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正比例的意义_人教版新课标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536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正比例的意义_人教版新课标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536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正比例的意义_人教版新课标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正比例的意义_人教版新课标,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正比例的意义人教版新课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能说明理由。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体会数量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关系,感受表示正比例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渗透函数思想,进一步培养比较、抽象、概括和演绎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兴趣,养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和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发现和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你能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吗?①速度、时间、路程;②单价、数量、总价。2.谈话:这节课我们要用一种变化的观点,更深入地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数量的变化发现其中的规律。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理解相关联的量。出示例1,让学生观察表里内容的数据。提问: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板书:时间和路程)观察表中的数据,哪一种量的变化引起了另一种量的变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指出;行驶的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迫问:为什么说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2)探索变化规律。引导:我们已经知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接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变化中有什么规律。大家观察、比较表里的数据,对数量变化你有什么发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交流:你对表里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有什么发现吗?结合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和发现:①行驶时间越长,行驶路程也越长;行驶时间短,行驶路程也短。③时间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路程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④用路程÷速度,看出每小时的速度没有变化。引导:请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看看能发现什么。交流所写的比,相机板书:801 =80 1602 =80 2403 =80 3204 =80 ……提问:这个比值80表示什么?根据上面的数据和写出的比,你能发现这题中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规律吗?你能用一个数量关系式来表示这样的规律吗?[板书:路程时间 =速度(一定)](3)抽象概念。小结:通过观察和计算,我们对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有两个发现:第一,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第二,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也就是速度一定)。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正比例。(板书课题)学生默读课本第56页的最后一节,要求联系上面数据的变化理解它的含义。提问:你读懂了吗?在例1中,哪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2.教学“试一试”。学生自由读题,指名说出表格中的信息。要求学生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并独立思考表格下面的四个问题。交流、检查表格里的结果,并呈现数据,要求同桌相互讨论四个问题,并写出相应的比。全班反馈,依次交流四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对应数值的比和比值,并相机板书: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总价数量 =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提问:你能根据上面数量的联系和变化特点,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为什么成正比例关系吗?3.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提问:仔细观察例1和“试一试”,这两题数量之间的联系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指出:这两个问题里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总是一定的;所以两种量都成正比例。提问: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呢?【板书:yx =k(一定)】指出:这是正比例关系的表达式,对这个式子可以这样理解: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y和x的比值k一定,我们就说y和x成正比例。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你能举例说一说吗?指名学生举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判断。三、巩固新知1.做“练一练”第1题。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先指名说说写出的相对应的生产零件数量和时间的比和比值,板书并比较比值的大小。提问: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板书关系式)小结: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零件的数量时间 =每小时生产零件的数量(一定),所以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例。2.做“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后,同桌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判断结果和理由。(板书关系式)指出:套数和用布的米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布的米数做的套数 =每套用布米数(一定),所以做的套数和用布的米数成正比例。提问:现在你能说说判断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吗?指出: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可以先写出数量变化中相对应数值的比,再看比值是不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关系。3.做练习十第1题。学生独立判断,自己说—说理由。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订阅《趣味数学》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引导学生说出判断的思考过程。4.做练习十第2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提出要求:(1)想一想:将图中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2)画一画:在书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3)算一算: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填在表中。(4)看一看:比较数据,表里哪个量和边长成正比例?说说判断的理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相互检查结果,并讨论提出的问题,相互说说理由。引导学生交流发现: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不成正比例。明确:两种量若要成正比例必须是相关联的量,而且要当两种相关联量对应数值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成正比例。四、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_ 人教新课标,共26页。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反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 谈话引题, 猜想激趣, 验证归纳,课堂练习,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新课讲授,课堂作业,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