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地理(学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地理(学考)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夜中星陨如雨”的现象属于,有关此现象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照片中围石缺口的主要作用是便于,全球人口占比最大的纬度范围是,各纬度地区人口分布差异大,其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佛山一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科(学考)试题2023年3月一、单项选择题一(10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据《左传》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据此完成1-2题。1.“夜中星陨如雨”的现象属于 ( )A.流星现象 B.极光现象 C.磁暴现象 D.夜雨天气2.有关此现象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空气对流强烈 B.太阳抛射高能粒子流进入大气层C.流星体闯入大气层 D.太阳活动使电离层受到扰动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4题。 3.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平流层 B.对流层底部 C.高层大气 D.对流层顶部4.对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主要因为 (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某公园进行考察,并拍摄了一张公园路面的照片(下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5.调查发现,大雨时公园路面容易积水,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硬化路面会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 ( )A.大气降水 B.蒸发C.水汽输送 D.下渗6.照片中围石缺口的主要作用是便于 ( )A.动物迁徙 B.地面排水C.树木施肥 D.植被恢复 截至2020年,全球人口总数突破78亿,主要分布在70°N至50°S地区,下图为纬度每隔10°范围内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据图完成7~8题。 7.全球人口占比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A.10°S—20°S B.40°N—50°N C.30°N—40°N D.20°N—30°N8.各纬度地区人口分布差异大,其中 ( )A.赤道地区水热丰富,人口分布集中 B.热带高原地区气候凉爽,适宜居住C.30°N附近各地人口密度均较大 D.北温带地区因开发早人口较南温带多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图。读图完成9~10题。9.由图中信息判断,城市主要功能区①、②、③分别为 (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C.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D.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10.图中④区域规划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园,主要理由是 ( )①位于常年盛行风的上风向 ②靠近文教区,科研力量雄厚 ③靠近城市干道,交通便利 ④位于郊区,劳动力丰富而廉价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单项选择题二(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颗和第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据此完成11~12题。11.部署完成的北斗三号全球系统不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12.北斗导航卫星 ( )A.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B.定位以后围绕月球运动C.发射和运行时可能受到极光的影响 D.发射起飞后就成为天体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14题。13.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 B.珠三角地区 C.长三角地区 D.华北地区14.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 ( )①岩浆喷发 ②“磁暴”现象 ③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④水的运动 ⑤植物生长 ⑥干扰有线电话接听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下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 000万年前,它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据此完成15~16题。15.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元古代16.下列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形成于该地质年代 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 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热岛环流趋于显著。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热岛环流(一部分)。据此完成17~18题。17.城市热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连绵细雨 B.城市热岛效应C.郊区企业集聚 D.郊区水域辽阔18.城市热岛环流的存在会使城市 ( )A.风力增强 B.污染加剧 C.晴天较多 D.云雨增多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图a示意西北地区春播地膜覆盖景观,图b示意华北地区秋季果园地膜覆盖景观。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a中地膜覆盖的首要目的是 ( )A.保温保湿 B.增强光照 C.防风固土 D.抑制杂草20.图b果园中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滞地面辐射——提高地温 B.阻滞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提高地面反射率——苹果着色 D.提高地面反射率——阻吓飞鸟 右图为某时亚洲局部地区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风力最大的城市是 ( )A.东京 B.合肥 C.天津 D.乌兰巴托22.此时,乌兰巴托的天气是 ( )A.晴朗干燥 B.狂风暴雨 C.风雪交加 D.冷暖多变 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循环和相互转化之中。据此完成23~24题。23.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乙、丙为近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处气温比丙处高 B.丙处等压面向上弯曲C.丙地比乙地云量大 D.白天a可示意陆风24.