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新疆专用)(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519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新疆专用)(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519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新疆专用)(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519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新疆专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新疆专用)(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炸薯条中含有有害健康的丙烯酰胺,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新疆专用)(本卷共16小题,满分6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Zn-65 Fe-56 Mg-24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诗词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C【解析】A、野火烧不尽指的是植物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春风吹又生指的是植物的生长,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B、蜡炬成灰泪始干指的是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C、铁杵磨成针只是铁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D、爆竹一声除旧岁指的是爆竹的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铁锈、盐酸、石油——混合物 B.石墨、苏打、石灰石——化合物C.金刚石、焊锡、汞——金属材料 D.棉花、尼龙、聚乙烯——合成材料【答案】A【解析】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B、石墨是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错误;C、金刚石是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不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D、棉花是天然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选项错误,故选A。3.垃圾分类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将含铅废电池填埋 B.厨余垃圾发酵制肥料C.丢弃废旧金属制品 D.废旧塑料焚烧处理【答案】B【解析】A、将含铅废电池填埋,铅等重金属可能污染土壤,进入地下水污染水资源。错误。B、厨余垃圾容易变质,可以发酵后作为肥料。正确。C、丢弃废旧金属制品即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环境。错误。D、废旧塑料焚烧处理会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错误。故填B。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粗食盐水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答案】D【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要搅动液体,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A不正确;B、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滤液沿玻璃棒缓缓流入过滤器内,故B不正确;C、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C不正确;D、用双手捂住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故选D。5.下列为人体部分液体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唾液(6.6-7.1) B. 胃液(0.9-1.5) C. 胆汁(7.1-7.3) D. 血浆(7.3-7.4)【答案】B【解析】pH<7,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结合选项,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B。6.2023年2月23日,首台钠离子电池试验车于上海亮相。磷酸铁钠(NaFePO4)是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已知NaFePO4中铁元素为+2价,则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3 B.C.+5 D.+7【答案】C【解析】NaFePO4中,钠元素为+1价,铁元素为+2价,设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1)+(+2)+x+(-2)×4=0,x=+5。故选C。7.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是因为这两种溶液中的酸根离子不同C.铁制品表面涂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D.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原因是产生氨气逸散,使肥效降低【答案】C【解析】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酸根离子不同,不符合题意;C、铁制品表面涂铝粉防生锈,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符合题意;D、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不符合题意。故选C。8.炸薯条中含有有害健康的丙烯酰胺(C3H5NO)。关于丙烯酰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由四种元素组成 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5C.它由10个原子构成 D.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答案】A【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丙烯酰胺(C3H5NO)是由碳、、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B、丙烯酰胺(C3H5NO)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5)=36:5≠3:5,选项说法错误;C、丙烯酰胺(C3H5NO)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丙烯酰胺(C3H5NO)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选项说法错误;D、丙烯酰胺中,碳元素、氢元素、氨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5):14:16=36:5:14:16,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答案】A【解析】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但是铁表面的氧化铁比较疏松不能起到保护作用;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性的,但不一定是碱;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还可能再溶解其它物质。故选A。10.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水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答案】C【解析】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为零,故图象A错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稀释,溶液的浓度减小,酸性减弱,pH变大,但是溶液始终显酸性,pH小于7,故图象B错误;在NaOH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生成气体,故图象C正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图象的纵坐标是质量,质量比不等于体积比,所以图象D错误.故选C。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二、填空题11.(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2)铵根离子___________;(3)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4)胃液中的酸是___________。【答案】(1)NO2 ;(2);(3)N2 ;(4)HCl【解析】(1)二氧化氮分子由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二氧化氮分子用NO2表示;(2)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用;(3)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用N2 表示。(4)胃液中的酸是盐酸,用HCl表示。12.(7分)多角度认识物质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Ⅰ.图1是部分物质在自然界的转化过程。(1)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CO2和H2O在常温下反应会生成碳酸,但是在叶绿体和光的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葡萄糖,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木柴燃烧是___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3)从物质循环角度看,体现了自然界中重要物质H2O的循环,图1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___________种。Ⅱ.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CO2与H2O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过程如图2。(4)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从社会价值看,二氧化碳甲烷化有利于实现___________(填编号)。A. 碳的循环利用 B. 减少碳排放 C. 减少白色污染【答案】(1)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 ;(2)化学;(3)三##3 ;(4)原子;;(5)AB【解析】(1)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温下生成碳酸,但在叶绿体和光的作用下会生成葡萄糖,则说明条件不同,产物不同。(2)木炭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3)图1中,木材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氧气,则参与循环的物质有二氧化碳、水和氧气,参与循环的有碳、氢、氧三种元素。