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十二中初三(上)期中物理(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北京十二中初三(上)期中物理(教师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十二中初三(上)期中物 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1.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 ( )A. 欧姆(Ω) B. 安培(A) C. 伏特(V) D. 瓦特(W)2.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垫 B. 陶瓷碗 C. 铅笔芯 D. 玻璃杯3. 一条马路上的路灯同时亮同时灭,其中任意一盏灯坏了,其它灯照常亮,根据这个现象可以判断,这些灯( )A. 一定是串联的 B. 一定是并联的C. 一定是混联的 D. 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4.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使用的一种小夜灯,在它的上方有一个光敏元件。当周围环境较暗时,小夜灯发光;当周围环境较亮时,小夜灯不发光。这个光敏元件相当于小夜灯电路中的( )A. 电源 B. 开关 C. 用电器 D. 导线5.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轻质绝缘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断( )A. 小球可能不带电 B. 小球一定带负电C. 小球一定不带电 D. 小球一定带正电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110V B. 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C. 只有36V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D. 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都是串联的7. 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芥)。这一记述说明( )A. 自然界只存在一种电荷 B.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C.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8. 关于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暖气正常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 电风扇正常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C. 电动机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 电池正常工作时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9.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属于并联的是A. B. C. D. 10. 防控疫情期间,为了严格控制外来车辆出入小区,很多小区安装了门禁系统,如图所示。系统可以通过电子眼自动识别车辆,若是小区内部车辆,则由自动开关S1控制电动机启动横杆;若是外部车辆,需要工作人员按动按钮开关S2,控制电动机启动横杆。在图中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模拟门禁系统内部控制电路的是( )A B. C. D. 1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L2的额定电压均为2.5V,闭合开关S,小灯泡L1、L2均发光。若把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 小灯泡L1仍发光且变亮C. 小灯泡L2熄灭且已烧毁 D. 小灯泡L2熄灭但仍完好12.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 电路的总电阻变小C.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 两个电阻R1和R2,阻值分别为R1=3Ω,R2=6Ω,将他们以不同方式连接,关于它们的等效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1和R2串联,等效电阻为9ΩB. R1和R2并联,等效电阻为9ΩC. R1和R2并联,等效电阻小于3ΩD. R1和R2串联,等效电阻小于3Ω14. 关于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一定为0B. 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定C.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D. 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 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C.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16. 图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C.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2A~0.6AD.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V~6V三、实验解答题(共37分,17~19、25题每题2分,20、22题每题4分,21题8分,23题7分,24题6分)17. 图中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_Ω。18. 在图所示电路中,①、②、③是三个电表,闭合开关S,灯L1与L2串联,电路中______是电压表.(填1,2,3)19. 如图所示,合上开关,用酒精灯将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后,观察到电灯亮了。请根据以上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20. 小玮要研究导体的导电性能,她依次将5个不同导体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M、N两点间,观察并记录每次电流表的示数,通过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来反映这几个导体的导电性能的强弱。与这5个导体相关的数据和每次记录的电流表示数如下表所示序号导体材料导体长度导体横截面积电流I/A1铜LS0.282镍铬0.3L2S0.263镍铬L0.5S0.124镍铬LS0.25镍铬L2S024(1)通过比较序号 ______ 数据可知:导体的导电性能的强弱与导体的材料有关;(2)通过比较序号3、4、5数据可知:在导体的 ______ 和 ______ 一定的条件下, ______ ,其导电性能越强。21. 小亮和小明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示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___________;(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比较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如图所示,电压表示数是___________V,电流表示数是___________A,可以计算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R=___________Ω;(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的通过小灯泡电流I随它两端电压U变化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小灯泡的电阻是5ΩB.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C.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影响发生改变D.若将两个同样规格的小灯泡并联在2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总电流为0.45A
