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补易混易错点01 生物和生物圈-【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
展开所有生物共同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因此,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从宏观而不是微观角度来开始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专题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从生物圈的角度介绍人和其他生物,先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便于后续内容的学习。
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生态系统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形式以识图和分析说明题为主,主要以食物网为依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本部分内容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紧密,因此有时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如结合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及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考查物质循环的相关内容,有时联系环境问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学核心素养渗透: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逐步发展理性思维,学会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并结合生物学知识对相关生命现象、规律及生物学事件进行探讨、阐述和论证。
易错01 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进行呼吸、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等现象。其他的生命现象都是建立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
2、应激性≠反射:应激性是生物共有的特征,反射只是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所具有的特征。
3、生物能呼吸,但是呼吸不一定都需要氧气:有些生物的呼吸不需要氧气,如制作泡菜和酸奶的乳酸菌不需要氧气。
4、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方法: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关键看该物体是否具备生物的六大基本生命现象,而不能只根据某一生命现象来判断,也不一定所有的特征都满足。如机器人能对人的指令作出相应反应,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但它们都不是生物。再如生物体的一部分,虽具有生命,但不是生物。
易错02 生物与环境
生物圈≠大气圈十水圈十岩石圈:生物圈指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其中不包含人类活动所能到达的所有范围。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3)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3、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在很长时间形成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不是绝对的适应。
4、适应不一定都与环境相似: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相似,不容易被天敌发现的是适应(保护色);与环境差异大,易被天敌发现,却能吓退天敌的也是适应(警戒色)。
易错03 生态系统
1、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有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是分解者,如蚯蚓。
3、不是所有的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才是分解者。
4、一个生态系统要想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因素外,可以没有消费者,但必须要有生产者和分解者。
5、食物链:
(1)食物链的写法:起点必须是生产者,后面依次是各级消费者,终点为最高级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箭头指向捕食者。
(2)食物链的数法: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顶端的消费者结束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3)确认碳循环的各个环节:
一找双箭头,双箭头的一方为生产者,另一方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二看多箭头,图示中的各环节箭头大都指向某一环节,那么这一环节一定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三定角色,生产者指向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均指向分解者。
故下图中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C为生产者,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1.(2022•滨州)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己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下层
C.生物圈的各种成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生物圈具备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答案】D
【解析】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A错误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
C、生物圈的营养结构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C错误。
D、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D正确。
故选:D。
2.(2022•湘潭)如图表示可可西里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B.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狼
C.藏羚羊、金雕、高原植物都属于消费者 D.若鼠兔数量减少,狼的数量也立即减少
【答案】A
【解析】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A正确。
B、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该生态系统金雕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B错误。
C、高原植物属于生产者,C错误。
D、若鼠兔数量减少,短期内狼还可以吃高原兔和藏羚羊,数量不会减少,一段时间以后狼会随着食物的减少而减少,D错误。
故选:A。
3.(2022•青岛)小王同学依据所学知识,绘制了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对图示的分析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
A.乙通过①过程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B.通过捕食,乙的能量全部进入丙体内
C.图中生物之间可以构成2条食物链
D.丁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乙
【答案】A
【解析】A、图中①过程是生产者乙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A正确。
B、能量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通过捕食,乙的能量不会全部进入丙体内。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的食物链:乙→丙→丁,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丁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D错误。
故选:A。
4.(2022•济南)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代表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B.丙和乙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D.图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⑤⑥⑦⑧
【答案】D
【解析】A、甲是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A正确。
B、生物丙捕食乙,乙和丙又都以甲为食,所以丙和乙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B正确。
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甲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参与形式是二氧化碳,植物通过⑥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图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⑤⑦⑧,D错误。
故选:D。
5.(2022•金昌)“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的情景,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为( )
