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第1页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第2页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城市是,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第l7页,第812页,共300分。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3~4题。 198219902000总人口(万人)35167701014()35.2714.638.51564()58.3683.1590.3965岁及以上()6.372.221.11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5圈中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8~11题8.若Q地的地方时为5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                 B.南半球、5    C.北半球、5                  D.南半球、89.若Q地的地方时为2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l 5°                     D60°70°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 30             B9月、17    C6月、430                D4月、5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非选择题3636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6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39.(60根据材料和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把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太的叙事史诗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大事年表                                   ——摘嫡自马汝珩、马大正《漂落异域的民族》等     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各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12土尔扈特在回归造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8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参考答案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组题考查我国农作物分布和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当地1月平均气温为3,为我国亚热带地区,图例中还有油菜等明显的提示信息,故答案选B2.【答案】A【解析】在区位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市场。本组题考查人口增长问题,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入)两方面。3.【答案】D【解析】资料中数据仅仅是总人口的变动和各年龄段人口比例的变动,从中无法得到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有用信息,而且1982年总人口为35万,2000年达到了701万,人口的自然增长在很短的时间和很少的基数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以上变化的。故该地区人口的机械增长很显著。4. 【答案】B【解析】根据第三题的答案,深圳是四个选项中最有利于吸引人口迁入的城市。本组题考查我国三大产业的分布和读图能力。左图表示我国三次产业空间上东西的分布和变化,右图表示空间上南北的分布和变化。5. 【答案】B【解析】从产业重心的位置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发达,但第二、第三产业产值高,优势明显,产业重心位置比第一产业偏东;越往南,水热条件越好,所以第一产业的重心相对偏南;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重心偏南。从线的变化趋势分析:由于第一产业的迁移变动不明显,所以曲线产业重心变化最小;随着西部开发,第二产业重心会向西、向南偏移;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例越来越大,优势更明显,故产业重心会向东、向南偏移;故可断定为第一产业,为第二产业,为第三产业。 6. 【答案】C【解析】根据第五题的结论,观察曲线变化趋势即可。7. 【答案】D【解析】根据第五题的结论,观察曲线变化趋势即可。8. 【答案】C【解析】若Q点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可确定Q点是晨线和经线的交点,而且此时该地昼长夜短,符合条件的应该是C。9.【答案】D【解析】若Q地为2时30分日出,则该地昼长达19小时,故只有D符合。10.【答案】A【解析】若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夏半年昼长夜短,冬半年昼短夜长,故B答案不符;若4时30分日出,则昼长为为15小时,而低纬度地区任何时间都不会有这种情况故排除C;3月21日昼夜等长,4月昼长不会一下增加到14个小时,所以答案只能是A。11. 【答案】D【解析】用作辅助图的方法。题干要求每天同一时刻,就可以   以图中时刻为准,认定b经线始终在图中左侧,则a经线的位置就可能在经线cdc之间,而要除过6时、18时,则a经线就不能出现在c经线的位置,一年中晨昏线从1到2和从2到1的变化就会导致交点集中分布在南北两个区间。12. 【答案】D【解析】考查考生的人文素养,属于基本的文史知识。中国古代地名和该地相邻山水关系密切,山之南成为阳,山之北称为阴,与此相反,水之南称为阴,水之北称为阳。如洛阳就位于洛水北岸。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36. 【解析】本题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第(1)问考查学生对五种基本地形的理解,以及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和语言表述能力。该地为刚果盆地,故为盆地地形,可以从等高线分布、河流水系特征等方面判读。第(2)问根据经纬度确定赤道低压带的影响;支流多,汇水量大的水系特征也是重要原因。第(3)问,河口三角洲时泥沙沉积的产物,故思考时应该从河流含沙量、沿途沉积状况和河口沉积状况入手思考。河流流经热带雨林地区,含沙量小;沿途流经地势较低的盆地,沉积较多;入海口处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答案】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2)领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3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39【解析】地理部分:本题以区域为背景,考查气候等主干知识。第(1)问从降水的水汽来源、河流补给来源分析。土尔扈特汗国受西风影响大,水汽丰富,河流众多;伊犁河谷虽然水汽来源少,但地形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多。第(3)问,深居内陆和纬度高时造成威胁的主要原因。【答案】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何等),距离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3)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相关试卷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甲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甲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这是一份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地理一选修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