22. 小军和小亮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并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1)在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中,电流表是___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的。闭合开关S,电流表测量的是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选填“A”、“B”或“C”)点的电流。IA/AIB/AIC/A0.160.160.32(2)如表是他们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到的实验数据,IA、IB、IC分别表示通过A、B、C三点的电流。他们根据数据得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他们若想得到关于并联电路电流的普适规律,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23. 小东同学做“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时,电路连接如图所示。图中电源电压为6V,电阻R为10Ω。(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_____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___________端(选填“A”或“B”)。(2)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不同的位置,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选填“R断路”或“R短路”)。(3)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除保护电路外,另一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A.改变电阻R的阻值B.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C.控制通过电阻R的电流保持不变D.控制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4)小东排除故障后完成实验,记录的实验所数据如下表所示。依据表格数据请你判断小东在实验中选用的是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A.“10Ω,2A” B.“20Ω,1A”C.“50Ω,1A” D.“100Ω,0.5A”U/V1.02.03.04.05.06.0I/A0.10.20.30.40.50624. 小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两端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1)请你帮助小华设计实验数据表格。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他每次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后,通过调节___________,始终保持___________不变。(3)根据记录的数据,他描画出电流I与电阻箱阻值R'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分析,当通过R'的电流为0.06A时,电阻箱R'的阻值是___________Ω。(4)根据图像分析,小华感觉该图像与反比例函数图像非常相似,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小华利用所测量的数据绘制新的图像证实了“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请你在图中选出小华绘制的新图像___________。25. 如图所示是小宁同学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为U不变,其中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当开关S1、S2闭合,开关S3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U1;当开关S1、S3闭合,开关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U2,请你用电压表两次的示数U1、U2和R0表示出Rx,Rx=___________。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26. 请阅读《半导体》半导体按导电性能来分,除了有导体和绝缘体外,还有一类物质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类物质叫作半导体。如锗、硅、砷化镓等都是半导体。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会受到温度、光照和掺加杂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半导体,在温度升高时,导电性能迅速增强。利用这种特性,可以做出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用来测量温度的变化。还有些半导体,在没有光照时不容易导电,有光照时则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用它们做成的光敏电阻可以用在需要对光照反应灵敏的自动控制设备中。从电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来看,以半导体为代表的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04年,人类发明了电子管,从而出现了无线电技术、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1947年,人类发明了半导体晶体管,导致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省能化以及成本的降低、可靠性的提高与寿命的延长。1958年,集成电路的出现,使计算机及各种电子设备实现了一次飞跃。进入20世纪90年代,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进一步提高,存储器的价格不断降低。但是,随着计算机速度与容量的增加,以电子作为传输媒介逐渐受到限制。因此人们开始考虑更为理想的传输方式——光,即利用光子而不是电子作为携带信息的载体。随后,光电子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用光子器件制成的光计算机具有容量大、速度高的优势,而且有助于计算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正是由于半导体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所以它在电子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除计算机之外,手机、家电、航天、光纤通信等所有与现代文明相关的高技术产品几乎都离不开半导体材料。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一些半导体,在温度___________时,导电性能迅速增强。利用这种特性,可以做出体积很小的___________电阻,用来测量温度的变化。(2)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强,将光敏电阻R、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电表示数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变小D.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变大五、计算题(共7分,27题3分,28题4分)27.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R2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1A。求:(1)电阻R2两端的电压;(2)电阻R1的阻值。2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30Ω,电阻R2=15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A。求:(1)画出等效电路图;(2)电源电压U;(3)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I。
