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普陀区桃浦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普陀区桃浦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宋朝面面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II卷(非选择题)
一、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0.0分)
1. 国家治理
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即“国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因俗而治”,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国家统一
材料:根据其研究,历代王朝的核心区可以总结为以下地图以及空间范围(阴影部分)
这六幅地图分别表示了六个时期的王朝核心区域,根据地图信息判断其代表的时期并填入下表。
(2) 下表以唐朝的官僚行政和官员选拔为例,请补全表格内容。(将表中序号与表后各项匹配)
A.科举制
B.门下省
C.政事堂
D.御史台
E.察举制
(3)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4) 阎步克先生认为,秦汉王朝是帝国时代的开端,具有开创奠基的意义,秦汉帝国的最基本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下列项中,能够说明以上特征的是
A.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B.宗法制、皇帝制、二府三司制
C.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
D.郡国并行制、皇帝制、世官制
(5) 下列各项中,体现“因俗而治”特征的是 (三选。多选少选均为零分)
A.南北面官制度
B.“猛安谋克”
C.改土归流
D.土司制度
2. 货币中的历史
小明在历史课上了解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演进到一定程度,货币产生了。为了进一步了解货币的发展史,小明来到博物馆作进一步的探究。
(1) 在博物馆内,小明搜集到上述几种货币,按照货币出现的时间顺序对其进行排列。
① ② ③E ④ ⑤ ⑥
(2) 小明在梳理时间轴后,想邀你一起完成这些货币背后相关历史的探索:
①试列举B货币流通时期与之并存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 。
②D货币使用时期,中国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政权的措施有 (双选)(填字母)
A.盐铁官营
B.统一度量衡
C.推行郡县制
D.摊丁入亩
E.设置三省六部
(3) 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货币也在不断演进。小明在研究这些货币时,对其中部分货币按一定标准进行了归类:
3. 众说秦始皇
众说秦始皇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秦始皇的评价即是一例。
材料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周王道穷也,其势必变而为秦,举前代之文制,一切铲除之,而独持之以法。
——(明)张居正
材料三: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1) 上述材料中涉及了秦始皇哪些方面重要事迹?
(2) 材料二所说的周王道穷的主要表现是
A.华夷交融
B.礼崩乐坏
C.百家争鸣
D.平王东迁、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3) 材料三认为秦始皇“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谈谈你对当时“中国历史发展倾向的理解”。
(4) 三则材料分别对秦始皇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5) 为什么三则材料对秦始皇有不同的评价?
4. 宋朝面面观
(1) 宋朝时期,手工业出现巨大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②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③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E,F,C,B,A
【小题2】B,C,A
【小题3】B
【小题4】A
【小题5】ABD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秦朝,都城在咸阳,核心区域是咸阳及周边地区,西汉都城是长安,核心区域是长安及周边地区,E是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成都平原经济得到发展,F是六朝政权时期;唐朝首都是长安,北宋都城是东京,长安到东京一带是中晚唐五代北宋的核心区域,C是中晚唐五代北宋;金朝,首都上京会宁府,核心区是上京及其周边,元朝中后期,首都是大都,核心区是大都及其周边,B是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都城是京师,南方是经济重心,京师及周边地区,江宁及周边地区是明清时期的核心区域,A是明清时期。
(2)根据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是皇帝直接掌控的政治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相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唐朝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此制度有利于打破魏晋以来门阀垄断政治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因此,①是B;②是C;③是A。
(3)
A.宗法制是根据血缘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故A项错误;
B.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了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故B项正确;
C.郡县制是秦朝以后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
D.王位世袭制是王位继承制度,故D项错误。
故选:B。
(4)
A.根据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体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的基本特征,故A项正确;
B.根据题意“秦汉”,可排除二府三司制(宋朝),故B项错误;
C.根据题意“秦汉”,可排除行省制(元朝),故C项错误;
D.根据题意“秦汉”,可排除世官制(秦朝以前),故D项错误。
故选:A。
(5)
A.结合所学可知,南北面官制度是辽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因俗而治”,故A项正确;
B.猛安谋克”是金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因俗而治”,故B项正确;
C.改土归流是用朝廷派遣的流官代替当地的土司制度,目的是为了削弱地方土官的势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
D.土司制度是明朝时期对于边疆地区治理的一种制度,体现了“因俗而治”,故D项正确。
故选:ABD。
故答案为:
(1)EFCBA。
(2)①B;②C;③A。
(3)B。
(4)A。
(5)ABD。
(1)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朝代的分期,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2)本题考查了唐朝的政治制度,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3)本题考查了分封制,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4)本题考查了秦朝的政治制度,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5)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答案】【小题1】F,D,B,C,A
【小题2】辽,金,BC
【小题3】F,ABDE,ABCDE
【解析】(1)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贝币是中国早期国家夏朝,“半两”铜钱是公元前3世纪秦朝发行的,萨珊王朝(3-7世纪)银币,靖康通宝是北宋末年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是明朝发行的,太平天国花钱是近代太平天国发行的。因此时间排列为FDEBCA。
(2)结合所学可知,B货币流通时期是北宋,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辽夏金。结合所学可知,“半两”铜钱是秦朝发行的,统一度量衡和推行郡县制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BC项正确;A是汉武帝实行的;D是清朝雍正时期的;E是隋唐实行的,故选BC项。