(4)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则原子不会改变;由图可知,该反应为H2O和CO2在可见光和复合光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和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A、将二氧化碳甲烷化,有利于碳的循环利用,该选项符合题意;B、将二氧化碳甲烷化,有利于减少碳排放,该选项符合题意;C、白色污染是塑料引起的,与二氧化碳无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B。13.(7分)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面粉 B. 植物油 C. 硝酸钾(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D.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图中P点的含义___________。②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比)。③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填序号)。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④甲中含有少量丙,应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答案】(1)C ;(2)B ;(3)①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30g; ②1:3; ③C ;④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解析】(1)A、面粉不溶于水,故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B、植物油不溶于水,故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溶于水,故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符合题意;故选C;(2)A、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说法不正确;B、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说法正确;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剂不一定是水,如汽油也可以做溶剂,说法不正确;D、稀溶液是指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少,而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稀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说法不正确;故选B;(3)①P点是曲线甲和乙的交点,表示含义为: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30g;②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50g甲,故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50g:(50g+100g)=1:3;③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甲=乙>丙,则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乙>丙,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溶解度都增大,都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和溶剂的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则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丙;故选C;④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丙受温度影响小,故甲中含有少量丙,应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甲。三、实验题14.(7分) 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1)写出图中标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装置C制取氧气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3)写出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试管;长颈漏斗;(2);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解析】(1)图中标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是试管,②是长颈漏斗。(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需要加热,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含有有孔塑料板,通过活塞可以控制反应物的接触和分离,进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则制取氧气的优点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为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15.(8分)酸雨是大气污染的危害之一、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62SO2Ⅱ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形成的酸雨中溶质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同学们收集了当日雨水,每隔1小时,通过pH计测定雨水样品的pH,测得的结果如下表:测定时间/h01234雨水样品的pH4.734.624.564.554.55【查阅资料】i.pH<5.6的雨水为酸雨。ii.不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分析讨论】(1)正常雨水的pH范围是:7>pH>5.6,偏酸性,这是因为___________。(2)收集酸雨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减小,原因是S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被氧化为H2SO4,由表中数据可知,H2SO4比H2SO3的酸性___________(填“强”或“弱”)。【提出猜想】(3)同学们对刚收集到的酸雨样品中的溶质提出猜想:猜想I:酸雨中的溶质只含有H2SO4;猜想II:酸雨中的溶质含有H2SO3和H2SO4;猜想III:酸雨中的溶质只含有___________。【实验探究】(4)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加入酚酞的酸雨样品,向其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为___________色Ba(OH)2过量写出生成白色沉淀可能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向过滤后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部分沉淀溶解,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猜想___________正确【反思与交流】(5)+4价的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也可形成酸雨,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拓展与延伸】煤等含硫矿物的燃烧产生。碳酸钙、碱石灰等作为吸收剂可以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测定燃煤烟气中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6)由图可知,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7)实验时,称取的3份原煤的质量要相等,其目的是形成___________。【答案】(1)空气中CO2与H2O反应生成酸性物质H2CO3;(2)强;(3)H2SO3;(4)红;BaSO3+H2SO3=BaSO3↓+2H2O##BaSO4+H2SO4=BaSO4↓+2H2O ; II ;(5)NO2;(6)碱石灰;(7)与其他两组实验形成对比实验【解析】(1)空气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则使正常的雨水呈酸性;(2)酸溶液的pH<7,且酸性越强pH越小,雨水中的H2SO3在空气中逐渐被氧化为H2SO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的pH逐渐减小,则酸性逐渐增强,故H2SO4比H2SO3的酸性强;(3)根据猜想I、II分析可知猜想III为:酸雨中溶质只有H2SO3;(4)Ba(OH)2能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与H2O,能与H2SO3反应生成BaSO3沉淀与H2O,Ba(OH)2的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色;则可知设计实验:取加入酚酞的酸雨样品,向其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为红色;则可以得出结论溶液还为碱性,Ba(OH)2过量;反应的化学方程为:Ba(OH)2+H2SO3=BaSO3↓+2H2O、Ba(OH)2+H2SO4=BaSO4↓+2H2O;BaSO4不溶与稀盐酸,BaSO3能溶与稀盐酸,则在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则说明沉淀的为BaSO4、BaSO3的混合物,猜想II正确;(5)氮的氧化物中只含有N、O两种元素,其中的N为+4价,O为-2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化学式为NO2;(6)根据图示在原煤中加入碱石灰产生的SO2较少,则脱硫的效率较高;(7)在对比实验中只能有一组变量,其他的实验数据均需要相同,则实验时需要取3份质量相同的原煤,加入不同的脱硫剂。四、计算题16.(6分)某碳酸镁样品含有少量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取15g碳酸镁样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6.6g气体和115.5g不饱和溶液.请计算:(1)碳酸镁样品中碳酸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答案】(1)84% ;(2)10%【解析】(1)设碳酸镁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y,x=12.6g,y=10.95g,碳酸镁样品中碳酸镁的质量分数为:×100%=84%,答:碳酸镁样品中碳酸镁的质量分数为84%。(2)由上可知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答: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新疆专用)(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g氯化钠,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NO是种大气污染物,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 验设计是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新疆专用)(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g氯化钠,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NO是种大气污染物,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 验设计是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A(新疆专用)(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炸薯条中含有有害健康的丙烯酰胺,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