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卷(多版本多地区)
物理02卷(甘肃专用)——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卷
展开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物理 (甘肃省)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对应的位置。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名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kg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人站着对地面的压强大小最接近于104PaD.某同学的身高为163dm【答案】C【详解】A.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故体重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实际;C.人的体重约为G=500N,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S=0.05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故C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约为163cm,即16.3d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在下面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人对跳板的压力C. 手对弓的拉力 D. 磁铁对小球的吸引【答案】D【详解】A.手对弹簧的拉力使弹簧伸长了,属于改变物体的形状而不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人对跳板的压力使跳板弯曲了,属于改变物体的形状而不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手对弓的拉力使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不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磁铁对小球的吸引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属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D。3.下列关于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B.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增大C.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增大而降低D.托里拆利在做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mm【答案】A【详解】A.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有力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故A正确.B.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降低.故B错误.C.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故C错误.D.托里拆利在1标准大气压下做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cm.故D错误.4.在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任子威获得金牌,图甲是他正全力通过弯道、图乙是他获胜后站立在水平赛场中央大声欢呼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头盔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B.他在加速冲刺过程中,惯性也在增大C.他在快速滑行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会立即停下D.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D【详解】A.以头盔为参照物,运动员与头盔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运动员都是静止的,故A错误;B.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加速时惯性大小不变,故B错误;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他在快速滑行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他站立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因此它所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5.2022年3月23日下午15:40,“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采取天地对话方式授课,在轨演示太空抛物实验:王亚平将冰墩墩抛出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冰墩墩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到叶光富手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在空间站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冰墩墩的重力B.冰墩墩被抛出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王亚平对它的推力C.冰墩墩在飞行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D.冰墩墩在飞行时,依然具有惯性【答案】D【详解】A.在太空舱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用弹簧测力计无法测出冰墩墩的重力,故A错误;B.冰墩墩在空中能持续飞行,是因为其具有惯性,故B错误;C.冰墩墩在飞行时,运动方向和速度不变,运动状态不变,故C错误;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冰墩墩在飞行时,依然具有惯性,故D正确。故选D。6.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B.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做功越慢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小D.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一定不相等【答案】C【详解】A.机械效率越高,说明转化成的有用功占比大,不能说明机械做功一定越快,故A错误;B.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与是否省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误;C.功率是指做功的快慢,则做功越慢的机械其功率一定越小,故C正确;D.做功与功率及时间有关,则功率不同的机器做的功可能相等,故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将新鲜的鸡蛋放入盛有盐水的容器中,鸡蛋悬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B.向杯中加盐后,鸡蛋上浮,最终静止后鸡蛋受到的浮力比原来悬浮受到的浮力大C.向杯中加酒精,鸡蛋下沉,最终静止后鸡蛋受到的浮力比原来悬浮受到的浮力小D.如果地球上的物体重力都变为原来的一半,鸡蛋会上浮【答案】C【详解】A.鸡蛋悬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盐水的密度与鸡蛋的密度相等。故A错误;B.鸡蛋悬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浮力与鸡蛋的重力相等;向杯中加盐后,鸡蛋上浮,最终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浮力与鸡蛋的重力相等,鸡蛋的重力不变,所以最终静止后鸡蛋受到的浮力与原来悬浮受到的浮力相等,故B错误;C.向杯中加酒精,鸡蛋下沉,浮力小于鸡蛋的重力;鸡蛋悬浮时浮力与鸡蛋的重力相等;所以鸡蛋下沉受到的浮力比原来悬浮受 到的浮力小,故C正确;D.如果地球上的物体重力都变为原来的一半,则鸡蛋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鸡蛋受到的浮力与鸡蛋的重力还是相等的;故鸡蛋仍处于悬浮。故D错误。故选C。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雪地车轮较宽的履带B.剪刀刃做得很锋利C.安全锤的锤头很尖D.盲道上凸起的圆点【答案】A【详解】A、雪地车轮较宽的履带,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故A符合题意;B、剪刀刃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安全锤上的锤头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盲道上凸起的圆点;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使盲人能感觉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如图甲所示圆柱在弹簧测力计的作用下从酒精液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酒精中。图乙所示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圆柱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液体的阻力,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圆柱体的底面积为125cm2B.圆柱体所受最大浮力为9NC.当圆柱下降10cm后剪断细绳则圆柱最终会漂浮D.圆柱体的密度为2.25×103kg/m3【答案】A【详解】AB.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最大,由图乙可知,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圆柱体的体积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由得,圆柱体的体积为由图乙可知,圆柱体的高是圆柱体的底面积为故A正确、B错误;C.由图乙可知,圆柱体的重力是9N,当圆柱下降10cm后剪断细绳,由于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所以圆柱最终会下沉,故C错误;D.由得,圆柱体的质量是圆柱体的密度为故D错误。故选A。10.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是它们运行的部分轨道。“神舟九号”飞船首先多次变轨,对接前与“天宫一号”在同一轨道沿同一方向运动,“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最后实现对接。