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539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块一:聚焦人物,板块三:聚焦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过程和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老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党员形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桥”的深刻含义,学习老支书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可贵品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三. 教学环节(一)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桥》,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桥》师: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预设:(1)这是一座什么桥?(2)桥上发生了什么事?(3)为什么要以“桥”为标题?师:相机点评,谁来说说在这座桥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二) 授新课师:《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小说三要素分别是?生: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板块一:聚焦人物】师:ppt出示问题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2.读完课文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3.小组合作,勾画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结合课文谈谈体会。生汇报讨论结果 (预设)a.“他不说话,盯着......”师:引导学生抓住动作体会老汉此刻的心理,联系村民的表现对比感受老汉临危不乱的可贵品质,同时抓住“他像一座山”“拥戴”等词语,感受老汉在村民心中崇高的地位b.“老汉沙哑地喊话......”师:引导学生抓住老汉的语言体会他忠于职守的可贵品质,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该部分内容。c.“老汉突然冲上前.......”师:引导学生抓住“吼、揪”一系列动词感受老汉大义凛然的可贵品质,结合下文再一次出现“吼”感受作为父亲的老汉,爱子心切的本能。学生读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版块二:感受巧设悬念的写作好处】师:介绍巧设悬念的写作方法,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发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回顾课文,感受老汉光辉的党员形象、慈爱的父亲形象,组织学生分小组有感情朗读片段。【板块三:聚焦环境】师:质疑课文为什们采用大量的环境描写?生:预测(突出情况危急)师:出示ppt,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穿插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反衬主人公临危不乱”,推进剧情发展的作用师小结:在阅读小说时,我们也要关注环境描写(三) 拓展延伸师:提问:课文为什么要以“桥”为题?生:预设:(1)这是生活中一座桥 (2)生命之桥 (3)象征老汉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师:小结(四) 作业布置四.板书设计 环境:突出危险 反衬沉着 推进发展人物:老支书、村民、小伙子、老妇人情节:巧设悬念 震撼人心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去体会具体描写老汉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而领悟老汉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党员形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学习《丰碑》,寻找意外结局,拓展学习《窗》,猜测意外结局,总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