A.可以生长发育B.能够繁殖后代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需要获取物质和能量
【答案】C
【解析】题干中鸟类因受到惊吓而起飞,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
故选:C。
6.(2022•常德)生命现象错综复杂,下列语句描述的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含羞草受震动合拢叶片——应激性
B.水螅“出芽”——由小长大
C.大熊猫每天进食大量竹子——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D.绝大多数生物用细胞作单位建造自己的生命大厦——有一定的结构
【答案】B
【解析】A、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属于应激性,A正确。
B、水螅“出芽”来繁殖新个体,是生殖过程,不是生长过程。B错误。
C、大熊猫每天进食大量竹子,说明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正确。
D、绝大多数生物用细胞作单位建造自己的生命大厦——有一定的结构,说明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正确。
故选:B。
7.(2022•株洲)稻田养鱼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稻田为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鱼以杂草、害虫、浮游生物等为食,鱼粪可作为肥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杂草等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能量可沿着水稻→害虫→鱼这条食物链流动
C.鱼等动物的存在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该稻田比一般稻田生物种类更多,自动调节能力更小
【答案】D
【解析】A、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都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正确。
B、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所以能量可沿着水稻→害虫→鱼这条食物链流动。B正确。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鱼是食物链中的消费者,鱼的尸体分解又为生产者提供了水分和无机盐。所以鱼等动物的存在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不断地变化着各种生物的数量和和种类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D错误。
故选:D。
8.(2022•江西)如图表示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乙→甲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和丙的数量增加
D.若图中生物的数量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B
【解析】A、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根据数量关系,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丙→丁→乙→甲。A正确。
B、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不能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还包括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B错误。
C、图中食物链为:丙→丁→乙→甲,如果乙的数量增加,甲捕食乙,所以甲的数量增多;乙捕食丁,丁数量会减少,丁捕食丙,导致丙的数量增加。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正确。
故选:B。
9.(2022•成都)杜甫有诗云:“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未卜林塘幽”。浣花溪公园是成都有名的城市公园,某校同学对其进行调查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鱼和虾的种间关系只有捕食关系 B.虾的数量变化对鱼的数量没有影响
C.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白鹭 D.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D
【解析】A、食物网中鱼吃虾,鱼和虾都吃植物,所以二者是捕食和竞争关系,A错误。
B、鱼吃虾,虾的数量变化对鱼的数量有影响,B错误。
C、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植物,最少的是白鹭,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
故选:D。
10.(2022•达州)“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优美的旋律让人们对美丽的大草原十分向往。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添加图二中的C和非生物部分
B.若该草原生态系统遭到污染,图一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二中②过程开始的
D.物质和能量在图二中的A、B、C之间循环流动
【答案】D
【解析】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图二中的C)和非生物部分。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B正确。
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即图二中的②光合作用。C正确。
D、能量单向流动,物质是周而复始循环的,D错误。
故选:D。
11.(2022•丽水)生物通过自身形态结构变化来适应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是对高湿度的适应
B.骆驼刺根系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C.北极熊厚厚的皮毛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D.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
【答案】A
【解析】A、竹节虫酷似竹节,目的是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是一种防御行为,是生物适应环境,并非适应高湿度的环境,错误。
B、沙漠地区干旱少雨,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正确。
C、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厚厚的脂肪层可以保温,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
D、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正确。
故选:A。
12.(2023•新泰市一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多样,下列选项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变色龙随环境变化改变体色
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D.土壤中缺少含硼的无机盐,会影响油菜结果
【答案】C
【解析】A、变色龙随环境变化改变体色,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
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可以抵御寒冷,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植物的存在改变了环境,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C符合题意。
D、土壤中缺少含硼的无机盐,会导致油菜只开花不结果,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3•莱西市一模)澳大利亚政府经过生态评估,从中国引进蜣螂,大批放养在草原上,有效解决了牧场上大量牲畜粪便堆积的问题,维护了草原生态的平衡。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人为干预一定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D.增加生物物种和数量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B
【解析】在自然状态下,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澳大利亚牧场上出现了大量牲畜粪便堆积的问题,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受到了影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选:B。
14.(2023•新泰市一模)2020年6月,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探测并采集了样本,下列不能作为判断样本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
A.能否呼吸B.能否繁殖
C.能否自由运动D.能否遗传变异
【答案】C
【解析】A、生物都是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故可以用能否呼吸来判断是否为生物。
B、生物都可以生长和繁殖,故可以用能否繁殖来判断是否为生物。
C、生物不能用能否自由移动判断,例如植物不能自由移动,但是属于生物,故不能用能否自由运动来判断是否为生物。
D、生物都是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故可以用能否遗传变异来判断是否为生物。
故选:C。
15.(2023•泗水县一模)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前实现碳中和。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哪项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 )
A.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