(3)①结合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贝币是天然货币,F正确;②“半两”铜钱、萨珊王朝银币、靖康通宝、大明通行宝钞、太平天国花钱都是人工货币,ABCDE正确;③“半两”铜钱、萨珊王朝银币、靖康通宝、大明通行宝钞、太平天国花钱都是金属货币,ABDE正确。
故答案为:
(1)①F;②D;③E;④B;⑤C;⑥A。
(2)①辽,金。②BC。
(3)①F;②ABCDE;③ABDE。
本题考查古代货币的发展。第一问结合中国国家货币发展的特征解答;第二问结合古代货币发展的表现来解答;第三问结合中国和世界货币发展的特征解答。
本题考查古代货币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答案】【小题1】B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1)事迹:根据材料“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可知,材料一涉及秦始皇暴政;根据材料“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可知,创制立法。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王道穷的主要表现是礼崩乐坏,即B。
(3)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秦朝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角度分析,这是大变革、大动荡、大分裂、社会转型大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从分封制-中央集权,从周天子势力衰微到君主专制。经济方面,井田制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方面,从百家争鸣华夏认同;军事方面,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4)评价:根据材料一主旨可知,材料一认为秦始皇实行暴政,彻底否定秦始皇;根据材料二主旨可知,材料二认为秦始皇创立法制,稳定社会秩序,给予充分肯定;根据材料三主旨可知,材料三:从唯物史观角度认为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5)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受到时代背景、身份、立场、个人经历、主张、意图目的、主观动机、看待问题的角度(视角)等的影响,因此出现了不同的评价。
故答案为:
(1)暴政;创制立法。
(2)B
(3)春秋战国-秦朝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大变革、大动荡、大分裂、社会转型;大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中央集权周天子势力衰微君主专制;井田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百家争鸣华夏认同;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4)评价:材料一认为秦始皇实行暴政,彻底否定秦始皇;材料二认为秦始皇创立法制,稳定社会秩序,给予充分肯定;材料三:从唯物史观角度认为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5)时代背景、身份、立场、个人经历、主张、意图目的、主观动机、看待问题的角度(视角)等。
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历史功绩。第一问结合秦始皇的历史活动特征解答;第二问结合西周时期政治环境的特征解答;第三问结合秦始皇的历史贡献解答;第四问结合对秦始皇的评价来解答;第五问结合历史人物评价的特征来解答。
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历史功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小题1】五大名窑,青花瓷,煤,毕昇
【小题2】略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宋朝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众多特色瓷器;元朝烧出了青花瓷和釉里红;北宋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2)①特点:据材料“(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可知,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据材料“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可知,分化事权。
影响:据所学可从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形成了“三冗”局面,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危机等方面回答。
②表现:据材料“(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可知,北宋时期城市经济功能增加;据材料“……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可知,服务设施完备;据材料“……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可知,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③观点:据材料“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可知,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史实:据所学可知,宋朝的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等证明了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故答案为:
(1)①五大名窑;②青花瓷;③煤;④毕昇。
(2)①特点: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分化事权。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形成了“三冗”局面,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危机。
②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加;服务设施完备;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③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史实: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科技,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第二问结合中国古代商业和政治制度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科技,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题号
一
总分
得分
地图
时间范围
秦汉时期
例:D
十六国北朝至隋唐前期
六朝政权
中晚唐五代北宋
辽金元
明清
方式
说明
官僚行政
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是皇帝直接掌控的政治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① 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分掌相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② 。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处理具体政务。此制度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官员选拔
唐朝统治者将③ 作为官员选拔制度,此制度有利于打破魏晋以来门阀垄断政治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货币来源
对应货币
货币材质
对应货币
天然货币
(1) (单选,涂字母)
金属货币
(3) (多选,涂字母)
人工货币
(2) (多选,涂字母)
纸质货币
(4)C
行业
成就
作用
制瓷业
①宋朝出现了以 为代表的众多特色瓷器
②元朝烧出了 和釉里红
宋元瓷器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矿冶业
北宋东京居民普遍使用③ 作燃料
燃料的改进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
发展迅速④ 发明活字印刷
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203中学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