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第1页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第2页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表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9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槙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赋诗。去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贴,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温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岙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揉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请碑传集》,有删节)
    (1)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晏坐终日
    晏:平静。
    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
    居:积储
    C.不接当事
    当事:权要
    D.必合古人矩度
    矩度:气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皙次其别号也
    吾其还也
    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予辈皆为赋诗
    为武置酒设乐
    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去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4)把原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译文:   
    ②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译文:   
    ③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译文:   。
    3.(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4.(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句。
    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使人听此调朱颜。(李白《蜀道难》)
    乙:①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②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⑤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⑥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
     
    三、(24分)
    5.(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达子还是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好像有些喘息。……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①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手也跑回家了。
    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
    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
    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
    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漂亮的草做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小格﹣﹣!小格﹣﹣!”
    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
    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艺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
    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
    ②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的头发倒 变得蓬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
    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
    “一夜刚好耕完”
    “啊……达子!”
    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锨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告诉他:雇拖拉机的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一一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来说可算不了一回事。
    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
    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
    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
    “驾上我的轻骑!”
    小格不作声了。
    达子问:“你做什么?”
    “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
    “你编蓑衣吧!”
    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
    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我想了想,真是的,这一年我到处去,就是没见到蓑衣……你编吧,会赚钱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
    “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
    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
    小格笑了。
    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就走了出来。
    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的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
    她来到芦青河湾了。
    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
    (1)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2)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达子形象的特点。
    (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①请依据画线①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
    ②画线②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4)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四、表达题(共84分)
    6.(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
    A.真谛 睿智 勤能补拙 夙兴夜寐
    B.甘霖 磨砺 积腋成裘 蔚为大观
    C.宵汉 崔嵬 中流砥柱 沧海桑田
    D.韬略 谙熟 飒爽英姿 风弛电掣
    7.(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
    8.(4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闹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9.(4分)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音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
    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   ,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文学用丈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   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
    10.(6分)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

    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在完成各国 X群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据预测,2010﹣2020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
    可以预期,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11.(5分)某城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交友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带他们拟定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
     
