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扬州专用)-19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581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扬州专用)-19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581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扬州专用)-19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581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扬州专用)-19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扬州专用)-19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扬州·统考二模)碳化钙(化学式为CaCX)固体中含有杂质CaO,小组同学为测定CaCX中x的值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已知:CaCx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aO和CO2
A.该实验中Ca、C、O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图中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蒸发、洗涤、烘干
C.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CaCx中 x的值为2
D.若碳酸钙未完全干燥,则所测x值偏大
2.(2023·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理论上不可行的是
A.AB.BC.CD.D
3.(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4.(2023·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某工业废水中含有FeSO4和CuSO4(不考氯其他成分),利用以下流程可以回收FeSO4和Cu。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1和操作2都是过滤B.固体1是Fe和Cu的混合物
C.试剂2为适当过量的稀H2SO4D.操作3需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
5.(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6.(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AB.BC.CD.D
7.(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制备: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少量O2B.检验: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C.除杂:用水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D.鉴别: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饱和CaCl2溶液
8.(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9.(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10.(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1.(2023·江苏扬州·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A.AB.BC.CD.D
12.(2023·江苏扬州·统考二模)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3.(2023·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AB.BC.CD.D
14.(2023·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5.(2023·江苏扬州·模拟预测)下列选项中,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AB.BC.CD.D
16.(2023·江苏扬州·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7.(2023·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CO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
B
鉴别蒸馏水与食盐水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待测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C
提纯含少量NaCl的KNO3
热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
制备硫酸铜
向金属铜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
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蒸发、结晶
C
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
先将空气液化,再根据两者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D
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涂有石灰水的烧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 MnO2中的 KCl
将混合物溶解、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
B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
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C
鉴别 NH4Cl 和 KNO3
取样,分别滴入足量稀 H2SO4
D
探究 Fe、Cu、Ag 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铜片和银片分别放入 FeSO4 溶液中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鉴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
C
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
点燃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B.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C.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D.
除去MnO2中的少量KCl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B.
将某物质加入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沉淀
该白色沉淀中一定含钙元素
C.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出现气泡
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钙
D.
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红色出现
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C
区分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D
从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除去MnO2固体中的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区别化肥NH4Cl和KNO3
取少量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C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
D
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向水壶中加入适量的食醋,浸泡一段时间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去除铁粉中的碳粉
取样,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
B
比较黄铜片与铜片的硬度
取样,将它们互相刻画
C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取样,分别向盛有铜和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D
检验久置的NaOH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2中少量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B
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取样,灼烧闻气味
C
提纯含少量KNO3的NaCl固体
加适量水溶解,降温结晶
D
检验NaOH的变质程度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用pH试纸测肥皂水的pH
测定肥皂水的酸碱度
B
向馒头表面滴加碘水
检验馒头中是否有淀粉
C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CO2已收集满
D
将叶片放入10%的氯化钠溶液中
制作“叶脉书签”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称取3.0gNaCl,加入50.0mL水使之溶解
B
鉴别CH4和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
加入过量的铁屑,过滤
D
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
加入足量稀H2SO4,过滤、洗涤、干燥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硬水与软水
取样,分别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B
鉴别化肥NH4Cl和K2SO4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C
检验久置的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进行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活性炭
B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把铁丝、银丝分别浸入CuSO4溶液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硫酸中
D
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NaOH溶液
参考答案:
1.C
【详解】A、CaCx化合物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CaO、CaCO3化合物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CaO、CaCO3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碳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说法错误;
B、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为固液混合物,要分离出碳酸钙需要经过过滤、洗涤、蒸发、烘干步骤,说法错误确;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碳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6.00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 ,碳化钙中碳元素的质量=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因为样品中含有CaCx、CaO,所以样品氧元素的质量为3.76g-2.40g-1.20g=0.16g,则氧化钙中钙的质量为,则CaCx 中Ca的质量为2.40-0.40g=2.00g,因此有, ,说法正确;
D、若碳酸钙没有完全干燥,则测得碳酸钙的质量就会偏大,计算出样品中钙的
质量偏大,氧化钙中氧元素质量就偏小,钙元素的质量也偏小,碳化钙中钙元素会偏大,再由可知,所测x值偏小,说法错误;
答案:C。
2.D
【详解】A、一氧化碳能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其反应,可除去杂质CO,故A正确;
B、食盐水中含有食盐和水两种物质,用玻璃棒蘸取后于酒精灯上灼烧,会析出氯化钠固体,蒸馏水在酒精灯上灼烧无固体残留,可以鉴别,故B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选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先将固体混合物用热水溶解,降温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取滤渣,洗涤滤渣,干燥可得纯净硝酸钾,故C正确;