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乙、丙是近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对环节a施加影响最大 B.b代表水汽输送C.乙处是海洋,丙处是陆地 D.d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某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如下模拟实验:把分别装有水泥硬化下垫面和草地下垫面的水槽倾斜成相同角度,将1升水同时从水槽顶部均匀倾倒,并同时按下秒表,在水槽底部用烧杯承接流下来的水,并记录收集水量和最终无水流下来的时间。据此完成25~26题。25.该模拟实验体现了水循环中的环节是 ( )①水汽输送 ②大气降水 ③径流输送 ④下渗 ⑤蒸发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26.实验结果说明,城市建设或城市道路改造中增加绿地面积,可以 ( )A.减轻城市内涝 B.拓展城市空间 C.缓解交通拥挤 D.提高城市等级读下图,完成27~28题。27.图示海水盐度的分布,可以描述为 ( )①自河口向外海递增 ②自西向东递增③自河口向外海递减 ④自东向西递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8.影响图示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域轮廓 B.降水 C.河流径流 D.蒸发 电视剧《山海情》中的西海固位于宁夏的最南端。这里的大部分地区曾属于“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晚清名臣左宗棠在奏折中称其为“苦瘠甲于天下”。电视剧中“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天上没只鸟”的场景,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对西海固地区贫困人口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移民工程。据此完成29~30题。29.影响西海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B.土壤肥力低下 C.水资源不足 D.光热条件较差30.西海固地区贫苦人口的迁移方式属于 ( )A.智力迁移 B.难民迁移 C.劳务迁移 D.生态移民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人口约14.1亿。全国共有家庭户约4.9亿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城镇人口占63.89%,比2010年上升了14.21%;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完成31~32题。31.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老年人口的增加将 ( )A.提高劳动力素质 B.降低抚养压力 C.减少家庭的开支 D.增加社会负担32.我国家庭户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住房价格上涨 B.生育政策调整 C.人口流动频繁 D.农业现代化 2021年5月27日,成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成都以首次跨过“2 000万+”门槛的姿态,跻身进入“2 000万人口俱乐部”,成为继重庆、上海、北京后第四个人口超2 000万的超大城市。结合材料完成33~34题。33.与“北上广”相比,成都对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的原因是 ( )A.生活设施更完善 B.工资水平更高 C.生活成本更低 D.就业机会更多34.人口迁入对成都的影响有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交通压力减轻 D.城市环境压力增大 “共享村落”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资产,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下图示意“共享村落”主要用途。据此完成35~36题。35.导致农村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服务短缺 B.基础设施落后 C.生态环境脆弱 D.乡村人口迁移36.“共享村落”建设,可以 ( )①增加村民财产收益 ②满足城市人田园梦想 ③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④加快当地城镇化速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表反映南京市主城区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价格变化情况。读表,完成37~38题。用地类型面积/万平方米区域均价/(元·平方米-1)地铁开通前地铁开通后甲3 4098 16019 219乙5 5892 5586 529丙1 90767180537.关于表中用地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类用地为住宅用地 B.乙类用地交通通达度最高C.丙类用地距市中心最近 D.丙类用地往往靠近交通干线38.表中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江苏各市都应大力发展地铁 B.地铁是南京地价提高的首要原因C.提高交通通达度有利于土地升值 D.为抑制房价南京应严控地铁建设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人地和谐、高效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创新、智慧平安的质量提升型城镇化,下图为城镇化发展的四阶段性规律,图中阶段Ⅰ和阶段Ⅱ的工业化水平数字是指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据此完成第39-40题。39.图中城镇化发展到第Ⅲ阶段,对应的工业化水平最可能是 ( )A.小于30% B.60%~80% C.70%~30% D.大于80%40.城镇化发展到第IV阶段,城市应该着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机械制造业 C.农产品加工业 D.智能制造业 三、不定项选择题(30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均不得分。“风动湖涌,湖借风威,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下图为“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日、地、月三者的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41~43题。41.图中,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所处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42.形成钱塘江大潮的原因主要有 ( )A.日地、地月连线近乎垂直,天体引潮力最大 B.杭州湾为喇叭形海湾,口大内小 C.夏秋季节,东南风盛行,加剧潮势 D,钱塘江进入汛期,上游来水对潮水起到明显的顶托作用43.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A.潮汐发电 B.稻田灌溉 C.涨潮进港 D.滩涂养殖 当地时间2020年6月23日,墨西哥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44~45题。44.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图中的 ( )A.a层 B.b层 C.c层 D.d层45.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 )A.在楼房内可躲在空间较小的浴室 B.在家里应迅速乘电梯下楼C.