    五、(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9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分析】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注意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解答】(1)A项“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错误,原文是“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是“有些人”的观点;B项“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无中生有,原文为“‘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D项“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曲解文意.原文是“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文中有“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
    (2)B项“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以偏概全,原文为“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3)A项“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表述错误.B项“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说法过于绝对.D项原文是必要条件关系.
    答案:
    (1)C
    (2)B
    (3)C
    【点评】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槙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赋诗。去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贴,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温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岙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揉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请碑传集》,有删节)
    (1)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晏坐终日
    晏:平静。
    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
    居:积储
    C.不接当事
    当事:权要
    D.必合古人矩度
    矩度:气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皙次其别号也
    吾其还也
    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予辈皆为赋诗
    为武置酒设乐
    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去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4)把原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译文: (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②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译文: 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 
    ③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译文: 我担心这三蠹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
    【分析】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认真推敲文言实词的含义,做题时要认真阅读每个选项,可采用之一的方法,把每个选项中的每个单音节文言实词,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语对译,然后再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看是否翻译得恰当,然后选出答案;
    (2)本题主要是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此题的每个选项的第二句一般为课内的句子,可以采用代入法进行排除(将后一个句子中虚词的意思代入到前一个句子中进行解释,看是否合理,以此来确定答案;
    (3)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弄懂文本的意思,搞清此文本的写作意图,然后认真阅读所给的选项,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选项内容,对照所给选项认真阅读反复推敲,特别要注意所给选项是否有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歪曲事实等现象的发生,依次来确定正确的选项;
    (4)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理解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解答本题可采用直译为主,意义为辅的方法,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不得改变原文的意思;
    【解答】(1)D项原文“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得知议论的是传主文学著作,可以推测“矩度”应该译为“规矩法度”;
    故选D.
    (2)
    A项,前者为代词,“他的”;后者语气词,“还是”;
    B项,前者连词,承接关系,“就”;后者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
    C项都是介词,“给”;
    D项,助词,用在动词前,“…的财物”;助词,与“为”合用,表被动;
    故选C.
    (3)B项原文“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题干“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说法错误.
    故选B.
    (4)
    (1)句中的关键点有“知”(担任知县)、“以”(因为)、“自污”(玷污了自己),语句要通顺;
    (1)(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2)句关键点“酒酣而热”(形容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蜂起”(很多人或事物如群蜂飞舞,纷然并起)、“负气”(凭恃意气)、“相下”(互相谦让),语句要通顺;
    (2)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
    (3)关键点句“夫”(这)、“为”(成为)、“忧”(祸患),语句要通顺.
    (3)我担心这三蠹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参考译文:
    先生姓梁,名熙,字叫缉,皙次是他的别号.先生出生于一个世家大族,年幼时就不喜欢富贵子弟的习气,爱读古书,名声与利益毫不看重.对诗歌,特别喜欢陶渊明,年少时就写有诗句:“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老人们很诧异.十三岁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县学生员,文才的名声很大.
    顺治三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顺治十年又考中进士.到西安的咸宁担任知县,在神面前发誓,不因为一文钱的原因来玷污连自己的名声.对待百姓就如家人,政绩在西安府所辖地区最好.在咸宁任职半年,就到云南道担任监察御史.
    这时,世祖章皇帝正重视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言途径的开放,台、省的官员个个都逞强好胜、趾高气扬,往往表现得严酷凶悍,来博取高的名声.唯独先生淡泊宁静,在宫中当直结束,回家就过着清闲幽静的隐逸生活,整日平静地坐着,就如一个脱离寺院的僧人.有闲暇就和他的好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等人到丰台、草桥一些圣地去游玩,有时在寺庙、道观相聚宴饮.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只有先生默默地坐着,或微笑,但不说一句话.偶尔说一句,大家就觉得自己不足而若有所失,觉得自己说的不得要领.先生本来就沉迷于佛经,对三藏(经、律、论)十二类的书没有不研究的,对《楞严》尤其明了“悟、初、因、证、果”的要义.我每次经过他的住处,除了绳床、药灶外,只有几卷经论罢了.
    先生到秦地任茶马司巡视,极其贫困.有人向他建言(谋取钱财),他却笑着说:“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做官谋取利益,是替子孙打算罢了.如果子孙没出息,而又为他们积聚了富裕的财物,三种坏事就会随之而来:一是偷窃、劫夺的人,二是赌徒,三是娼妓及优伶.我担心这三蠹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在京师,每天都怀有辞官回乡的想法,就嘱托长洲的文点画了一幅《江村读书图》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我们这些人都替图画写诗.不久,他就称病回到家乡.淄川高念东侍郎赠给他一首诗,说:“燕台襥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大概说的是实情.回归家乡后,更加耿直方正,固守自我,不和当权的人来往.同榜录取的王中丞到河南担任巡抚,多次送去的礼物,一件都不接受.回信说:“我一生的癖好就是酷爱古代的碑帖,和古人品尝龙团茶、享有廷珪墨的意思是一样的.听说宋仲温书写的《兰亭十三跋》的摹本在松江府亭,赵子昂书写的《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如果能各自馈赠一件,我将非常感谢.”他高尚的操守就像这样.先生对古文不多写,如果有写的,一定符合古人的规矩法度.而那些写“禅悦”的文章更好.
    先生出生于明天启壬戌年,卒于康熙壬申年,享年七十一岁.
    【点评】此题考查的考点有以下几个: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3、归纳内容要点;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培养阅读浅易古代诗文的能力,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3.(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分析】本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廖,抒发了作者面对明月时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真切的思念.
    此题考查了诗歌的语言和手法:
    (1)提取景物描写中的“景物”即可.
    (2)找出眼前之景和想象之景.
    【解答】(1)先找出景物,然后修饰为画面.景物有首联中“月、楼、江、扉”,颈联“江波、席”,颔联中“山”.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成画面“孤月满楼”或“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等.
    (2)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故园”非眼前之景,属虚写,只有眼前清辉才是实写.
    答案:
    (1)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三点(1分),四点(2分),五点(3分),六点4分)
    (2)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2分)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2分)
    翻译:
    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
    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老旧.
    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夜空中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天涯的亲人们共同沐浴着这美好的月光之中.

