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酶的特性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568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酶的特性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568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全册训练题(30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单元素养等级测评5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2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过程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无氧呼吸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第2课时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第2课时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章 第1节 第2课时A 级·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在验证酶的高效性活动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本活动用鸡肝匀浆的目的是使酶从细胞中释放并与底物充分接触B.检测氧气产生量时用点燃后带明火的卫生香放在试管口,观察燃烧程度C.1、2号试管在反应时均需在试管口塞上橡胶塞D.该活动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解析:用鸡肝匀浆的目的是使酶从细胞中释放并与底物充分接触,A正确;检测氧气产生量时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放在试管口,观察燃烧程度,B错误;1、2号试管在反应时均需在试管口塞上橡胶塞,防止空气进入,影响燃烧结果,C正确;该活动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D正确。故选B。2.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B.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只能是酶的种类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不止一种解析:探究酶的高效性,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自变量也可以是底物种类;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就是pH;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可以是产物的生成速率或底物的消耗速率。3.(2021·吉林省五地六校)如图为酶与底物结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酶的形状在催化过程中会发生改变B.底物与酶特定部位的结合具有专一性C.此图可表示1分子蔗糖经酶催化后产生2分子葡萄糖的过程D.图示过程能够保证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解析:由图可知,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结构会发生变化,但数量不变,A正确;由图可知,底物需要与酶特定的位点结合,即具有专一性,B正确;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C错误;图示过程体现了酶的专一性,能够保证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4.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 mL淀粉糊,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2 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加入2 mL清水。振荡两支试管,将其下半部浸在35 ℃的温水中,约5分钟,然后同时取出两试管,分别滴入1滴碘液,请回答:(1)两试管中的现象:甲无明显变化(不变蓝),乙变蓝。(2)该实验证明了酶的催化作用。(3)实验过程保持恒温35 ℃的原因是提供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条件。(4)若要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设计试管丙,丙试管中的成分应和甲试管内相同,并将该试管放入沸水或冰水中,该试管内最后颜色变化是变蓝。(5)一般不用过氧化氢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解析: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甲试管中注入的是3 mL淀粉糊和2 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最后甲试管加入碘液后,不变蓝色;乙试管中注入3 mL淀粉糊和2 mL清水,乙试管无淀粉酶,淀粉不水解,最后加入碘液后,淀粉遇碘变蓝色。(1)由分析可知,甲试管中的淀粉被水解,加入碘液后无明显变化(不变蓝),乙试管中的淀粉不能被水解,加入碘液后会变蓝。(2)该实验中的甲试管与乙试管对照,证明淀粉酶具有催化作用,能催化淀粉的水解。(3)小麦淀粉酶在35 ℃时活性较高,因此实验过程要恒温35 ℃以便提供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条件。(4)若要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可设计试管丙,丙试管中的成分应和甲试管内相同,并将该试管放入沸水或冰水中,通过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来检测酶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由于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活性,使得淀粉酶无法水解淀粉,该试管内最后颜色变化是变蓝。(5)由于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因此一般不用过氧化氢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级·合格达标练一、选择题1.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可用图表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D )A.曲线a表示温度越高反应物分子的能量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曲线b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分子热变性加快C.a、b作用叠加在一起形成曲线c,在T1温度下部分酶发生热变性D.图中T1是保存酶的适宜温度,温度达到T2时酶完全失去活性解析:温度越高,反应物分子获得的能量也就越高,反应物分子的运动速率就会越快,所以曲线a表示温度越高反应物分子的能量越高,反应速率越快,A正确;温度越高,酶分子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热变性越快,曲线b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分子热变性加快,B正确;曲线a表示温度越高反应物分子的能量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曲线b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分子热变性加快,所以a、b作用叠加在一起形成曲线c即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改变,图中T1温度下部分酶发生热变性,C正确;图中T1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不是保存酶的适宜温度,一般酶分子在低温条件下活性降低但不会彻底丧失,所以一般在低温下保存酶分子,温度达到T2时酶活性丧失为0,D错误。