在教室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 D.走在街上要远离高层建筑、广告招牌和霓虹灯等 为解决停车难问题,2018年北京市将建立停车公共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对全市的停车资源基本信息统一监管,鼓励城市不同功能区分时段提供空余停车位,实现车位“错时共享”。据此完成46-47题。46.适于“错时共享”停车位的城市功能区是 ( )A.住宅区和行政区 B.商业区和行政区C.工业区和商业区 D.行政区和工业区47.车位“错时共享”主要利用了城市各功能区 ( )A.历史文化的差异 B.生态环境的差异 C.人口流动的差异 D.风俗习惯的差异近来“旅行青蛙”的游戏十分火爆,很多结婚后的年轻人不要孩子,却“养蛙养出了父母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两年后,新出生人口不升反降。目前全国各省人口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广东(1.043亿)、山东(9 579万)和河南(9 402万)。根据材料完成48~50题。48.年轻人“宁愿养蛙,都不愿生娃”的原因有很多,下列不属于其主要原因的是 ( )A.生儿育女成本不断升高 B.当前社会所谓“佛系”生活观念的影响 C.当前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大 D.生儿育女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大49.广东省人口总量超过山东和河南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候温暖适宜 B.经济发展程度更高C.早生多育地方传统 D.二胎政策开放的早50.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生育意愿的措施有 ( )A.增加妇幼健康、学前及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B.完善税收、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来减轻生养子女家庭负担 C.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 D.保障职业妇女的生育权利 佛山一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科(学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一(10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 【解析】“夜中星陨如雨”的现象属于流星现象,是外来的流星体穿过地球的大气层时跟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流星雨现象,A正确。2.C 【解析】根据上题解释,有关此现象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流星体闯入大气层。C正确,3.A 【解析】在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因此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A正确;对流层在平流层下部,B、D错误;高层大气在平流层上方,C错误;故选A。4.D 【解析】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随高度上升,大气接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D正确;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导致白天地表温度不太高;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导致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少;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因此A、B、C错误,故选D。5.D 【解析】硬化路面会使下渗减少,地面径流增多,路面容易积水。6.B 【解析】围石缺口便于地面排水,流入花坛,花坛植被覆盖利于下渗,减少路面积水。7.D 【解析】由材料可知,图示纬度间隔10°,从图中可读出,10°S~20°S人口占比为2.0%;40°N~50°N人口占比为15.6%;30°N~40°N人口占比为22.4%;20°~30°N人口占比为23.2%,可知20°N~30°N人口占比最大,D正确。故选D。8.B 【解析】读图分析,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分布较少,A错误;热带地区的高原因地势高,气候较为凉爽,更适宜居住,B正确;北纬30°附近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地形较为平坦的大陆东部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和高原山地地区人口密度小,C错误;北温带地区人口比南温带地区多主要是因为北温带陆地面积大,D错误。故选B。9.C 【解析】图中显示,功能区①占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②位于城市中心,建筑物高大稠密,应为商业区,③分布在城市外围,盛行风的下风向,应为工业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A 【解析】④位于常年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质量好,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区,①正确;靠近文教区,科研力量雄厚,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的支持,②正确;图中显示,④附近有主要城市道路,交通便利,③正确;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B、C、D错误。故选A。 二、单项选择题二(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D 【解析】“北斗卫星”及月球、地球都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包含在太阳系中,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可观测宇宙,但不属于河外星系;故选D。12.A 【解析】北斗导航卫星通过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辐射获取能量,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A正确;定位以后围绕地球运动,B错误;发射和运行时可能受到极光的影响小,C错误;发射起飞离开地球大气层后绕地球运动才成为天体,D错误;故选A。13.A 【解析】太阳能光热电站主要需要充足的太阳能资源,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A正确;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华北地区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较青藏高原地区少,B、C、D错误;故选A。14.B 【解析】水的运动是太阳辐射推动的,植物生长是太阳辐射为树木光合作用提供能量,④⑤符合;岩浆喷发和冰岛地热资源丰富是由地球内能作用形成的,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关系不大;“磁暴”现象是由太阳活动造成的,太阳辐射不能干扰有线电话接听。15.C 【解析】材料中海王龙生活在7 000万年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 600万年),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恐龙在中生代盛行,C正确。故选C。