    赏析:
    首联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
    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
    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接着诗人又仰望星空.
    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这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全诗意境宏大、清冷寂静,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但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作者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然无法团聚,才会有万里共清辉的愿
    【点评】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正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
    虚写则是通过感受、想象、对比、映衬等手法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
    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用,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
    简单地说直接写对象的是实写,通过写与对象有关的东西来衬写对象是虚写.
     
    4.(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句。
    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① 但见悲鸟号古木 ② 雄飞雌从绕林间 ③ 又闻子规啼夜月 
    ④ 愁空山 ⑤ 蜀道之难 ⑥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调朱颜。(李白《蜀道难》)
    乙:①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②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春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⑤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⑥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
    【分析】该题要求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漏、添字的情况.
    【解答】甲:
    1.但见悲鸟号古木
    2.雄飞雌从绕林间(重点字:雌)
    3.又闻子规啼夜月
    4.愁空山
    5.蜀道之难
    6.难于上青天
    乙:
    1.飞漱其间(重点字:漱)
    2.惑而不从师
    3.谁家春燕啄春泥(重点字:啄)
    4.青鸟殷勤为探看
    5.诵明月之诗
    6.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气)
    【点评】名句默写的几个注意点:
    一是记住生僻难写字.“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二是区分同音异形字.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更知其义.
    三是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
     
    三、(24分)
    5.(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达子还是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好像有些喘息。……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①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手也跑回家了。
    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
    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
    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
    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漂亮的草做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小格﹣﹣!小格﹣﹣!”
    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小格将草叶捆到一起,提起来往回走去。田头小路上的人很多,各种雨衣摩擦着,发出声音。人们高声地谈笑着,议论庄稼,也议论人。小格默默地往前走去,一次也没有回头。
    可是有几个老头子谈论起她的蓑衣了:“蓑衣这东西好!我过去夜里看秋、雨天排涝,都穿蓑衣!”“蓑衣比塑料雨衣可好,它又能遮雨又能当草荐子铺,穿到身上人也暖和。”“哎哎,一时一兴,自从兴了塑料雨衣这洋玩艺儿,蓑衣你贵贱也买不着了……”“蓑衣好!蓑衣好!……”
    第二天早晨,小格很早就来到了自己的田里。
    ②这片土地变得漂亮了,耕过、耙过,就像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一样﹣﹣达子的头发倒 变得蓬乱了,正在他的地上忙着。
    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
    “一夜刚好耕完”
    “啊……达子!”
    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锨翻,不知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告诉他:雇拖拉机的钱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一一雇拖拉机这点钱,在他来说可算不了一回事。
    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
    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
    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
    “驾上我的轻骑!”
    小格不作声了。
    达子问:“你做什么?”
    “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么。”
    “你编蓑衣吧!”
    小格恼恨地看了他一眼。
    达子的脸有些红,微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真的!你没听老人们说到处买不到蓑衣吗?我想了想,真是的,这一年我到处去,就是没见到蓑衣……你编吧,会赚钱的,芦青河湾那儿一片一片蓑衣草……”
    “哼,鬼主意……”小格将身子转向一边。
    达子失望地看了她一眼,接着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你不懂﹣﹣‘信息’……明白了吗?明年我准备好好研究一下‘信息’……”
    小格笑了。
    夜晚,月亮很早就升起来了。小格在里屋坐了一会儿,听到院子里有露水滴落的声音,就走了出来。
    大地朦朦胧胧,一片白色。她觉得心上不知怎么热乎乎的,很想往远处走一走……走着走着,她的脚步急了起来;再后来她听到河水的声音了。
    她来到芦青河湾了。
    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
    (1)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2)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达子形象的特点。
    (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①请依据画线①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
    ②画线②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4)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它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阅读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小说的文体特点.它首先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这三个要素,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主题,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变化过程,考生可找到相关信息,再归纳即可.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考生可通读全文找到与相关信息,然后归纳即可.
    (3)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可把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
    (4)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可从内容、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开始时小格对达子有些敌意、恼怒,认为他看自己笑话;当达子提出两家一起耕地时,小格心里一热,内心有一丝感动;看到达子连夜为自己耕好的土地,小格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当达子提出编蓑衣的建议后,小格先是误会而后高兴.
    (2)达子是一个善良、淳朴、乐于助人、头脑灵活(有经济头脑)、懂得掌握信息,与时俱进的新型农村青年.
    (3)①“心里一热”表明小格听了达子的话心里有一丝感动,然而小格认为达子是看自己笑话,她不愿意让达子看出自己的感动,她要在达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坚强和能干,所以她执拗地坚持自己翻地.
    ②用“蓬乱的头发被耐心地梳理过”来比喻耕过耙过的土地,写出土地前后变化之大,突出土地耕耙的细致与用心;把耕后平整的土地和达子蓬乱的头发进行对比,表明达子一夜未眠,写出达子的辛苦劳累,突出达子的淳朴、善良和小格的感动.
    (4)
    ①结构上,最后两段用景物描写和人物内心独白收束全文,写出蓑衣草长势良好,照应了上文达子的建议,暗示情节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并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首尾圆合之势.
    ②内容上,蓑衣草长势良好,暗示小格一家生活状况必将改变,预示农村生活的美好的前景,升华了文章主旨.月光下河湾的景物安谧温馨,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喜悦.
    【点评】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考生应对其相关内容和作用了如指掌.
     