C.图中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只有丙、丁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案】D
【解答】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个过程①叫做生物的光合作用,A正确;
B、图中甲为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止,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如该图中的食物链是:乙→丙→丁,C正确;
D、图中甲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甲对物质循环也起着重要作用,D错误。
故选:D。
16.(2023•山亭区二模)习主席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海水中从浅到深依次生活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藻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B.雪兔生活在高纬度地区,随季节更替有“换装”行为,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D.苏辙的“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诗句,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答案】A
【解析】A、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所以分布的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因此,影响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错误。
B、雪兔生活在高纬度地区,随季节更替有“换装”行为,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捕食和防御敌害,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这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正确。
D、苏辙的“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诗句,体现了温度和水分这两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正确。
故选:A。
17.(2023•通州区一模)某同学动手制作了小型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依据图片制作的生态瓶必须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
B.此生态瓶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但是没有分解者
C.从当地自然水域取材制作生态瓶,稳定性更好
D.此生态瓶的自我调节能力弱,不能永久维持自身的稳定性
【答案】B
【解析】A、金鱼藻必须在有光的条件才进行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因此,依据图片制作的生态瓶必须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正确;
B、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错误;
C、从当地自然水域取材制作生态瓶,适合当地生物的生存,稳定性更好,正确;
D、此生态瓶中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等级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不能永久维持自身的稳定性,正确。
故选:B。
18.(2023•张店区一模)诗句“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
A.捕食B.竞争C.合作D.捕食和竞争
【答案】D
【解析】“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是说粮仓充足了,老鼠和雀鸟都高兴,因为老鼠和雀鸟都取食粮食,形成竞争关系;如果草没有了,兔子就会食物缺乏,数量减少,导致以兔为食的狐狸减少,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故选:D。
19.(2023•泰山区一模)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鸭子的食物链有3条,含有苍鹰的食物链有4条
B.各种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植物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图中所示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D.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答案】D
【解析】A、含有鸭子的食物链有3条,分别是:草→蚱蜢→鸭子→苍鹰、草→鸭子→苍鹰、藻类→虾→鸭子→苍鹰;含有苍鹰的食物链有6条,分别是:草→蚱蜢→鸭子→苍鹰、草→鸭子→苍鹰、藻类→虾→鸭子→苍鹰、草→蚱蜢→田鼠→苍鹰、草→蚱蜢→山雀→苍鹰、藻类→螺→水雉→苍鹰,A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各种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错误。
C、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中所示各种生物尽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乏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C错误。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D正确。
故选:D。
20.(2023•垦利区一模)某小组的同学看到如图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鼠→蛇
B.在该生态系统中,三者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C.因为数量不一样,所以该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
D.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就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平衡
【答案】C
【解析】A、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每一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开始,直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吃它为止,故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鼠→蛇,A正确。
B、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B正确。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在食物链:草→鼠→蛇,鼠的数量比蛇的数量多,该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
D、蛇是鼠的天敌,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鼠会大量繁殖而破坏草原,就会破坏生态平衡,D正确。
故选:C。
21.(2023•龙马潭区一模)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B.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丁→丙→乙
C.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D.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中①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①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故A正确。
B.乙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乙是植物,丙、丁属于动物。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故B错误。
C.将生物遗体和排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是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所以,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故C正确。
D.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图中③释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③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22.(2023•广饶县一模)下列生命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物需要营养
B.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竹节虫与竹叶相似
C.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一碰就叶片合拢
D.生物有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答案】B
【解析】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正确。
B、竹节虫与竹叶相似这是防御行为,它们不属于同种生物,因此不属于亲子之间的相似性,不能体现出生物具有遗传现象,错误。
C、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正确。
D、“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间的不同,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正确。
故选:B。
23.(2023•九江一模)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生物具有生命特征。如图说明的生命特征主要是( )