2021北京十二中初三(上)期中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1. 【答案】A【解析】【详解】A.欧姆(Ω)是电阻的单位,故A符合题意;B.安培(A)是电流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伏特(V)是电压的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D.瓦特(W)是电功率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空气、玻璃等.【详解】橡胶垫、陶瓷碗、玻璃杯不容易导电都属于绝缘体;铅笔芯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选C.3. 【答案】B【解析】【详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各用电器互不相影响。一条马路上的路灯同时亮同时灭,其中任意一盏灯坏了,其它灯照常亮,说明它们互不相影响,所以,这些灯一定是并联的。故选B。4. 【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光敏元件控制电路的通断,相当于小夜灯电路中开关。故选B。5. 【答案】D【解析】【详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与轻质小球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知,轻质绝缘小球带正电,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 【答案】B【解析】【详解】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A错误;B.不论型号大小,一节干电池电压都为1.5V,故B正确;C.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C错误;D.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之间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都是并联的,故D错误。故选B。7. 【答案】D【解析】【详解】A.自然界是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不符合题意;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甲壳能吸引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说明不是同种电荷,故C不符合题意;D.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经过摩擦带电的甲壳能吸引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故D符合题意。故选D。8. 【答案】C【解析】【详解】A.电暖气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电风扇正常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使风扇转动,故B错误;C.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其他设备工作,故C正确;D.电池正常工作时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C。9. 【答案】A【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是指顺次连接的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详解】A、图中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并列连接,即两个灯泡属于并联,故A正确;B、图中两开关闭合后L2被短路,只有L1接入电路中,故B错误;C、图中开关闭合后两灯顺次连接,两个灯泡串联,故C错误;D、图中开关闭合后两灯顺次连接,两个灯泡串联,故D错误.故选A.10. 【答案】B【解析】【详解】小区内部车辆门禁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将门打开,外部车辆需要门卫人员按动按钮才能将门打开,若将门禁系统看做一个自动开关,按钮看做一个手动开关,则两个开关单独都能打开大门,即两开关并联后再与电动机串联。故选B。11. 【答案】C【解析】【详解】闭合开关S后,两灯串联均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若把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使其短路,小灯泡L2熄灭但仍完好,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此时小灯泡L1仍发光且变亮。故选C。12. 【答案】CD【解析】【详解】开关S由闭合时R1和电流表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电阻为R2的阻值;开关S断开时R1和R2串联,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测量R1的电压,电阻为R1和R2串联的总阻值。所以,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故选CD。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 【答案】AC【解析】【详解】AD.若两电阻R1与R2串联,则故A正确,D错误;BC.若两电阻R1与R2并联,则 解得故B错误,C正确。故选AC。14. 【答案】CD【解析】【分析】(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这个导出公式只说明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2)欧姆定律的内容: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详解】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其阻值不为0,故A错误;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B错误;C.由可知,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故C正确;D.由欧姆定律的内容可知,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CD.15.【答案】AD【解析】【详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和原子核所带电量相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A正确;B.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可能会有电流,也可能没有电流,因为产生电流有两个必要条件,电路两端有电压,同时电路必须是通路,故B错误;C.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这些电荷不一定是自由电子,故C错误;D.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AD。16. 【答案】BD【解析】【详解】A.当滑片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R1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错误;B.电压表测R1两端得电压,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即为定值电阻R1的阻值,阻值不变,故B正确;CD.当滑片在b端时,R1、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电压表的示数为: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中只有R1,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R1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为6V,故滑片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1A~0.6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V~6V,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三、实验解答题(共37分,17~19、25题每题2分,20、22题每题4分,21题8分,23题7分,24题6分)17. 【答案】8532【解析】【详解】千位上是对应的数字是8,即为8000Ω,同理百位上是500Ω,十位上是30Ω,个位上是2Ω,相加即为电阻箱的示数,为8532Ω。18. 【答案】1、3【解析】【详解】闭合开光S,要让灯泡L1和L2串联,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灯泡L1,L2和电表②,所以②是电流表,①和③分别是电压表.19. 【答案】加热玻璃是否能改变其导电性【解析】【详解】把玻璃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玻璃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此时玻璃容易导电,是导体。这说明玻璃的导电性在加热时增强了,我们可以就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如加热玻璃是否能改变其导电性。20. 【答案】 ①. 1、4 ②. 材料 ③. 长度 ④. 横截面积越大【解析】【详解】(1)[1]根据控制变量法思想,通过比较序号1、4数据,控制导体长度与横截面积相同,可知导体的导电性能的强弱与导体的材料有关。(2)[2][3][4]通过比较序号3、4、5数据可知:在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一定的条件下,横截面积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则其导电性能越强。21. 【答案】 ①. ②. ③. 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较大 ④. 1.2 ⑤. 0.2 ⑥. 6 ⑦. C【解析】【详解】(1)[1]“伏安法”测电阻需要用到公式。(2)[2]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变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把滑动变阻器右下方接线柱接入电路,如图所示:(3)[3]闭合开关,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比较小,说明电路是通路,可能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较大。