故选D。2.关于酶及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验证酶的专一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碘液等设计对照实验进行验证B.验证酶的高效性,可通过设置自身对照,比较盛有 H2O2 的试管中加入 H2O2 酶前后,H2O2 分解速率的变化来进行验证C.探究 pH 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简要流程可以是:将底物加入各组试管→调节各试管酶液的 pH→向各试管加入酶→混匀并进行保温→观察结果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斐林试剂等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解析:在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时,不能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碘液设计实验,碘液不能和蔗糖反应,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能被淀粉酶水解,A错误;酶的高效性是和无机催化剂相比较而言的,因此在验证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应该使用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B错误;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为:加底物→调pH→加酶→混匀→观察,C正确;利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量时,需要水浴加热,反应温度就会发生改变,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不能选用斐林试剂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故选C。3.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 丙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A.在b点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B.短期内保存该酶,应选择d、g两点所对应的条件C.研究过氧化氢酶参与的反应,可得到曲线乙D.曲线甲中底物浓度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反应速率解析: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bc段酶促反应速率不变是因为酶的数量有限导致,故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丙曲线中,g点条件为过酸,此时大部分酶已经失活,不适合保存酶,B错误;高温下过氧化氢酶虽然已经失活,但加热会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故研究过氧化氢酶参与的反应,得到的曲线与乙不一样,C错误;曲线甲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底物浓度不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4.蜂蜜中富含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果糖、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蜂蜜中淀粉酶活性是衡量蜂蜜品质的重要指标。蜂蜜加工过程中,酶活性常常发生变化。科学家以新鲜椴树蜂蜜为实验材料,经过不同加工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检测蜂蜜中淀粉酶活性(以淀粉酶值表示,即1 g蜂蜜中的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催化的1%淀粉溶液的毫升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加工温度淀粉酶值加工时间30 ℃40 ℃50 ℃60 ℃70 ℃1 h10.910.910.98.38.32 h10.910.910.98.36.53 h10.98.36.55.05.0(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使用双缩脲试剂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准确检测蜂蜜中淀粉酶的含量,理由是蜂蜜中除淀粉酶外,还含有其他蛋白质(或蜂蜜中还含有其他非酶类蛋白质)。(2)本实验探究的是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对蜂蜜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3)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在加工温度较高、加工时间较长的条件下会下降。(4)在测定淀粉酶值时,将一定体积、加工后的蜂蜜与淀粉溶液及其他试剂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根据淀粉的水解情况判定淀粉酶值。有人质疑:实验中淀粉的水解可能是由于淀粉溶液本身不稳定而自发水解,不一定与蜂蜜中的淀粉酶有关。针对此质疑,在测定淀粉酶值时,设计的对照实验为用相同体积的蒸馏水替换反应体系中的蜂蜜,再用相同的方法测定淀粉酶值。(5)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蜂蜜产品的淀粉酶值应在8以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加工蜂蜜的具体建议:30__℃、40__℃条件下加工不超过3__h;50__℃、60__℃条件下加工不超过2__h;70__℃条件下加工不超过1__h。解析:(1)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酶是生物催化剂,不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只是起催化作用,所以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高温或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使用双缩脲试剂不可以准确检测蜂蜜中淀粉酶的含量,理由是蜂蜜中除淀粉酶外,还含有其他蛋白质(或蜂蜜中还含有其他非酶类蛋白质)。(2)由表格可知,本实验探究的是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对蜂蜜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3)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的活性在加工温度较高、加工时间较长的条件下会下降。(4)针对“实验中淀粉的水解可能是由于淀粉溶液本身不稳定而自发水解,不一定与蜂蜜中的淀粉酶有关”的质疑,在测定淀粉酶值时,设计的对照实验为用相同体积的蒸馏水替换反应体系中的蜂蜜,再用相同的方法测定淀粉酶值。(5)合格的蜂蜜产品的淀粉酶值应在8以上,所以加工蜂蜜的建议为30 ℃、40 ℃条件下加工不超过3 h;50 ℃、60 ℃条件下加工不超过2 h;70 ℃条件下加工不超过1 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 酶的特性第2课时练习题,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