A.需要呼吸B.适应环境C.影响环境D.遗传变异
【答案】B
【解析】生物具有如下生命现象区别于非生物:①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②生物能够生长,由小长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③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④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⑤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既相似又有差异的特征,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植物开花、蛇的冬眠、蚂蚁筑巢属于生命现象;空气流动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兰花螳螂外形酷似兰花,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中拟态而不会被猎物察觉,有利于觅食和避敌,说明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故选:B。
24.(2023•泌阳县一模)下列各项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
A.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答案】A
【解析】A、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是说冬春雨水对庄稼的重要性,没有体现生殖现象,符合题意。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体现了青蛙求偶的行为,不符合题意。
C、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体现的是育雏行为,不符合题意;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体现了家燕在屋檐下筑巢是鸟类的筑巢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2023•永兴县一模)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B.春雨贵如油﹣﹣植物生长都需要无机盐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种动物间是寄生关系
【答案】C
【解析】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
B、“春雨贵如油”说明植物生长都需要水分,B错误;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
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种动物间是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C。
26.(2022•济南二模)图一是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二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三为该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D、E、F、G表示食物链的四个营养级,a、b1~b4,c1~c5表示能量值。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该森林生态系统中影响绿色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光、温度、空气、水分、昆虫、鼠、吃草籽鸟等因素统称为 。
(2)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的成分是 。
(3)图一中共有 条食物链,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C代表 。
(4)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填序号)。
(5)图三中b1~b4表示图二中 (填序号)生理过程散失的能量,c1~c4表示各个营养级流向丙的能量。据此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森林生态系统比荒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强的原因是 。
【答案】(1)生态因素
(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5 鹰
(4)二氧化碳 ①、③、④
(5)①、③、④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解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所以,森林生态系统中影响绿色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光、温度、空气、水分、昆虫、鼠、吃草籽鸟等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一中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图一中食物链包括:绿色植物→吃草籽鸟→鹰;绿色植物→鼠→狐;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共5条食物链。在一条食物链中,随着食物链的流动,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若图二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能构成的食物链是:甲→A→B→C,与图一中食物链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相对应,所以,C代表鹰。
(4)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呼吸作用,所以,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①、③、④。
(5)生态系统中,呼吸过程散失能量,所以,图三中b1~b4表示图二中①、③、④表示的呼吸作用。据此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于荒漠生态系统,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荒漠生态系统强。
27.(2022•思明区模拟)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碳中和”是指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而达到相对“零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不仅在于减少碳排放,更在于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碳汇能力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储存碳的能力,指标有碳储量和碳密度等。碳储量与森林面积和林木数量有关,碳密度与树龄有关。图1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简图,图2是某研究团队对福建省森林资源进行的碳储量及碳密度的统计分析。请据图回答。
(1)图1中,乙的能量最终来自 ,甲通过 获得能量。该系统的碳循环要实现“碳中和”,需要②过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 (写图中序号)过程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由图2可知,福建森林分布特征中,碳储量与碳密度随树龄增长的特征 (选填:相同/不同)。为提高森林整体碳汇能力,优化龄级结构,建议合理提高 (写出一种龄组)的比例。
【答案】(1)太阳光能 分解动植物遗体 ①③④⑤ 乙→b→a→c
(2)不同 中龄林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生产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乙是生产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因此乙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此甲是分解者,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获得能量。①过程代表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②过程代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③过程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④过程代表消费者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⑤过程代表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要实现“碳中和”,需要②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①分解作用、③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④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⑤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丙代表消费者,有毒物质量从少到多依次是b、a、c,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以生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因此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乙→b→a→c。
(2)由图2可知,碳储量随树龄增长先增加后减少,而碳密度随树龄增长先增加后持平再增加,所以碳储量与碳密度随树龄增长的特征不同。由图2可知,中龄林的碳储量最大,因此为提高森林整体碳汇能力,优化龄级结构,建议合理提高中龄林。
28.(2022•莱芜区二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力争实现2060年“碳中和”零排放。如图1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生理过程,如图2是某条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关系图。请如图回答问题:
