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538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538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538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一选,词语综合训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积累与运用,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一选。(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僧人(sēn) 日晷(ɡuǐ) B.铁锨(xiān) 藤蔓(wàn)C.咔嚓(cā) 哪吒(ná) D.涔涔(chén) 潸潸(shā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惊惶 通宵 明媚 天崖海角B.搅和 排徊 燃放 焉知非福C.染缸 凄凉 深褐 头晕目炫D.肿胀 侵袭 赤裸 翻箱倒柜3.按《新华字典》的音序排列,“司空见惯”四个字的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司 空 见 惯 B.惯 见 空 司 C.惯 空 见 司 D.见 司 空 惯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表弟的一番俏皮话,把我逗得哄堂大笑。B.这个十恶不赦的罪犯被执行了死刑,总算是死得其所。C.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这样做的。D.他正在那儿斩钉截铁地雕刻着一枚印章。5.“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跟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B.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得不离开呀!C.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难道我能离开吗?D.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能离开吗?不能!6.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____________搬到岸上。A.陆续 B.继续 C.连续 D.持续7.下列词语中,不属于“京味儿”语言的一项是( )。A.杂拌儿 B.闲在 C.麦芽糖 D.零七八碎儿8.下列对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B.“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引号表示直接引用)C.蜻蜓是一种益虫,苍蝇、蚊子……它都爱吃。(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D.菜架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韭菜、黄瓜……(冒号表示提示下文)9.下列对诗句或词句涉及的节日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清明节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D.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B.我把今天的《江门日报》浏览了一遍。C.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花园D.谁也不能否认詹天佑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二、词语综合训练。(7分)1.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4分)游园活动开始了,为了方便管理,学校要求各班学生戴上不同颜色的帽子。有的班戴的都是大红色的帽子,有的班戴的都是黄色的帽子,有的班戴的都是天蓝色的帽子。(1)将句中的加点字换成不同的词语,不改变句子原意。(3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对于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意思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使语言更生动、富有表现力 B.加重了语气C.避免了用词的单调、重复 D.使表达更丰富、更多样2.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入和加点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四字词语。(3分)在足球场上,1班和2班的实力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以1∶1握手言和;在跳绳比赛中,1班的菲菲和2班的元元__________________,比赛以平局收场;在田径赛场上, 1班和2班也是__________________,各获得了一个冠军:两个班真是不分伯仲。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1.八儿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改为转述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仿写夸张句)(4分)(1)他饿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里非常安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下列情境中任选一个,分别写出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4分)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上 弹琴 钓鱼(1)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积累与运用。(11分)1.朱自清的《匆匆》一文紧扣“_________”二字,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具体地描写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_,提醒我们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要______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___。(4分)2.《腊八粥》一文中,_________这部分写得详细,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腊八粥的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展现了一幅腊八节的风俗图景。(3分)3.《骑鹅旅行记》这部作品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尼尔斯后来通过骑鹅旅行变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孩子。(2分)4. 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__________________;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__________________。(1分)5. 爸爸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他的话让我受益匪浅,真是“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______”啊!(1分)五、课内阅读。(9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huí huái) 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báo bó)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选出括号里的正确读音,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选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 。(2分)(3)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饱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六、课外阅读。(11分)[来源:Z#xx#k.Com] ①按照库拉山向来的规矩,这一天的游艺表演是以乌鸦的飞行舞开始的。他们分为两群,面对面飞行,碰到一起又折回身去重新开始。这种舞蹈来来去去重复了许多遍,对于那些并不精通舞蹈规则的观众来说,未免太单调了。他们看得不胜厌烦,焦急地等待能够给他们带来欢乐的节目。[来源:学#科#网]②他们倒并没有白白等候。乌鸦刚一跳完,山兔们就连蹦带跳跑上场来。他们长长一串蜂拥而来,并没有排成什么队形,有时候是单个表演,有时候三四只跑在一起。所有的山兔都蟋起前腿竖直身体向前跑,他们跑得飞快,长耳朵朝着各个方向摇来晃去。他们一边朝前奔跑,一边做各种各样的动作,一会儿像陀螺般地不断旋转,一会儿高高地蹦跳起来,有时还用前爪拍打肋骨发出咚咚的擂鼓声。③山兔们蹦蹦跳跳地退场之后,轮到森林里的松鸡上场表演了。在第一只红嘴松鸡还在为自己表演而陶醉的时候,栖在下面最靠近他的树枝上的那三只松鸡就引吭高歌了。一曲尚未终了,坐在更下面的树枝上的十只松鸡也啼鸣起来,歌声从一根枝杈传到另一根枝杈,直到几百只松鸡一齐放开喉咙啼鸣不止,喔呀、喔呀和嘻嘻、嘻嘻的啼叫声一时之间不绝于耳。他们统统沉湎在自己美妙的歌声之中。春天的野火正在烧遍整个大地。”