(4)[4]如图所示,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的示数是1.2V。[5]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是0.2A。[6]此时小灯泡的电阻R==6Ω(4)[7]A.由图可知,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不成正比,电阻是变化的,故A错误。BC.由图知,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因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错误,C正确。D.将两个同样规格的小灯泡并联在2V的电源两端,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V,由图可知,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是0.45A,干路中总电流为I=I1+I2=0.45A+0.45A=0.9A故D错误。故选C。22. 【答案】 ①. 串联 ②. A ③. 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做几组实验【解析】【详解】(1)[1][2]由图乙可知,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闭合开关S,电流表和L1串联,故电流表测量的是对应图甲中的A点的电流。(2)[3]之所以得出各支路的电流相等,是因为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器材太特殊,结论有偶然性,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应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做几组实验。23. 【答案】 ①. 断开 ②. A ③. R断路 ④. B ⑤. C【解析】【详解】(1)[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电路中各元件不受损坏,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2]由图知,变阻器下端接了右端的B接线柱,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在最大值,故滑片应移到A端。(2)[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示数且始终不变,说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断路,电压表被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电阻很大,所以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无示数,故障可能是电阻R断路。(3)[4]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从而改变通过电阻的电流表,所以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5]由表中数据可知,滑动变阻器最大分压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由以上分析可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不小于50Ω,允许通过的电流不小于0.6A,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4. 【答案】 ①. 见解析 ②. 滑动变阻器 ③. 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 ④. 50 ⑤. C【解析】【详解】(1)[1]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的值,改变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寻找二者的关系,因此表格中需要记录电阻和电流两个量,如图电阻R/Ω 电流I/A (2)[2][3]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电阻的阻值,并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实验过程中,他每次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后,需要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利用它的分压作用来改变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从而控制变阻箱 两端的电压不变。(3)[4]由乙图知,电阻箱阻值为5Ω时,通过的电流为0.6A,所以电阻箱两端电压为所以当通过R的电流为0.06A时,电阻箱R'的阻值为(4)[5]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那么通过导体的电流就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要想证实“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只需做I-的图像,只要做出的图像中I-图像是正比例函数,就能证明以上结论,题中只有BC两图是I-的图像,且只有C图I与成正比,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5. 【答案】【解析】【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S3闭合,开关S2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U2=U;当开关S1、S2闭合,开关S3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即Ux=U1,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所以R0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Rx的阻值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26. 【答案】 ① 升高 ②. 热敏 ③. A【解析】【详解】(1)[1] [2]一些半导体,在温度升高时,导电性能迅速增强。利用这种特性,可以做出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用来测量温度的变化。人类发明了半导体晶体管,导致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省能化以及成本的降低、可靠性的提高与寿命的延长。(2)[3] 由于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强,所以,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由可知,电源电压不变时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小。由串联分压可知,光敏电阻的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故选A。五、计算题(共7分,27题3分,28题4分)27. 【答案】(1)2V;(2)40Ω【解析】【详解】解:(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IR2=0.1A×20Ω=2V(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1两端的电压U1=U-U2=6V-2V=4V电阻R1的阻值答:(1)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2V;(2)电阻R1的阻值是40Ω。28. 【答案】(1);(2)6V;(3)0.6A【解析】【详解】解:(1)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等效电路图如下所示:(2)电流表A的示数为0.2A,根据欧姆定律,电源电压U=I 1R1=0.2A×30Ω=6V(3)开关S1、S2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则干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通过R1的电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A的示数I=I1+I2=0.2A+0.4A=0.6A答:(1)等效电路图见解析;(2)电源电压U为6V; (3)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北京海淀初三(上)期中物理(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北京燕山初三(上)期末物理(教师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北京通州初三(上)期中物理(教师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