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生物的变异现象_苏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3535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生物的变异现象_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生物的变异现象_苏教版,共2页。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今天上科学课,我还是一改以前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假设、验证、交流、得出结论这一流程,而是重在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紧紧围绕“科学证明,孪生姐妹有几近百分之百的相似度,可她们与父母之间在外形特征上又有哪些不同呢?(联系自己的经验和发现并借助教材提供的资料说明)为什么?做一次班级调查,了解同班同学之间的外形特征差异有多大(填好统计表),从统计结果中你有什么发现?仔细观察第十八页的几组图,回答为什么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叫什么?它有哪几种形式?”等问题进行教材阅读、研讨、思考等活动,使学生很快明白世界上所有能繁衍后代的生物都存在变异,变异同遗传一样,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现象。 在这里,借助教师的相机引导,孩子们通过探究任务的完成和解决,得到了科学思维的发展和锻炼。在探究中,学生们很顺利地统计了班级同学的特征差异,比较双胞胎之间的差异,有的同学还比较了自己与父母的差异等,很轻松地回答了“从统计结果中你有什么发现?”概括出了“变异”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正如兰本达教授所说:所有概念的建立,都要在浩瀚的事实中探求意义,探寻一个概括的体系,把一个问题所有可能的特征都包括进去。继而学生同解决上面的问题一样,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仔细观察第十八页的几组图,回答为什么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我有意识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通过活动,自主获取以上的感性的事实信息,凸显学生探究学习的主体地位。接下来,同学们通过交流、阅读、拓展等活动,积累了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和俗语、四叶草的意义、举例说明了变异的两种形式等。全班汇报时,每个同学都有理有据、旁征博引地阐述了自己与小组成员的观察、探究、阅读所得,而且不失智慧与理性、风趣与幽默、扣题与拓展等。 课堂上我提出了动手操作、观察讨论、阅读拓展的导航提示后,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全班汇报中就完成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组织探究,获取事实信息----研讨综合,概括具体概念----分析总结,形成科学概念----实践运用,深化科学概念”等教学环节,实践了“阅读中操作,操作中思考”为特征的思维参与过程,这种“阅读中操作,操作中思考”探究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维训练、找寻规律的过程,也是科学教学帮助学生习得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最高境界。所以,在科学探究系列活动中,我觉得我们自己必须明确,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做。这里,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获得文本“信息”,在自主学习、探究中理解科学概念与知识,科学能力从中得到培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有趣的食物链_苏教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深入,短片展示化抽象为直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寻找生物的家园_苏教版,共1页。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消失了的恐龙_苏教版,共2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