④正当红嘴松鸡们的较量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一件不得了的意外事发生了。有一只狐狸趁所有动物都在聚精会神地欣赏黑琴鸡和松鸡歌唱的机会,偷偷溜到大雁们聚集的山丘。他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靠拢过去,被发现时他已经走上了那座山丘。有一只大雁突然间瞅见了他,大雁心想狐狸混进雁群里来保准不怀什么好意,便叫喊起来:“当心啊,大雁们!”狐狸朝她直扑过去,一口咬住了她的咽喉,多半是因为她不肯住嘴的缘故。大雁们听到了她的警报便一齐扑扑飞上天空。大雁们都飞走之后,只见狐狸斯密尔嘴里叼着一只死雁站在大雁们的那个山丘上。⑤狐狸斯密尔由于破坏了游艺节日的和平而遭到严厉的惩罚,他不得不后悔终生,当时他没能够抑制报复的心情,竟想出用偷偷摸摸的方式去袭击阿卡和她的雁群。他马上就被一大群狐狸团团包围起来,并且按照自古以来的老规矩受到了判决。无论是谁,只要他破坏了这个盛大游艺节日的和平就要被放逐出群。 ⑥对于不可能到手的东西抱有想入非非的追求以及想要探索生活中隐藏的奥秘,对动物来说每年只有独一无二的一次,那就是在他们观看鹤之舞盛大表演的那一天。 节选自《骑鹅旅行记》(有删改) 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横线上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内。(3 分)(1)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 )(2)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 )(3)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又指胡思乱想。( )3.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选择。( )(2分)A.承上启下 B.埋下伏笔 C.总领全文 D.引出下文4.结合前文情节想象,还有哪种动物也参与了这场演出。仿照第2或第3段写一写。(3 分) 七、课外阅读。(10分)故乡的密码①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②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一辆毛驴车,一只铁耙,一把铁锹,一包干粮,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便是下湖人的所有。他们在盐湖里打捞生活的依靠。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他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③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春夏秋冬,这一片一片的庄稼地里,长过麦子,长过玉米,长过高粱,也长过辣椒,长过西瓜,长过胡萝卜和大白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咸涩的汗水,漫长的熬煎,从来都不会一无所获。只有劳动,辛勤的劳动,才会唤醒每一株庄稼,成就每一株庄稼。④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水光潋滟的水塘里。欢快拔节的芦苇、有点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的青蛙……燥热的午后,小儿们扑腾起的小小水花,就像莹润的童年,好像并没有被岁月雨打风吹去。⑤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麻雀、乌鸦、喜鹊,是乡村的常客。它们时而聚集,叽叽喳喳,像是开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会;时而疏离,遗世独立,自成林间淡墨疏痕似的一笔点缀。⑥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屋檐下、窗棂间、土炕上……一个个生命在这里呱呱坠地,蹒跚而行,步履矫健地走出高高的门槛,走向曲曲折折的远方。一缕缕炊烟在这里袅袅而上,流散在天际。炊烟里,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慈爱的母亲、沉默的父亲,有一碗又一碗叫作烟火气息的羹与汤。⑦从前,只是片面狭隘地以为,故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流光辗转,才慢慢懂得,故乡是有密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灵魂深处。⑧吮吸着故乡的乳汁,品咂着故乡的味道,回忆着故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隔了万水千山。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有删改1.短文第④段主要描写的是( )。(1分)A.芦苇的生长 B.午后的燥热C.林间的常客 D.水塘里的热闹2.短文第⑧段中,远游的人“黯然神伤”的主要原因是( )。(1分)A.远离故乡 B.炊烟袅袅 C.旅途漫长 D.故乡模糊3.把短文第②~⑥段的总起句概括成一句话,填在横线上。(2分)故乡的密码,隐藏在________________、庄稼地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第③段连用六个“长过”,突出了庄稼的________________;引用诗句,体现了父辈们_ _______________;“唤醒”“成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父辈们对庄稼的___ _____________。(3分)5.品读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课外阅读(12分)劳动课——传承文化的新方式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学段,加入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技能。秋季开学后,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这种传承文化的新方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我是“70后”。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大多是去帮大人锄地、拔草、挑粪浇田,也帮着割麦、砍油菜、拾稻穗。这些地方学到的知识,后来都成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我们从来不觉得劳动课是“玩”,而是在为祖国建设作贡献,所以为此深感自豪。我是“80后”。我们小学时每周五下午都要进行大扫除,包括扫地、拖地、擦玻璃、除操场的垃圾等。除了大扫除,我们还有一门专门的“劳动课”,教材教我们做手工、缝衣服、烹饪、照顾小动物等。劳动课带给我最有意义的技能,是让我学会并爱上了做菜。现在,我成了亲朋好友眼里的大厨。我是“90后”。我们小时候的劳动课比“70后”“80后”更丰富多样。除了打扫卫生、做模型和剪纸,还加入了金工、木工等技术性较强的手工操作,记得我还用木头做过筷子和勺子。上中学后,我们的劳动课还加入了电子设备制作,我还用电线和灯泡做过小台灯呢。但劳动课被其他课占用却是常态。对于新版劳动课,很多家长、学生都很期待。在家长眼中,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没吃过苦,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劳动教育能让他们今后的人生更接地气。在孩子们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越来越多的“00后”“10后”早早学会了做饭做菜,显示了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人刮目相看。1.抓住关键句,分析网友关于劳动课的言论,将“70后”“80后”和“90后”劳动课的特点概括完整。(6分)“70后”:劳动课主要是帮大人干_________活儿,有__________________的自豪感。“80后”:除了劳动实践,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践和_________的结合。“90后”:形式__________________,重视技术性较强的__________________,但经常被占用。2.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在横线上填上你对劳动课的看法。(2分)3.学校要求六年级的学生要学做两道拿手菜,但妈妈担心你被烫伤,不愿意教你。你会怎样劝说她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妙笔生花。(30分)逢喜事时,好心情令人幸福甜蜜;遇挑战时,好心情让人自信乐观。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生活中处处盛开绚丽的花朵;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人世间时时洒满明媚的阳光……请以“好心情”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题目自拟,500字以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学月检测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每小题2分),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春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照样子,写生字, 比一比,选字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月学情检测试题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听力测试,积累运用,阅读理解,表达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