(1)图1此生态系统中丙代表的生物主要是 ,对“碳中和”起到至关重要的生物成分是[ ] 。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图1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填字母)。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
(3)图2中B对应图1中的生物是 ,与之具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
(4)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 较少,营养结构较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答案】(1)(腐生的)细菌、真菌 [乙]生产者 二氧化碳 acd
(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沿着食物链逐渐减少) 乙→食草昆虫→食虫鸟→鹰
(3)食虫鸟 青蛙
(4)生物种类和数量(或生物种类)
【解析】(1)丙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乙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某些细菌也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自己制作有机物,也属于生产者),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促进碳氧平衡,对“碳中和”起到至关重要。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挣,并体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因此碳循环目有全球性。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往复。图1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是:a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费者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失)的过程,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有三个去向:该生物呼吸的用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最短的食物链:乙→食草昆虫→食虫鸟→鹰。
(3)图2是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关系图,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可推断出食物链关系:D﹣C→B→A,对应图1的食物链:乙→食草昆虫→食虫鸟→鹰。图2中B对应图1中的生物是食虫鸟,青蛙和食虫鸟都捕食食草昆虫,是竞争关系。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
29.(2023•无棣县一模)“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我省部分沿海地区发展的“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如图甲),“碳”索蓝色增汇,为“碳中和”贡献山东智慧。
(1)影响海带生长的阳光、海水、浮游动物、贝类等因素统称为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甲中未体现的生物成分是 。
(2)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该养殖模式可以 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
②分析上述差异的原因: 作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 作用把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贝类食性广泛,通过滤食多种浮游生物和海带碎屑促进有机物沿 传递;贝类利用碳酸盐构建贝壳,从而抑制了碳的循环。
(3)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植物可制造大量的氧气,因此,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中的 和水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1)生态因素 分解者
(2)①降低 ②浮游植物和海带 光合 食物链
(3)植树造林,不用一次性筷子,绿色出行等
【解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甲中未体现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①据图乙可知,养殖区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非养殖区海水中二氧化碳浓度。所以这种养殖模式可以显著降低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
②浮游植物和海带作为生产者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养殖区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非养殖区海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原因是:浮游植物和海带作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贝类食性广泛,通过滤食多种浮游生物和海带碎屑,促进有机物在食物链上的传递,也可增加碳的储存;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抑制了碳的循环。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等。
30.(2023•通州区一模)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朝阳公园北湖野鸭岛附近有一个1000平方米的生态浮岛。2022年春,两只黑天鹅在此安家落户,10月17日,5只懵懂可爱的小天鹅在岛上破壳。公园中植物的根、茎、种子或甲虫、小鱼都是杂食性黑天鹅的食物。
生态浮岛,是一种经过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衍、栖息的生物生态设施。通过载体将水生植物栽培在自然水域的水面,不需要泥土的营养,利用植物根系及微生物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质,达到水质净化、营造景观甚至收获产量的效果,如图1所示。
生态浮岛选择的植物有一定要求,所选植物能很好的应对当地的温度、湿度等季节变化。考虑多种植物混搭,利用植物物种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不同季节品相、不同品种,使不同生长期能够相互衔接,始终保持浮岛较高的净化效果,并且形成层次多样的常绿水景。要具有庞大的根系,能为各种微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承载着活跃的生物群体。所选植物应注意物种安全,避免外来物种入侵。
(1)生态浮岛中的所有生物和 构成了生态系统。其上的黑天鹅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请写出一条含有黑天鹅的食物链 。
(2)关于生态浮岛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浮岛植物吸收氮、磷元素,促进氮和磷的循环
b.浮岛植物光合作用固定能量,利于能量流动
c.浮岛中各种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d.浮岛中的微生物产生的代谢废物,会破坏生态系统
e.生态浮岛项目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环境
(3)如果请你为运河森林公园设计一个生态浮岛,为你提供植物选材如图2,你不会选择的材料是 ,理由是 。
【答案】(1)非生物部分 消费者 植物→黑天鹅(植物→昆虫→黑天鹅或植物→昆虫→小鱼→黑天鹅或植物→小鱼→黑天鹅)
(2)abce
(3)再力花 外来入侵物种,具有安全隐患。( 或芡实;不能适应北京寒冷气候)
【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因此,生态浮岛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部分构成了生态系统。黑天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属于消费者。含有黑天鹅的食物链有:植物→黑天鹅、植物→昆虫→黑天鹅、植物→昆虫→小鱼→黑天鹅、植物→小鱼→黑天鹅。
(2)根据资料可知:生态浮岛中的植物浮岛植物吸收氮、磷元素,促进氮和磷的循环;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利于能量流动;各种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储存;生态浮岛项目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环境。因此abce都正确。
(3)为运河森林公园设计一个生态浮岛,为你提供植物选材如图2,再力花属于外来我物种,由于缺少天敌,安全隐患多,因此不会选择它;芡实适于温暖环境,不适应北京寒冷气候,因此也不会选择它。
查补易混易错点10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点10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文件包含查补易混易错点10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docx、查补易混易错点10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查补易混易错点09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点09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文件包含查补易混易错点09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docx、查补易混易错点09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 这是一份查补易混易错点07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文件包含查补易混易错点07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docx、查补易混易错点07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