000多年来,都江堰工程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图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景观和过鱼嘴AB两点的剖面示意。(1)根据过鱼嘴的AB两点间剖面示意图,描述内外江的河床特点。(2)依据四六分水解释内外江水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变化的原因。(3)说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工程所发挥的作用。【答案】(1)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2)丰水期,内江江面窄,水量小;外江江面宽,水量大。枯水期,内江河床深,水量大;外江河床浅,水量小。(3)具有灌溉,防洪,水运,用水等功能。【分析】本大题以四川成都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由图可知,内江水深较深,江面较窄;外江水深较浅,江面较宽。即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2)由材料可知,四六分水指的是丰水期,有六成进入外江,四成进入内江;枯水期则恰恰相反。内外江水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变化的原因主要从内外江的河床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枯水期影响内外江水量的原因主要是水深,丰水期影响内外江水量的原因主要是江面宽度。结合上一小题分析可知,丰水期,内江江面窄,水量小;外江江面宽,水量大。枯水期,内江河床深,水量大;外江河床浅,水量小。3)由材料内江的江水通过宝瓶口进入成都平原可知,都江堰具有灌溉功能;由材料丰水期,有六成进入外江,四成进入内江可知,洪水期时,都江堰具有防洪功能;都江堰修建后,当地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和流速等水文条件得到改善,航运条件得到改善;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后,可为当地提供用水。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4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材料二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左图);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右图)。(1)据右图,描述图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2)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3)结合蓉欧快铁的运行,说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沿线各国及我国的意义。【答案】(1)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高,(东)北低。(2)较高纬度地区,冬季多寒潮(强降温、暴风雪),内陆地区多风沙(沙尘暴),季风气候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河西走廊及附近易发生地震等灾害。(3)对沿线各国而言,有利于加强国家间的联系,为各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各国发展;对我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形成一体两翼、面向全球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分析】本题目以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图中甲区域海拔多在1500m以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等高线西南部、东北部等高线较稀疏,高原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海拔高度相差较大,地势起伏大,(西)南高,(东)北低。(2)从图中可知,该铁路线穿行在30°N—60°N,自东向西大致经过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其中在季风区穿行于高大山地之间;再结合沿线的自然灾害类型分析即可。较高纬度地区,40°N以北,冬季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多风沙;季风气候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地形起伏大,靠近地震带,易发生滑坡泥石流。(3)“蓉欧快铁的运行对沿线各国而言,有利于改善交通,加强国家间的联系,为各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对我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形成一体两翼、面向全球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成都平原,西止龙门山脉,东界龙泉山脉(两山均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面积达到9100平方公里。在山地纵横的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是人类难得的栖息之地。当地古蜀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形成小而散的聚落形式。近年来,成都市外洪灾害减轻、内涝灾害加剧。材料二:成都平原水系图(下图)。(1)从内、外力角度,分析成都平原的形成。(2)说明成都平原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人类难得的栖息之地的自然条件。(3)该地区平原面积广阔,但大量出现了规模较小的村落。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4)分析近年来成都市外洪灾害减轻、内涝灾害加剧的人为原因。【答案】(1)①水平挤压(板块运动、地壳运动、板块挤压都可得分),断裂下陷,河流从上游山区带来大量泥沙,出山后流速减慢,泥沙堆积而成。(2)平原面积广阔(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河流沉积作用明显,土层深厚,土壤肥沃。(3)河网密布,土地破碎(平原被分割);小而散的聚落形式,生产成本更低,更方便农事管理。(4)“外洪减轻:河流治理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上游植树造林;内涝加剧:城市化的发展,路面硬化,难以下渗,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分析】本题以成都平原介绍和成都平原水系图等图文为材料,涉及成都平原的形成分析、成都平原的自然区位分析、影响聚落规模的因素、城市洪涝灾害的分析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1)任何地方的地表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材料可知,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均为东北-西南走向,而地势较低的成都平原位于二者之间,可推测,在地壳水平挤压力影响下,成都平原所在地的地壳发生断裂下陷;发源于龙门山脉的河流自西向东流,从西侧的山区带来大量泥沙,出山后地形变平缓,水的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在低洼地堆积,便形成了现在的成都平原。(2)我国西南地区多山区,而成都平原地形平坦,面积广阔;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可以满足生产生活所需用水;受河流沉积作用明显,土层深厚肥沃,适宜农耕,是我国西南地区人类难得的栖息之地。(3)根据图示可知,该地河网密布,平原被分割成众多小块,导致土地破碎,村落规模受限较明显;相对于较大的聚落,小而散的聚落形式,生产更加灵活,成本更低,农事管理更方便。(4)读图可知,成都平原灌区较多,可知该地河流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设较完善,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效果好,河流水位变化较小,汛期洪水水位较低,外洪减轻;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路面硬化面积加大,降水到达地表后,难以下渗,地表径流增加,而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引发城市内涝加剧。

    相关试卷

    专题11 青藏高原-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青藏高原-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1青藏高原-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1青藏高原-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8 东南丘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8 东南丘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8东南丘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8东南丘陵-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 西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9 西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9西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9西亚-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