16.C 【解析】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盛行,所以选C。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矿时期是前寒武纪,A错;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B错;新生代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D错。故选C。17.B 【解析】城市热岛效应指的是城区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城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郊区气温偏低,空气下沉,从而形成热岛环流。B正确。18.D 【解析】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凝结核)较多,热岛环流的上升空气携带固体杂质(凝结核)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成云致雨。D正确。19.A 【解析】图a中的地膜覆盖处于农作物播种时期,大多为春季,此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地面辐射向外损失的能量,具有保温作用,同时地膜可以减少蒸发,具有保湿作用,这是图a中地膜覆盖的首要目的,A符合题意。由于地膜会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地表的光照,排除B。地膜覆盖具有一定的防风固土和抑制杂草的作用,但不是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排除CD。20.C 【解析】图b显示,果园中水果即将成熟,应为夏秋季节,地膜夜晚的保温作用或白天的降温作用会减小土壤的日温差,不利于水果积累糖分,因此排除A、B。图中白色地膜对太阳光具有反射作用,可以使苹果背阳的一面也能接受到阳光,使苹果的颜色均匀,提高苹果品质,C符合题意。地膜提高地面反射率,对飞鸟的阻吓作用有限,不是主要作用,排除D。21.C 【解析】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读图可知,天津所在地等压线最密集,所以风力最大。故选C22.A 【解析】图中乌兰巴托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干燥少雨,故A正确;乌兰巴托所在位置等压线稀疏,风力小,B、C错误;受单一气压系统控制,天气状况稳定,D错误。故选A。23.C 【解析】由图可知,近地面乙地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说明该地气温低,丙地盛行上升气流,说明丙地气温高,受热膨胀上升,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空气凝结,易形成云雾,所以丙地比乙地云量大,故A错误,C正确;乙地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而丙地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所以等压面乙地上凸、丙地下凹,故B错误;白天,陆地升温快,相对于海洋而言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气压,对应丙为陆地,乙为海洋,白天应该为海风,故D错误。故选C。24.A 【解析】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丙为海洋、乙为陆地,则各环节的名称:a为地表径流、b为蒸发、c为水汽输送、d为降水,B、C、D错误。目前人类通过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对环节a施加影响最大,A正确。故选A。25.D 【解析】将1升水同时从水槽顶部均匀倾倒,模拟了大气降水,在水槽底部用烧杯承接流下来的水,并记录收集水量和最终无水流下来的时间,模拟了径流输送和下渗,没有水汽输送和蒸发。故选D。26.A 【解析】实验记录了装有水泥硬化下垫面和草地下垫面倾斜成相同角度的水槽的出水状况,说明城市建设或城市道路改造中增加绿地面积,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从而减轻城市内涝,A正确;增加绿地面积不会拓展城市空间,对缓解交通拥挤和提高城市等级的影响较小。故选A。27.A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的海水盐度自河口向外递增,也符合自西向东递增,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项。28.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河口为长江的入海口,长江的径流量较大,其入海的径流量也较大,河口附近的淡水量较大,因此可知河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低,距离河口较远的区域的海水的含盐度较高,因此可知影响图示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径流,故选C项。29.C 【解析】西海固位于宁夏的最南端,位于我国内陆地区,“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天上没只鸟”,说明比较荒凉。该地年均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降水少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是限制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C正确。矿产资源较充足,土壤肥力低下但不是主要制约因素,光热条件较好,A、B、D错误。故选C。30.D 【解析】迁出区水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低,这是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属于生态移民。而不是智力迁移,也不是难民或劳务迁移。故选D。31.D 【解析】老年人口增加无法提高劳动力素质,A错误。老年人口增加会增加老年抚养比,增加家庭养老开支,B、C错误。人口老龄化增加了社会、家庭的养老负担,D正确。故选D。32.C 【解析】住房价格上涨与家庭户规模缩小无关,A错误。2016年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应该增大了家庭户规模,B错误。人口流动频繁使家中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定居,缩小了家庭规模,C正确。农业现代化对家庭户规模的影响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C。33.C 【解析】根据材料和常识可知,“北上广深”是我国城市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典型代表,生活水平和成本高,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基础设施完善。而成都相对“北上广深”来说生活成本较低、工资水平较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基础设施不如“北上广深”完善。因此成都对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房价、物价等较低,市民生活成本更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4.D 【解析】迁入成都的人口多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提高成都市的人口机械增长率而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A错误;青壮年劳动力增加会降低老年人口的比重,故人口老龄化有所减缓,B错误;大量人口迁入,会造成成都市交通压力增大、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故C错误;故选D。