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完成对接前,速度较大的是“天宫一号”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C.“天宫一号”在轨道Ⅱ运行时,它的动能一定增加D.“神舟九号”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势能一定增加【答案】D【详解】A.在完成对接前,“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因此速度较大的是“神舟九号”,故A错误;B.在完成对接后,它们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相同,因此“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故B错误;CD.从图中可以看出,轨道Ⅱ距地球的距离大于轨道Ⅰ距地球的距离,因此“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时,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1.放在桌上的墨水瓶对桌面有________,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同时,桌面对墨水瓶也有一个_________力,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答案】 压力 墨水瓶 支持力 墨水瓶【详解】[1][2][3][4]放在桌上的墨水瓶对桌面有一个压力,这个力是墨水瓶施加的,施力物体是墨水瓶;同时,桌面对墨水瓶也有一个支持力,支持力施加在墨水瓶上,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墨水瓶。12.嫦娥五号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表面成功展开,这种特制国旗采用国产特殊材料,在地球上测出其质量仅为12g,则在月球上用天平上测它的质量是 ___________g,完成任务后的嫦娥五号上升器携带月壤样品与轨道器完美对接,完成对接后,以上升器为参照物,轨道器是 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嫦娥五号返回器降落地球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___________。【答案】 12 静止 变小【详解】[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无关,故在月球上红旗的质量仍为12g。[2]上升器与轨道器组合对接后,此时以上升器为参照物,轨道器与上升器之间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上升器为参照物,轨道器是静止的。[3]嫦娥五号返回器降落地球的过程中,质量不变,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小,因此重力势能变小。13.如图中(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说明了力能使物体的______发生改变;图(b)说明了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 【答案】 运动状态 形状【详解】[1]如图(a),在力的作用下球的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则说明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用力捏气球,气球形状发生改变,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14.一个重为 15N 的木块在大小为 5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 内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前进了 2m,在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___J,功率为___W,重力对木块做的功为___ J。【答案】 10 1 0【详解】[1]由题可知,拉力F=5N,木块移动距离s=2m,拉力做功W=Fs=5N×2m=10J[2]做功时间t=10s,做功的功率[3]木块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J。15.(1)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 _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 ______杠杆(选填A.省力,B.费力,C.等臂);(2)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动滑轮重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若在5s内将物体匀速提高1m,手拉绳子的力F为 ______N,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答案】 B 等臂 40 24 83.3%【详解】(1)[1][2]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AC是围绕B点转动的,所以B为支点;由于AB=BC,所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2)[3]由图知道,有三段绳子拉着动滑轮;不计绳重及摩擦,手拉绳子的力[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3h=3×1m=3m拉力做的功W总=Fs=40N×3m=120J拉力的功率[5]有用功为W有=Gh=100N×1m=1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6.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推力做的总功为 ________ J,推力做的有用功为 ________ J,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________N,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________N.【答案】 1200 900 900 75【分析】(1)知道推力和斜面长度,根据公式W=Fs求出推力做的总功;(2)根据公式η=求出有用功;(3)根据公式W=Gh求出物体的重力;(4)知道总功和有用功,求出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再根据公式W额=fs求出摩擦力.【详解】(1)推力做的总功W总=Fs=300N×4m=1200J;(2)∵η=∴推力做的有用功:W有=ηW总=1200J×75%=900J;(3)∵W有用=Gh∴物体所受的重力:G==900N;(4)∵W总=W有+W额,∴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200J-900J=300J,∵W额=fs∴物体所受摩擦力:f==75N.17.某圆台形容器中装了部分水,如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甲、乙两种情况下容器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与压力情况为:p甲_____p乙,F甲______ F乙(选填“>”、“=”或“【详解】[1]容器中的水是一样多的,甲容器的下底面积大,水的深度小,乙容器的下底面积小,水的深度大,由p=ρgh知道,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小,即p甲<p乙。[2]甲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乙容器,液体一部分重力压在容器壁上,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重力,因为液体重力相同,即F甲>F乙。18.(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cm。(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答案】 2.70 1.4【详解】(1)[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即最小刻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所以,物体长度为2.70cm。(2)[2]图示弹簧秤的每一个大格是1N,每一个小格是0.2N,此时力的大小为1N+0.4N=1.4N三、作图题(共4小题,共9分)19.(2分)如图,冰墩墩站在水平面上,O点为重心。请画出冰墩墩的受力示意图。【答案】【详解】冰墩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故G=F支;从重心盐重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作出两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20.(2分)(1)如图甲所示是一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请画出木块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______;(2)如图乙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L______。【答案】 【详解】(1)过重心做一条垂直于桌面的向上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向上的箭头和F,即为支持力,如下图所示:(2)过支点做力F的垂线,即为力F的力臂,如下图所示:21.(2分)在图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绳子最省力的绕法。【答案】【详解】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定滑轮的挂钩上,然后将绳子绕在滑轮组上,动滑轮绕4段绳,是最省力的绕法,如图所示:22.(3分)在如图所示的杠杆中,画出能使杠杆保持平衡最小动力F以及动力臂L。【答案】【详解】由O点到杆顶端的距离是最长的力臂,用大括号标出最长力臂L,所以动力应作用在杠杆的顶端R处,过该点作出与杠杆垂直的力F,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垂直于杆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F,如图所示:四、实验题(共3小题,共18分)23.(6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如图甲,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如图乙,将木块换成小车,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小车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________;(2)如图乙,保持F1与F2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_,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________;(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A.10N B.5N C.0N(4)为了进一步探究,又设计了图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________。