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联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联考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为提高粮耕价值比可采取的措施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质量检测联合调考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据此完成1~2题。1.广东省大力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有序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主要目的是A.提升产品的质量 B.改善区域生态环境C.提高劳动生产率 D.促进区域协同发展2.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有序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技术水平较高C.市场需求量较大 D.劳动力成本较低粮耕价值比即粮食作物产值与耕地经济价值的比值,其中耕地经济价值由耕地上粮食作物总产值与经济作物总产值共同构成。粮耕价值比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耕地利用中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揭示耕地“非粮化”的总态势。图1示意2004~2020年中国粮耕价值比变化趋势。据此完成3~5题。3.2004~2020年我国粮耕价值比总体下降是因为①粮食作物产值降低 ②耕地经济价值降低③种粮比较效益降低 ④经济作物产值上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我国粮耕价值比总体下降会导致A.耕地“非粮化”现象增多 B.大量耕地荒废无人耕种C.从事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5.为提高粮耕价值比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粮食规模化生产 ③增加种粮补贴 ④推广经济作物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图2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前十的国家统计图。中国力争在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6~8题。6.相对于美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B.经济增速快 C.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D.经济体量大7.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的目标,下列关于我国区域化减排措施描述不合理的是A.东部地区促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B.西部地区注重环境监测,合理推进产业布局C.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例D.南方地区大力发展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8.在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公众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绿色出行 B.艰苦朴素,节衣缩食 C.用烘干机烘干衣服 D.家庭装修采用环保材料2023年4月9日至4月11日,一场大范围沙尘天气袭击了我国北方地区,内蒙古、北京、山西等多地达到沙尘暴级别,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多地区受灾。图3示意4月9日~11日沙尘天气实况。据此完成9~10题。9.影响沙尘天气空间分布的主要气象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风向 D.光照10.北方地区春季沙尘天气较多的主要原因是①积雪较少 ②蒸发旺盛 ③地表植被覆盖度低 ④风力较大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图4为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图中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A.①附近河段 B.②附近河段 C.③附近河段 D.④附近河段12.对银川平原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山脉是A.a山脉 B.b山脉 C.c山脉 D.d山脉苏必利尔湖为北美洲最大湖泊。每年湖泊融冰后,会逐渐形成上暖下冷的稳定层结,热量集中在温跃层以上。1976年以来,夏季该湖湖面水温上升约2.5℃,远超该地气温上升幅度。图5示意苏必利尔湖的位置。据此完成13~15题。13.苏必利尔湖夏季湖面水温上升幅度超过气温,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湖泊热容量大 B.湖水流动性差 C.融冰时间提前 D.融雪补给减少14.苏必利尔湖夏季湖面水温上升,会明显改变湖泊的A.水量大小 B.水生生态系统 C.水质优劣程度 D.水流运动方向15.苏必利尔湖升温对五大湖整体影响最大,主要取决于该湖①湖泊形态 ②所处经度位置 ③湖泊面积 ④与其他湖泊的上下游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2020年9月,我国提出“双碳”战略,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在“双碳”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结构将不断优化。图6为2021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和2005~2050年(含预测)中国能源结构变化示意图。(1)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3分)(2)简述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对国家安全的影响。(6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印度西部塔尔沙漠所在区域原为森林茂密区,经过人类数千年的发展,现已退化成气候干旱的荒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现今,该地区西部降水量约为100mm,东部约为500mm,约90%的降水集中在7~9月,年变率大,地下水位低且多为咸水。印度提出沙漠改造计划,建设拉贾斯坦运河,从印度河支流引水自北向南自流灌溉塔尔沙漠东部的广阔土地。图7示意塔尔沙漠的拉贾斯坦运河。(1)说明塔尔沙漠生态脆弱区形成的原因。(6分)(2)简述拉贾斯坦运河引水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3)以气候角度指出印度提出沙漠改造计划的积极作用。(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图8为我国某区域山脉、河流分布图。(1)简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4分)(2)从地形、气候、植被三方面,说明甲山脉作为地理分界线的意义。(6分)(3)从气候角度,评价乙地种植业发展的条件。(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厄瓜多尔是南美洲国家,首都基多为内陆城市。基多与港口瓜亚基尔的铁路于1872年开始兴建,并最终于1908年全线贯通,耗时36年。20世纪70年代以前,许多旅客喜欢坐在火车顶部饱览沿途胜景,但由于意外频发,“车顶冒险”之旅最终被叫停,之后随着厄瓜多尔交通运输的发展,该铁路运输逐渐“通居二线”。