35.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受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导致农村大量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D正确。社会服务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均会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不是导致农村大量房屋闲置的直接原因,A、B、C错误。故选D。36.A 【解析】共享村落的建设可增加村民收入,①正确;乡村旅游、养老、休闲居住等用途可以满足城市人的田园梦想,②正确;共享村落用途的实现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③正确;随着共享村落的建设,乡村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乡村地区就业机会增多,村民收入增加,使得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意愿降低,而且可能吸引外迁人口回流,因此共享村落的建设并不会加快当地的城镇化速度,④错误。故选A。37.D 【解析】读表格,城市最主要功能区是住宅用地,面积最大,根据面积判断,乙类用地为住宅用地,A错。甲类用地地价始终最高,交通通达度最高,应为商业用地,B错。丙类用地价格最低,距市中心最远,C错。丙类用地是工业用地,往往靠近交通干线,D对。38.C 【解析】表中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提高交通通达度有利于土地升值,C对。不能显示江苏各市都应大力发展地铁,A错。交通通达度是南京地价差异的主要原因,B错误。抑制房价与发展地铁无关,D错误。选择C。39.C 【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城镇化发展到第Ⅱ阶段工业化水平是30%~70%,比第Ⅰ阶段的30%高,第四阶段小于30%,可推测图中城镇化发展到第Ⅲ阶段,对应的工业化水平最可能是70%~30%,C正确,A、B、D三项自然排除。工业化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也会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以第一产业为主;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以第二产业为主;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以第三产业为主。故选C。40.D 【解析】读图可知,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镇化发展到第Ⅳ阶段,城镇化水平在80%以上,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应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智能制造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符合题干要求,D正确。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阶段Ⅰ和阶段Ⅱ比重较大,机械制造业在阶段II和阶段III比重较大,A、B、C错误,故选D。 三、不定项选择题(30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41.D 【解析】钱塘江大潮发生于农历月初(初三前后)和月中(十八前后),时值朔月、望月月相。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近似处于一条直线上,对地球引力最强。图中丁为望月前后、乙为朔月前后,易发生钱塘江大潮,D正确。而甲、丙为弦月,地月连线与日地连线垂直,受到的引力较小,排除甲、丙。故选D。42.BCD 【解析】据上题可知,乙、丁时发生大潮,此时地月连线与日地连线平行,A说法错误,排除。杭州湾为喇叭形海湾,口大内小;夏秋季节,东南风盛行,加剧潮势;钱塘江进入汛期,上游来水对潮水起到明显的顶托作用,三个原因均能加剧大潮。故选BCD。43.ACD 【解析】可利用潮汐水位落差进行水力发电,A正确;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用于灌溉,排除B;可利用潮汐水位上涨的时间让大型船只进港,避免搁浅,C正确;利用潮汐水位变化种植海带,涨潮时海水淹没吸收海水中营养物质,落潮时露出水面,接收光照,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ACD。44.B 【解析】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发生于墨西哥,震源深度10千米,远低于陆壳的平均厚度是33千米,所以震源位于地壳,a层为水圈,b层为地壳,c层为上地幔,d层为外核,故选B。45.ACD 【解析】当地震发生时,在楼房内可躲在空间较小的厨房、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A正确;当地震发生时,不应乘电梯下楼,电梯会由于地震失控,B错误;在教室应抱头、闭眼、蜷曲身体,迅速躲在课桌下,C正确;走在街上要远离高层建筑、广告招牌、霓虹灯等,避免被高空坠落的物体砸中,D正确。故选ACD。46.A 【解析】错时停车适用于城市不同功能区分时段提供空余停车位以实现车位“错时共享”。住宅区晚上停车多,行政区白天停车多,可以错时共享车位。商业区、行政区都是白天停车多,工业区往往昼夜不息,停车都多。据此分析选A。47.C 【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错时停车适用于城市不同功能区不同时段。因此,车位“错时共享”主要利用了城市各功能区停车位的时段差异,这种差异跟人口流动时段差异有关。现代城市功能区人口流动的差异并不是历史文化造成的,也不是生态环境的差异,与风俗习惯关系也不大。据此分析选C。48.B 【解析】年轻人“宁愿养蛙,都不愿生娃”的主要原因有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儿育女成本不断升高;当前的社会现状是独生子女较多,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大;生儿育女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大,影响个人发展;只有当前社会所谓“佛系”生活观念对不愿生娃的影响小,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49.B 【解析】广东省人口总量超过山东和河南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程度更高,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故B正确,与气候温暖适宜无关,故A错,广东省人口出生率低,二胎政策开放的时间相同,故C、D错。故选B。50.ABD 【解析】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可能会降低妇女的生育意愿,故C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地理(学考)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夜中星陨如雨”的现象属于,有关此现象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照片中围石缺口的主要作用是便于,全球人口占比最大的纬度范围是,各纬度地区人口分布差异大,其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测该地生态用地变化主要得益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选考)(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左图工作原理图表现的时期是,④海域表层海水的流动方向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