D、铜的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后,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无法用此法制备硫酸铜,故D错误;
故选D。
3.B
【详解】A、碳粉和稀盐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溶液呈蓝色,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可以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精盐的过程,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先将空气液化,再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差异,可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涂有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A、由图可知,操作1、2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则名称为过滤,该选项说法正确;
B、若想得到硫酸亚铁和铜,而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则试剂1为铁,则固体1为铁和铜的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而结合流程可知,溶液2中只含有硫酸亚铁,则试剂2为适量的稀H2SO4,而不是过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操作3为将溶液转化为晶体,则操作为蒸发,则操作3需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A
【详解】A、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故可以将混合物溶解、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固体,方案正确;
B、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也可以观察到气泡生成,方案错误;
C、鉴别 NH4Cl 和 KNO3,取样分别滴入足量稀 H2SO4,两种物质都不和稀硫酸反应,方案错误;
D、探究 Fe、Cu、Ag 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铜片和银片分别放入 FeSO4 溶液中,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都排在铁后面,Cu、Ag都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方案错误;
故选:A。
6.D
【详解】A、加热条件下,氧气会与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与铜反应,可以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变化,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可以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不溶,氯化钙可溶,将混有氯化钙的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得滤渣,洗涤干燥后可以得到碳酸钙,可以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钙,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无法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少量氧气,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氨气是碱性气体,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常用湿润的红色湿润试纸检验氨气,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通过用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以把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除去,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
D、蒸馏水属于软水,氯化钙溶液属于硬水,可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蒸馏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氯化钙溶液,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8.D
【详解】A、pH试纸使用方法:把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者干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的溶液,滴在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均与氢氧化钠反应,把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了,故B不正确;
C、铵态氮肥和稀盐酸反应不生成氨气,没有气味,不能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故C不正确;
D、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二氧化锰,故D正确。故选D。
9.D
【详解】A、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只有二氧化碳,例如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将燃着的木条某气体中,木条熄灭,不能说明该气体使二氧化碳,也有可能是氮气,故A错误;
B、将某物质加入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中不一定含钙元素,例如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镁,该白色沉淀中不含有钙元素,故B错误;
C、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钙,也可能是碳酸钠、活泼金属等,故C错误;
D、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红色出现,说明该溶液显碱性,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A、氧化铜和氧气不反应,不能除去氧气,故A错误;
B、二氧化锰和木炭粉都是黑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
C、白酒有特殊气味,白醋有酸味,可以区分,故C正确;
D、KCl溶于水,MnO2不溶于水,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滤渣为二氧化锰,将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操作或方案能达到目的;
B、NH4Cl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KNO3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或方案能达到目的;
C、酚酞遇碱变红,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变质后的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不能简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能与水垢的成分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选项实验操作或方案能达到目的。
故选:C。
12.B
【详解】A、铁粉和炭粉灼烧时都会与氧气反应,故A错;
B、将黄铜片与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出现较深的划痕,黄铜片上的划痕较浅,说明黄铜的硬度较大,纯铜片的硬度小,故B对;
C、银和铜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活泼性,故C错。
D、氢氧化钠的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取样,滴加酚酞溶液,无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不能达到目的,故D错;
故选B
13.B
【详解】A、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木炭粉,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无此气味,气味不同,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符合题意;
C、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现象相同,无法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D
【详解】A、测pH时,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而根据pH值可以测定肥皂水酸碱度,不符合题意;
B、碘水中含有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使得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若二氧化碳已集满,会使得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不符合题意;
D、制作叶脉书签时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其具有腐蚀性,可以去除叶片中的叶肉,符合题意;
故选D。
15.C
【详解】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如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3.0g,则溶剂水的体积为47mL,选项错误;
B、甲烷与氢气燃烧后都生成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都产生水雾或水珠,现象相同,不能鉴别甲烷与氢气,选项错误;
C、铁能够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过滤,所得滤液就是氯化亚铁溶液,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
D、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向混有木炭粉的氧化铜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会除去欲保留的氧化铜,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故选C。
16.C
【详解】A.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观察泡沫的多少,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因此可以检验硬水与软水,故A选项正确;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研磨,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而硫酸钾与氢氧化钙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的,因此可以鉴别,故B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C选项不正确;
D.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以通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除去,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17.B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若产生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此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铁丝和银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金属活动性是Fe>Cu;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是Cu>Ag,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Fe>Cu>Ag,此选项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铁和氧化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硫酸中,此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不能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此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福建专用)-42物质鉴别、分离、推断(填空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物质的鉴别、推断与分离、提纯》专项测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