图9示意基多至瓜亚基尔铁路线分布,图10为“车顶冒险”之旅景观图。(1)分析修建基多至瓜亚基尔铁路耗时长的主要原因。(6分)(2)导致“车顶冒险”之旅被叫停的意外主要是落石,试分析铁路沿线多落石的原因。(4分)(3)推测目前厄瓜多尔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在该铁路最主要的价值。(4分)高二质量检测联合调考地理参考答案1.D【解析】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广东省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广东省印发了《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力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有序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故D选项正确。2.D【解析】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多为山区,发展相对落后,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故D选项正确。3.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经济作物的产值高于粮食作物,且经济作物产值上升速度也远比粮食作物产值上升速度快,由此可知,③④正确。故D选项正确。4.A【解析】粮耕价值比下降,说明粮食种植的效益低下,这样必然导致部分耕地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即耕地“非粮化”现象增多。故A选项正确。5.B【解析】扩大耕地面积不一定能得到种粮增多的结果,①错误;粮食规模化生产可以产生规模效益,从而提高粮耕价值比,②正确;增加种粮补贴同样可以提高粮耕价值比,③正确。故B选项正确。6.C【解析】中国经济体量低于美国,但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七成以上,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与美国相比,中国煤炭占比高,且清洁能源比重较低。故C选项正确。7.D【解析】我国南方地区虽然纬度低,但降水偏多,雨季长,阴雨天多,太阳能并不是非常丰富。故D选项正确。8.A【解析】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公众可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A选项正确。9.C【解析】沙尘主要来自中亚、蒙古国以及我国境内的干旱沙漠地区,在风力作用下影响我国,其影响地区主要由风向决定。故C选项正确。10.D【解析】北方地区春季干旱,地表植被覆盖度低,多大风天气,是沙尘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故D选项正确。11.A【解析】图中①②③④位于黄河上,而黄河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的河段在地势阶梯过渡处,①附近河段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处,水能资源丰富。故A选项正确。12.C【解析】c山脉位于银川平原西北侧,即阻挡来自西北方向的沙尘,又削弱了冬季寒冷的西北风,对银川平原的自然环境影响最大。故C选项正确。13.C【解析】融冰时间提前意味着湖面升温提前,湖面总体温度升高,导致其水温上升幅度超过气温。故C选项正确。14.B【解析】苏必利尔湖夏季湖面水温上升,会改变整个湖泊的动植物生存环境,从而改变湖泊的水生生态系统。故B选项正确。15.D【解析】在五大湖中,苏必利尔湖的面积最大,影响力也最大,③正确;在五大湖中,苏必利尔湖位于最上游,其湖水会注入位于其下游的其他湖泊,从而对其他湖泊产生影响,④正确。故D选项正确。16.(1)煤炭仍然占比最高,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比短期内虽仍然较大,但有明显下降趋势;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上升,水电、核能等清洁能源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显著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逐渐向低碳、环保、清洁化转型。(3分)(2)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占比较大,不利于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影响我国能源安全;在煤炭、石油的开采使用过程中,破坏植被,排放污染物威胁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煤渣等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以及酸雨的产生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威胁耕地和粮食安全。(答出三点,6分)17.(1)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夏季受季风影响小,降水稀少;人类破坏植被,导致气候变干,水源短缺,森林退化。(6分)(2)河流上游处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山地上部冰雪融水丰富,有水源保证;地势北高南低,便于自流引水。(6分)(3)改善区域自然环境(改善局部小气候,增加地下水,促进生物生长);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扩大宜居土地面积;减少沙漠对首都新德里的威胁。(答出两点,4分)18.(1)水量丰富,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季有凌汛;冬季结冰期较长;含沙量较小。(4分)(2)地形: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气候: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草原分界线。(6分)(3)有利条件: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搭配好;纬度高,作物生长期长,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气温低,病虫害少。不利条件:纬度高,热量不足;冬季风势力强,多寒潮冻害。(答出三点,6分)19.(1)铁路穿越安第斯山脉,地表崎岖,修建难度大;铁路经过板块交界地带,地震等地质灾害多发;当时铁路修建技术水平低下,工程建设效率低,工程进度缓慢;山区交通不便,工程建设物资运输困难。(答出三点,6分)(2)铁路沿线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地表多碎石;沿线地区地表崎岖,坡度大,铁路两侧或一侧多陡坡、碎石,稳定性差;所在地区多地震,易诱发碎石滑落。(答出两点,4分)(3)运输方式:高速公路或航空运输。(2分)价值:旅游价值。(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高二河南省丨商丘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pdf、高二河南省丨商丘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名校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地理试题pdf、湖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地理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名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