【答案】 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大小相等 转动 在同一直线上 B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详解】(1)[1]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两边拉力不相等,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木块相对于桌面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此时桌面对木块产生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在两个拉力及摩擦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2]图乙,将木块换成小车,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小车两侧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相等,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平衡状态),说明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2)[3][4]保持F1与F2相等,将小车转动一个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将转动回来,说明一对平衡力需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3)[5]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的,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即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受到了5N的拉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4)[6]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从中间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4.(7分)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下列A、B、C三个选项中_______。(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5)实验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研究方法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最后可得到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深度。【答案】 高度差 不漏气 B 相等 变大 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详解】(1)[1]根据转换法,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形成的压强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2]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由于U形管底部相通,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2)[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使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或加入适量水,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仍然不相等,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4]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得,U形管中的液面是相等的,由转换法知,液体产生压强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5]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密度变大,根据,液体的压强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变大。(5)[6]本试验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高度差形成的压强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故采用转换法。[7]由图可知,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时控制深度不变;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控制密度不变;故采用控制变量法可得到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25.(5分)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较轻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测定前3组数据,换用一个更重的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测得第4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1)实验中应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缓上升;(2)表格中变化①处应为__;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②处应为__N;(3)比较第1、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__(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4)比较第__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答案】 匀速竖直 66.7% 2.4 越高 3、4【详解】(1)[1]实验中应匀速竖直方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值。(2)[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3]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其示数为2.4N。(3)[4]比较第1、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4)[5]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五、计算题(共3小题,共18分)26.(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沿水平方向大小为12 N的拉力F的作用,使物体在6 s内从A点移到B点,移动距离为8 m。求:(1)物体的重力;(2)拉力对物体做的功;(3)拉力做功的功率。【答案】(1)100N;(2)96J;(3)16W【详解】解:(1)物体的重力为(2)拉力做功为(3)拉力做功的功率为答:(1)物体的重力为100N;(2)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96J;(3)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6W。27.(6分)如图所示为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福建舰于 2022 年 6 月 17 日正式下水,福建舰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其满载排水量约为 8×104t。已知海水的平均密度为 1.03×10 3kg/m3, g 取 10 N/kg。求:(1)“福建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2)“福建舰”满载时吃水深度达到 13m,求该深度处海水产生的压强大小。【答案】(1)8×108N;(2)1.339×105Pa【详解】解:(1)“福建舰”排开水的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得,“福建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2)13m深度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答:(1)“福建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8×108N;(2)“福建舰”满载时吃水深度达到 13m,该深度处海水产生的压强大小1.339×105Pa。28.(6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物体在5s内竖直上升了2m,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及摩擦。(1)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则拉力是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答案】(1)800J;(2)200W;(3)200N, 75%【详解】(1)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W有用=Gh=400N×2m=800J(2)由图知道,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绳子移动的距离s=2h=2×2m=4m人拉绳子做的总功W总=Fs=250N×4m=1000J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3)由知道,动滑轮重G动=2F-G物=2×250N-400N=100N所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300N的物体时的拉力由知道,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答:(1)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800J;(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200W;(3)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则拉力是2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实验次数动滑轮重G动/N物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动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510.10.70.347.620.520.11.10.360.630.540.120.3①4140.1②0.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