    四、表达题(共84分)
    6.(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
    A.真谛 睿智 勤能补拙 夙兴夜寐
    B.甘霖 磨砺 积腋成裘 蔚为大观
    C.宵汉 崔嵬 中流砥柱 沧海桑田
    D.韬略 谙熟 飒爽英姿 风弛电掣
    【分析】此题考查了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一般都是结合在词语或者句子(语境)中进行考查.语言环境准确把握,联系具体语境,弄清字词含义是辨析和纠正因同音、近音代替而造成错别字的重要方法.如把“迫不及待”的“及”写成“急”,把“覆水难收”的“覆”写成“复”等.究其原因,皆因对词义缺乏透彻的理解.可见,弄清字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至关重要.
    【解答】A.正确;
    B.“积”应为“集”;
    C.“宵”应为“霄”;
    D.“弛”应为“驰”;
    故选:A。
    【点评】该题出错的都是音同形异的字.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另一种误用情况也必须引起注意,即由于读音相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这种情况高考中已多次出现.如把“部署”写成“布署”,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把“殴打”写成“欧打”等.
     
    7.(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解答】A.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句中修饰“人品胸襟”,对象错;
    B.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褒贬误用;
    C.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和祸害转嫁给别人。不合语境;
    D.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符合语境。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注意“倾巢而出”的感情色彩.
     
    8.(4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闹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分析】此题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
    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
    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解答】A.成分残缺,在“上涨”后面加“问题”;
    B.偷换主语,“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改为“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从而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C.缺少谓语,在“对南极地区”前面加上“增强”;
    D.正确;
    故选:D。
    【点评】成分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于、为了).
    (2)暗中更换主语而主语残缺,不能把前一分句的宾语当作后一分句的主语.
    (3)定语过长,丢掉了中心词,造成主语残缺.
    (4)句首陈述对象缺乏相应的谓语,却另起一个头,造成谓语残缺.
    (5)缺少与宾语呼应的谓语中心词.
    (6)缺谓语动词的宾语误把宾语的修饰语当作宾语
    (7)关联词残缺.
     
    9.(4分)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语音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
    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 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 ,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文学用丈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 绘画是用笔墨写作 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考生做该题前,要认真读题,分析空白处与前后语句的关系,做到瞻前顾后,准确填写.
    【解答】解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第一空格处联系“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以及前后文内容,可知填写“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这样类似的句子,第二空格处联系前后文内容,可知填写“绘画是用笔墨写作”这样类似的句子.
    答案: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绘画是用笔墨写作.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能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语相呼应的内容,进而确定补写相关内容,使上下文相衔接.
     
    10.(6分)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

    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在完成各国 X群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据预测,2010﹣2020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
    可以预期,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分析】这是一道语段压缩题,比一般的压缩题多出图表,“根据示意图”,给出一些提示信息,信息丰富,形式比较新颖,而且可以确定主要信息在第二三段落.题干“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提示:第一,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考题;第二,这道题考查的是概括型的压缩语段;首先,抓住语段之间的语言标志理清语段间关系.抓住关联词语,理清句间关系,删除冗余信息:“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把其次,运用提取关键词句的方法概括要点.“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结果“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注意字数要求.
    【解答】答案:
    示例一:亚投行将采用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示例二:亚投行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以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点评】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11.(5分)某城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交友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带他们拟定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审清题意,思考全面.
    【解答】解题时要注意:在内容上,要含有关键词“自然”“青春”“合作”等方面的主题,作为“交友”活动标语,语言上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具有鼓动性,才能真正获得“交友”理想结果.本题要求比较详细、全面,拟写的语句一定要符合这些要求.
    答案:拥抱自然 花样青春 热情相拥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按要求答题,熟悉此类题型,多积累.
     
    五、(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分析】本次作文题目,注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学生的方向性应该更明确,写作角度也很多.现在高考作文最重视的就是审题立意,这类题目谈不上难,主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即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能否从整体上把握材料.“作文是展示学生思维的窗口,注重学生的能力.”学生只要把整个材料看透,写作角度还是很多的.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立意:
    1、“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从这个角度分析:实践是检验事实的重要依据.
    2、“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从这个角度可以得出:主观认识与客观真实的关系﹣﹣主观认识需要借助适当的方式才能更符合客观实际.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莫让表象的遮蔽了我们的认知.
    3、“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这个角度可以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善于借助外力的帮助取得成功等.
    【解答】好的材料往往可以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切入角度.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能够有把握写好这一主题的材料支持,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作出最优化的判断与选择.就本次材料作文题来说,可以切入点还是很多的.例如:本题既可以从同学们的角度立意,同学们通过显微镜观察蝴蝶,发现的蝴蝶的奥秘,所以我们不能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可以从蝴蝶的角度立意,蝴蝶的翅膀其实很普通,但她特殊的结构,阳光的照射,才让她有了五彩的翅膀.可见要善于借助外物让自己变得更美.具体分析本次材料,可以有以下这些立意:
    1、科学发现的价值
      显微镜的价值让我们感觉到了发现的价值.如果没有那台机器,我们甚至永远会觉得蝴蝶的翅膀就是那么艳丽多姿的.
      由此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神秘的事物需要我们去科学的发现它.寻找事物真相,得到理性的结论,发现事物的多样性,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都需要有科学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发现越多,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就越全面.
    2、换一个角度,惊奇无比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翅膀,是换了一个观察蝴蝶的角度.这是一个不同于平时我们看到的角度,果然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还会有如此惊奇的发现.从这个切口上看,我们观察生活、观察事物不妨试着换一个角度看看.
    3、不被一种现象迷惑
      一种现象存在的时间长了,当我们习以不常的时候,往往就成定论了.蝴蝶缤纷多彩的翅膀就深深迷惑着我们的双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不能轻易被一种理解迷惑了.
    4、眼见不一定为实
      我们喜欢强调有图有真相,似乎在有些时候,看到的就以为是真相,甚至会固执的认为只有这样的才是真实的.而当显微镜下,原本色彩斑斓的蝶翅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凹凸不平的结构的时候,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原来蝴蝶的翅膀原本是无色的.这在警告我们,对于看到的现象,不要急于定论.
    【佳作示例一】:
    距离,让你我更美
    曾经,我们对饮于清辉之下,赏明月,共话婵娟,而如今,小学生都知道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是一颗死寂的星球.那么,再当你执起酒杯时,是否还有“但愿人长久”的忧情?愈近的距离,让充满诗意的文明不再具有美感.
    科技,带来便利、知识的同时,也将我们仅剩的一点意象也剥夺了.在对美好事物进行追求时,我们是不是更应有一份谨慎之心,与美好事物保持一份距离,让美好的事物更美?
    行走于心灵,徜徉于红尘的林徽因便是如此.当一位才华横溢的小生为你作出人生第一篇诗歌,当一位才子手执一把油纸伞在雨巷中静静守候只为与你擦肩而过,敏感的心难道不曾为此动容?然而,爱情至美,青涩的花果采摘下恐怕终究会成为一枚苦果的.于是,你保持了一位女子的坚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距离,让两人的故事被传佳话,而不至于让徐志摩和自己都受伤.在这若即若离的朦胧距离中,他们在对方眼中都变得更美好了.
    张爱玲曾经说:“白的在天上是一轮明月,而红的则是墙上的一摊蚊子的血.红的成为了一朵红玫瑰,而白的便成了胸口上的一粒饭米粒.”她这般说,自己也的确有这般体会.曾经,她相信爱情,相信胡成兰,然而情感与空间距离愈来愈近,却将两人都撕扯得体无完肤.距离的拉近并没有给他们之间以丝毫的美感,反而让他们之间的距离更远.
    在科技馆中,曾经保持着一份童真,对着美丽的蝴蝶有着无限幻想的同学们是否依然有着对美的幻想?看过蝴蝶的翅膀结构后,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看见蝴蝶只怕再也想不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与诗意,而只能联想到蝴蝶翅膀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结构了.
    纷繁的世界里,我们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一线距离,人与物的一尺距离,人与事的一丈距离,或许曾经你想保持的美感足以让你回味无穷,拉近一线距离,那些曾经美的故事、事物会在瞬间瓦解.
    保持一线距离,别让显微镜破坏了你,更远的你在我眼中更美.
    【佳作示例二】:
    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置于显微镜下,变成了有凹凸不平结构的无色翅膀.原来,是因为光线的照射才使其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海上的蜃景,沙漠中的城市,竟只是一片虚像.原来,是光线的折射让你眼花缭乱.由此可见,生活中我们必须拥有一颗探索的心.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探索自然,让你认清自然美的本质.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任何一个细节之处都可能孕育着美,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着探求精神.你可曾知道处于洪水或大火中的蚂蚁是如何逃生的?他们聚成一个球,越过水流与烈火,最外层的蚂蚁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集体,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你可曾知道,凶恶的鄂(鳄)鱼也会有温和的一面,安静张大嘴巴让千禧鸟觅食,这难道不是一种和谐之美吗?你又可曾知道苹果里藏着五角星,海底深处也会有着顽强的海星,海豚会不顾一切的救人,又或者花朵里也许蕴藏着另一个世界.在自然中行走,善于探索,你便会发现自然有其美的令人眩目的一面.
    探索社会,让你认清社会美的本质.罗曼罗兰说:“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发现美的眼睛.”你是否为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的所做所为而寒心?是否为柴静《穹顶之下》所展现的环境污染而对这个社会失去信心?认为它污浊,无可救药?那么,看一看另外一群人吧﹣﹣坚守冈(岗)位的木拉提,心系祖国、忧国不谋生的师昌绪,拾荒助学的高龄老人,跳水救人的方俊明…套用鲁迅先生的话,他们才是社会的脊梁.社会的美与否,需要我们去看一看他们的行为,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探索心灵,让你认清心灵美的本质.浮华的世界,我该去向何方?朝山谒水,叩经问史,回答的声音说:“看一看你自己的心灵吧!”静下心来探索,我的心里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决心;我的心里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我的心里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强与傲岸.这些,难道不是心灵的美吗?哦,我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跟着自己的内心,用心灵去探索,去发现.
    古语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意并非让我们不相信我们所看见或听见的,而是教导我们要学会探索.探索让你不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点评】《距离,让你我更美》一文立意反向思考,反弹琵琶,体现了作者的思考深度.行文也有个性,语言流畅自然,主旨符合题意,中心突出,事例充实,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探索,让你看清本质》一文紧扣“探索的作用”行文,符合写作要求,从探索自然、社会、心灵三个角度分析说理,强调了探索让人认清事物的本质.主题明确,中心突出,行文由实到虚,结构清晰.语言有文采,简练流畅.
     

    相关试卷

    2014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14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共38页。

    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共34页。

    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共3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